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大民国(校对)第3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9/979

  “有办法的,一定有办法的!在中国还有近两百万俄罗斯同胞在支持我们,中国的工业化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高尔察克带到中国来的同胞……所以中国统治者一定不会不顾体面的。而且国际上面的列强也会支持我们的斗争!我们可以绝食抗议,反对遣返!只要我们能把事情闹起来,外面的同胞和国际上面的朋友就可以想办法了!”
  在座的都是七号战俘营里面一些变节的红军战俘的头头,这些变节红军要么是东方面军在远东强征入伍的新兵,没有受过政治思想教育,觉悟很低。要么就是被俘的红军政工人员,这些人当然知道被俘在红军里面是个什么罪过!回去以后又是什么下场,所以其中一些意志不够坚定的家伙就带头投靠了战俘营里面的白俄特务了。
  而主持今天这场秘密会议的就是为白俄临时政府工作的姆拉奇科夫斯基少校。他原来是沙俄军队的炮兵军官,跟随高尔察克逃到中国以后就加入了白俄临时政府的情报部门国民政府收了人家五百吨黄金的保护费,又在利用白俄知识分子发展重工业和教育。自然只能对白俄临时政府的某些不当行为睁一眼闭一眼了。
  姆拉奇科夫斯基少校这一次是直接从高尔察克那里接受的指示,高尔察克命令他:“我们有义务营救被中国人俘虏的同胞。不能让他们再一次落入布尔什维克的魔掌,至少要让他们有选择的权力!你到了抚顺以后就立即同我们在战俘营里的人取得联络,想尽一切办法制造事端,除了暴动之外的事情都可以做,一定要把事情闹起来!”
  香港,英国香港总督府会议室。
  “越飞先生,贵方提出某些中国被俘人员被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所吸引想留在苏俄的说法,我方深表怀疑。非常的怀疑!但是,我方还是愿意本着最大的诚意将谈判继续下去的,只要贵方可以提供真实的我方被俘人员名单,并且由我方人员进入苏俄境内同那些被俘人员谈话以确定留在苏俄是他们的真实意愿。我想这个要求一点也不过分吧?此外,关押贵国被俘人员的抚顺战俘营最近一段时间也出现了不愿意回国贵方被俘人员的请愿和绝食抗议活动刚刚收到的消息,有近五千人正在绝食!鉴于这个事件在国际上已经将会造成非常不良的影响,因此我方希望贵方能够派出工作人员进入抚顺战俘营。向贵方战俘进行说服教育工作。如果他们实在不愿意返回的话……”
  用一口极流利的英语在侃侃而谈的是中国外交部长王正廷,这些日子,他在香港主持对苏俄和谈的事宜,一开始倒是非常的顺利。苏俄、中国,还有日本三方都不打算再打下去了,参与调停的英美法三国也不希望战争可以及早结束他们支持的波兰在西线已经面临崩溃。如果再不结束这场战争,只怕真的有红旗插遍欧洲的那一天了!
  所以中日波苏四国停战协定倒是非常顺利的签署了,那下面就是磋磨和平条约的条件了。对王正廷来说,《中苏和约》本来是再轻松不过的事情,因为常瑞青早已经同苏俄特使越飞谈妥了条件。第一、中俄之战以平局收场。双方都不提出索赔;第二、中俄(远东共和国)东线的边境线恢复到战前状态;第二、中俄在北线(蒙古方面)的边境线重新划定,苏俄将获得约5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第三、中俄在西线(新疆中亚方面)的边境线重新划定。中国将获得约51万平方公里的领土;第四、中俄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可是谁也没想到,就在中俄谈判进展顺便,两边都是一团和气的当口,居然闹出一个战俘问题!先是苏俄那边提交的中方被俘人员名单上的数字少得不象话,蒋介石在远东共和国境内丢掉十来万人,被俘的居然只有几千?这话说出来谁信啊?结果在中方的一再追问下,苏俄方面才承认,有一部分中方被俘人员因为羡慕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自愿留在远东了……好吧,这种事情虽然不怎么符合国际惯例,不过也不是不能接受的。反正中国多的是人,少个几万也没人在乎,只要这些人确实是自愿滞留俄国,中方也就不追究了。
  可是紧接着,苏俄战俘也开始闹事,他们居然不愿意回国!呃,这个社会主义不是有优越性的吗?那些个中国被俘人员不是都乐不思蜀了吗?为什么这些从社会主义天堂里出来的人,情愿留在水深火热的修正主义中国呢?难道社会主义天堂还不如修正主义地狱吗?而且谁都知道,中国人的生活并不富裕,在整个资本主义阵营里面绝对是倒数的!如果社会主义天堂的人们都要向中国跑的话,那这个天堂的成色可就很成问题了!到时候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和报纸还不抓住这个机会大肆的给社会主义苏俄抹黑造谣?
  所以苏俄战俘的去留现在关系到社会主义天堂的成色,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虽然苏俄现在也准备走资本主义道路搞什么新经济政策了,不过人家可没有放下社会主义的牌子!人家那个叫苏俄特色社会主义,还是非常优越的。
  于是苏俄谈判代表越飞就开始暴跳如雷,不断指责抚顺战俘营所发生的抗议事件是帝国主义的阴谋。是白俄特务的破坏,是对和平谈判的破坏……总之是苏俄方面坚决不能接受的。中方必须就此向苏俄道歉,并且消除影响,保证今后不再发生同样的事情!
  这下可是难倒了中国外交部长王正廷了现在这些被俘的gc主义战士不肯吃饭,宁愿饿死也不肯回社会主义祖国,别说是中国外交部长了,就是全世界的外交部长加一块儿也是没有法子的。总不能派人去强行喂食?像饲养北京填鸭那样来对待gc主义战士?这事儿如果在苏俄境内或许能行,可是现在抚顺战犯营里面可有不少国际红十字会的人员,绝食事件发生以后又来了不少中外记者(这是常瑞青的意思。既然消息封锁不住,不如公开透明,以免外界产生误解),总之事情已经有点闹大了!
  南京方面在意识到情况不妙以后,也立即商量出了对策,就是让苏俄工作人员进入战俘营去做思想教育工作,只要让这些战俘意识到党和祖国还是关心他们的。绝对不会迫害他们这些被俘人员,事件不就能消弭于无形了吗?
  可是王正廷的话音方落,越飞还在斟酌思考的时候,以调解人的身份参加谈判的英国香港总督司徒拔却突然开口接着王正廷的话往下说:“如果俄方被俘人员实在不愿意回国,我们大英帝国也愿意收留他们,他们可以在澳大利亚或是加拿大过自由平静的生活。此外。美国方面也表示可以收留一部分不愿意回国的俄方被俘人员。这样应该可以照顾到中方和俄方的体面了吧?”
  听了这样的表态,在场的中方人员心里面都感到有些无语了。这不是在火上浇油吗?谁不知道澳大利亚、加拿大还有美国的生活是非常富裕的?现在留在中国的白俄都削尖了脑袋要移民过去……如果那些战俘都能去那些资本主义天堂了,还有几个人肯回俄国?
  “越飞先生,您看司徒拔总督的建议可不可行啊?”王正廷几乎是硬着头皮在提问,心里面更是叫苦不迭。这趟差事本来以为是个扬眉吐气的强国外交。谁想到竟然要栽在一个俘虏问题上面了,看来这个外交部长是干到头了!
  在心里面叫苦的可不是他一个。苏俄副外交人民委员越飞的心理同样也泛出了无力的感觉。现在苏俄共产党的路线是为了将来解放欧洲人民而恢复国家经济,这就需要苏俄同中国缓和关系并且缔结互不侵犯条约……这是世界革命的总路线!其重要程度远远不是几千个闹事的红军叛徒和苏俄的国际形象可比的。但是苏俄的国际形象如果因为这次事件遭到打击,恐怕也会成为列宁斯大林一派反击托洛茨基派的借口!
  不过这位苏俄外交家的面子上可是看不出焦虑的模样儿,反而还有点无所谓的淡定:“根据我国最高苏维埃颁布的法律,每一个俄罗斯公民都有移居外国的自由,只是英国、法国还有美国的政府不愿意敞开国门欢迎来自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远东的移民啊。司徒拔爵士,你们英国是不是准备调整移民政策了呢?允许我国公民自由移居到大英帝国的领土上了呢?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当然允许包括我方被俘人员在内的所有我国公民自由移民了,这也是苏维埃国家的一贯政策。”
  听了越飞的话,王正廷在心里面长吁了一口气,看来苏俄还是把斗争的矛头对准了英美。说实在的,那些红军被俘人员大多都是没什么大用处的普通劳动者,留在中国也是当穷人的命,还不如回苏俄呢……当然不是去苏俄的劳改营里过日子。
  香港总督司徒拔的脸色就有点阴沉了,他看着一副得意模样的越飞,强笑道:“越飞先生,实际上英国、法国还有美国,以及世界上的其他几个文明国家,在过去几年内都接受了大量来自俄罗斯的难民,使他们免于遭受不人道的政治迫害,现在我们相信那些被俘的苏俄红军官兵在回国之后,也将遭到同样的迫害,因此才愿意为他们提供政治庇护……实际上,包括越飞先生您在内的许多布尔什维克党的领袖,也有在同样的在外国领土上避难的经历吧?可是现在你们为什么就不能放那些红军战俘一条生路呢?”
  “不!事情恰恰相反,他们到了你们这些资本主义国家里面才是死路一条!”越飞拍了拍桌子大声地反驳:“他们会成为资本家压迫剥削的对象,那些资本家会把在榨干他们所有的剩余价值以后,再将他们扔回苏俄!我们可不能允许你们这样剥削压迫我们的人民!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第324章
三国不战条约三
  前来中国访问的日本首相原敬的坐车穿过上海时,就像他在各方面提交上来的报告中看到的那样,再次注意到中国的经济已经开始高速发展了。现在正是阳春三月,细雨蒙蒙的时节,在这座远东最繁忙的港口城市的大马路上,来来往往的汽车数量大概已经快要超过东京了。而在马路两边,则是一个接着一个的建筑工地,中国工人在中国或是白俄工程师的指挥下,正用不亚于日本工人的勤奋在建设着他们的城市这里在开工建设的大多是一些高楼大厦,都是一个银行、洋行或百货公司的大楼,也有西洋式的公寓楼。而在黄埔江的下游和东岸,则是规划中的工业基地,有上百家工厂正在同时开工建设。虽然大多是同战争潜力关系不大的轻工业企业,但这仍然意味着中国工业实力的增加。
  原敬还知道,那里还有几家是来自日本的资本投资的工厂!看来中国市场的吸引力太大了,许多日本财阀宁愿来上海投资,也不愿意把太多的钱花在仍然处于战争威胁下的远东州不过这些财阀们的担心也是有道理的,远东州的确处于苏俄和中国陆军的威胁下,而且日本陆军在鲜卑利亚干涉战争中的糟糕表现实在是不让人放心!如果没有一个三国互不侵犯条约来保障远东州的安全,恐怕远东州的开发进度也会受到严重影响的。
  坐在日本首相身边的是那位常老虎的把兄弟,常大革命家的“冈村叔叔”比原敬早到中国约半个月。已经在常瑞元的牵线搭桥下,同常瑞青见过面了,而且还得到了对方的某些承诺。看来之前北一辉在中国活动的效果也还不错,或许常瑞青这位中国独裁者也并不甘心情愿让中国充当英美遏制日本和苏俄的工具吧。但是外交工作的顺利并没有让冈村宁次干瘦呆板的脸上多出几分笑模样。
  “冈村君,虽然海军会成为发展重点,但是陆军仍然会得到必要的资源,等到远东州开发成功以后,陆军还将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原敬大概是以为冈村宁次是因为陆军的前途而担忧,于是就随口安慰了几句。冈村却勉强笑了笑:“首相阁下,下官不是在为陆军的前途担忧。而是在为帝国的前途担忧!”
  “哦?帝国的前途?是在担心中国的复兴吧?”
  冈村听了原敬的这句话,知道对方也有同感,就接下去说:“在往来于宁沪的这几天里,下官见到了太多和工业发展有关的东西了。上海、南京的码头上,火车站上都堆满了从法国、德国和美国运来的旧机器,虽然很不成系统,但应该是非常便宜的,中国人抓住了一个不错的机遇……
  他们的工厂也以最快的速度建设起来了,上海这里新建的主要是轻工业。而在南京周围则有不少重工业在投资建设。已知的就有初步建成投产的浦口钢铁厂和在建的马鞍山钢铁厂、中央第一飞机厂、南京发电厂,还有永利化学工司的合成氨工厂。
  不过最让人担心的还是他们对教育的重视。现在中国人已经在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建立起了四年义务教育体系,下一步将在全国建立六年义务教育体系,此外大量的中学、职业学校和大学也被陆续开办起来,高尔察克带到中国来的白俄知识分子中的一半人现在都被中国的教育部门雇佣了。根据公开掌握的情报,从今年开始,中国教育经费的支出就将超过军费成为最大的支出项目了。”
  原敬点点头:“教育是立国之本中国人总算是明白这一点了!当年帝国的维新运动能够成功,关键还是帝国国民的受教育水平比较高,而且西学教育也比较普遍。”
  “此外帝国还获得了一个比较宽松的内外部环境就像现在中国的内外部环境一样。”
  原敬脸上露出了微笑的表情:“帝国和苏俄同样需要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来发展经济和重工业,这就是中日俄三国不战条约能够签署的基础!冈村君。这个设想可是你们陆军提出的,这里面也有你的一份功劳吧?”
  冈村宁次勉强笑了下:“只是下官心中总有一些忐忑……总觉得中国现在放弃充当英美遏制日俄的工具,一定是有什么更大的企图。英美的扶植,毕竟是中国崛起的捷径。帝国当年不就是在英国的扶植下,才在短时间内发展成为东洋霸主的吗?”
  “原来是在担心这个?”原敬笑了笑:“当时帝国是小国,中国是大国……扶植小国遏制大国是非常正常的。如果要扶植一个大国去遏制另外两个大国就不是什么明智的举动了,所以英美对中国的扶植将会是非常有限的。想必中国的常委员长正是看清楚了这一点。才会选择同日本、苏俄保持和睦关系的吧?
  而且中国这个国家,从来都是将内部问题摆在外部威胁之上的……同邻国和睦也有利于常委员长巩固自己的权力,冈村君,我说的对不对?”
  听到这个解释。冈村宁次的脸上终于露出轻松的表情。是啊,中国人一直就是喜欢关起门来充老大的,现在常瑞青已经是中国实际上的统治者了,统治了这么大的一个国家,他的眼光当然会放在国内,巩固权力永远是最重要的。这样也好,就让常瑞青将精力放在建立他的常家王朝上去吧,最好这个新的王朝能在安逸舒适的环境中变成另一个腐朽的满清帝国……
  在汤山新落成的军事委员会办公大楼里,用哈日干图苏木之战的壁画装饰的天花板似乎四米或是五米高。军委会的主要机关还没有迁过来。只有少数几个先期进入的军官在默默地工作。在高高的拱形圆屋顶下面,三个人正踏着花岗岩的地砖缓缓走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9/9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