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大民国(校对)第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979

  青木宣纯语调淡淡的,没有什么起伏,一直说了下去:“等到南北战事一起,到时候就看他想成为一方诸侯,还是一心一意为段祺瑞、徐树铮卖命吧……总之,日本帝国是很乐意扶持支那的地方势力的,就看他如何把握机会了。”
  ……
  黄宝培沿着天津华界的小巷子急急的走着,还不时四下张望,就怕有什么盯梢的,不过整条巷子里却好像只有他一个人。这两天,天津华界里面也是风云莫测,张勋复辟的当天也一度有人在衙门里面挂出了龙旗,不过没到下午就让段祺瑞的人给打跑了。不过这样一闹,街巷上顿时就冷清了不少,有钱有势的人也都躲去了租界,无钱无势的,也尽量躲在家里面不出门。
  看到没有人盯梢,黄宝培才轻轻吁了口气,在前面的巷子口一转,就上了大路,走了不到五分钟,又拐进了天津公共租界里去了。和冷清萧瑟的华界相比,天津租界里面可谓是繁华热闹到了极点。大马路上都是往来飞驰的汽车,路边的高楼林立,上面都飘扬着各色的国旗,只是没有中华民国的五色旗。
  他抬头看了一眼乌云低垂的天色,眼见着就要下雪了,急忙又加快了自己的脚步。今天他要去天津北市的北洋大学宿舍,同在那里避难的陈独秀和李大钊先生见面的,不过为了保险起见,他先在南市兜了一圈再横穿天津租界去北市,因此难免有些耽误时间,让两位脾气极大的教授等急了可不好办呢!
  而这个时候,两位大教授却刚刚起床没多久,刚刚洗漱完毕,就在陈独秀临时居住的房子里面泡了一壶清茶继续讨论社会主义学说。这些日子以来,他们二位就一直在研究各种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学说。这个时代,俄国的十月革命还没有发生,马克思的科学GC主义自然也没有成为社会主义学说的“正宗”,所以这两位大教授拿到的社会主义理论也都是五花八门的,两人研究了好一阵子,也没有搞清楚各种流派之间的区别,更不知道那个在中国已经名声赫赫的赤色旅是属于其中的那一派?
  不过有一点他们二位早就已经有点明白了,社会主义好像是一门经济学说!而中国眼下的国情肯定不能实行那样的学说……毕竟那是要建立在资本主义的全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之上的。而中国这样一个弱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根本就没有建设社会主义的土壤,中国首要的问题还是反帝、反封建!
  可是像赤色旅这样闯宫劫驾,勒索金钱,能达到反封建的目的么?
第070章
小皇帝,大买卖四
  黄宝培在公共租界转了一圈之后,看的确没有什么人在盯他的梢,就拦下一辆黄包车,一路疾驰到了天津北市的北洋大学。在学校门房出示了自己的北大学生证,说是要找北京过来的北大教授,就顺顺利利进了校园。这个时代的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的规模都很小,也没有多少教授,他们相互之间也素有来往,所以稍一打听,就找到了陈独秀、李大钊两位所暂住的那个小院。
  小院的门也没有上锁,黄宝培敲了几下,见里面没有反应,就推门进去了。到了院子里面就听见有两个声音在高声辩论着,正是陈独秀和李大钊的声音,辩论的内容好像是关于什么“修正主义”的。黄宝培循着声音就到了客厅的门口,又重重敲响了门,大声道:“陈先生,李先生,你们在里面吗?”
  听到门外的广东口音,陈独秀和李大钊就知道是黄宝培来访了,先前对方已经打了电话到北洋大学,约好了时间要来见面的。两个大教授就一前一后站了起来,陈独秀先一步到了门口,拉开房门看见黄宝培就招呼道:“植生啊,快进来吧,快坐!没想到你也到了天津,对了,你是不是和赤色旅的人有往来?这两天他们可是闯出了好大名头了。”
  李大钊也热情地道:“我和仲甫兄刚才还在讨论赤色旅的行动算不算革命行动呢。”
  黄宝培在屋子里面找了把椅子坐了下来,又给自己倒了杯茶,漫不经心地道:“哦,不知道两位先生是怎么看的?”
  陈独秀和李大钊对视了一眼,陈独秀皱眉笑道:“说实话,我们对于赤色旅的行为方式并不十分认同,他们这样干实在是有点像绿林好汉,而不像是革命者了。”
  李大钊点点头道:“现在社会上也把赤色旅当成了劫富济贫的好汉,茶馆里面还有说书先生按着水浒传给赤色旅编故事来着,说什么一百单八条好汉结义闯清宫什么的。”
  黄宝培嘿嘿一笑,抿了口茶:“那是社会上面对赤色主义不了解,所以才误会我们是绿林好汉。其实他们这样传,对咱们也没有坏处。社会主义的主张不就是要帮助穷人,限制富人的吗?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劫富济贫。”说到这里,他又换了一副郑重的脸色,看着陈独秀、李大钊认真地道:“陈先生、李先生,现在国家多难,内有军阀混战,外有列强压迫……寻常的救国道路在这样的内忧外患下根本行不通,孙先生这么多年以来的奋斗结果已经说明问题了。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根本不可能在列强和封建军阀的双重压迫下取得成功!必须要有另一个革命力量出来分担列强的压力!而我们赤色旅就准备来承担这样的重任,我们真正的革命对象不仅是国内的封建势力,还包括帝国主义列强,而列强更是我们的革命重点!”
  他的话说得很慢,几乎是一字一顿。毫无疑问,这番表态对两位大教授的触动极深,两人的眉毛同时就拧了起来。眼下的中国革命或是反革命,其实都是走“攘外必先安内”的路线,大家都把主要精力放在安内上面,人人都想外交列强,内灭群雄,可没有人敢去动列强的脑筋。而眼前这个赤色旅分子,居然声称他们的组织要一力承担起攘外的重任来!如果这是真的,那么这些赤色旅分子贪图的又是什么呢?攘外是攘不出地盘军队来的!看来他们真的是一心救国救民的。
  黄宝培紧紧地盯着陈独秀和李大钊,看他们在那里皱眉沉思,又接着说道:“这次赤色旅绑了小皇帝……十几二十万两黄金总是能弄到的。这个手段虽然有些……不太光明正大,可是却能大大壮大我们的力量!接下去赤色旅还会有进一步的发展计划,首先就是在全国范围内宣传社会主义理论。在国民对社会主义有所了解之后,我们还打算发展工会组织、学生组织,要把工人、学生组织起来,发动群众的力量来和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做斗争!当然,赤色旅的暴力活动也会加强,那些勾结列强出卖国家的军阀,列强在华的侵略军、租界,还有列强的特务组织和不法商人,都将成为赤色旅的攻击对象!要让列强知道,我们中国人也是有雷霆手段的!”
  陈独秀和李大钊在心里沉吟了半天,对方这番话可谓是掏了心窝子了。而且也是句句在理,如果单纯从国家民族的大义出发,的确需要有那么一个力量来对外吓阻列强的步步紧逼。有了这么一股力量,国内其他的革命力量才有可能玩先安内、后攘外,一步步把反动势力给消灭了,把中国统一起来。要不然有一大堆列强在那里没完没了的压迫和阻扰,任谁也没有法子完成革命事业的。看起来,这些赤色分子还真是一心救国的,虽然这个手段暴烈了一些,可那也是给列强逼的!想到这里,两人不禁同时重重点头……
  北京城南,天坛、先农坛。
  这里是张勋辫子兵进京以后第一个驻地,在辫子兵的大队入城以后,张勋还在这里留下一个营头驻守。虽然北京城内外这段时间乱成了一团,可是这处皇帝老子祭天的场所,总得来说还算安稳,直到1月23日午后的时候,一阵紧似一阵的枪声终于从南面传了过来!
  在午后的阳光下,至少有七八百条步枪枪在天坛外墙两边互相射击,还有几挺机关枪也被架了起来,突突突的发射弹药。空中都是咻咻的声音响过,还伴随着一阵阵的喊杀声,看起来好像有一场激战正在上演!不过双方对射的距离似乎有些遥远,而打枪的手艺也不怎么样,激战半晌好像也没有几例伤亡。至于白兵突击打白刃,那是一次也没有发生过。
  看双方的旗号,有气无力在进攻的一方是北洋陆军13师56团,一面黑底红字的旗帜上绣着个斗大的李字,在天坛南墙外的阵地上猎猎飘扬。
  而防守一方,则是定武军进字营,也就是张勋留在天坛的那一营辫子兵。进字营的管带王进宝本人正戎装整齐,肃立在天坛南墙后面督战,一排光着膀子的亲兵个个拎着鬼头刀在大呼小叫,还有几筐闪着银光的洋钱也抬了出来,好一副准备拼命的架势。
  不过王大营长的命也就拼到这个份上了,要他领着弟兄们冲出去打反击,别说是门了,就是窗户也没有!打来的可是正儿八经的北洋陆军13师!全师上下两旅五团一万多人枪,王大营长这会儿没有夹着尾巴逃跑已经对得起张大帅的那点恩了!
  “快去报告大帅,南苑的13师造反啦!大队人马已经攻上来了!有几千人!援兵再不到,卑职就要和大帅来生再见了!”王进宝督了会儿战,觉得自己多半顶不住,就连忙叫来一个心腹,打发他骑上快马去北京城找张勋求救。当然,告急的电话早就打过去了,可问题是援兵却久候不至,也不知道张大帅手里面还有没有兵可用?
第071章
小皇帝,大买卖五
  “大帅!咱们还是赶紧撤了围丰台的兵,先救南城的急要紧啊!”
  “撤了围,常瑞青那小子可就跑出来了……13师不会真打,他的模范团可是要拼命的!”
  “大帅!事到如今,这个……还是赶紧拜会各国公使,请他们出面调停吧!”
  “调停?怎么个调停法?能有个缴械保命就不错了,徐州是肯定回不去了!”
  “回不去也得回啊!要不然等李长泰的第八师,曹锟的第三师都打过来,咱们可就是死无葬身之地了!”
  “千里迢迢,就是插上翅膀飞也得好几天,还怎么回徐州?现在只有拼了,大不了一把火烧了北京城,上太行山去落草!”
  “去关外吧!咱们可以保着朝廷去关外,那里是他们满人的龙兴之地,总有咱们的立足之地的!”
  “去了也白搭,咱手里面又没有皇上,再说了,朝廷那帮人肯跟咱走吗?醇亲王现在可再到处筹钱准备赎回他的宝贝儿子,好继续留在北京城里拿每年四百万的优待银子呢!他心里面哪里还有什么朝廷,还有什么大清?咱们这些日子都是他娘的在图个啥?”
  “这满人的江山他们自己都不要了,咱还瞎起个什么劲儿?真是糊涂啊!”
  北京铁狮子胡同的陆军部里面,张勋的幕僚们一片乱哄哄的声音。13师有变的消息传来,几乎就要敲响北京城里这个小朝廷的丧钟了。原本还时不时来陆军部露个脸儿的那些王公大臣,现在大多闭门不出,有些个干脆躲到东交民巷的六国饭店去了。而紫禁城里那两个太妃,更是整日以泪洗面,一见着张勋就哭个不停,好像性命马上要不保了似的!至于醇亲王,就是一门心思筹银子,呃,应该说是金子,听说北京城内外的银行、钱庄都跑了个遍,不是借钱就是兑换黄金,其他什么的一概不问……还真是个好爸爸来着!
  而段祺瑞的讨逆军好像也有了些眉目,天津传来的消息,李长泰已经接了东路讨逆军副司令的差事,曹锟也通电就任西路讨贼军司令。一东一西就是两个师,小三万人!再加上南苑的13师,丰台的模范团,都快能号称五万了。张勋的几千辫子兵怎么顶得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9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