天朝之梦(校对)第3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1/634

  “天兵天将洋兄弟到……”
  众人全都自觉分成两班站在大殿左右,流出了中间的一条走道,个个都升长了脖子等着看天兵天将是什么模样——洋兄弟什么的,大家这些年都多少见过几个,可是天兵天将托身的洋兄弟还真是头一回见识。
  就看见天妹洪宣娇第一个走了进来,跟在她身后的是列成两排的洋鬼子,一排穿红衣服,看着像是军服;一排都穿着黑袍,走在头一个的是个身板笔直的老头子,还扛着一面卷起来的大旗。
  这些洋兄弟,瞧着是比太平军里面的西洋流浪汉要精神不少,大部分人都是一身的军人气质。这个是瞒不过打了那么多年仗的天国高层们的眼睛的。
  “天王哥哥,小妹幸不辱命,将天兵天将洋兄弟给您请来了。”洪宣娇冲着已经从御座上站起身的洪秀全施了一礼,一本正经地介绍起来了。
  “这位是海明兄弟,他现在是大英帝国的陆军上校。这位是特里戈兄弟,他是法兰西帝国的陆军上校,还是罗马教廷的代表……”
  现在太平天国的这位王爷丞相们比历史上的眼界可阔多了,知道大英帝国和法兰西帝国都是很牛逼的大帝国,而且也知道在欧洲还有一个和洪天王差不多的人物叫罗马教皇的——大概就是基督教的皇上!现在这三家都来挺太平天国了,看来天父他老人家真的显灵了。
  “天王陛下。”特里戈修士先上前一步,微微弯了下腰,算是行了礼。然后就在洪宣娇的帮助下,将他扛进来的旗帜打开了。这是一面巨大的白色旗帜,旗帜中间赫然就是一个鲜红的十字。
  “这是罗马主教、耶稣基督代表、宗徒长之继承人、普世教会最高教长、意大利首席主教、罗马省总主教及都主教、隶属于教会的诸邦国元首及天主众仆之仆庇护九世陛下授予您的旗帜,东方十字军军旗。”
  他絮絮叨叨说了一堆,洪秀全和底下的天国群臣都有点莫名其妙。不过他们还是听懂一点的,这面什么东方十字军军旗是个什么耶稣基督代表送给天王洪秀全的。这个什么代表大概就和朱天使差不多吧?只是他送面旗帜给天王是什么意思?难道是要太平天国往后打这面十字旗?
  底下人莫名其妙,洪秀全也不知道该说什么。眼看有些冷场,洪宣娇赶忙接话:“天王陛下,他们天兵天将洋兄弟在帮着天父讨伐邪魔的时候,都打这面旗帜,称十字军。这样天上的天父看到这面旗帜,就知道是自己人,会施法相助的。”
  洪宣娇这番解释下来,大殿里面的一众天国官员都恍然大悟,怪不得太平天国这两年混得不好。原来是打仗的时候忘了打这面十字旗了!洪秀全心里面一想,也觉得有道理。上帝他老人家高高在上,下面两伙人在打群架,他老人家怎么知道要帮谁啊?是该打一面旗帜,怎么就没有想到做上几百面十字旗呢?多好认啊。
  洪秀全当下就笑吟吟地道:“好啊,朕就收下这面旗帜了。今后十字军旗就是我太平军的军旗!朕将统帅百万大军,将十字旗插遍西域!”
  特里戈修士神采烁烁,大声开口:“天王陛下,我和威尔·海明上校都有非常丰富的军事经验,我们带来的人,都曾经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服务过,现在我们准备为您的王国而战。希望您能给予我们充分的信任,让我们帮助您训练和整编军队,制定西征计划。”
  洪秀全听得兴奋,他是不会打仗的,冯云山、洪仁玕也一样不会打仗,韦昌辉和李秀成虽然有两下子,但本事也有限,现在终于有了能打的天兵天将洋兄弟帮忙,看来在西边重建天国是有望了。
  他一下挺直了身子,傲然道:“西域群魔,不自量力,与我天父为敌。不败待何!今有天兵天将洋兄弟相助,定可一战而胜,朕要在西域再立天国,与尔等共享荣华!诏告天下,四月初一,朕将御驾亲征!斩妖除魔!”
  
  第785章
小心翼翼地侵略
  
  北京,圆明园正大光明殿。
  朱济世和苏玉娘快步走进了设在正大光明殿的中央作战室内,他这次也号称“御驾亲征”,不过不是上前线指挥,而是在这个正大光明殿的作战指挥中心里坐镇。由于明军和中国电报电讯公司合作,从去年开始大力建设军用电报网络,现在已经将电报线拉到了兰州、买卖城、燕然山大营、黑龙江沿岸地区。所以身在圆明园的朱天子倒是能及时掌握前敌的大致情况。
  刘炯,钟子良、任怡江,还有两个拿破仑三世派来的军事顾问,已经加入大明国籍的副总参谋长老皮尔,还有一众参谋军官,都已经在这里等候多时了。不过其他人在恭谨守候,老皮尔却叼着雪茄烟抱着胳膊肘在沙盘台周围晃悠。
  看到朱济世进来,身边还带着曾经担任锦衣近卫军军长,跟着朱皇帝南征北战立功不小的苏玉娘,大家都连忙立正行抬手礼。朱济世则朝大家微微点头示意,然后走到了沙盘台前面,众人也就围了过来。
  朱济世的眉头微微皱着,似乎心里有什么事情。他的帝国,说实在的起来的还是太仓促了。根基薄弱啊!而且内部整顿的也不是很好,差不多就是一个儒官、奸商、黑帮、强盗、洋奴买办和地主富农的大杂烩,基本上是没有好人的!哦,有一个好人,皇室财团总经理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是好人……
  而且大明帝国还是在大清帝国的基本盘上面复兴的,虽然北方几个省的旧势力在战乱中被扫荡了一番,但是作为国家经济精华的南方地区并没有经过什么翻天覆地的变化。旧的生产关系也基本得到保留,可以说是用旧式的人物,在旧帝国的基础上,利用窃取太平天国革命成果,勉勉强强建立一个新式国家。
  如果用个形象点的比喻,就是东方大帝国的盘子还在,但是盘子里面的糟粕也在!只能一边将盘子做得更大,一边将糟粕慢慢清理掉一些。而且还得小心谨慎,对外不能遭受惨败,对内不能一下打破平衡。否则会发生什么后果,朱济世自己也不敢想象。
  所以大明帝国现在的对内对外政策,都是小心翼翼地推进,没有什么大刀阔斧干上一场的气魄。发展新式教育是这样,推进工业化也是如此,打老毛子同样不例外。不敢去找人家单练,非得和英国、法国、土耳其搭伙,在亚洲还要拉上日本、太平天国和暹罗,如果算上那个据说也打算要参战的撒丁尼亚,整个就是八国联军啊!打一个毛熊都要整个八国联军,比起西太后当年一国单挑东西洋十一国的气魄真是差老远了。
  而这八国,除了暹罗王国是真心打酱油,撒丁尼亚和大明没有多大交集之外,其他的都不是省油的灯,和这几个盟国勾心斗角,讨价还价,真是比算计毛熊还累。今天早上,洪宣娇洪天妹的密电送到了九州清晏,电报上有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洪秀全已经决心要西征去扫荡群魔了。而坏消息则是大明派去哈密的军事顾问团被打了回票——他们其实比威尔·海明和特里戈还早到河西,可问题是洪秀全就是不让他们去哈密。在召见了英国和耶稣会的代表团后,干脆礼送他们出境了。
  这是要抱紧洋大腿的节奏啊!可偏偏自己还得装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模样,说不憋屈是假的。朱济世微微叹了口气,但是转眼他又收束了自己的心神,缓缓扫视众人一眼:“洪秀全已经预备西征,天历的四月初一,也就是4月29日出兵。他这一开打,西线的局面可就活了。现在盘踞新疆的西清、浩罕、和卓联军虽然也号称20万,但肯定不是半西式军队的太平军的对手。俄罗斯如果不想中亚的盘子大坏,一定会从西西伯利亚和哈萨克草原调兵增援。咱们今天就是要议一议,草原军团应该怎么应对这个局面?”
  陆军部尚书钟子良的反应最快,显然一直在琢磨草原军团的运用。“皇上,臣觉着草原军团怎么用和俄军的动作无关。因为草原军团用的是游牧作战的模式,大部分的后勤是依靠蒙古牧民的牛羊保障。所以他们的行动必须更多考虑游牧的需要。一般来说,牧民在越冬之后不会立即进行迁移,而是会等到牲畜膘肥体壮后再开始长途迁移。估计需要等到今年夏天,而且游牧部落行进速度不快,每天就是十几二十里,今年秋季差不多能到哈萨克草原,然后储备牧草准备过冬。”
  朱济世点头笑笑,心想这个钟瘸子倒是个管后勤的料,看来放在陆军部尚书的位子上还是称职的。只是中亚之战可不能这么个打法,谁知道西线的战事会持续到什么时候?还是要及早确立优势才好。
  听到钟子良这样的建议,老皮尔在旁边低低笑了一声。他大概是整个明军当中作战经验最丰富的将领了,如果不是因为年纪大又有病,朱济世也不会把他从蒙古招回担任副总参谋长的。虽然他的总参谋长前面要加一个副字,但是谁都知道他才是朱济世真正倚重的总参谋长,刘炯反倒是真正的副总参谋长。
  朱济世微笑道:“老公爵,你有什么高见?”老皮尔的爵位是大明开国公,和桂国公韩四、鄂国公常大淳并列为大明三国公,爵位仅次于延平王郑洪。
  老皮尔摇摇头,神色淡淡地道:“也谈不上什么高见,只是成吉思汗的后勤真的是靠牧民放牧吗?在我们欧洲,所有的史料上都将蒙古人描绘成最凶恶的强盗,他们到那里,文明就被毁灭,财富就被掠夺,人民就被杀戮。是抢劫维持了他们大部分的后勤供应,放牧不过是维持后勤的辅助手段。”
  朱济世看了老皮尔一眼:“去抢哈萨克人?”
  老皮尔吸了口雪茄,吐出一圈白雾,“为什么要用抢这么难听的字眼呢?皇帝陛下,您是蒙古大汗,而哈萨克草原上的牧民是蒙古遗种,他们曾经的可汗是成吉思汗的长子术赤的后裔,而且他们的法律还以成吉思汗法典为基础,显然是大蒙古帝国的一部分,也就是陛下的子民。身为君主,您有权向他们征税,当然还可以购买他们的牲畜。如果他们反抗您的合法统治,您的草原军团就要用枪炮教会他们服从!”
  还真是头头是道啊!不过好像也能说得通。朱济世心道,末代哈萨克汗是在1847年时被沙俄除掉的,而且哈萨克人反抗沙俄的起义也时常发生,想必他们对俄国人的统治也不大满意吧?
  现在朱济世也知道一些草原上的规矩,就是拳头大有理!如果明军实力超过俄军,哈萨克草原上的牧民是不会介意自己担任哈萨克汗的。但是也有一些麻烦,就是哈萨克汗国的宗教信仰和蒙古本部不同。不过那里也不完全是绿教的天下,在正宗的绿教徒眼中,哈萨克人是异教徒,他们只是把绿教、萨满教混合在了一起,在信仰上是很不严格的。应该还有挽救的余地……
  想到这里他下了决心:“朕同意老公爵的意见,草原军团应该尽快进入哈萨克草原!然后就地征购牛羊,储备粮食,建立城堡据点,准备和俄军决战!”
  
  第786章
宗教啊,宗教
  
  北京内城的东北角,座落着一片片巍峨的殿宇,夕阳下显露出不逊色于皇宫大内的金碧辉煌。不过这些建筑现在大多归属了皇家教育集团和教育部——一所所大学或专科学院,或是已经开办,或是正在筹建当中。
  在这些未来亚洲乃至世界一流的大学中间,却有一处香烟缭绕的黄教寺院,名叫雍和宫。原先是康熙皇帝赐给四皇子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的府邸。而胤禛笃信黄教,即位之后就将自己的府邸一分为二,一半改为喇嘛庙,一半作为行宫。到乾隆年间,整个雍和宫又全部改为喇嘛庙,成为满清管理藏传佛教事务的中心。而在朱明复兴之后,朱大皇帝从来都没有忽视过宗教的作用——由于他的特殊经历,他本人就是一个有神仙论者!对于满清用藏传黄教把蒙古人忽悠傻了的办法,朱济世也是颇为欣赏的,他可是相信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道理。建夷也是夷,他们的长处当然也可以学习。
  今天一大早,朱济世就和刚刚从沈阳赶来的李鸿章一起赶到了雍和宫。雍和门外,章嘉呼图克图、十一世达赖,还有一大堆袍褂整齐,手持念珠的大喇嘛都恭敬肃立,看见皇帝从马车上下来,连忙跪在地下山呼万岁。
  为了显示对这些黄教喇嘛的重视,朱济世在雍和宫内是有住所的,就是原来雍正皇帝当亲王时候的书房和寝殿。后成为清朝供奉先帝的影堂,名曰永佑殿,现在则改名为弘法殿。那些清朝皇帝的图像,自然也被放到皇家博物馆中收藏了。
  进入雍和宫后,朱济世并没有去参拜佛像,而是在弘法殿内召见了章嘉呼图克图和十一世达赖。
  坐在弘法殿的书房之内,给两个大喇嘛和李鸿章赐了坐。朱济世却没有和喇嘛说话,反而问李鸿章道:“李卿家,你知道多少黄教的事情?”
  李鸿章有些奇怪地扫了两个喇嘛一眼,心道:“皇上是想效仿满清,在哈萨克草原上传播黄教吧?”
  “臣知道黄教有四大呼图克图,分别是达赖、班禅、章嘉和哲布尊丹巴。”李鸿章思索着道,“如今是班禅统御西藏黄教,章嘉管理漠南黄教,哲布尊丹巴负责漠北黄教,达赖则跟随皇上身边总揽黄教事务。”
  是的,朱皇帝对黄教进行了一番改革,把黄教的最高宗教领袖达赖弄到自己身边养起来了——现在班禅是靠西藏农奴养活,章嘉是漠南蒙古王公在供养,哲布尊丹巴则靠漠北蒙古王公吃饭。而黄教最大的活佛达赖则是朱济世从自己口袋里每年拨出5万银元圈养着。这个雍和宫现在就是达赖呼图克图在北京的居所。朱皇帝还给达赖来了个“双规”,只能在规定的时间去规定的地点,而且,终身不得返回西藏!
  之所以这样安排,自然是要挟达赖以令黄教。只要这个和尚头在朱皇帝手中,另外三大呼图克图就不敢反对朝廷。因为朝廷加上达赖就可以决定他们的传承体系,甚至可以禁止他们转世!而一个大呼图克图下面还挂着一串大喇嘛、小喇嘛,还有一大堆的封建领主贵族,其实就是个用宗教名义压迫劳动人民的利益共同体。要是皇帝在活佛转世的问题上找麻烦,很容易就能在下面一帮权贵吃不了兜着走——这可是最高神权!朱皇帝当然要牢牢攥在手心里面了,要是让达赖跑去外国,可就哭都哭不出来了。
  听了李鸿章的回答,朱济世点点头,又道:“哈萨克汗国的问题不仅是军事问题,更是宗教问题。短期内的占领可以用军事解决,但是长治久安还是要靠喇嘛的。”
  李鸿章低声道:“臣听闻哈萨克汗国是信教的,喇嘛在哈萨克草原上没有多少人信……”
  朱济世道:“在准格尔汗国强盛之时,哈萨克汗国大部都是喇嘛教的天下,北疆也是佛国,只是在准部灭亡之后,喇嘛教在新疆和哈萨克汗国才衰弱下去。朕现在要从漠南蒙古、漠北蒙古迁移百万牧民去哈萨克汗国,他们都是信奉佛祖的。所以朕希望黄教能在哈萨克草原大兴,将之变为万里佛国。”
  他们两人的谈话是用汉语,章嘉呼图克图和达赖喇嘛都能听懂,两个光头不约而同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似乎是在为皇帝祈福——听这意思,大明皇帝可是要大兴黄教了,可得让佛祖保佑皇帝长命百岁才好。
  朱济世看着胖乎乎的章嘉呼图克图,笑道:“章嘉大师,朕想请你去哈萨克传教,让佛光普照草原。”
  “贫僧领旨。”大和尚起身向皇帝施了一礼,脸上并没有多少喜怒之情。
  “等到朕成为哈萨克汗之后,封尔做哈萨克汗国大国师,还要让黄教成为哈萨克汗国的国教。”
  是了,只能用黄教!不可能用儒教,因为儒家经典太复杂,那些不识字的牧民根本看不懂也听不懂。不如黄教的转世重生简单好理解,而且也更让人向往。
  “不过,朕也是有条件的。”朱济世道,“今后,蒙地和哈萨克汗国的黄教喇嘛都必须学习汉语,用汉语念经,有可能的话,还要向牧民传授汉语。大师,有问题吗?”
  章嘉呼图克图认真想了下,才道:“用汉话念经倒没有什么,小僧管辖下的喇嘛本来就是要学汉话的。不过向牧民传授汉话,恐怕也不大容易……”
  说起来好笑,到了晚清,大清朝的八旗贵胄们连满语和蒙语(八旗蒙古)都懒得学了,只会说汉语。喇嘛们要蒙他们的银子,自然得会说汉语才行。所以此时北京周围的喇嘛都要学汉话的,但是草原上的牧民却没有学汉话的动力。
  “皇上,或许可以在哈萨克汗国实行科举。”李鸿章突然建议道,“在哈萨克汗国不能都用汉官,还是需要蒙古官的。”
  朱济世笑着瞥了章嘉呼图克图一眼,“可行吗?”
  章嘉呼图克图摇摇头,“眼下是不行的。如果黄教想在哈萨克汗国立稳脚跟,免不了要当地的豪强贵族支持,这官员……只能给他们做。不过可以在哈萨克汗国的都城开设学校,让汗国的贵族子弟就读,培养他们做官。”
  这个喇嘛倒是有点政治头脑的。朱济世道:“传教第一,推广汉语第二,其余慢慢进行就可以了……李卿,你到了哈萨克一定要注意笼络当地豪强。凡是愿意信喇嘛教的哈萨克贵族,都要给予一定的官职。”
  “那不愿意改宗的呢?”
  朱济世沉声道:“或逐或杀,不能让他们留在哈萨克。”
  李鸿章皱眉:“这样是不是太过了?”
  朱济世语重心长地说道:“哈萨克汗国远离中原万里,自有当地的情况,不能事事效仿汉地。所以汉地可以行宗教自由,在哈萨克汗国就不行。否则,短时间内或许能得平稳,长久必然会出事情的。以黄教为哈萨克汗国的国教是根本,不能有半点动摇。可知道了吗?”
  李鸿章听了这话,有点怀疑朱济世自己也笃信黄教了。于是点点头,连声称是。
  朱济世也没再和他多说宗教上的事情,而是对李鸿章和章嘉二人道:“今后哈萨克汗国的政务就有劳二位了。这个汗国,乃是大明西边的屏障,也是大明西扩的极限。朕的最低要求是一个笃信黄教的独立国,须得亲近大明。”
  李鸿章和章嘉二人躬身道:“臣(小僧)领旨。”
  
  第787章
中亚的堡垒线
  
  燕然山大营的中军大帐内一片肃杀。陆军元帅韩四显得有些消瘦,一对微微有些凹陷的眼珠子射出来的目光却仍然像鹰隼般的锐利,目光中却多了一分阴冷。大块头蒙古人车林格尔济双目低垂,神情间看不出半分喜怒。
  车林格尔济是朱济世的老丈人之一,这次带着三万牧民随征,但韩四却未曾以寻常属下看待,在自己身边摆了把椅子给这个蒙古壮汉坐着。昨日大元帅府的命令已经用电报传到了燕然山大营,韩四便在今日召集诸将军议。
  在中军大帐两旁还摆了两排椅子,草原军团的团以上军官聚集一堂,大帐中央还生着火盆子,大帐里面暖烘烘的,一干将领们额头上都布满了细密的汗珠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1/63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