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大民国(校对)第4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0/979

  “我们可以用海军除掉他!”片山潜举起巴掌用力一挥,做了个砍人的手势。厉声道:“他是乘坐海天号重巡洋舰去欧洲访问的,估计还会乘坐这艘巡洋舰回国。而殿下的海军可有0艘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
  裕仁忍不住就吸了口凉气:“……用海军的战舰到海上去劫杀常瑞青?这可是闻所未闻的恶行啊!而且根本没有办法保密……帝国的声誉可就要毁于一旦了!”
  片山潜瞧着裕仁,淡淡地道:“殿下,是帝国的声誉要紧?还是帝国的万世基业要紧?再说了。支那人在不久之前,不也公然指使朝鲜叛逆刺杀殿下您吗?现在,帝国为什么不能以牙还牙呢?”
  裕仁缓缓站了起来,四下了,发现这间办公室里只有他和片山两个人,才轻轻叹了口气:“田中义一不会同意这么做的……”
  片山潜却凑到裕仁耳边,压低了声音,一字一顿地道:“此事干系皇国兴废,凡是忠于天皇陛下的海军志士都会服从殿下的谕旨。关键是殿下能够亲口向他们传达!”
  “亲口……”裕仁半转过身子。死死盯住片山潜,语调也冰冷起来了。“你是要我违背国体,不经过内阁和海军军令部就调动军舰?你知不知道……这是谋逆!”
  “殿下,您是未来的天皇!”
  “但是现在还只是皇太子!”
  “错过了这个机会,殿下和日本帝国恐怕就要永远被支那人骑在脖子上了!”
  屋子里面一片死寂。裕仁冷冷地着片山潜。而片山潜则深深垂下了脑袋一言不发,也无话可说。
  ……
  而此刻,常瑞青正应德国外交部长拉特瑙和德国国防部长希特勒之邀,在德国首都柏林郊外的一座豪华庄园里面度周末。
  房子外面正在下着雪。常瑞青、拉特瑙和希特勒三人在一间被壁炉烧得暖洋洋的客厅里面,围坐着一张西洋式的小桌子。一边喝咖啡一边闲聊。就像三个老朋友一样。
  一个亚洲独裁者,一个犹太亿万富翁,还有一个希特勒!这三个人居然能像朋友一样坐下来聊天!常瑞青一边在心里面感慨世事无常,一边笑吟吟地用英语说:“希特勒先生,以德国现在的军事力量,应该足够打败波兰的苏联红军,一路打到东普鲁士去的吧?”
  听了常瑞青的话,希特勒还没有怎么样(他听不大懂),拉特瑙的脸上的笑容就已经僵住了。不过他还是把常瑞青的话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希特勒。
  未来的德国元首也收敛起了笑容,又急又快地说了一大堆德语。拉特瑙随后翻译道:“希特勒先生说:苏联是个庞大的国家,有着无穷的战争潜力,而且布尔什维克党的体制又特别有利于战争,这种体制可以将俄罗斯民族的最后一点潜力都榨出来用于打仗。所以德国即使能够暂时打退苏联,也不能确保最后的胜利,而且欧洲的外交从来都是尔虞我诈,没有任何信义可言的。如果苏联真的在战场上面临全面失败,那德国原来的盟友恐怕都要跑到苏联一边去了。所以德国不能轻举妄动,必须等待,也希望中国能够一起等待。最后的胜利,必将属于德意志民族和中华民族!”
第394章
危机边缘二追猎者
  听完了拉特瑙的翻译,常瑞青咧嘴笑了笑,用英语说:“说得好。未来属于中华民族和德意志民族,当然还有犹太民族。”
  拉特瑙也会心地笑了笑,将常瑞青的话翻译给希特勒,未来的元首只是笑着点点头,不知道心里在想什么。
  “哦,说到最后的胜利,我想起一个东西。”常瑞青从口袋里掏出一本小小的笔记本,还有一支钢笔,一面说,一面在翻开的笔记本上描绘起来。“这个念头还是我在96年研究索姆河战役的报告时想到的。在这场战役中英国人使用了一种叫坦克的新式武器,我觉得在未来,坦克将成为陆地战场的主宰。所以我就试着自己设计坦克,当然只是一些设想和草图,但我还是觉得那些设计是可行的。希特勒先生,您瞧瞧吧。”
  这图画的是一辆梯形的战车,战车的正面是呈大角度的斜面,在这个斜面靠右一些的地方有一门炮管很长的加农炮,常瑞青在旁边标注了75mm和l/4。意思是大炮的口径是75毫米,炮管的长度相当于口径的4倍,这是一门威力巨大的加农炮,足够对付历史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大部分坦克了!
  常瑞青说:“我觉得未来的坦克应该分为两种,一种是对付步兵的,一种是专门用来打坦克的,这就是一个专门用来打坦克的坦克,我管它叫‘追猎者’。既然要对付坦克就应该有一门威力巨大的火炮,而且还应该使用特制的穿甲弹……此外坦克的装甲也应该尽可能坚固一些。采用呈倾斜布置的装甲就像现在的战列舰一样应该可以增加坦克的防御力。我觉得它的正面和侧翼都应该有呈60度斜角的60mm厚的装甲钢板保护,高度最好别超过2米。矮一点不容易被打中,不过坦克车组成员的个子就不能太大了,像我这样的就不容易塞进去了。至于速度嘛,我觉得不需要太快……真的上了战场根本就跑不快。最大时速有40公里,公路时速有20公里到0公里,越野时速有5公里就足够了,所以不需要太强劲的引擎,最好能用柴油动力。坦克的悬挂系统最好能用美国工程师克里斯蒂设计的悬挂系统……要考虑到生产简单维护方便……坦克加满一次油的最大行驶里程应该在0公里到0公里,比现有的坦克都要大。”
  刚刚变身为坦克设计师的常瑞青微笑着得意地着自己剽窃来的作品,然后在下面用漂亮的中文钢笔字写上:常瑞青92年2月20日,德国柏林,拉特瑙先生家中。接着就将这页纸撕了下来递给希特勒。“希特勒先生,给你吧。我希望以此为蓝本开发一款坦克来装备中国和德国陆军,我们的工程师水平不行。就让你们德国的工程师好好研究研究,0年之内应该能弄出来吧。有了它,我们一定能打败俄国佬的。”
  希特勒接过常瑞青画的草图,之前拉特瑙已经把常瑞青话翻译成德语告诉了他。对于常瑞青“设计”的坦克,希特勒当然是不屑一顾的,但是出于中德友好关系的考虑。他还是决定将这份草图上面的东西拿给国防部兵器局和刚刚成立了德国装甲兵司令部瞧瞧。如果还可以的话,就想办法把它设计出来,就当哄这这个中国独裁者高兴吧……
  “父亲,这是您今天在红军战斗英雄表彰大会上的发言稿。”列夫在父亲托洛茨基的身后,将公文夹里面刚刚由秘书班子起草好的发言底稿递给正在吃早餐的托洛茨基审阅。
  餐桌的对面坐着托洛茨基的家人。包括他的地主加资本家的父亲、妻子和几个女儿。他们都微笑着着一家之主接过那张纸,掏出眼睛戴起来细细审阅。这样的场面几乎每天都在重复。他们早就习以为常了。桌子上的早餐也相当丰盛,面包、奶酪、香肠、荷包蛋,还有飘着浓重奶香的牛奶。不过大部分的食物都没有这么动过,不知道是因为端上来的量太多,还是托洛茨基全家都在减肥?革命导师将文稿交还给儿子,点了点头算是认可了,不过等到真的开会的时候,他是铁定不会照着文稿做报告的,他们这些革命家吹牛的本事都是一等一的,长篇大论的演讲根本用不着什么稿子。
  就在托洛茨基准备再吃一个荷包蛋的时候,就见列夫属下的一个秘书匆匆地出现在了餐厅门口,列夫走了过去,那个秘书在他耳边低声说了几句,列夫点点头,就快步走到父亲身边,俯身在他耳边低声道:“斯克良斯基同志和张国焘同志已经到了,他们准备向父亲您汇报重要工作。”托洛茨基脸色一变,露出了难以掩饰的兴废表情,用手中的银质叉子将一整个荷包蛋送进嘴里,嚼了几下就咽了下去。然后就带着儿子大步走了出去。
  当托洛茨基来到自己办公室的时候。斯克良斯基和张国焘已经在那里等候了许久了。两个人也是满脸幸福的样子,见托洛茨基走过来都立即起身行军礼。托洛茨基笑道:“别敬礼了,都坐下说话吧。事情取得什么重大进展了?说出来听一听吧。”
  斯克良斯基和张国焘互相对视了一眼。张国焘朝契卡的头子微微点头,意思是让对方向革命导师报告这个特大喜讯。斯克良斯基笑笑说:“列夫达维多维奇同志,‘红日计划’取得了重大进展……片山潜同志已经说服裕仁皇太子动用日本海军袭击常瑞青的坐舰了!只要常瑞青一死,中国革命的形势可就要彻底扭转过来了!”
  托洛茨基坐在了办公桌后面。听到这个消息时,脸色起来还是不动声色的样子:“埃弗拉伊姆马尔科维奇同志。如果让常瑞青躲过这一劫该怎么办?你们想过没有?”
  斯克良斯基点了点头,笑道:“事情不成功与我们也没有什么损失。动手的是日本战列巡洋舰,常瑞青的报复对象也只能是日本人,而不是咱们苏联……中日开战对苏联总是有好处的。”
  “那么常瑞青的回程日期和路线图掌握了吗?”托洛茨基又问。
  “没有,我们在他身边没有人。”斯克良斯基随即又笑着说:“但是我们在那不勒斯港、亚历山大港、苏伊士运河、孟买、新加坡都安排了情报人员。他们只要一发现海天号就会立即报告。至于日本在南洋地区也有缜密的情报络,估计常瑞青的海天号只要一过马六甲海峡,日本人就能发现。”
  托洛茨基点了点头,从他的表情也不出到底是满意还是不满意,只是淡淡地问道:“日本人还有什么后续的计划吗?”
  斯克良斯基笑道:“当然有啦。裕仁打算在成功除掉常瑞青以后就命令远东军入侵中国满洲,同时扶植蒋介石继任南京政府的军事委员会主席。”
  托洛茨基沉吟道:“难道这个蒋介石是亲日派?他和裕仁有没有勾结?”斯克良斯基淡淡一笑:“这个蒋介石曾经是亲日派,不过这几年和日本方面早就没了联系,反而以亲英美派和民主派的面目出现。估计他要是真的上了台,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向日本宣战,为常瑞青报仇了。所以中日一战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避免的了。”
  托洛茨基冷冷道:“不能让蒋介石独揽中国的大权,要让毛泽东同他联合执政。”
  斯克良斯基无声地点头表示了解托洛茨基的意思。毛泽东和托洛茨基的关系不错,两者的理念也非常接近,而且在上海会议的时候,毛泽东还帮了托洛茨基一个大忙,如果要让托洛茨基在中国选择一个代理人的话,毛泽东无疑是最佳人选。不过他和托洛茨基都知道。单靠毛泽东和共产党左派是没有办法独揽大权的,因为他们在军队和政府中的影响力不大,所以必须拉上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左派。幸好常瑞青这个年轻的独裁者从来没有在自己的嫡系阵营中安排过一个像自己这样的二号人物(托派二号人物)这对他牢牢把持权柄当然是有利的,但他一旦有个什么三长两短的话,就难免出现群龙无首的局面了!
  不过这样千载难逢的机会。只能换来一个毛蒋共治么?斯克良斯基拧着眉毛问:“列夫达维多维奇同志,我们的红军是不是应该有所行动?比如解放新疆和蒙古?”
  “新疆的军队是掌握在共产党左派手中的!”托洛茨基淡淡地回答道。“我们应该帮助他们。而不是替中国的右派和修正主义分子去消灭他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0/9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