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大民国(校对)第2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3/979

  他们的表现好像比上午在张阁镇的时候还不如,毕竟这个师的绝大多数官兵在不久之前还是普普通通的工人和农民。在编组成军以后,也没有经过必要的军事训练。也没有合格的军官和士官来充当骨干,他们与其说是一支正规军,倒不如说是一群武装了的工人和农民。用来镇压一下地主阶级的反抗,维持一下城市的秩序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碰到这种正规的作战,炮火覆盖,步兵在机关枪火力的掩护下前进。各种火力密切配合在一起的进攻,就打得他们连墙头都站不住,纷纷朝县城内的建筑物退却,好像准备要打巷战的样子。
  在城西平原上呈散兵线向前推进的北洋军步兵们看到这个场面,顿时士气大振,发出了震天的欢呼声。而虞城县城的新八师守军在还没有和对手展开近战的时候,就几乎丧失了战斗下去的意志。就连那些政工干部和军官,也没有多少劲头,一边有气无力地喊着什么革命口号,一边不停往身后看,好像在等待着撤退的命令……
  张福来骑在马上,举着望远镜看着对方兵败如山倒的惨样,还不住地摇头:“什么破部队,就是一群乌合之众,河南这里的土匪老抬都比他们强!要是南兵都和他们一个德行,咱北洋也不难过这一关了……传令下去,让兄弟们再加把劲快点结束战斗,今晚咱们就在虞城过夜。”
  萧耀南在一旁淡淡地提醒道:“南兵咱们又不是没有遇到过,当初在四川、湖北、湖南的时候和各种名号的南兵都对过阵,拿回有像现在赢得那么轻松?我看这里面准是有诈!这支弱兵一定是姓常的拿来引诱咱们的。子恒,侦骑都散出去了吗?有没有什么发现?”
  张福来嗨了一声,摆手道:“哪里有那么快,我的侦骑以陇海铁路为出发点,向南北两边各撒出去30里地,一个来回也要几个小时。不过他们真要有什么发现也会鸣枪预警的,我在陇海铁路南北10里、20里的地方还布置了不少明岗暗哨……南军想要从两翼包抄咱们可没那么容易。”
  ……
  而在此时,1919年2月10日晚上8:00。
  常瑞青正背着手站在黄淮地区的巨幅地图前面,一直沉默着不说话。在他的周围,是接连不断的电话铃声。下达命令,询问情况的声音。但是这位北伐军总司令。现在似乎一点不受干扰,只是静静的在思考着什么。他的容色显得异常凝重,虽然这些年来,他一直自以为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第一流的军事家,可是却没有指挥过一场真正的战役!之前在北京和张勋辫子军的周旋充其量只能算是中小规模的战斗,平定西南之役则根本没有发生什么激烈的交战。而现在,实际上是第一次指挥大军作战的常大军事家,却对上了这个时代,中国历史上真正一流的军事家吴佩孚了!而且肩负着北伐军总司令重任的他,还必须在这场逐鹿中原的战争中。将吴佩孚指挥的三十多万北洋军彻底打垮。因为中国和他自己。都需要一场空前的大胜利来结束民元以来的乱世!
  在地图上面,最新的战况发展已经详细地标注了出来。白崇禧指挥的北进兵团,王君皓指挥的西进兵团形成的巨大的蓝色箭头,以徐州为出发点向山东和河南境内延伸出去。其中北进兵团一路高歌猛进,没有遇到任何有效抵抗。现在正在向济南的南大门泰安推进。但是沿陇海路西进的西进兵团,却在商丘县城东面的张阁镇同北军精锐第三师遭遇了。西进兵团的先头部队新八师更是一触即溃,打出了一日三败的战绩,从张阁镇一路退到虞城县城,在稍作抵抗之后,又马上放弃了虞城,准备向砀山方向退却……很有一些兵败如山倒的样子。
  不过在西进兵团发给北伐军司令部的密电上却不承认打了败仗,而是声称新八师是在“诱敌深入”!呃,从地图上看。北洋第三师似乎是有些孤军深入的意思,不过也没有太深入,而且现在虞城以西的敌情也不明,或许吴佩孚已经命令大军跟进也没一定。至于西进兵团的两个主力军,第五军的主力现在开到了虞城东北的单县,第七军的主力则推进到了虞城西南的夏邑。此外第五、第七军还各抽调出一个师组成了一个中央支队,由保定三期毕业的第五军副军长夏威指挥,摆在了中路的陇海铁路沿线。西进兵团还真是摆出了一个两翼张开,中间略微靠后的“新月阵”,倒是有点包围北洋第三师主力的可能性。
  看来王君皓让新八师这支弱兵去打头阵,并不只是要和吴佩孚玩“虚虚实实”的心理战,还存着诱敌深入包围歼灭的想法!
  但是这北洋第三师可不是什么软柿子,就算让自己的十来万大军围起来打,总也能抗上几天吧?而且北洋第三师还是吴佩孚的心头肉,要是让自己围在虞城附近,吴佩孚还不狗急跳墙带着开封附近的北洋军主力杀过来解围?这样一来,陇海路这支“虚兵”可就要承担起决战的任务了……靠西进兵团的两个军,还有徐州附近的三个军,能在北洋军第二军和京津附近的北洋军抵达陇海路战场之前,打垮吴佩孚的九个师吗?常瑞青思索了半晌,仍然下不了最后的决心。
  此时他身后传来了卢逸轩德式军靴响亮的声音,将常瑞青从沉思当中惊醒。他转过头看着自己的这个参谋长,对方一定是来催促他下决心的,战场上面的机会可是转瞬即逝的!卢逸轩的眉头也紧紧锁着,满脸都是焦急的表情:“耀如,下决心打吧!我们在虞城附近已经集结了7个师的兵力,北洋方面大概只有一个第三师……虞城到开封有150公里,虽然有陇海铁路可以调兵,可是北洋军的反应有多迟钝咱们又不是不知道。吴佩孚现在已经把他的部队散开部署了,要动一下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再说他下面的那些师长、旅长还有不少和咱们私通,就是不和咱们私通的,也都有各自的小算盘。所以各部队的动作不可能一致,没有个三五天的,吴佩孚是不可能把开封周围的八个师集中起来开动的!等他们赶到虞城,第三师早垮了!”他又递给常瑞青一张电报抄件,低声道:“军委会转发的密电,冯玉祥已经同意率部参加国民革命了!他很快会带兵离开北京去增援济南,不过他一定会想尽办法拖延到达战场的时间……只要咱们打败吴佩孚的主力,他就会带兵投靠我们。”
  常瑞青的眉毛微微一挑,接过了那份绝密的电报,匆匆浏览了两眼,淡淡地道:“好一个倒戈将军,这份算盘打得真是精啊……他是想利用吴佩孚兵败的机会,收拢自己率领下的北洋余部吧?好吧,就给他一个机会!”他目光转向地图,沉着声下达了命令:“通知王君皓、陈继承、张民达,总部批准他们的虞城围歼战计划!命令徐州附近各军在12个小时内完成集结,准备出战!命令北进兵团,除了一个军继续向北,做出北进济南的姿态,其余两个军立即调头南下回徐州。”RV
第235章
问鼎之孤军
  1919年2月11日,凌晨3点。北京铁狮子胡同,执政府。
  “又铮!北伐军的先头部队已经打到泰安了!要不了三天就能到济南,张子志的第五师根本守不住济南!济南一丢,京津的门户可就洞开了!现在必须立即派兵增援济南,不能再等了!”
  冯玉祥铁塔一般高大的身躯正在徐树铮的办公室里转来转去,一边转悠一边还大声地向这位北京执政府的执政官提出建议。在北伐军分兵两路,沿着津浦、陇海铁路大举出击后,北京的北洋大本营里面就开始了激烈的争论,争论的内容自然也是北伐军的主攻方向到底是津浦路还是陇海路。
  不过随着“虞城大捷”和泰安陷落这两个消息一前一后传到北京,留守在北京的北洋高级将领似乎就对北伐军的主攻方向达成了一致的意见。所有人都认为,北伐军的主攻目标就是济南!徐树铮当然也不例外,就在昨天晚上,他还给吴佩孚发去电报,提出了以第三方面军主力会同第一方面军的第二军一起,组成援军派往济南的建议。
  可是吴佩孚却让徐树铮再等待两天,而且也不同意将正太路方向上的第二军转用于救援济南。徐树铮一时也拿不定主意,就在天还没亮就把冯玉祥请到自己的执政府里来商量对策了。
  而冯玉祥提出的观点却和吴佩孚等等看的建议相反。他走到徐树铮办公桌的对面,一下站定,双手按住办公室,目光炯炯地看着徐树铮,大声地道:“三军为害。犹豫最大!现在既然已经出现了决战的态势,就必须要迅速做出决策。不能瞻前顾后,也不要想什么万全了。现在的大局是敌强我弱,怎么可能有万全?像吴子玉这样犹豫不决,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坐失战机!一旦济南为南军所取,整个直隶平原可就将无险可守了!执政官阁下!快下命令增援吧!”
  自从北伐军兵分两路西进北进开始,徐树铮就没有合过眼,现在都有些昏昏沉沉了。他端坐在椅子上,努力挺直腰板,睁着布满血丝的眼睛,望着人高马大的冯玉祥。他当然明白现在北洋的局势危急到了什么地步。济南城当然是不能丢的。可是部署在陇海路沿线的北洋军主力更加不能有闪失!所谓地存人失。人地两失的道理他还是懂的……济南失去了,北洋未必会灭亡,大不了就是让出直隶京师,退到西北去继续和国民政府周旋。可要是把主力丢在了陇海路,那北洋才真是只有一条死路了!
  “又铮。不能再犹豫了!如果咱们对张子志见死不救,他没准就要学卢子嘉,带着部队倒戈了!到时候咱们可就要军心大乱,不战而败了!”
  说到“不战而败”四个字,冯玉祥的牙齿都快咬碎了,脸上全是愤恨的表情,他的大手用力拍打着办公桌,几乎是吼着对徐树铮道:“咱们北洋要是在战场上输给北伐军也就算了,那是咱们这些带兵打仗的无能……可要是一而再。再而三的不战而败,那算怎么回事儿?后世会这么评价我们?又铮,我冯玉祥身为军人,宁可战死沙场,也不能忍受不战而败的屈辱!如果你不同意我带兵去救济南,那我就孤身一人南下。去和北伐军交战!”
  对于冯玉祥这番好像是发自肺腑的话,徐树铮并没有太过感到的表情,只是淡淡地反问:“如果南军的主攻方向在陇海路一线,我们该怎么办?”
  冯玉祥断然地回答:“那我就指挥津浦路方面的大军向徐州进攻!我第三方面军的主力,加上第二军和济南的第五师,总兵力在十一二万上下。只要吴子玉能在陇海路上拖住南军主力,我就能一路打到徐州去!”
  徐树铮重重地点头,他显然是被冯玉祥最后的这几句话给说服了:“好吧,我把第三方面军的第一师、第十一师、第十五师、第十六师,还有第二军全都交给你指挥,济南的第五师也归你指挥,以上各部即日起组成津浦路方面军……西进!西进!
  夜色之中,大队大队身穿黄色军服的国民革命军官兵在滚滚向前运动。一片人喊马嘶的声音。在陇海铁路两侧的广大中原平原上面。三路大军抛下了辎重,只带着武器弹药和三天的口粮,在拼命地赶路,只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对北洋第三师的包围!
  事实上,在常瑞青下达围歼北洋第三师的决心之前,整个西进兵团的主力,已经分成三路从后方地域向前急进了!北路的第五军主力(欠第十五师)从单县出发向西南挺进,第十三师直插商丘负责阻击北洋的增援部队,第十四师连同第五军直属部队直扑虞城西北,准备会同友军包围虞城的北洋军第三师主力。
  而在中路,第五军所属的第十五师,第七军所属的第二十一师,还有中共党军新八师组成了一个临时的支队,向虞城之敌发起反攻!打头阵的仍然是“屡战屡败”的新八师,他们的任务是在后续部队抵达前线之前,同虞城的北军展开缠斗,不求将他们击溃,只需要阻扰他们撤往商丘便大功告成了。
  在陇海线以南,第七军主力(欠二十一师)则从夏邑出击,两个师同样分别扑向商丘和虞城。准备会同另两路友军在虞城商丘一线打一场歼灭战。
  沿津浦路北进的北进兵团也得到命令,抽调出第二军和第十一军调头南下返回徐州。而徐州周围的三个军也得到了向徐州靠拢的命令,这五个军将成为“商丘虞城战役”的总预备队,一旦开封附近的北洋军主力东进,他们也将立即投入作战,在陇海路沿线同北军展开一场决定生死的大会战!
  此外,部署在京汉路上的北伐军第二方面军也得到了沿京汉线铁路进攻河南南部。以威胁北洋军主力侧后方的指示。
  在中原冬季的寒风中,接到了出击命令的西进兵团主力。浩浩荡荡地向前狂奔之进。在主力部队的行军纵队之前,是军、师两级的骑兵部队,他们的任务是肃清北军第三师的侦骑,最大限度的保障大军行动的隐秘性和进攻发起的突然性。
  这个时候,在虞城县城正东不到两公里的张家集外,新编第八师的第二团、第三团已经趁着夜色悄悄摸了上来!这两个团没有参加今天白天的战斗,而是一直潜伏在虞城东面的几个村庄里面。由于自清末以来的动荡和战乱,为了防备兵匪,直鲁豫三省的村庄大都修筑的跟个城堡似的。一遇到军队和大股土匪过境,就会关闭庄门聚族自守。除非有大兵压境以武力相威胁。否则是绝对不会打开庄门的。因此第三师的小股侦骑根本无法对一个个紧闭大门的“城堡”进行搜查,也就无从得知潜伏在他们眼皮底下的敌军了。
  所以当2月11日凌晨,黄公略指挥的两个团潜行到张家集北军第十一团团部和该团一营、二营驻地外面的时候。这个有上千户人家居住的大庄子里面仍然是一片的安静,没有一点光亮,在一线警戒的北军士兵也没有一个露头的。似乎就在庄子的围墙后面呼呼大睡。正在黄公略怀疑自己的队伍是不是走岔了道,或者是情报有误的时候,把他们领到这里来的一个陇海铁路工会的同志凑到他的耳边,低声道:“黄长官,没错了,肯定是这里了!整个庄子静悄悄的,好像什么人都没有,庄子的围墙上也没有看到有人巡逻放哨的样子……这里面一定有北军大队人马驻扎!”
  黄公略一愣:“何以见得?”那名工会干部很肯定地道:“如果庄子里面没有北军,这会儿一定有举着火把背着步枪的团丁巡逻的。还会有人敲梆子喊平安无事。这一带所有的庄子到来晚上都是这个样子的,不可能静悄悄的……除非是让土匪屠了,或者是有大股正规军驻防。”
  学兵出身,在湘军里面干过排长的黄公略同志似乎有些明白过来了。原来这个庄子的过分宁静,恰恰说明这里面暗藏着大军!自己眼前的这位工会干部还真是有几分军事上的天赋,等打完了这一战。还是找他来谈谈,看看能不能让他参加新八师的工作?他挥了挥手,先打发带路的工会干部退了下去,然后便下达了开始进攻的命令。
  首先打响的是两门迫击炮,这两门炮是陇海路作战开始以后从第七军连同炮兵一起借过来的。只听“蓬蓬”的两声轻响,两发迫击炮弹就被抛射了出去,几秒钟后就在张家集的庄墙上面骤然炸开了。紧接着就是一排排手榴弹被摸到了庄墙下面的敢死队员投了出去,在北洋兵驻守的墙头上面炸得地动山摇。
  剧烈的火光几乎耀花了正举着望远镜观战的黄公略的眼睛,也打了驻守在此的北洋军一个措手不及!这个北洋第十一团在白天的战斗中就是急先锋,一路追着新八师打,打下了虞城县城之后,该团的主力(欠一个营)还追击了好几里地。团长陈清沅觉着天色已晚,对手又是豆腐渣,所以就懒得连夜赶路回虞城县城,而是“喊”开了一个大庄子,驻扎了进去。当然了,这个张家集里的地主老财们也少不了要破费一番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3/9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