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大民国(校对)第1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3/979

  一旁的蒋介石想了一下,沉着声道:“先生。这些人不过都是一些没有大志的军阀。心里想到不过是称霸一方,当他们的土皇帝。原先他们追随您护法,只不过是害怕北洋的武力统一,现在看到谭延闿复了职,北洋内部也分裂的厉害,所以就……”
  “可这份通电是陈竞存领衔的!”孙中山指着通电末尾的署名恨恨地道:“他难道也是想把我赶下台,自己当广东督军吗?”
  新任的国民党组织部长谢持叹了口气,对孙中山道:“先生。您大概还不知道吧……那些被咱们打压了的民军领袖和地方士绅领袖现在都齐聚在香港,密谋要拥陈驱孙!”
  孙中山吸了口气,脸上闪过一道杀气:“我真后悔没有像常瑞青对付福建的土豪劣绅那样。狠狠地杀上一批!那样他们就不敢反对我了……不过最可恨还是这陈炯明和这几个军阀,他们这样,让我怎么下台?难道真的要去上海吗?”
  “万万不可!”蒋介石忙不迭地摆手道:“先生,咱们不能退缩,退一步就再也起不来了……而且现在北洋、帝国主义。还有西南军阀联合起来欺负咱们,其实也是个机会!”
  孙中山瞪大了眼睛,只是看着蒋介石。蒋介石的脸上好像放出了光彩,侃侃而谈:“他们联合起来又能怎么样?北洋要打仗就离不开钱!可帝国主义最舍不得的就是钱!别说是提供军费给北洋了,就是增加一点关税,减少一点对中国的剥削也是万万不肯的!还有那些西南军阀。陆荣廷就是个冢中枯骨,不堪一击!熊锦帆在四川是内忧外患,唐继尧的眼睛就盯着四川,刘世显则根本不是个角色,谭延闿不过是颗墙头草,也不值一提,这些所谓的压力都是空的。
  可是咱们国民党的忠实同志和护法军的将士却在这样的压力下变得空前团结了!因为大家都知道事情已经到了最危急的时候,再不拼就什么都没有了!而且那个真正的左民常瑞青现在也一定感到了危险。根据情报,这段时间他正从日本疯狂地买入军火,他控制的中国军工集团的兵工厂也在加班加点生产,现在他手中的武器弹药估计都能武装10个师了,这说明他已经下了加入我们的决心!而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革命力量。”
  孙中山神色不动,淡淡地反问:“就算常瑞青加入我们,我们也不过拥有两个省的地盘……能用两个省来打败全中国?”
  “能!”蒋介石重重地点头:“福建省的人力、财力、物力已经被常瑞青完全掌握了!咱们只要能复制他的办法也能彻底掌握广东……虽然只有两个省,但也有近四千万人口,按照现在欧战的动员标准,组建一百万大军都不在话下!
  而北洋地盘虽大,不过是一盘散沙,各路军阀都是各怀鬼胎,谁也不肯真的拿老本和咱们拼的!冯国璋、段祺瑞能用的不过是两个师的总统卫队和三师三旅参战军,总兵力顶多是七八万人!至于其他北洋军阀,恐怕一听见咱们有百万大军,就该吓得屈膝投降了吧?”
  蒋介石冷冷笑了下。又接着说:“先生,其实咱们不需要消灭所有的北洋军阀,他们中间的许多人只要能保住眼前的一点利益,完全是可以拉拢过来的!比如浙江、上海的卢永祥、何丰林,他们已经和常瑞青结成同盟,卢永祥的女儿还和常瑞青的弟弟结成了夫妇……咱们只要让卢永祥、何丰林继续在浙江、上海称王称霸,他们肯定会投靠护法军政府的。
  还有北洋第一精锐第3师的师长吴佩孚。据说已经加入了共产党,想来也不难拉拢过来。而北洋第16混成旅的冯玉祥也早就和咱们有往来,到时候完全可能反戈一击。再说北洋奉系的那些人。本来就是土匪出身,只不过是打了块北洋的招牌而已,咱们只要同意张作霖称霸东北。应该可以将这股力量也拉拢过来。对了,还有山西的阎锡山,他同我们也是有往来的,他的晋军是绝不会与我们为敌,一旦北伐大军逼近北京,我们只要许给他一点利益,他一定也会站在我们一边。
  所以北洋一方的力量不过是看似强大,实则是不堪一击的,只要这回咱们能实现闽粤合流,用不了两年。先生一定可以入主北京,当上大总统的!”
  听了蒋介石的分析,孙中山沉默了半晌,脸上的神色还是有些凝重:“我也知道北洋是散沙,可是我们也有困难呢……别说是100万军队。就是50万我们也养不起!现在的关键还是一个钱字啊!”说着他扭头望着眼下国民党的大管家谢持:“慧生,咱们现在有多少钱啊?”
  ……
  “这15吨黄金咱们一定要得到!没有这笔钱,我们是组织不了几十万革命军队的……所以我倾向于接受陈独秀、毛泽东他们提出的条件!”
  常瑞青在桌子上面敲了敲,对他的几个心腹弟兄们说道。
  眼下的中国共产党,显然也是有派别的……这个也是没有办法的,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斗争嘛!何况这些人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随着中共组织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现在中共内部已经出现了两大派别。按照后世历史学家的说法,一派是以常瑞青和王亚樵为首领的“兵工派”;一派是以陈独秀、李大钊和毛泽东为首领的“理论派”。而在这个时空的历史上,算得上是重要转折点标志的中共一大二中全会,就成了中共的“兵工派”和“理论派”的第一次角力了!
  角力的起因是在6月初召开的“二中全会”的预备会议上,陈独秀和毛泽东就提出的一个“国共合作方案”。这个方案从表面上看,是为了确保中共在同国民党开展合作以后的利益,不过实际上却是“联孙制常”,是利用孙中山的力量来制约常瑞青,以改变常瑞青在党内独大的局面。
  虽然就这两派的实力来看,“兵工派”是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可是“理论派”真正的核心人物毛泽东却选择了一个非常有利的时机。眼下中国的革命事业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革命和反革命的力量似乎马上就要展开一场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大决战了!
  在这个时候,常瑞青不仅需要维持中共的团结,而且还急需俄共许诺的15吨黄金的巨额军费!现在他手头上的现金储备已经不多了,如果得不到这笔钱,根本就不可能组织起几十万革命军队。
  如果没有这样强大的军队,常瑞青虽也有打败北洋军阀的办法,可是却不足以震慑住那些企图干涉中国革命的帝国主义列强,也不可能彻底消灭一切封建军阀,在最短的时间内在中国建立起“资产阶级专政”。
  而且常瑞青比这个时代的任何一个中国人都清楚,历史留给中国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如果中国还想在未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攫取到足够的利益,那就必须抓紧时间了。
  所以权衡再三,常瑞青最终还是决定向陈独秀、毛泽东一方做出让步。
  听到常瑞青的最后决定。王亚樵一笑,轻轻吁了口气:“退一步也好,关键的工会还有特务都还在咱们手里……再说陈独秀、毛泽东他们的要求也有道理,组建一个两党共同领导的军事委员会对建立统一的革命军队是有利的!”
  白崇禧也点点头:“耀如,关键是军事委员会的席位,毛泽东提出的设想是设立10名委员,我们和国民党方面各占一半……我们这边你和陈主席是当然的人选,剩下的三人打算安排谁?”
  常瑞青微笑点头,白崇禧的意思他当然是知道的。眼下常系的二号人物吴石去了东北,不可能来当这个军委委员了。白崇禧自然想要占一个位子,同时也把自己的地位也提升一下!对于这样合情合理的要求,常瑞青是肯定会满足的,而王亚樵的地位和资历是名摆着的,一个军事委员会委员也没有疑问。可是还有一席军事委员会委员应该由谁来出任呢?!!!
第192章
越飞的要求
  “周恩来!?他今年才21岁啊!同志们,你们怎么看?”
  陈独秀瞪着眼珠子,打量着常瑞青刚刚派人送到苍山岛中共中央驻地来的,他所提出的“中国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名单,名单上面除了常瑞青、陈独秀、王亚樵和白崇禧四个人的名字之外,还有一人居然是年仅21岁,目前正在法国留学的周恩来!此外,常瑞青还建议在中共一大二中全会上面改选中央局,将自己和周恩来都选入中央局,常瑞元则不再担任中央局委员。
  屋子里面一片寂静,李大钊、毛泽东和邵飘萍三人对于这样两个建议的反应和陈独秀一样,都是目瞪口呆第192越飞的要求!过了好半晌,才是毛泽东打破了沉默:“主席,这个周恩来同志到底是什么来历?和常瑞青的关系有如何啊?”
  陈独秀皱着眉毛,苦苦思索了一阵子,才道:“这位周恩来同志其实也是非常有能力的,你们别看他年纪轻轻的,可是却在法国的中国留学生和劳工中发展了许多党员,又在前一阵子的反帝斗争中表现出色。组织起了声势浩大的华工总罢工……迫使法国在中英对峙中保持了中立。所以出任中央局委员负责青年运动倒是合适的,只是担当军委会委员……”
  看到陈独秀吞吞吐吐的样子,毛泽东有些不耐烦的追问了一句:“主席,你就明说吧,他和常瑞青到底是什么关系?”
  陈独秀苦笑着道:“其实也没有什么,他和常瑞青的妻子王若男是南开的同学。因为这层关系,他和常瑞青早就认识,而且关系是很不错……润之,你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办?”
  听到陈独秀的提问,毛泽东掏出一支香烟擦上火,猛抽了几口,才缓缓道:“支持!我想第192越飞的要求我们还是应该支持的。主席。如果我们反对让周恩来同志担任军委会委员,我们又能提出什么更合适的人选吗?他周恩来是一介书生不懂军事,我们在座的也都没有军事上的经验。如果不让周恩来出任军委会委员。我们也一样不适合出任,这样常瑞青就可以举荐他们保定系的人物了,这样反而更有利于他掌握军队!”
  陈独秀的目光又投向李大钊和邵飘萍:“守常兄。飘萍兄,你们怎么看?”
  李大钊笑了笑:“我反正是要回北方去主持工作的,军委委员什么的,我是做不来的。”
  邵飘萍也微笑道:“我就是个摇笔杆子的,真的要我去管军队,那可就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了。”
  陈独秀只是摇头:“周恩来这个小伙子我也是见过的,是一表人材,就是太年轻了,才21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3/9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