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大民国(校对)第7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71/979

  不过中国空军的强大威力并没有动摇苏军高层进行下乌金斯克会战的决心,因为他们很清楚,如果他们不能在西线德军的猛攻来临之前,给中国人一个永生难忘的深刻教训。那么明年他们将不得不面临两线同时遭遇猛攻的困境,哪怕他们将红军扩充至2000万以上,恐怕都很难保证能够维持住局面。
  到了1934年7月8日下午的时候,下乌金斯克周围天空中已经聚满了黑压压的降雨云,沉闷的雷声已经在耳边滚动。华军轰炸机也总算依依不舍的从下乌金斯克上空离开。而在等候线上面还没有卸完的扯皮,忽然在上级一声令下后。全部被推开退倒,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为新的军列进站腾出位置,而且新上来的一定是苏联红军最强大的打击力量!为了避免他们被华军空军发现和重创,才特意选择现在这么一个时间进入下乌金斯克。
  下午3点左右,就看到从西北的阿尔扎迈过来的铁路线上出现了由重力机车头拖着的重载军列,吐着浓烟,呼啸着开进下乌金斯克火车站!一节节平板车厢上面。都是用油布覆盖着的体型巨大的装甲车辆,穿着神气的草绿色制服,带着船型军帽的苏联坦克兵们就守在自己的战车旁边,一路风驰电掣地赶来。这样的重载军列并不只是一列,而是源源不断地开来,好像无穷无尽一般!看到这一幕,车站里面的红军后勤官兵们不约而同的爆发出了一阵响彻云霄的“乌拉”,强大的红色坦克兵终于上来了!这也就意味着收复失地的大反攻就要开始了!
  苏联东方面军参谋长加米涅夫此刻就守在下乌金斯克火车站的站长办公室里。透过贴了米字形胶布的玻璃窗看着这些装满了坦克、装甲车的重载列车一列接着一列开进车站,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等到最后一列重载列车进站,这位以严肃著称的红军高级将领的唇角忍不住露出了一丝微笑。双握拳用力挥动了一下:“45列重载军列全部到齐了!这次降雨来得真是太及时了!要是再完几天,等中帝国主义军队的防线巩固了,那就多少有些麻烦了!”他又回头问东方面军参谋长梅列茨科夫道:“气象部门预测这次降雨能维持几天?”
  “最多7天,司令员同志。”梅列茨科夫回答道。“今天是第一天,坦克集群司令员哈列普斯基同志报告。15个坦克军最少需要3天时间才能完成展开,也就是我们有4天时间击败乌拉河以东地区的华军集群。”
  “很好,有4天时间足够打败中国侵略者了!”虽然嘴上的信心满满,但加米涅夫的心底里面却是一分把握也没有。在他看来。计划中的下乌金斯克反击战就是一次不折不扣的冒险。是苏联在法国出人意料的速败后所采取的不得已之举,由于法国的失败,现在的苏联已经处于全面被动了,而且越往后拖就越被动,如果不在今年同中国展开东线决战,到了来年,只怕苏联想打决战都没有机会了。
  虽然统帅部已经下决心要将红军的规模扩充到2200万以上,但是在这个机械化武器称雄的世界大战战场上,步兵的数量和攻击力并不成正比。只有坦克、飞机、步兵、大炮等兵种的协同作战才能打出真正犀利的进攻。如果到了德军在西线发动大攻势的时候,东线战场顶多能得到足够多的步兵,坦克、飞机恐怕都要优先满足西线,如果东方面军在这一次反击中不能把中国人打疼打怕,来年的日子恐怕就很难过了。
  “司令员同志,图哈切夫斯基同志已经到了。”一名参谋推门进来,低声报告道。
  “图哈切夫斯基?他怎么来了?”
  “可能是不放心西伯利亚的战事吧?”梅列茨科夫道:“中亚已经出了纰漏。如果西伯利亚战场再出意外,整个东线恐怕都要糜烂了。”
  加米涅夫点点头,一招:“走,迎接图哈切夫斯基同志!”
  火车慢慢的停靠了下来,早就守在车厢门口的图哈切夫斯基率先跳了下,跟在他身后下车的是他的爱将。刚刚从中东战场上下来的巴普洛夫,这位在前世里因为打败仗而被斯大林枪毙的苏军大将现在是苏联红军头一号坦克战专家。图哈切夫斯基把他带来西伯利亚,就是要用他指挥从西部调来西伯利亚的15个坦克军的。两人一踏上下乌金斯克的土地,耳朵听见东面不断传来的炮声,还有火车站里一浪高过一浪的欢呼声的时候。他们提着的心才算真正放下了。看来东方面军的士气高昂,并没有被最近世界革命所遭遇的一连串挫折给吓倒,至少下级官兵们全都求战心切。这对将要展开的反击战来。无疑是非常有利的。
  站台上面军服笔挺的加米涅夫和梅列茨科夫早就在那里等候着了,看见图哈切夫斯基和巴甫洛夫跳下车,两人忙迎了上:“图哈切夫斯基同志,巴甫洛夫同志,欢迎你们来西伯利亚前线视察工作。”
  “我们可不是来视察的,加米涅夫司令员,我们是来协助您指挥下乌金斯克反击战的。”大战在即,图哈切夫斯基可没有那么多时间和加米涅夫寒暄。直接就道明了自己的来意。
  “那可真是太好了,有您和巴甫洛夫同志指导我们,下乌金斯克反击战的胜利就有把握了。”加米涅夫的是真心话,这场下乌金斯克反击战的责任重大,打赢了固然是世界革命的英雄,万一败了搞不好就要当替罪羊了。现在总参谋长图哈切夫斯基亲自来前线指挥或是督战,他当然是求之不得。
  “前线的情况怎么样?知道中国装甲集群的具体位置和情况吗?”一旁的巴甫洛夫更加心急。一开口就询问起敌情了。
  “中国人的装甲集群就在乌达河以东约15公里处,一共有3个装甲集团军由北至南一字排开,打得是平推。”梅列茨科夫解释道。
  “他们的装甲集群在第一线?还是平推?”巴甫洛夫愣了一下,他这两年一直在中东和近东战场上作战。不大了解东线的情况。在中东和近东,装甲集群一直是当作决定性的突击力量谨慎使用的,从没听过有人把装甲部队摆在一线平推,这不是把坦克当成步兵了吗?
  “在西伯利亚,中国人就是把装甲部队当成步兵来用的。”梅列茨科夫苦笑道:“不过他们也有这样的本钱,他们的西伯利亚方面军下面有3个装甲集团军,每个装甲集团军又下辖三个装甲军/装甲骑兵军,每个装甲军/装甲骑兵军又拥有3个装甲师/装甲掷弹兵师/装甲骑兵师。而且他们的装甲师、装甲掷弹兵师和装甲骑兵师的编制和装备相差不大,装甲师和装甲骑兵师拥有3个装甲营,装甲掷弹兵师拥有2个装甲营。他们的一个装甲营通常拥有65辆追猎者坦克歼击车或c型坦克,一个装甲团往往由一个装甲营、一个摩托化步兵营、一个自行火炮营组成。中国人的这种装甲部队编制方法似乎比我们的编制方法更科学,特别是在攻击阵地的时候威力极大,如果不付出几倍于敌的伤亡,我们几乎不可能阻挡他们的进攻!”
  巴甫洛夫微微摇头,看来对中国人使用装甲部队的方式很有些不屑。他早就知道中国人在西伯利亚前线有27个挂着装甲抬头的师。这些师拥有的坦克和强击火炮的数量和苏联的坦克军差不多,而且还有压倒性的空中优势支援,如果让自己指挥那么多装甲部队,现在早就打到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了!那会像现在这样才刚刚爬到乌达河?
  话间,加米涅夫已经将图哈切夫斯基和巴甫洛夫领进了设在下乌金斯克火车站里的东方面军前敌指挥部里面。那里已经挂上了巨幅军用地图,和乌达河东岸的各个集团军军部也建立了电话联络。他指着地图道:“图哈切夫斯基同志、巴甫洛夫同志,时间紧迫,现在先简单介绍一下前线的军情吧。
  中国人的前进基地设在图伦,他们已经修复了图伦通往伊尔库茨克的铁路,并且在沿线部署了重兵以防止我们的游击队破坏。因此他们在图伦以西的兵力并不是太多,主要就是三个装甲集团军所属的27个机械化师。此外还有10到12个步兵师,总兵力不会超过40个师。”
  图哈切夫斯基和巴甫洛夫走到了地图前面,由于西伯利亚的地形极为开阔,因此这张五万分之一的军用地图也大的出奇,足有两人多高。不过地图上面双方的交战区域却非常狭小,只有西伯利亚大铁路沿线地区才标注着密集的红色和蓝色符号。在双方激烈对抗的正面。最大宽度也不过四五十公里,那里已经是西伯利亚大森林的边缘地带,有一部分交战区域甚至还是双方部队临时砍伐出来的。
  “华军在下乌金斯克的正面,乌达河以西约15公里展开了防御,形成了绵密的防线。不过他们的防线并不是一战式的线式防御体系,而是由一连串由堑壕和交通壕连接在一起环形工事所组成。在北翼是第一装甲集团军的第一和第六装甲军还有第二十二步兵军的两个师。其中装甲部队摆在正面,两个步兵师用来掩护侧翼。另有一个装甲军可能是预备队。”
  加米涅夫又指着华军战线的南翼道:“这里的情况也和北面类似,驻扎着他们的第四装甲集团军的两个装甲军和第二十四步兵军的两个师,同样是装甲部队负责正面,步兵负责掩护侧翼,可能还有一个装甲军担任预备队。
  在对方战线的中央则是第六装甲集团军,并没有发现协同作战的步兵师。不过在通往图伦的铁路沿线中国还摆了最少9个步兵师,同时这些步兵师还在同我军部署在森林里面的游击队交火。
  也就是,中国真正部署在第一线的部队只有31个师。可以是相当薄弱的。但是他们的空中力量非常强大,根据情报中国人在图伦周围修建了15个临时机场,部署了800多架福克,也就是他们所谓的歼2,还有大约1200架hs—123,也就是他们所称的攻2,还有约120架bf—109、150架歼3战斗机和100架歼4战斗机。另外还有数量不明的he—111轰炸机、轰炸机和bf—110夜间战斗机。”
  图哈切夫斯基默默地点头,看着地图好一阵出神。他身边的巴甫洛夫却露出了惊喜的表情,道:“福克和hs—123都是淘汰机型,性能比不上我们的伊—18和伊尔—1。西线的德国空军已经开始淘汰它们了。”他扭头对图哈切夫斯基道:“总参谋长同志,我们应该调集更多的伊—18和伊尔—1到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这样我们就能在天气良好的白天继续打击中国人了!”
  图哈切夫斯基不置可否地点点头,忽然指着西伯利亚铁路线北面的森林,低声地问道:“我们的装甲部队有没有可能从那里通过?你们应该知道法兰西战役的情况吧?德国的一个装甲集团军就是从比利时南部的阿登森林通过,抄了法国文人小说下载人的后路。既然德国人可以做到,那我们苏联红军也应该能做到!你们是不是啊?”
  让装甲部队穿越森林!?加米涅夫和梅列茨科夫互相看了一眼,都露出忧虑的神色。装甲部队当然是可以穿越森林的,西伯利亚的森林并不是热带雨林,理论上坦克是可以通过的。但是茂密的森林绝不是坦克进出的便地,只需要少量的反坦克部队就能让大股坦克部队在森林中遭遇重创!所以图哈切夫斯基现在提出的办法就是一场赌博,而且为了部署这场赌博,苏军的进攻时间必须推迟,这样就没有办法利用为来几个雨天发动进攻了。
  精彩推荐:
第694章
钢铁的碰撞二
  听了加米涅夫提出的反对理由,图哈切夫斯基只是淡淡的笑了笑:“加米涅夫同志,您说对了,我们的确是在赌博,在拿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赌博。但是现在的形势……还能容的我们稳扎稳打吗?对于东线的决战我有一个最新的设想。”
  他从一名参谋手中接过根超长的指挥棒,指着地图上两军对峙的正面道:“我的设想是,将东方面军的攻击部队一分为二,用12个坦克军和12个集团军的上百万大军、2500辆坦克立即从正面发起进攻,吸引华军的注意力。与此同时,用三个坦克军和两个集团军组成一个奇袭集群,从战线北面进入森林地带,可以采用昼伏夜行的办法以躲避对方的空中侦察,这样就能悄悄绕到华军的背后攻击西伯利亚铁路沿线的华军部队。敌人虽然在通往图伦的铁路沿线部署了9个步兵师,但是相对于我们的约20万突袭部队而言是根本不堪一击的。只要我们切断西伯利亚铁路线,就能一下子将华军的3个装甲集团军装入口袋!”
  华军的3个装甲集团军有27个带着装甲字号的师,装备有4、5000两坦克、强击火炮!要是能把这支部队包围起来,东线战场或许真的能扭转乾坤了!加米涅夫和梅列茨科夫互相看看,都觉得办法不错,立刻就和图哈切夫斯基、巴甫洛夫两人继续研究起来。这个穿越大森林突袭华军身后的作战计划是图哈切夫斯基和巴甫洛夫在来西伯利亚的路上想出来的,还只是个不成熟的草案。经过了加米涅夫和梅列茨克夫的补充后。就已经初步成型了。不过加米涅夫还是比较担忧华军装甲部队强大的突破能力,就算那3个坦克军和2个集团军的突袭得手,也不一定能抵挡住几千辆华军坦克的突围!
  但巴甫洛夫却有应对的办法:“加米涅夫同志。我详细研究过中德两国装甲部队的主力车型追猎者坦克歼击车。这种装备了大口径反坦克炮和坚固装甲的强击火炮与其说是一件进攻的利器,还不如说是一件防御坦克攻击的利器。因为这种坦克歼击车其实是通过牺牲机动性和广射角来换取火力和正面装甲,当追猎者坦克歼击车处于防御状态时,目前所有已知的坦克和强击火炮都很难打败它们的。就算是我们的su—75也很难击破追猎者的防御,而这种强击火炮实际上是以追猎者为蓝本设计的。
  我想也可以反过来考虑问题,当我们的su—75处于防御状态时,敌人的追猎者同样很难击破!因为当追猎者坦克歼击车开动时。它低矮的车身所带来的容易隐蔽的特点就不存在了,它的75mm主炮也无法开火,它的低速度则会让其即容易被命中又很难接近对手。而它的60mm呈60度角布置的正面装甲也没有办法抵御75mm或是的长身管反坦克炮的火力。
  因此我们应该将600辆最新下线的su—75强击火炮编组在三个用于偷袭的坦克军之中,当偷袭成功后,我们就用600辆su—75来防守华军的装甲突击。相信600辆su—75足以对付3倍到4倍的追猎者坦克歼击车。此外,最新运到前线的zis—2反坦克炮是一种威力极大的反坦克武器。虽然只有57mm口径。但是却拥有63.5倍的倍径,炮弹初速达到1000m/s,可以在1000米的距离上击穿90mm装甲。我想把第一批运到的300门zis—2反坦克炮也全部配属给偷袭部队。这样应该可以在防御战中重创华军的装甲集群,为歼灭华军的三个装甲集团军创造条件!”
  加米涅夫沉吟了一会儿,他是沙俄时代的老上校,对于阵地战和骑兵作战是非常精通的。但是坦克战,说真的,他不怎么懂行。不过图哈切夫斯基是这方面的泰斗级专家。巴甫洛夫的这个战术显然得到了他的认可,看来是差不到哪里的。
  所以他点点头。立刻说道:“坦克集群穿越森林并不容易,不过也不是没有办法,可以用斧子砍出一条路,好在中国人刚刚来到这里,对大森林并不熟悉,我们的游击队控制着西伯利亚铁路线两侧的森林。只要再多投入几倍的力量,应该可以将敌人在森林地带的警戒线压缩到森林边缘,这样就能组织伐木队进去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71/9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