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之梦(校对)第1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9/634

  朱济世一怔,声音大了一点儿:“有了?”
  “还没有让大夫看过。”洪宣娇低声道。
  一旁的德川小萝莉却是一脸天真:“看大夫?宣娇姐姐,你生病了?”
  朱济世瞅着这萌萌的小萝莉也笑得合不拢嘴,这么萌的小姑娘在后世也就是个日本初中生吧?居然已经是自己的人了,这个封建主义的婚姻制度还真是好得很啊!
  正琢磨要让德川小萝莉留下陪寝的时候,突然门口传来了敲门声音,还有苏玉娘银铃般的声音儿。
  “王上!广西急报!梧州城的太平军已经开拔,百姓也给他们裹挟而走,去向不明,咱们的人已经开进梧州城了!”
  已经开拔?朱济世愣了一下,刘炯第四旅的主力现在才打下肇庆府,先头部队是三天前入的封开县城。刚和太平天国的地盘接壤,没想到太平军这么快就卷铺盖走人了。看来太平天国的那些人,对自己这个大明国王还是挺忌惮的。
  想到这里,他回头冲德川小萝莉一笑,淡淡道:“看来你的侍女不用去广西伺候洪秀全了,就是去了人家也不一定会领情。”
  ……
  广西紫荆山周遭的山路里面,这时正有数以万计头扎红布,拿着刀枪农具,打着太平天国旗号的起义军在向北缓缓而进。
  朱济世不知道,其实太平天国的大队人马早在两天前,也就是明军刚刚开进封开县城的时候就从梧州和永安州开拔了。只是留下少数断后的部队,是昨天晚上悄悄出发的。太平军刚一开走,躲在梧州城外山里面的士绅武装就立即“收复”了梧州城,然后就派人到封开县请兵——他们已经知道大明朝已经反攻大陆了,还摧破了数万八旗、绿营,所以都很识时务地投靠大明了。
  虽然已经出发了两天,不过太平军的行军速度很有些缓慢,一日不过二十里,两日下来,只行进了四十多里,还没有走出紫荆山,照这个速度,怕是一个月也到不了郴州、衡州的。
  之所以如此缓慢,主要是因为随同太平军活动的还有大批家眷和郴州、衡州的百姓。虽然拆分了各自的家庭,组成男营、女营,但行军速度还是无法和单纯由军人组成的明军、清军相比,只能慢腾腾地向北行进。
  这流寇战术,从地图上看,转战地域往往极广,似乎应该行动灵活迅速,其实则不然。由于需要携带家眷和裹挟民众,这些所谓农民起义军的开进都是很缓慢的,之所以可以壮大,恐怕还是要得益于官兵的反应迟钝。
  “朱天使已经快据有整个广东了,咱们的行动是不是太慢了?”
  望着漫山遍野缓缓开进的太平军,洪秀全很是担忧,这也是杨秀清萧朝贵等人的担忧。太平军在明军到达封开镇第二日就开拔北上,倒不是因为害怕同明军冲突。而是明军席卷广东的速度让他们产生了紧迫感,如果再磨磨蹭蹭的,说不定朱济世连湖南也取了,到时候太平军该往何处去?
  “不如弃了老弱,只带精锐,这样行军速度至少能快一倍,有十五天就该到衡州、郴州了。”
  萧朝贵的提议看似可行,杨秀清却摇头,太平军必须带着家属行军,这些家属如果落在清军手里,多半会被当成贼寇杀了去请攻,如果被明军得了去,日后就会变成分化太平军的工具。
  “咱们和朱天使不一样,他有后方咱们没有后方,如果弃了家属,下面的人还能安心跟着走?至于慢一点不是问题,朱天使的地盘其实也是包袱,要梳理一个省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杨秀清思索了下,又对洪秀全道:“天王,湖南的战事不用担心,僧妖头的眼睛只盯着广东,除非咱们打下衡州、郴州,否则他看都不会看我们一眼。但是过了长江以后,清妖恐怕就要全力以赴和咱们打了……到时候得要个根据地,安置了老弱,才好全意向北。”
  这位太平天国左辅正军师东王九千岁是很有些想法的,历史上太平天国可以闹得这么大,同他的天才头脑是密不可分的。
  “等拿下武昌可以搜罗些船只,载着家眷老弱沿汉水北上,取襄阳做老营,安置了家眷再北伐河南。”
  虽然太平军还未出广西,但是杨秀清已经意识到他们同满清的决战将在河南的平原上展开。
  “如能在河南击败满清,将来这天下就是楚汉之争!如不能胜……当西走甘陕,将来便是三分天下了。”杨秀清眨了下独眼,回头望了眼广东的方向。
  “秀清兄弟,甘陕贫苦,不如取江南安家,那里可是花花世界啊!”萧朝贵嘻嘻哈哈地道。
  “想要个花花世界享受几年,不如去打四川,然后坐观明清相争吧。”杨秀清看着洪秀全,“只是自古没有据四川而有天下的,将来难免要去朱天使当臣下。”
  “那咱们现在还忙活什么?直接投了广州,还怕没有公侯之位?”洪秀全压低声音道,“取江南也不成,这样就夹在明清之间,两头受气了!还是依着秀清兄弟的办法,先取襄阳,再入河南。打得下来,咱们就浩浩荡荡入北京,和南明并驾齐驱。打不下来,西走甘陕也不错,就是穷了点……”
  杨秀清嗤的一笑,道:“穷好啊!穷山恶水出精兵,打天的时候下不怕人穷,就怕人富!想当年李闯王就是先据襄阳,再取河南、陕西,得了三秦之兵后才直下北京的。咱们完全可以依照着这个路子来啊!”
  “也——对!”洪秀全捋着胡子思索着说,“自古秦兵耐苦战,这我是知道的,不过甘陕之地太封闭,没有地方可以输入洋枪洋炮。”
  “洋枪洋炮可以找朱天使要啊!”杨秀清笑道,“咱们要入秦的话就是三国演义的戏码,朱天使还是天王的妹夫,和咱们太平天国算是一家人,要些枪炮还会不给?”他的声音压得很低,脸上也浮现出了冷笑,“若是不给,就不怕咱们去向满清要枪要炮!”
  
  第274章
消耗杂牌?
  
  韶州府,曲江县城。
  僧格林沁和赛尚阿并肩站府衙书房的巨幅地图前面,各自拿个烛台照着亮。这是一幅粤北韶州府的地图。杨秀清所料不差,清军的眼睛现在只盯着广东,太平军离开梧州、永安州北上的消息,甚至还没有传到曲江县的粤海大营之内。
  两道烛光之下,地图上面密密麻麻的清军诸军名号,就收缩在曲江县城、芙蓉山、宝盖岭、浈水北岸等处,勉强摆出一个防守的态势。
  之所以是勉强,同韶州的地形有关。这韶州从地图上看,似乎是沟通五岭南北的咽喉,一夫当关的地形。但是这一夫当关的地形却是对北方南下的军队而言,而不是对从广州北上的军队来说的。
  因为韶州防御体系的核心就是韶州州治所在的曲江县城,这座县城位于浈水、武江和北江交汇之处的一个地形极为狭窄的三角洲上面。而且城池坚固,说是座要塞都不为过。
  然而要防守住这座要塞的前提是掌握浈水、武江和北江,如果僧格林沁手中有一支可用的内河舰队,韶州的确是万夫莫开。
  可是现在,满清的广东水师已经全军覆没,大部分船只都被明军缴获,航行在北江之上的战船,清一色都打着日月同辉旗!
  更麻烦的还有如今已经是洋枪洋炮逞凶的时代。曲江县城的城墙再牢靠,也挡不住明军的重炮!根据福建水师的报告,明军水师拥有西洋巨舰数十艘,全都装备有32磅和24磅重炮!这曲江县城的城墙肯定挡不住这种火炮的轰击。
  明军只需要将重炮通过北江运到武江和浈水对岸架设起来,轰开曲江县城不过是几天的事情。
  所以这曲江县城是不能死守的,必须要把战场放在曲江县城之外。
  “鹤帅,你看这里,芙蓉山、宝盖岭、冷水坑……咱们同逆明决战的战场就摆在这里,如何?”
  僧格林沁用手指戳了下地图上,曲江县城以西的一大片地带。在韶州来说,这里已经是比较开阔的地形了。特别是芙蓉山以北,宝盖岭和冷水坑以南有一小块平地,可以作为两军决战的战场。
  “这里……背靠武江?”赛尚阿皱起了眉毛。
  “只能背水一战了!”僧格林沁重重点了点头。“要不然就得弃了韶州,把战场摆在五岭之北的郴州或是衡州了,那里的地形比较开阔,有利于马队活动。”
  “不能退出广东。”赛尚阿想都不想就摇摇头,“皇上绝不会同意的,这韶州不能放弃。没有韶州卡在广东的咽喉上,朱逆的声势可就更大了。说不定会分兵取广西、福建,甚至会泛海北上袭扰江南。”
  “那就只能在武江西岸同逆明军决战了。”僧格林沁皱眉道,“就不知道咱们麾下的几万绿营兵能不能战了。”
  这一战,只能用绿营兵!僧格林沁是无论如何不舍得动用自己手下仅存的几千八旗兵了。
  ……
  “王上,郑郡公的兵动了,今天下午离开英德向北开拔,五万三千大军沿北江水陆并进。”
  夜幕下的广州明王宫内,明王朱济世的书房里面灯火通明,苏玉娘拿着一叠最新的军报正逐条念与朱济世听。
  “作战计划有了吗?”朱济世和身旁的左宗棠对视了一眼,淡淡地问。
  “只有一个草案,大军沿北江而进,在芙蓉山附近登岸,先据守芙蓉山,再占宝盖岭,在宝盖岭下架炮轰击曲江县城,因此郑公想调6门32磅长炮北上。”
  “等他的兵据住了武江西南两岸就调半个重炮营北上。”朱济世吩咐道,“再给郑公下令,要他做好在芙蓉山、宝盖岭一线同清鞑决战的准备。”
  “僧格林沁会选择决战?”苏玉娘不大相信地摇摇头,“要我是僧格林沁就北撤了。”
  朱济世哈地一笑,看着苏玉娘道:“玉娘,僧格林沁可不敢不战而弃韶州府,弃了韶州府,他们满清在广东的地盘就丢光了!”
  “若太平军攻入湖南呢?”苏玉娘蹙着秀眉道,“湖南有难,僧格林沁一定会北走的……不如让郑公据住芙蓉山同清军对峙,待其北走再尾衔追击攻入湖南吧。”
  “左相,你看呢?”朱济世笑吟吟望着左宗棠。左宗棠捋着胡子笑道:“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不如就让郑公自己决断吧。”
  他顿了下,又对朱济世道:“王上,现在广东大部悉平,最要紧的事情就是两件,一是扩军;二是科举……另外,王上的年号也该早定了,总不能一直用永历年号,属下建议从明年起用光复年号,以示光复中华之意。”
  朱济世想了想,点点头,“年号就是光复了。”他又对苏玉娘道:“去告诉总参,郑公怎么打都由他。”
  苏玉娘行了个军礼,就转身离开。屋子里面只剩下朱济世和左宗棠两人,朱济世低声道:“左相,这决战打得起来吗?”
  左宗棠摇摇纸扇子,笑道:“怎么打不起来?问题是在哪里打?韶州还是郴州或者是衡州。若在韶州打,郑公只有三成胜算,若在郴州、衡州和太平军会攻僧格林沁,那郑公就有十成把握。王上,您可不能任由郑公在湖南做大,失了君臣恩意。”
  “左相是要本王亲征?”朱济世试探道。
  左宗棠点点头,“若僧酋北走,王上务必统兵北伐湖南。若僧酋不走,王上也不要动。待郑公兵败后再出兵收拾局面。”
  ……
  此时此刻,郑洪正坐在北上的战船上,看着北江西岸举着火把北上的大队兵马,心里面略略有些感慨。现在包括兰芳军团和海军在内,明军的总兵力不过十万出头一点,自己麾下就聚集了五万三千!这半国的兵都由自己一人将着,真正是明王以下第一大将,当年朱洪武麾下的徐达、常遇春大概都没有自己现在这样的地位吧?
  而且朱济世的心胸器量比之洪武皇帝大了许多,未对自己有任何猜忌,反而放手任自己一展所长,自古为人臣者能有这样的际遇,也不负平生了。
  “公爷,您叫我?”有些生硬的福建腔官话声音,将郑洪从自己的思绪里面拉了出来,转头一看,正是那位名叫郑永一的军官。由于太平军提前离开了梧州、永安州,所以洪仁玕没有返回广州,而是同郑洪一起北上,预备在湖南和洪秀全碰面。而郑永一自然也没有回广州,留在了郑洪军中。
  郑洪一笑:“永一啊,我听人说你和我一样,都是延平武王(郑成功)之后?”
  “在下是延平武王之弟,田川七左卫门之后。”郑永一恭谨答道。
  “哦,原来如此。”郑洪其实不知道郑成功还有个日本弟弟,不过他的“郑家”人丁不旺,只有一个儿子还未成年,也没有亲兄弟可以相帮,于是便有将郑永一招揽至幕下的想法。“这样吧,你来当我的幕僚吧,以后有机会我也给你一个营头带一带。”
  郑永一却脸色微变,愣愣地看着郑洪道:“郡公大人,在下是明王的直臣……”
  “怎么?你担心王上不肯放?”
  郑永一正容道:“郡公大人,在日本,延揽将军直臣几乎等同谋反!郡公现在手握数万重兵,当谨慎行事。”
  郑洪的面孔板了下来:“永一,你当王上是同你们日本幕府将军一样器量狭窄之君吗?让你到我麾下你尽管来就是了,我会写信给王上要人的。”
  郑永一叹口气,拱了拱手道:“属下遵命。”不过嘴角处却露出一丝若有若无的淡笑。
  郑洪捋着胡须笑了笑:“这就对了嘛。永一,听人说你是精通兵略的,对韶州一战,你有什么想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9/63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