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民国(精校)第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539

  蒋百里的骨子里并不是一个军人,而是一名学者。所以后世人可以称他为军事学家而非军事家。他这辈子只短短的带过几个月的兵,到现在为止从来没有指挥过一次战斗,更别说是战争了。
  不过他的名望确实是非常大,因为他是日本、德国军校的双料留学生。据说在日本士官还拿过第一,得过日本天皇的赐下的军刀。在德国还受到兴登堡和小毛齐的赏识。
  此外还有一事也令他名声大噪,就是他曾经自杀过。还是当着保定军校全体学员的面闹自杀!呃,还是真自杀!不是像某些民国时期的将领那样嚷嚷着要自杀,就是怎么都不肯杀下去。人家是真的拿着手枪冲自己的心口“呯”的一声,差一点就送了性命,不过最后命保住了,还抱得美人归,就是蒋左梅女士,一个日本女护士。
  归隐数载,和好友徐志摩、胡适办个新月诗社,研究国内外的文学艺术,这样的日子真是赛过神仙。对蒋百里来说,如果能一直这样沉醉于文学艺术之中,做一名真正的学者和诗人倒或许是更加合适吧?只是,如今国难当头,作为一名军事学家又怎么能置身事外,又怎么能禁得住披挂上阵为国杀敌的诱惑呢?
  当他得知吴佩孚将派人来延揽时,便已经准备出山了。可没想到几乎在同时,国民党“少壮派”军人的首脑(无聊小报上都是这样说罗耀国的)罗耀国居然也想请他为之谋划。这下蒋百里将军就有些烦恼了,这幸福来得也太快了吧?到底应该为谁出力呢?于是,百里将军便决定回老家静静的想一想,到底是上国民党的船还是进吴佩孚的门?
  蒋百里将军的家乡是浙江海宁,这座紧邻上海的江南小城,恬静而柔美。回到家乡,蒋百里便回来破旧的老宅中闭门读书,除了两三知己好友,海宁的那些乡绅豪商来拜访的一概谢客不见。倒是真有些隐居避世的味道。
  不过,这一日的来客却是蒋百里不得不见的,因为他很可能就是蒋百里等待已久的那个“明主”。
  来客年纪很轻,穿着国民党的中将军服,脸上带着几位谦恭的微笑。在他的身边还跟着一个年纪稍长一些的中校军官,长得高高瘦瘦,也十分的俊朗,手中还提着一些不值什么钱的礼物。
  “晚辈罗耀国,见过百里先生。”来人正是罗耀国,他微微一笑,又向蒋百里行了军礼,道:“能见到名满天下的前辈名将,实在是三生有幸。”
  “请坐。”蒋百里微微一笑,说:“我是有名,却并不是什么将材,难以称为名将。倒是辅文将军你这些年来东征西讨为国民党立了不少功勋,才真是名将啊!”
  “那是晚辈机遇好,因缘际会凭着一点冲劲和侥幸做成一些事情,实在是不足为道。”罗耀国一脸谦恭,又道:“晚辈此次受命入川,要为国家平定这块自民国以来便纷乱不堪的膏腴之地。只是晚辈自觉才疏学浅,难以承担大任,未免有负总理所托,耽误了国家大事,因此便想请百里先生出生,望以先生的大才助我。”
  蒋百里摆了摆手,笑道:“我有什么大才?我闲来无事研究过你们国民党这些年来的进展,每一步都好似经过了精心策划,不仅将天下英雄都算计进去,便如列强都纷纷着了道,有这样的大才,你还用得着我吗?”
163
再请祥瑞公
  一请祥瑞公不出意料的被拒绝了,不过罗耀国并不打算放弃,这本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如果蒋百里不端点架子就屁颠屁颠地跟着走了,那才有鬼呢!
  离开了蒋百里的宅子,罗耀国便带了随从四下转转。现在国民党在浙江的训政已经训了几个月了。或许是因为这个时空的国民党没有被彻底的“改造”过,也可能是因为大革命的风暴没有席卷南中国的大地。反正罗耀国在海宁县硖石镇和附近的乡村是看不到一点“训政”的样子。除了成群结队背着粗布缝制的书包的儿童蹦蹦跳跳的放学回家之外。其他的国民党农村改良政策连影子都没有。
  看着远处炊烟缭绕的村舍,罗耀国似乎是无心地问了一句:“雨农,现在江浙地区的镇长、乡长都是什么人在做?”
  戴笠微微一愣。不过很快便反应过来,答道:“还不都是那些士绅们在维持嘛!”
  这个时空的国民党由于某只不负责任的大蝴蝶的效应,因此在联俄、联共开始的时候拥有比较好的处境,所以对“扶助工农”什么的基本上也就无视了。国民党没有在自己的统治区里开展什么农民运动,也不允许别人来领导农民进行暴力斗争。那些乡绅自然也没有因为大革命的风暴而失去权威和势力,他们的统治依旧是牢不可破。
  罗耀国点点头又问:“这几个月农村的情况还过得去吧?”
  “还过得去。”戴笠没有迟疑立即答道:“毕竟现在不打仗了嘛,也没有了军阀的摊派征收,农民的负担当然减轻了,而且关税一上升,农产品的价格也走高了一些,农民种地的利润也高了不少。”
  “是这样啊。”罗耀国点点头,没有再问下去。
  农村、农民、农业,三农问题是国民党的死穴,历史上国民党的统治就是因为无力解决三农问题而崩溃的。而共产党也是因为土地革命赢得了广大贫下中农的拥护,而得以发展壮大,最终掀翻了国民党的统治。可以说国民党的失败就是他们农村政策的失败,而国民党农村政策的失败实际上就是国民党这个党的性质所决定的。
  如果说国民党不想搞好农村,那是冤枉他们了,至少在这个时空,那帮高高在上的国民党大佬们就制定了形形色色一大堆的农村政策。不过除了一个六年教育得到了士绅们的支持,比较顺利的推行了,其他如减租减息等会损害到地主士绅利益的政策根本就无法推进,遑论土地改革了。
  现在国民党统治的南方十余省有一千多个县,乡、镇数万,村庄有近百万!而国民党能派出的官员也不过是到县一级,再往下到乡、镇、村基本上是原有的士绅们在统治,你要让他们来减租减息是根本不现实的,更何况是土改了。而且也不等于国民政府不计成本的派出官员就能推行土改,就能解决农村问题的。因为光现在被国民党所统治的南方如果要搞土地改革,至少要重新分配几亿亩土地!如果要政府付出代价的话,估计最少要上百亿银元!还有有数百万的公务员去操办这些事,为他们发薪水,每年恐怕也要七八个亿!凭现在国民政府的财力根本就不可能完成,所以要解决土地矛盾唯一的出路恐怕也只有共产党的土地革命了吧?
  而要土地革命的话,那又如何能筹集到足够的资金和足够的精力来发展重工业,抵御将来日本的入侵呢?甚至现在能用于工业的人才恐怕百分百都是有产阶级,都是属于要消灭的对象啊!呵呵,这个问题还真是无解啊!不知道毛泽东是怎么解决这个难题的?
  想到这里,罗耀国的身体微微一颤。叹了口气,对戴笠说:“走吧,我们去海宁县政府的招待所休息一晚,明天继续去请蒋百里。”
  ……
  再见蒋百里的时候,两人的关系似乎近了许多,蒋百里在自家院子里摆了张桌子,两把椅子,一壶香茗,招待罗耀国喝茶聊天。看上去倒像是一对爷俩闲来无事在拉拉家常。
  蒋百里看着罗耀国,问道:“辅文将军,我想听听你对中原局势的分析。”
  拿去桌子上的茶杯,轻轻抿了一口,罗耀国笑道:“中原局势自然是大战在即了,想必百里先生不会被张雨亭、吴子玉他们的和平高调给蒙住吧?”
  蒋百里轻轻点点头,又问:“那吴子玉有没有机会翻本呢?”
  “您说呢?”罗耀国笑笑反问道:“如果您为吴子玉谋划,您会给他出什么主意呢?”
  蒋百里也笑道:“我想听听辅文将军的办法,办法总是有的,对不对?我们做参谋长的总是不能没有办法吧?”
  罗耀国微微转动手中的茶杯,沉思了一会儿:“联合阎百川、段芝老,再请回冯玉祥组成倒奉大联盟或许还有机会,不过玉帅能够和冯玉祥和解吗?而且联合冯玉祥就等于是联俄,段芝老这个亲日派能答应吗?”
  “联合国民党不行吗?”蒋百里眉头微微一皱,他问:“如果奉张一统北方对你们在南方的发展恐怕也不利吧?”
  罗耀国心下一凛,心道这个蒋百里怎么又做起吴佩孚的说客来了呢?莫非他接受了吴佩孚的延揽?
  罗耀国迟疑了片刻,答道:“奉张有能力将吴子玉、段芝老和阎百川各个击破,但是他们却战胜不了共产党,所以他们是统一不了北方的,也不会干扰我们在南方的发展。”
  “共产党?”蒋百里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他笑道:“他们不是已经被打败,跑去绥远了吗?”
  罗耀国摇摇头,叹道:“共产党只是暂时遭受了一点挫折,很快就会卷土重来的,要彻底打败他们根本不现实,因为他们的力量来自于中国社会最底层,最贫穷,最绝望的千千万万劳苦大众。只有共产党的激进的革命政策才能让那些人看到希望。”
  “你的这套理论倒是和他们一样,可是这样一来这个社会不就完全乱了吗?不是更加没有希望?”蒋百里轻轻叹了口气,又道:“这几个月我在南方看到一些改变,你们争回了关税和不少租界,又开始建设重工业,这样不是很好吗?这样他们应该就能看到希望吧?”
  “可是在您没有看到的地方,那些底层人民仍然过着暗无天日的悲惨生活,在那里军阀们肆无忌惮的搜刮民脂民膏,巧立名目,强派捐税,田赋一年要征几茬。除此之外这些反动军阀还强使农民种植鸦片,制造毒品,不惜毒害自己的同胞来榨取金钱来为他们的内战筹集军费!这些军阀不打倒,国家有什么希望,又有什么前途呢?”罗耀国望着蒋百里道:“您难道不想和我一同打败他们拯救那里的黎民百姓吗?”
  蒋百里点点头:“我想。可是没有我你也可以打败他们平定四川,这样我去不去又有什么区别呢?”
  “我这次要带十个师入川。”罗耀国看着蒋百里,缓缓地说道:“少了谁我不一样能平定四川吗?可是如果人人都这样想,那这十个师的大军还有吗?四川还能平定吗?那些反动军阀岂不是能继续祸害黎民百姓,继续挖空国家的根基了吗?这个国家给我那些士兵的东西,恐怕不如给您的百分之一吧?百里将军,您留日、留德的学费里应该就有不少川人的民脂民膏啊!”
  蒋百里闻言一怔,心说这个罗耀国的嘴可真是能忽悠啊!明明是要我去给他效力,竟然说出我花川民的民脂民膏去留学的话了。不过他说的话还真是有点道理,看来就去一趟四川吧。
  “好!”蒋百里大笑道:“辅文将军果然是见解非凡,方震就随你去一趟四川,看看有什么好帮衬的吧。不过话说在前头,等到四川事了,我还是要回来办新月社,研究文艺的。”
  “一言为定!”罗耀国轻轻吁了口气。祥瑞公这块金字招牌终于是到手了。
164
英雄大会

  1925年5月15日,四川成都督军署衙门的大厅里高朋满座,来自四川各地的英雄豪杰们在接到了“说话将军”杨森杨子惠的英雄帖后,终于下了决心,纷纷想方设法躲开国民党反动派的耳目,潜入了成都,来到了杨森的督署之内,成了坐上之宾。
  十几位四川军阀中的头面人物,围着大厅中间的一张大大的圆桌纷纷落座,桌上摆满了山珍佳酿,不过在座的滚滚诸公似乎也都没什么胃口。有几人还轻轻的唉声叹气,看上去不像是英雄倒有几分狗熊的滋味。
  其中最萎靡的就是号称“巴壁虎”的四川陆军第三军军长刘湘,这成都本来说好是要给他做地盘的,谁知道国民党进了重庆以后便反悔了,没有再继续向西进兵去和杨森交战,而是把巴县、璧山给了他做防区,结果弄的他地少兵蹙还给人唤作了“巴壁虎”,实在是倒霉透顶了。
  杨森一看气氛不怎么热烈,于是就先开口,他笑道:“各位弟兄伙,今天我杨某人请大家来,就是为了给我们川人找一条活路的,不能总是受那帮广东人的窝囊气!现在北京政府的雨帅已经发下话了,委任了我杨森来干督军的活,就是要领导大家驱逐国民党,将四川变成我们川人的天下!”
  “好!”一个傻里傻气的家伙大声叫道:“大帅说的是,我们川中豪杰哪儿能受这帮广东人的鸟气!大不了来个大开红山,弄烂了再说,实在不行咱们扯横线把队伍带出川去投了张雨帅也比坐以待毙强!”
  众人转头一看,说话的原来是“袁宝儿”袁葆初,他是杨森手下的师长,今个儿也就是个托,不能代表广大反动军阀的。
  刘湘向身边的“王灵官”王陵基使个眼色,让他站起来发言,“王灵官”是速成系的教官,刘湘、杨森都要叫他一声老师的。所以就算说错了什么话,杨森也不好动怒,要不然就是不尊师重教,这个速成系的老大还怎么争?
  “王灵官”抿了口叙府老窖,站起身来,笑了笑说:“我们川军第三军现在比不得各位咯,只有巴掌大的一块地皮,怎么刮都养不活一军人,现在全靠国民党给的补贴吃饭,呵呵,是吃人家的嘴短,怎么好去反咬一口呢?”
  现在如果要反对国民党,刘湘的部队就是顶在了第一线,靠他那一万多人枪也就是扛几天的功夫,都不用等罗耀国的大军赶到,光凭但怒刚的三个师的国民党嫡系军队也能把他剁碎了扔长江里去喂鱼。
  杨森皱了皱眉头,刚想要发作,看看王老师“王灵官”的熊样也只好忍忍了,杨森心说果然是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你刘湘现在熊成这样了,害得王陵基也跟着一起熊,幸好现在川政是老子当家,要换成你刘湘,估计国民党打都不用打,一纸命令就整编了。
  “我们军长那是为了咱们川人的利益着想!如果现在不行动,等国民党的十个师援兵一到,这个仗就不好打咯。”肥嘟嘟的范哈儿赶紧起来帮杨森说话,他现在也依附着杨森。
  杨森点点头,笑道:“海廷(范绍增)言之有理,现在国民党在四川的兵力薄弱,只有区区三个师,还有吕汉群(吕超)的一点保安团,加起来不过三万。我们只要联合起来,搞个突然袭击,一举拿下重庆和川东,封锁住国民党进川的路,这花花世界的三分天下不就是我们兄弟伙的了?到时候重庆还给甫澄兄做防区如何?”他好像忘了还有王自省的万把人了。
  刘湘望着自己的这位老同学,无奈地点点头:“子惠兄,一切听凭子惠兄做主。我刘湘这点本钱总归拉出去拼光拉倒就是,到时候还望众位弟兄看在往日的情分上照顾一二。”说到这里刘湘眼圈一红,两行热泪哗啦啦的流了出来。
  杨森见刘湘屈服于自己的压力,忙笑道:“甫澄兄经管放心,到时候大家一起出力,绝不会让你一个人冲锋陷阵的。自乾兄(刘文辉)你说是也不是呢?”
  “多宝道人”刘文辉也是川中群雄中数一数二的豪杰,占有四川富庶的叙府十几个县,有他的五哥刘文采帮着刮地皮,因此军饷充裕,现在的兵力也扩充至五万。
  看到杨森盯着自己表态,刘文辉倒也干脆,他哈哈一笑:“与其跟着国民党受气,不如轰轰烈烈的走他一遭,若事不济,咱们一可以走川边,二可以出川投奉系,最差就是跟了延安也比国民党强。”
  “好!小弟敬自乾兄一杯,我川中有自乾兄这样的豪杰,何愁大事不成!”杨森笑呵呵,好似听了很开心,眼睛又瞥向了“水晶猴子”邓锡侯,笑道:“晋康兄,你们保定系可是英雄便天下,想必不会怕了国民党的黄埔系晚辈吧?”
  邓锡侯的地盘在川北一带,远离国民党控制的川东,所以他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他为人处世讲究的就是个“刀打豆腐两面光”不想轻易得罪任何一方,最好都留有后路,以防万一。他的盘算是让杨森和国民党去硬碰硬,等到双方力竭之际他在出面调停,两边都讨好。
  现在杨森咄咄逼人,非要他表态,不过是表态而已嘛!又不要现在就发兵助战,有什么不行的呢?邓锡侯微微一笑,站起身来冲杨森抱抱拳,道:“子惠将军尽管放心,我邓锡侯也是川人,自然要为保家乡父老尽一份力。”
  这话说的也是模棱两可,什么叫尽一份力?出兵帮着打架是尽力,出面调停一下也是尽力。杨森自然知道邓锡侯的如意算盘,不过现在也不是和他计较的时候,于是他拱了拱手,笑道:“有晋康兄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到时还请晋康兄派兵助战。”
  “对头!我们川人的地盘不能容他们国民党来染指。”邓锡侯还没有想好应该怎么应付,他身边的刘存厚倒先抢答了,这位是铁杆的北洋派,对国民党是非常的不以为然,他哈哈大笑道:“今天我们十几个人聚在一起,大家伙的总兵力加在一起总有个三、四十万!他们国民党拢共才五十万兵,我们怕个啥子嘛!大不了和他们拼了!”
  “对!大不了和他们拼了!”顺庆的土霸王,“何阎王”何光烈一拍桌子大叫道:“格老子的,我们几十万人,还怕他们几万人?我看大家伙都出点兵,把他们在四川的人马都给灭了,然后把大门一关,这花花世界还不是咱们的?”何光烈没有注意到在他的眼皮底下还有一个近一万人的独立混成旅,他那个师要是真点点人数保管没有人家一个旅多,如果在数数枪的话也就是人家一个团的数量了。
  看到大部分人都表态支持,杨森心里有了些底,他微笑着拿起酒杯给老滑头“刘水漩”刘成勋敬酒,道:“禹九兄怎么看呢?”
  刘成勋的地盘在川边,离国民党的川东也比较远,所以他也打哈哈,笑道:“在下也以子惠将军马首是瞻,决计不能让那些广东人占了我们的安乐窝。”
165
英雄大会

  得到老滑头刘成勋模棱两可的表态后,杨森又把眼光转向了一张空空如也的椅子。在这张大大的圆桌之上有一张椅子是空的,显得那样的不协调。
  “可惜赖大炮还是没有来。”不知是谁轻轻叹了一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5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