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大民国(校对)第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7/979

  可是到了1917年4月17日布尔什维克的领袖列宁从国外回到彼得格勒,并且在布尔什维克的会议上作了《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又名《四月纲领》)的报告,断言资产阶级政府不可能完成俄国民主革命,并且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开始欧洲社会主义革命定为了布尔什维克的目标!从而彻底改变了布尔什维克的政策,也撕裂了原本已经出现裂痕的俄国社会!
  中共遣俄代表团团长黄宝培手中,就有一份《四月纲领》的中文译本这是代表团在海参崴雇佣的俄文翻绎刘波刚刚译出来的。一共抄了两份,黄宝培手中有一份,代表团中的另一位北大学生,仪表堂堂长着一张国字脸的张国焘也拿了一份,正在一边拜读,一边发表着评论。
  “哈哈!这个列宁同志的口气不小啊!革完了俄国的命还要革欧洲的,革完了欧洲还要革世界,比咱们国家的孙大炮还要会放炮!”黄宝培放下手中的《四月纲领》译本,眉头微微一皱:“恺荫,不要那么早下结论……别忘了我们来俄国的目的。”
  说到这里他的眉头就拧得更紧了。自己到俄国来的目的是什么?联络列宁这个要挑起世界革命的疯子吗?自己国家的命都没有革好,就想去革世界的这群布尔什维克的脑子一定有病!反而是临时政府那头脑筋正常多了,这回常瑞青怕是看走了眼了。
  “植生,恺荫,你们看俄国最后会落在谁的手里面?”提问的是一个圆脸小个子的年轻人他就是刘波,家里面是海参崴的华商,从小在俄国长大,精通中俄两国文字,不过却不是中共党员,只是随团做一些翻绎工作。
  “悔时政府!”“布尔什维克!”
  黄宝培和张国焘几乎同时给出了一个截然相反的答案。黄宝培看了张国焘一眼:“恺荫你不是说列宁比孙大炮还会放炮吗?怎么又看好布尔什维克了呢?”
  张国焘扫了一眼满脸不解的鼻宝培,哼了一声:“废话,布尔什维克在那里喊打喊杀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一头呢?他们还指望着什么选举,什么宪法哦,还有打败德国赢得欧洲战争,都什么时候了,还在做梦……这种人怎么是列宁的对手?”
  黄宝培愣了愣,看着这个李大钊介绍入党的“小兄弟”突然又问了一句:“那我们应该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张国焘耸了耸肩:“当然是去彼得格勒见列宁了!看看有没有可能在中国华侨和劳工中间招募出一支军队出来。”
  张国焘一边说,一边站起身在车厢里面踱起了步子。这趟开往彼得格勒的列车非常空,大概俄国人都已经闻到了彼得格勒那里浓浓的火药味,没有多少人想往那里面跳了吧?所以这些中国共产党人现在就占据了整整一节车厢。
  “现在俄国西部地区有五六万中国劳工,全部都是来自东北、山东的青壮……眼下俄国内乱将至,这些人怎么办?怎么回国?北洋政府才不会管他们呢!他们算是走投无路了,如果咱们能说服列宁支持咱们招募他们当兵,帮着列宁打内战,咱们中国共产党不就可以趁机控制一支军队了吗?等到俄国内战结束,咱们就指挥这些军队打回国去!就算打不下东北,打下新疆还是不成问题的植生,你觉得我这个计划可行吗?”“这个”黄宝培一划沉思的样子:“左民同志吩咐咱们想办法帮助这些劳工回国的。”
  “回什么国啊!”张国焘重重舞动了下胳膊,年轻的脸庞上闪过了一丝狂热:“我们应该引导他们参加革命!那可是五六万青壮!就算打死一多半,最后也能有两万人回国那是百战精锐,我相信左民同志一定不会反对的!”
第125章
列太祖
  黄宝培的代表团所乘坐的火车慢慢驶进了人山人海的彼得格勒滨海火车站,车站上顿时爆发出了巨大的欢呼声!彼得格勒的苏维埃和布尔什维克党为这些中国“仰慕者”的到来组织了规模盛大的欢迎仪式……反正眼下彼得格勒的工人阶级已经天天罢工不上班了,出来欢迎世界革命的兄弟党代表团倒也不会影响生产。
  车站上面除了彼得格勒的工人还有工兵苏维埃所控制的士兵,都穿着整齐的军装,举着步枪在行礼。还有一支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找来的乐队在高奏着雄壮的《国际歌》。还有大批的女兵也出现在站台上面,一个个都是十**岁的俄罗斯姑第125列太祖娘,虽然穿着丑陋的军装,不过还是掩饰不住娇媚的面容和婀娜的身材。不过她们却是临时政府一方的军事力量,今天到这里来是维持秩序,顺便监视布尔什维克的一举一动的。
  不过这些女兵却阻挡不了大家的热情,因为这些工人阶级和哗变士兵们的领袖列宇,也将亲自到滨海火车站来欢迎东方来的革命者!随着伟大导师的到来,整个车站似乎就成了欢腾的海洋,无数狂热的群众挥舞着红旗,竭力高呼着列宁的名字步入黄宝培等人眼帘的就是这么一副场景。
  “瞧瞧,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和列宁是多么热情啊!”张国焘一边用力朝欢呼的群众挥舞手臂,一边对身边的黄宝培道:“我们不过是刚刚到达彼得格勒,他们就这么热情了,这是个好兆头啊……看来列宁同志一定会支持咱们在俄国的华工中招募“援俄红军,的!”所谓的“援俄红军”倒是颇有中国特色的番号,就是张国焘在前往彼得格勒的火车上提出的,在火车停靠大诺夫哥罗德站的时候第125列太祖,黄宝培把张国焘提出的建议用电报发给了常瑞青。结果不到两个小时就得到了常瑞青的答复,批准了张国焘的建议(呃,好像没有召开过什么会议讨论一下)而且还把未来“援俄红军”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是黄宝培)的差事委任给了张国焘!
  虽然张国焘也不知道副政治委员是个什么官儿?不过总归是得到组织上重用了!自然也就志得意满起来,说话的声音也粗了不少。
  对张国焘这种有点小人得志的嘴里,黄宝培觉得有些好笑“援俄红军”还是八字没一撇的事情呢,现在高兴什么劲儿啊!不过他还是附和道:“是啊,列宁同志和布尔什维克都是标榜国际主义的嘛!呃,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团结起来……咱们中国无产阶级万里迢迢来俄国帮助他们革命,他们自然是欢迎都来不及了!如果咱们提出组织援俄红军支持俄国革命,列宁同志一定会支持的!恺荫兄你可要好好干啊,千万别辜负了左民同志的期望。
  张国焘点点头,还想说话,人群中又爆发出了更大声的欢呼,还有人高唱起来《国际歌》。朝人群涌动的方向一看,果然就看见一个脑门又大又秃的俄国人在一群穿着军服的年青人的护卫下,从人群自动分开的甬道中走来过来。一边走还一边向欢呼的群众挥手致意。群众们则发出了山呼海啸一般的欢呼声音,几乎就要疯狂起来似的!看着这个无比热烈的场面,一票中国革命者也不由感慨起来了。
  他就是列宁同志吧?,没想到他居然是如此受人爱戴看起来俄国内乱的最后赢家是非他莫属了!
  “列宁!中国同志快看,那就是伟大的列宁!列宁走过来啦!”说话的是一个十七八岁的白人小姑娘,长得非常迷人,是莫斯科市苏维埃派来陪同中国代表团访问彼得格勒的工作人员。她不是俄罗斯人,而是已经亡了国的波兰人,名叫娜塔丽列辛斯卡娅。这个小姑娘也不知道从哪里学了一点中文,说的不怎么样不过黄宝培等人还是能够和她交流的。一路上还从她那里打听到了不少关于俄国布尔什维克的事情。原来这些布尔什维克还真是“国际主义…,!他们那里正儿八经的俄罗斯人不多,什么犹太人、波兰人、拉脱维亚人、格鲁吉亚人等等的有一大帮!看来再多几个中国外援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列宁同志这个时候已经到了站台下面,看到刚刚从火丰上面下来的中国革命者,就很热情的张开了双臂,和当先的黄宝培来了个俄国式的拥抱开口就是流利的英语:“欢迎您!来自中国的朋友,我代表全俄罗斯的无产阶级欢迎你们的到来!”黄宝培似乎被列宁的热情弄得有些懵了,好半晌才反应过来,冲着列宁恭恭敬敬鞠了一躬:“列宁同志,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无产阶级前来俄罗斯,向您和所有俄国革命者表达最诚挚的敬意。”说完他就双手将那封常瑞青以左民名义写的亲笔信递给了列宁。
  列宁接过信封瞧了一眼:“左民!赤色旅的左民!好啊中国的无产阶级终于觉醒了”紧接着,那位激动得快要哭出来的波兰小姑娘娜塔丽就凑上来,一一将中共代表团的成员介绍给了列宁和他身边的几个俄国革命者。
  然后,列宁和黄宝培就手拉着手,在俄国群众和欢呼声中向车站外面走去,两个人一边走,一边冲着激动的群众挥手致意,一直走到列宁同志所乘坐的汽车之前。一群俄国记者早就守候在那里,一阵镁光灯闪烁,就将中国革命者和伟大导师列宁在一起的画面永远载入了史册。
  福建龙岩县城内的龙岩镇守使衙门里面,这时“闽西北土豪劣绅代表大会”正在召开,不过气氛却有些压抑低沉。常瑞青和龙清壤也是手拉着手走进会场的,而且两人还公开宣布结为了异姓兄弟!随后,常瑞青又正式宣布提名龙清壤出任龙岩镇守副使兼闽西北独立旅少将旅长,……,一番展现常龙两方大团结的表演过后,常瑞青便正式把他“剿匪、整军、办教育、,的三项主张给抛了出来。
  常瑞青的话音方落,底下的人就是一阵骚动,纷纷议论开来了。
  “剿匪?这匪能剿干净吗?自打闹长毛开始,咱这块儿的匪就没有干净的时候!”“是啊!眼下咱这中华民国除了人多就是匪多了,匪比官兵多多了,就算把闽西北的匪剿干净了,别处的匪还会过来的,除非把全天下的匪都给剿了,可一个小小的混成旅长有这本事吗?”
  “要对付匪,剿是剿不完的,只有把各个土楼全都武装起来,实行自卫,让土匪打不进来!”“对呀,地方民军可不能整编,没有民军保护,这土匪可就要为所欲为啦!”
  “是啊,除非有办法对付土匪,否则就不能整编地方民军!”底下的人乱纷纷的一阵议论,办教育的事情基本没人提,大家议论的焦点就是“剿匪”和“整军”两项。对“剿匪”大家伙儿怀疑的多,相信的少。对“整军”则是清一色的反对。最后龙清略不得不提高了嗓门儿:“不就是区区几个蟊贼吗?闽西北巴掌大的地方,现在就有常旅长的第引混成旅,王旅长的第11混成旅,还有兄弟的闽西北独立旅……,整整三个旅!两万多官军,还有什么匪敢留在闽西北?早就吓跑了!如果没有跑的,一定是和地方上有关系的!你们不要以为我什么都不知道,这民军里面可大有兵匪一家的!要不要老子揪出几个来杀一儆百啊!”
  龙清骤是闽西北最大的民军头子,霸着一个县的地盘,对呀民军、土匪之间的那些勾结,他自然是一清二楚的!他这里一发话,下面的一票土豪劣绅自然都不敢再说什么反对意见了。不过看面部表情,却还是一个个很不服气的样子,心里面多半还在盘算着什么反抗的路子……
  毕竟今天的会议只有常瑞青和龙清壤在联手,闽西北的另一位旅长大人,第11混成旅的王旅长还没有到呢!
  不过龙清壤看到下面这些人总算是“敢怒不敢言”了,心里倒是大松了口气。他虽然霸着一个县,不过他的永利县在闽西北六县中却是一个小县,别的什么大县里的几个民军领袖如果联手起来,还是可以同他分庭抗礼的!眼下这样,面子上能够过去就不错了!
  他赶紧咳嗽一声儿,接着道:“诸列位,兄弟蒙列位瞧得起,蒙常镇守提携,有了个闽西北独立旅长的虚衔。这个闽西北民军整编的差事也就落在兄弟身上了。
  兄弟办事自然不会让闽西北的诸列位吃亏的。这个闽西北独立旅,原则上是一县一团,六个县就编六个团,每团一千人枪,算上旅部,拢共六千五百人枪!每个县的团要怎么个整编,就由各自民军的头领们商量着办……一个月之内,拿出办法来。此外,咱们闽西北独立旅是正规军,自然不能再像过去那样随便摊派筹集军饷了,以后闽西北六县就开征一项“团防捐”所得的款项用于闽西北独立旅的维持经费,此外不再额外收取民间一文钱了!”
  “……至于被裁汰下来的团丁,也是有去处的。我兄弟常耀如的第31混成旅要扩编,各地民军的兄弟要参加可以优先。那可是中央陆军正规军的待遇,一个小兵都有六块钱的军饷、三块钱的菜金!绝对不会克扣,每月按时发饷,一天都不会迟,年底还有双饷!这个待遇比咱民军高了两三倍,在咱们福建可绝对属第一了!”听了这话,下面一票民军头头心里面怎么都不是个滋味。第31混成旅待遇那么好,这不是在挖他们的墙角吗?说是裁汰下来再去第31混成旅,可要是人家那种待遇让自己手下一票兄弟知道了,真正的精锐还不一股脑都去投奔了!留给自己的还不尽是些老弱残兵?
  下面的人都不说话,眼见着又要冷场,龙清骤的脸色有些难看起来了。可常瑞青却还是神色如常,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他不知道还有什么凭借?
  就在此时,外面响起了通报的声音:“第11混成旅少将旅长王麒到……”第11混成旅的王麒居然在这个时候来龙岩镇守使衙门了!这是要干什么?砸场子吗?恐怕那个王恺士还不至于这么不顾体面吧?下面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是一头雾水。
  常瑞青和龙清壤互相看了对方一眼,就同时站起身在众人的目光当中,肩并肩缓步迎了出去。这个时候,常瑞青的脸上,已经满是掩饰不住的笑意了。陆军第11混成旅旅长王麒来龙岩,当然是“力挺”自己这位镇守使的!许崇智已经写了亲笔信让蒋介石送去王麒那里,常瑞青还附上了一张十万银元的银票,而且也得到了对方亲口许下的诺言……,这回闽西北的这些地头蛇恐怕是无计可施了吧?
  彼得格勒郊外,斯莫尼尔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7/9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