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大民国(校对)第6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68/979


  “塔斯社消息,国际无产阶级司令部发表最新战情通报,今天凌晨3点。伟大的苏联红军以及波斯人民军应印度人民联合政府之邀请,越过波斯印度边境,向占领印度的英国侵略军发起猛烈进攻,截至今天下午3点,12个小时之内,苏联红军及波斯人民军已经向印度境内挺进了20公里,又一场世界革命的伟大胜利已经指日可待!”
  “塔斯社消息。国际无产阶级司令部最新战情通报,从今天上午8时开始,红军中东方面军已经结束休整。兵分两路对盘踞外约旦和内志、汉志地区英中侵略军残部发起新一轮的全面进攻……”
  “下面播报,《真理报》特约评论员文章,评英德中三大帝国主义国家领导人即将举行的亚历山大会议,在世界革命形势日益高涨。英德中帝国主义军队节节败退的情况下。麦克唐纳、希特勒、常瑞青这三个帝国主义头子不甘心失败,决定在埃及的亚历山大招开一次据说能挽救他们失败的会议,妄图组建国际资产阶级司令部,对三国及其仆从国的反动军队实行统一指挥。可是全世界人民都知道,这不过是他们的痴心妄想,因为帝国主义的性质就决定了他们之间的明争暗斗绝不会停止,就如英国前首相帕默斯顿所说:‘大英帝国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不变的国家利益。’而大英帝国的利益同德意志帝国的利益还有中华帝国的利益根本就是相互冲突的。德意志帝国梦想一雪上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之耻,在中欧和西欧建立霸权。而中国的帝国主义者则梦想恢复他们历史上天朝上国的地位。成为整个东方世界的主宰。可是大英帝国却梦想维持他们统治世界的迷梦,维持他们日益分崩离析的世界帝国,试想这样三个同床异梦的国家,又怎么能在战场上同一步调,一致对外呢……”
  “啪嗒。”一声,收音机被高小雯轻轻关上,嘴里还嘟囔了一声:“尽是胡言乱语。”
  坐在办公桌前批阅文件的常瑞青却微微摇头,也不知道是因为收音机里面苏联人的短波广播内容,还是因为高小雯这个很私人的秘书自作主张关掉了收音机。
  不过苏联人的广播里面说的事情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至少他们对亚历山大三巨头会议的评论就和事实差不到哪里去。中英德三国的确是各有各的小算盘,亚历山大会议已经开了有两天,但是几乎没达成任何协议。中德两国的分歧倒还不算太大,可是英国同中德之间却在战后苏联波兰日本的处置、战时战区划分、成立联军总司令部、战后殖民地重新划分和拉拢美国、法国参战,争取M斯林世界支持等问题上都存在严重分歧。
  在战后苏联处置的问题上面,希特勒提出要组建大德意志联邦,波兰、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乌克兰、白俄罗斯和苏联的列宁格勒周围地区还有外高加索地区都应该成为大德意志联邦的领土!
  常瑞青首先提出要将苏联远东共和国同大中华联邦的远东民国合并,然后再由全民公决决定整个远东地区的前途由于远东共和国的人口远远多于远东共和国,常瑞青的这个要求其实就是吞并拥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远东共和国。其次常瑞青主张应该用《日华合邦条约》来处置战后的日本,日本民国将成为大中华联邦的一部分。另外,常瑞青还对北蒙古提出领土要求,希望得到包括贝加尔湖地区在内的整个北蒙古。最后,常瑞青还建议要将整个中亚从苏联(俄罗斯)领土中分裂出去,组成由中英德三国共同保护的中亚联邦。
  英国首相麦克唐纳则极力主张恢复俄罗斯帝国的大部分疆域,俄罗斯的西部边界应该在《布列斯特条约》的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而且波兰的独立也必须得到保证,不过旦泽和加利西亚可以归属德国,此外。波罗的海三国也可以由德国吞并。
  至于俄罗斯同中国的边界,英国的主张是恢复到1840年以前的情况,也就是以《尼布楚条约》为基础。做适当的调整。不过英国可以支持《日华合邦条约》,承认中国在战后有任意处置日本的权利。
  在划分战区的问题上,英德之间倒没有太大的分歧,都同意成立由德国人担任总司令的东欧战区。不过中英之间却产生了较大分歧,英国想成立中东、南亚、东南亚和太平洋四个战区,这四个战区的指挥权都要由英国控制,包括中国远征军、中国太平洋舰队(原主力舰队在太平洋1号作战后一分为二。成为太平洋舰队和南洋舰队)、中国南洋舰队和中国暹罗方面军在战时都要归属英军指挥。而中国则希望得到太平洋战场的指挥权,因为太平洋战场是对日作战的主战场,中国对战后的日本拥有任意处置权。自然应该领导对日本的进攻。此外在中东和东南亚战场,中国还应该保留“否决权”。
  在提出划分战区的同时,英国首相麦克唐纳还提出模仿国际无产阶级司令部的模式,成立一个英德中联军总司令部。以协调英德中三**队对苏日波作战。不过常瑞青和希特勒对于这么一个肯定不会有什么实权的司令部都没有多大兴趣。他们希望用一个三国参谋长联席会议来协调联合作战问题。
  此外,常瑞青和希特勒还联合提出了战后殖民地重新划分的问题。这次亚历山大会议可不是历史上的大西洋会议,不管是常瑞青、希特勒还是麦克唐纳,都没有提出什么民族自决、民族自治。从某种意义上说,亚历山大会议也有一些帝国主义分赃会议的意思。英国人的想法自然是最大程度保存大英帝国,而中德两国则想尽可能的获得势力范围和殖民地。德国希望在战后可以收回一战失败后失去的殖民地(当然不包括青岛);而中国则想要得到英属缅甸、英属马来亚(不包括新加坡),而且希望立即进驻北婆罗洲、沙捞越和汶莱。
  最后,在争取盟友的问题上。英德中三国也发生了争吵,英国认为应该成立一个更广泛的反第三国际大同盟。不仅要拉拢法国、意大利参战,还要千方百计争取美国的支持。对此,希特勒没有表示任何意见,不过常瑞青却坚决反对让美国卷入战争。按照他的话说,只要英德中三国能真正团结起来,就肯定能赢得战争,所以不需要争取太多的国家参战,特别是不需要争取美国参战。因为让美国参战不会是毫无代价的……战后的世界,应该是英德中法美共治,而不是让美国一家独大!
  不过常瑞青在反对拉拢美国参战的同时,却提出了拉拢M斯林世界反对苏联的提议。提出要帮助阿拉伯半岛上的M斯林保卫麦加,并且扶植哈希姆家族的侯赛因出任新一代的哈里发!由他向全世界M斯林发出反对苏联的圣战号召。
  常瑞青提出的这个建议很快引起了英国方面的警惕,认为中国是想借助扶植新哈里发,将手伸到石油资源非常丰富的中东!因此,在8月10日的会议上,中英双方的代表整整辩论了三个小时。最后谁也没有办法说服对方,当天会议也不欢而散。
  在第二天召开的英中德三国国防部长(陆、海军大臣)和总参谋长联席会议上,三**方领导人再度产生争吵。
  英国帝国总参谋长克劳德。威廉。雅各布爵士要求中德两国在1932年内对苏联、波兰发动进攻。不过这个要求遭到了中德两国的拒绝,常瑞青告诉雅各布爵士,现在已经是1932年8月,距离东西伯利亚的寒冬只剩下不到3个月,中国国防军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在这3个月内击溃苏联部署在东西伯利亚的两百万大军!一旦寒冬降临,中国进攻部队很有可能步了历史上入侵俄国的拿破仑大军的后尘,被西伯利亚的严冬所击败!
  而德国国防军总参谋长鲁登道夫则认为,目前苏联的军事力量还处于极盛时期。保守估计,苏联红军的总兵力在600万到800万之间,波兰红军有200万人。控制着东普鲁士的德国共产党还拥有至少20万军队。三者相加,托洛茨基可以用于欧亚大陆主战场的兵力超1000万人!现在有大约150万投入了中东、印度战场,约250万用以防卫中国。其余的600万都部署在苏联的欧洲部分和波兰领土上!而德国陆军到目前为止的总兵力不过350万,还不到对手的60%,根本不可能发动进攻。
  而且,苏联正在同罗马尼亚交界的边境大量集结兵力,估计很快将要向罗马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和南斯拉夫发动进攻。所以德国总参谋部认为,目前的当务之急不是进攻波兰,而是保卫罗马尼亚和匈牙利。德国和英国应该立即向上述两国派出联军。
  德国人提出的建议让英国陷入了左右为难,罗马尼亚和匈牙利战役一旦开打,必然是两三百万大军参加的大阵仗!作为英德中三国的领头羊。英国怎么都要派个几十万军队上阵吧?可英国陆军的兵力,现在却捉襟见肘,要防守的区域也实在太多,哪里有余力再往罗马尼亚和匈牙利派兵?
  雅各布爵士沉默不语。鲁登道夫见此情景。又顺势提出由德国单独出兵支援罗马尼亚和匈牙利的建议。可是英国方面却表示,需要征求匈牙利和罗马尼亚两国的意见。实际上就是在拖延回避,很显然,英国是担心德国可能会利用出兵匈牙利和罗马尼亚的机会,将这两个国家变成自己的附庸国,从而在东欧和巴尔干地区进一步扩张势力。
  之后,英国第一海务大臣菲德尔爵士又提出了先解决日本,然后再集中兵力打败苏联的建议。要求集中中英海军主力。在1932年内发起特鲁克塞班岛战役,力争通过这两场战役歼灭日本联合舰队主力。并且在1933年初。发动进攻日本本土的作战。
  不过中国国防军总参谋长白崇禧立即就提出了反对意见,白崇禧认为,目前日本的陆军兵力多达200万到300万,而且还有进一步扩充的能力。如果中国要登陆占领日本,至少要出动同样数量的国防军陆军,可是中国国防军陆军的总兵力现在只有350万,主力还要防御苏联,根本不可能发动登陆日本的作战。
  白崇禧随后又提出了中国的方案,中国国防军总参谋部认为,同苏联、日本、波兰的战争,将是一场持久的消耗战,不可能在短期内取得胜利。而目前,苏日波尚处于战略主动,英中德三国必须设法遏制住苏日波的攻势,特别是遏制苏联对巴尔干、中东和印度所发动的进攻!应该尽快制定防御上述地区的联合作战计划,白崇禧还建议,由德英联军负责帮助巴尔干诸国抵抗苏联入侵。由中英联军共同保卫中东和印度,而保卫中东和印度的关键,就是赢得M斯林的支持。因此,中英两国应该尽快扶植出一位哈里发来领导M斯林世界,同时重新安排阿拉伯半岛上的阿拉伯人国家,以哈希姆家族和沙特家族为核心,组建两个或几个完全独立的王国……
  三国防长和总参谋长联席会议开了整整两天,最后联席会议仍然没有就近期的联合作战计划达成一致,不过德军总参谋长鲁登道夫却提出了一个远期总决战大纲,要求英德中三国尽可能扩充陆军规模,准备用于消灭苏日波的战争。大纲要求英国在1935年前将陆军扩充到600万人,德国则要在1935年前扩充陆军致900万,而人口最多的中国,则必须将陆军规模扩张到1500万之多!三国陆军规模总计将高达3000万人!
  此外,英德中三国还应该共同开发陆军和空军装备,用于武装这人数多达3000万人的大军。
  对于这么一个超级扩军方案,不但英国总参谋长雅各布爵士被震住了,就连常瑞青和白崇禧都感到非常惊讶。很显然,现在的德军总参谋部还没有完全跳出一战的思维,非常注重取得数量上的优势。不过由于扩军规模太大,联席会议并没有马上做出决定。
  “先生,白总参谋长求见。”门外传来了常瑞青的女副官陈心蕊的声音,听到是白崇禧到访,常瑞青放下手中的毛笔,站起身走到门口才喊了声:“有请。”
  白崇禧手里拿着张抄报纸,脸色凝重地走了进来,没有寒暄,就开门见山地道:“耀如,收到的最新消息,苏联红军已经开始进攻罗马尼亚了!德国总理希特勒先生和德国总参谋长鲁登道夫元帅刚刚打电话过来,希望我们立即前往德国驻亚历山大领事馆讨论应对之策。”
第599章
圣战vs解放
  听到苏联红军开始进攻罗马尼亚的消息,常瑞青并没有感到吃惊,也没有立即动身去德国驻亚历山大临时馆,而是示意白崇禧坐下说话,又吩咐秘书高小雯去准备两杯咖啡,然后才说:“这都是意料之中的,托洛茨基的战略就是选择资本主义阵营的薄弱环节下手,中东是薄弱环节,印度是薄弱环节,巴尔干同样是薄弱环节。”
  “耀如,如果让苏联控制了中东、印度和巴尔干,咱们可就要遇上大麻烦了。”白崇禧道:“苏联的那一套输出革命的把戏别人不知道,你我还不知道?罗马尼亚共产党,匈牙利共产党和印度共产党都是现成,哦,现在还突然冒出一个什么伊拉克共产党只要苏联红军一打进去,这些共产党立马就是带路党,然后就是执政党。用不了两年,中东、印度和巴尔干的人物、物力可就都能为托洛茨基所用了到时候红军的数量恐怕就不是一千多万,而是两千万、三千万了”
  常瑞青默默地听白崇禧把话说完,微微一点头道:“健生,你说的话我都明白。所以我才力主要扶植哈希姆家族的侯赛因当哈里发,领导中东、印度的m斯林去和托洛茨基斗争。”说着他站起来,走到窗前,推开窗户,指着外面不远处一座修建的金碧辉煌的清真寺说:“托洛茨基的那一套对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底层民众是非常具有煽动性的,从中共西北局的经验来看。唯一能在思想上与之对抗的,也只有y斯兰教了。”
  白崇禧站起身,望着那座大清真寺的尖顶。沉默了半晌,低声道:“耀如,我自己就是回民,当然知道y斯兰教有一定的力量。可是要依靠这种力量去反对托洛茨基恐怕是很难奏效的,否则奥斯曼帝国就不会崩溃,印度的莫卧儿王朝就不会灭亡了……”
  常瑞青摆了摆手,冲白崇禧做个手势。让他坐下。“我对m斯林可没有那么高的期望。我只是想让印度、中东陷入长期混乱,不让托洛茨基利用这里将近4万万人民的力量来反对我们而已。健生兄应该听说过上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印度m斯林所掀起的保卫哈里发运动吧?这说明哈里发这个头衔对印度穆斯林还是有相当号召力的。”
  “我当然知道哈里发的号召力,可是一旦让哈希姆王朝的哈里发在这一场世界大战中建立威信。将来恐怕……”
  下面的话,身为m斯林的白崇禧实在是没有办法说出口了。不过常瑞青却是心知肚明,这位白大元帅到底是个喝酒吃猪肉的汉人m斯林,思考问题的立场不是从m斯林世界的利益出发。而是从中国的利益出发。所以不希望m斯林世界有这么个共主存在。
  常瑞青闻言注视了自己这个左膀右臂一会儿,最后还是微微一笑道:“想要收获就必须舍得付出……利用m斯林去对抗托洛茨基是我们的收获,而一个m斯林的共主哈里发则是我们的付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68/9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