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民国(精校)第4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1/539

  看来这位中共的当家人已经从最初的震惊中平静下来了,他粗略地将目前的全局问题考虑了一下,轻轻叹了口气继续说道:“给武汉发电,把这件事情转告罗耀国,请他……就把鲍斯逃亡的事情告诉他吧,其他不要多说。提醒他注意印度资产阶级可能同英帝国主义勾结,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可能需要更多的援助才能解放印度。”他走到办公桌后面坐了下来,似乎又想起了什么,“润之,咱们的15万军队恐怕不足以解放印度,要不从远东再调5万人,凑成20万大军怎么样?”
  毛泽东却迟疑了片刻,反问道:“远东的部队抽走了,朝鲜那边又该谁去支持?金九的人民军现在已经在朝鲜境内开辟了一小块根据地,正是需要我们从远东抽调精锐去帮助他们的时候。”
  “暂时顾不上朝鲜了。”周恩来犹豫了一下,“让金九的人退到中国境内,由中国国防军缴械吧,我会请国民政府把他们驱逐到远东共和国境内,先保存下这些朝鲜革命者的实力再说。目前,我党的重心是印度,我有预感解放印度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那些印度地主资产阶级、土邦王公肯定会站在人民的对立面!”
  ……
  武汉,东湖,国防军总参谋部。
  “这下有麻烦了!”
  殖民地事务部部长曾琦轻轻拍了拍手中的电报纸,苦苦笑道:“这些印度国大党果然不是那么好骗的,他们和印度穆斯林联盟还是选择和英国合作了,这下恐怕我们要失去3.5亿印度人民的支持了。”
  “不就是几个印度阿三嘛!”罗耀国一笑,好像压根没有把印度的事情放在心上。
  原来这段时间,东南亚的战局急转直下,暹罗、缅甸、马来亚、婆罗洲、苏门答腊先后遭到中帝国主义入侵。而菲律宾的23000美国陆军、1600名海军陆战队和10来万美国侨民也终于在中方的配合下完成了大撤退。随后菲律宾共和国的托管权也顺理成章落入了中国之手。至此英国的新加坡要塞已经被中帝的势力团团包围了,陷落只是时间问题。而新加坡陷落之后,印度和澳大利亚自然将成为中国下一步入侵的目标。
  与此同时,日本又在南太平洋上磨刀霍霍,关岛、中途岛、威克岛相继沦陷,四艘日本战列舰又被配属到了特鲁克岛,反击号战列巡洋舰和英美联合舰队则退缩到了莫尔兹比港。而日本则连续向特鲁克岛增兵,也摆出了一副准备南侵澳洲的架势。
  在这种腹背受敌的情况下,大英帝国的统治者们也终于准备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印度人民,呃,应该是印度教精英阶层追求更大权力和更多财富的愿望了。就在几天前,英国国王兼印度皇帝乔治六世批准了《印度政府法》,印度有11个省开始享有自治权,而印度自治政府的选举也将在39年初开始。
  事实上,由于这个时空苏联和国际共运遇到了不少麻烦,所以对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的支持也大为减少,殖民地独立运动的声势也小了许多。因此这个《印度政府法》出现的比历史上要晚了三年,不过对印度国大党的吸引力却丝毫没有减弱。这个由婆罗门统治的政党宁愿在大英帝国的框架下成为自治政府的执政党,也不愿在国际共运的帮助下真正将自己改造成革命政党,负担起解放印度各族人民的使命。
  因此中共领导下的共产国际东方局和印度共产党对国大党的“帮助”,当然也没有取得什么太大的效果。印度传统势力的强大,特别是印度教的强大影响力也远远超过了罗耀国和共产党领袖们的想象……占印度人口总数不过百分之几的白种雅利安征服者的后裔,就用这种等级森严的宗教和种姓制度统治了数量多过他们二十倍的低种姓土著几千年!甚至连外来的穆斯林征服者也没有办法用相对平等的伊斯兰教来“绿化”印度教的低种姓土著,这群家伙真是当贱民当出瘾了!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那些低种姓的印度土著民还真是没有一点反抗精神的,由他们组成的部队又能有多少战斗力?也难怪我们的罗大元帅要轻视印度人民了。
  “辅文弟,你也别太轻敌了。”白崇禧倒是挺重视这些阿三,他说:“印度有约3.5亿人口!是大英帝国人口最多的一个殖民地,好在这些印度人和英国一直以来都是离心离德,不过这次……万一这3.5亿印度人因为获得了自治而站到英国一边,那对我们来说将是一个很大的麻烦。我觉得我们应该修改原来的作战计划,尽快派兵进攻印度,一定要抢在印度充分动员起来之前将其夺取!以避免印度为英国所用。”
  “夺取印度?”罗耀国拧了下眉头,中国在这一次世界大战中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就是夺取生存空间!而联合德国瓜分英法殖民地,支持日本牵制削弱美国等等的,都为了拓展生存空间的手段。
  而在夺取生存空间的问题上,罗耀国所制定的战略则是选择地广人稀、资源丰富,又和中国距离较近,容易消化的地盘下手。比如东西伯利亚、中亚和东南亚的缅甸、暹罗、法属印度支那、马来亚、婆罗洲、苏门答腊等地。此外,紧邻着南洋地区的澳洲大陆也是罗耀国早就垂涎三尺的目标……如果能如愿拿下澳洲,再把美国堵在美洲,将德国栓在欧洲和非洲,那整个民族未来几百年上千年的气运就不用愁了。
  至于地盘广阔,人口却也同样众多的印度。罗耀国知道打是肯定能打下来,只是要维持占领建立统治,将要耗费不少兵力和资源。虽然眼下的中国兵力雄厚,战争资源也比较充足,不过也不是无穷大的。
  而且打下印度之后也不好消化,把印度并入中国的话,那3.5亿印度人怎么办?让他们成为中华民族的一员?一起来分享北起北冰洋南至澳大利亚南海岸线的大帝国吗?这显然是个亏老本的买卖,就算是英国人统治印度那么多年,也不肯让印度人进入澳大利亚、加拿大。
  如果再把印度当成殖民地来剥削呢?
  且不说这个时空殖民地的时代还能维持多少年?就是管理这样一块宗教、社会、种姓等问题复杂无比的殖民地也是要伤不少脑筋的。中国可没有英国管理殖民地的高超手腕……而且大部分中国人的皮肤也不够白,看上去不像婆罗门。历史上欧洲殖民者可以轻易征服印度和他们的肤色有一定关系,实际上他们和高种姓的雅利安征服者的后裔拥有共同的祖先。
  再者,在这场世界大战中,中国必将能收获到大片领土,战后恐怕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消化这些领土,哪儿有那么多闲工夫去经营印度呢?
  “不行,不行,印度人口太多,麻烦事儿也多,我们不要去占领那里,而且就是占领下来也消化不了。”罗耀国摇了摇头,否决了白崇禧的提议。“健生大哥,中国的实力和精力也是有限的,所以好钢必须要用在刀刃上,澳大利亚才是我们的主要目标。至于印度,我的想法还是分而乱之,让他们自己去乱,咱们从中渔利就可以了,不必直接占领建立统治。”
  “分而乱之?”曾琦蹙了下眉,打断了罗耀国的话,说道:“辅文兄,之前不是说要让中共的军队负责印度方面的作战吗?”
  “呵呵,光靠共产主义恐怕力量不够吧?”罗耀国斜了一眼曾琦,又对白崇禧眨眨眼睛:“健生大哥,马家军组织的怎么样了?和穆罕默德·哈希姆汗的谈判有进展了么?”
  白崇禧轻轻点了点头,笑道:“马家的那三个小子报告说,他们已经在中亚招募了10万精壮,其中很多都参加过苏联红军,接受过严格的军事训练,差不多立即就能拉上战场的。至于阿富汗王国,那个穆罕默德·哈希姆汗首相就是个老狐狸,说什么也不肯放弃中立,也不肯借道给咱们。辅文弟,你看要不然我们干脆就入侵阿富汗……”
  “不,不,没有必要入侵。”罗耀国摆了摆手,笑道:“阿富汗就是一堆大山,没有多少油水,民风又彪悍的紧,万一搞出一堆游击队肯定会得不偿失的。”说着他停顿了下,又道:“告诉李德邻和王君皓,价码可以再提高!我们可以支持查希尔王朝建立一个包括印渡河上游地区在内的大阿富汗帝国,而且我们还可以先提供10个轻步兵师的武器装备给阿富汗。”
  ……
  中亚,撒马尔罕。
  外观高大壮观、气势宏伟,内部装饰金碧辉煌的兀鲁伯神学院内,王自省大将站在帖木儿的孙子,中世纪伊斯兰世界著名的学者兀鲁伯曾经的书房内,望着窗外神学院古老而精美的伊斯兰风格建筑,黑色的眼眸中不时闪过一丝寂寥和无奈。
  王自省现在是中亚自治领总督,这是一个听上去挺了不起,其实没有多大实权的官儿。比起原先期望中的“一国之君”实在是差了太多了!那个对他有知遇之恩的老师罗耀国元帅的承诺在履行时,原来都是要打个对折才除以二的……
  如果能让他重新选择,他宁愿指挥一个军去同英法军队作战,也不要呆在这个金碧辉煌的总督府里面无所事事。
  哦,也不能说是完全无所事事。罗耀国还是给他安排了一件挺重要的事情——招募和训练一支穆斯林军队!作为一个极端仇视穆斯林的大汉族主义分子,王自省怎么也想不到他有一天居然会帮助穆斯林组建军队!
  当然这支穆斯林军队用国防军的标准来衡量,充其量就是支民兵,而且也不是用于中国本土的,他们的任务是解放英帝国主义压迫下的印度各族人民!也不知道那里的人民是怎么得罪罗耀国了,又是共产国际军又是穆斯林军阀,他们凑一块儿还不把印度搅个天翻地覆?
  “子香,从撒马尔罕前往杜尚别的部队出发了吗?另外阿富汗北方各部族头头们那里都打点过了吗?”想到这里,王自省缓缓转过身,看着前来向他汇报工作的马步芳。
  马步青、马步芳、马仲英(马步青堂弟)三兄弟在王自省统治西北后,全都见风使舵改拜菩萨了,还认了汉人马腾当祖宗,所以也就成了王自省的心腹部下,是他这些年来屠杀镇压中国西北少数民族的急先锋。这回组建穆斯林军团的差事也被王自省派给了这三位(同时命令他们改宗伊斯兰教)。
  而在这三兄弟中,又是以马步芳最为阴沉持重,极富心计,而且处事果决,思虑周密,诸事分寸把握有度,拿捏得当,深得王自省的信任和倚重,这次更是担任了的穆斯林军团总司令之职。
  听到主子的问题后,马步芳哪里敢怠慢,忙一个立正,大声汇报说:“报告皓公,一共10万人的大军,由哈萨克、乌兹别克、吉尔吉斯等族士兵
和信仰伊斯兰教的前国防军军官所组成,现在已经全部抵达了杜尚别,马仲英指挥的骑兵军已经开到了中阿边境上,距离昆都士不过几十里。而且昆都士周围的普什图族部落酋长都已经被我们买通了,只要您一声令下今晚上就能进驻昆都士!”
824
吾为君亡

乱局起
  “现在还不是时候。”
  王自省摇摇头:“子香,我希望你能明白,辅帅的意思是:中国是不会向印度投入太多资源和兵力的。所以善用南亚当地的穆斯林势力是成功的关键,你们只有同当地穆斯林联合起来,才能用最低的成本和最快的速度在印度西北建立统治。”
  “可是……”马步芳犹豫了一下后,还是壮着胆子问道:“皓公,您真的认为南亚的穆斯林势力会和咱们合作?据我所知,印度的穆斯林联盟,阿富汗的查希尔王朝可都是亲英的,而且英国多半会利用印度自治政府的牌子大量组织英印军队,如果咱们的投入太少,只怕很难迅速平定印度……”
  “子香,不要质疑辅帅的决策,他这样安排一定有他的道理,虽然我也知道靠你们的10万人,还有中共的15万人是没有办法迅速平定印度的,但或许辅帅原本就是想让印度乱下去呢?”
  “让印度乱下去?那我们有什么好处?”马步芳刚想提出质疑,王自省一道冷厉的眼神就吓得他把下面的话憋了回去,连忙点点头:“皓公,卑职一定会牢记您和辅帅的指示,到了南亚以后,马上就联合一切当地穆斯林势力。”
  “哦,对了。”马步芳想了想又说道:“我从哈希姆汗身边的一个亲信那里得到情报,那个老家伙现在每天都要看南太平洋和新加坡方面的战报,卑职估计只要英国佬再败上一两场,他就会……”
  王自省不耐烦的摆了摆手打断了马步芳道:“这个老家伙只是自以为聪明,到了现在还没有看清形势,不过是傻瓜一个。你派人去告诉他,只要加入我们,查希尔王朝就能在西北印度的印渡河流域也得到一块地盘,印渡河以西都可以给他,要不然就要准备尝一尝大中华帝国的怒火了!另外,再告诉哈希姆汗,我们可以先送给阿富汗10个轻步兵师的装备,只要他同意和我们合作。”
  “是的,将军。”
  马步芳离开后,王自省拿出纸笔开始起草一个征服印度的计划书。他在计划书中指出,印度历史其实就是一部被征服的历史,在欧洲殖民者到来之前,印度土著民族就是一次又一次在更换主人,从来也没有当家作主的时候,而成功征服印度的外来统治民族几乎都是来自于中亚和阿富汗。而中国则完全可以照搬这些征服者的经验,用简陋的武器武装起悍勇善战的中亚军队,源源不断派往印度同以印度土著士兵为主的英印军队展开长期血腥的消耗战。既消耗中亚民族的精华,又消耗印度的财富和人口!
  等到将来……
  王自省的目光一寒,似乎已经看到了南亚次大陆变成了血流成河的人间炼狱!
  ……
  “告诉他们动作再快一点,今天上午一定要完成装船!”
  大西泷治郎站在吴军港的码头上,低声吩咐身边的军官。一只只巨大的木箱正被卡车拖到码头上,然后用起重机吊装上了一艘租借自中国的高速运输舰。这样的运输舰一共有2艘,全都装备了蒸汽轮机和重油专烧锅炉,是目前中国航速最高的2万吨级远洋船舶。它们的最高航速甚至高达32.5节,同“台湾”级航空母舰一致!事实上这种运输船就是用来为中国的航母编队服务的。一共制造了6艘,现在其中的2艘被租借给了日本,用来运送这些超大号的木箱子!
  这些木箱子里面装得可不是普通的补给品或是弹药,而是一架架拆散了的飞机!主要是伊-190战斗机和98改特攻机,2艘轮船上一共装载了300只这样的木箱,也就是说有300架用于特攻作战的飞机被装了上去。
  同这些飞机一起上船的有300名刚刚完成特训的神风特攻队员,还有陪同他们的军官以及数十名颇有些姿色的慰安妇。而这些神风队员们此刻一个个都是满脸的悲壮,头上系着白布条,上面还用毛笔书写了“武运长久”画上了红太阳。一看就是要有去无回的样子!
  事实上他们这些在日本本土完成训练的神风特攻队员是第一、第二神风特攻大队的后备队员。他们将乘坐高速运输船跟随第一、第二航空舰队一起行动,当两个神风特攻大队的神风队员都消耗完毕的时候……就该轮到他们上场了。
  随着所有的木箱全都吊装完毕,所有的神风队员们也在送行的日本民众的欢呼声中登上轮船,大西泷治郎总算是稍稍松了口气。这300个神风队员可是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从各个航空学校里面挖出来的!然后又想尽办法在短短2个月内训练成为一名合格的人弹,现在又亲自把他们送上绝路。但愿他们可以死得壮烈,死得有价值,千万别辜负了自己的一片苦心才好。
  想到这里,他抬头最后望了一眼那两艘正在缓缓离开码头的轮船,又冲着那两艘船行了个90度的鞠躬礼,这才转身准备离开。一回过身就看见一个陆军中将就在他身后,正面无表情地看着离去的轮船和死士。
  大西泷治郎认得此人是陆军第102师团师团长石原莞尔中将。石原莞尔是在夏威夷之战结束以后晋升中将,并且得到了102师团长的任命。这个102师团是由日本陆军精锐的第2师团的预备役军人为基础组建的,部队编制和武器装备也同第2师团一致,也可以算是精锐部队,这个师团这两天已也到达了广岛县,他们将作为美洲方面军的一员,从广岛县所属的各个港口登船,踏上远征美洲的征程。
  “哦,石原君,您是什么时候到的?”大西有些意外地看着石原,日本海陆军素有隔阂,今天从吴军港出征的只有海军,石原作为陆军中将跑来给海军送行的确让人感到意外。
  “到了有一会儿了。”石原叹了口气,目光离开了正在远去的轮船。“眼下大日本帝国的国运不在我们一百几十万陆军健儿身上,而就在这几百名海军死士的身上啊!这次美洲、澳洲同时开战,实在是大大超过了帝国国力所能支持的极限,也只有靠我皇军军人的牺牲精神来弥补实力上的悬殊差距了。如果万一他们不能……”
  “请石原君放心,海军的神风特攻队都是最勇敢的军人,他们所驾驶的飞机一定可以给英美一个永生难忘的教训!”大西泷治郎虽然嘴上说得是信心满满,可是一股若隐若现的忧色还是从他的眉宇之间流露出来了。
  谁都知道,通常情况下,一支军队不到最后时刻,是不会采用这种与敌同归于尽的自杀式战术的!日本现在大张旗鼓地使用神风攻击并不能说明它的强大,恰恰相反是暴露其外强中干,难以用正常战术支持战争的困境。
  而这样的“神风攻击”现在已经成了日本赢得战争的希望所在,全日本上到裕仁天皇,下到普通百姓,都将获胜的希望寄托在这种“一机一命”换“一舰”的打法上!而日本的两个不怀好意的友邦——中国和德国,似乎也被这种不要命的打法所震撼,做出来大力支援日本的决定。可是这一次大规模使用“神风攻击”的进攻一但失败,只怕国民和友邦都会对日本赢得战争失去信心吧!
  ……
  1939年1月13日,澳大利亚,悉尼。
  英国澳大利亚大舰队的6艘航空母舰和1艘战列巡洋舰、4艘重巡洋舰、8艘轻巡洋舰、22艘驱逐舰,以及3艘快速补给舰和4艘快速油轮,这个时候正在缓缓进港。
  在旗舰“声望”号战列巡洋舰的舰桥上,坎宁安上将轻轻吁了口气。
  这支舰队可是大英帝国这个昔日世界海军第一强国所能拿出来的最强大的舰队了!皇家海军的老本差不多都在这里了,连本土那里都只是虚张声势在吓唬德国佬。这支舰队万里迢迢从斯卡帕湾来到澳大利亚,一路上经过了德国潜艇活动的大西洋,又穿过巴拿马运河进入日本联合舰队的活动范围,最后总算是有惊无险地来到了澳大利亚的悉尼。
  昔日停满了邮轮货轮还有渔船的和平港湾,现在却挤满了一艘艘的战舰,除了航行了上万海里的澳大利亚大舰队,还有从莫尔兹比港过来的Z舰队,菲利普中将指挥的这支分舰队大概是开战以来同盟国唯一真正的亮点了!它们在西太平洋上的破交战给了日本鬼子以沉重打击,也大大延缓了他们南侵的步伐。要不然,这些该死的小矬子肯定已经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各个重要岛屿登陆了。靠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仓促招募起来的陆军肯定是守不住那些重要岛屿的。
  有了6艘航母和2艘战列巡洋舰,坎宁安已经不太担心同日本联合舰队展开海战了。可是陆军方面的形势却连他这个海军上将也看出了不妙。由于英国眼下必须兼顾欧洲、东南亚、印度、中东、澳大利亚等五个战场!兵力自然也捉襟见肘,因此也无力向澳大利亚增派太多的援兵,只能依靠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军队来维持局面,可是澳新两个自治领的人口加在一起也不过千把万,能够动员出的兵力又能有多少呢?
  更麻烦的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两地并没有多少工厂,所有的武器装备全赖海运补给,可是目前英国生产的武器弹药仅仅能够供应在欧洲的远征军,而美国又因为西海岸受到威胁而减少了武器弹药的输出。虽然英国方面已经想尽办法,不过仍然没有筹集到多少武器装备和弹药运到澳大利亚。
  到坎宁安的舰队驶进杰克逊港之时,整个澳大利亚、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和南太平洋诸岛上的陆军加在一块儿,也仅仅只有50万人。其中英军10万(都是印度和南非的殖民地军队),澳大利亚、新西兰军队37万,还有从菲律宾、关岛、中途岛、威克岛等地撤退出来的美军约3万人。
  不过这些军队中,除了从菲律宾撤退出来的美军拥有1个坦克团、3个炮兵团、一个陆军航空队(265架飞机,其中35架B17)之外,其余部队的重武器都严重缺编,弹药储备也严重不足,训练更是糟糕透顶,实在是难以负担起保卫巴布亚新几内亚和南太平洋诸岛的使命,更别说去抵抗早晚要在西澳大利亚登陆的中国军队了!
  而陆军的软弱无力,只有用海军的积极进取来补救。坎宁安很清楚,除了同南下的日本舰队展开决战,设法歼灭日本航空母舰之外,再也没有其它办法可以为澳大利亚赢得足够的时间来巩固防卫了。
  可是澳大利亚大舰队能战胜日本海军的“神风特攻队”吗?一想到会有一群说日本话的疯子开着装满炸药的飞机来装自己的航空母舰!坎宁安上将刚刚凝聚起来的信心顿时就泻了大半,这个世界上怎么会有这样的疯子呢?这些黄皮肤的家伙实在是太不可理喻了!
  “上将先生,菲利普斯中将和伯尼斯上校求见。”副官的声音突然打断了坎宁安的思绪,这时他才发现“声望”号战列巡洋舰已经靠岸了。Z舰队的司令官菲利普斯中将和参谋长伯尼斯上校已经上船来向他报到了。根据英国海军部的命令,Z舰队将会同澳大利亚大舰队合并,而菲利普斯则会出任澳大利亚大舰队的参谋长。
  “请他们进来吧。”坎宁安站直了身子,整了下军服,就走到司令塔门口等候了。不一会儿他便见到了自己的老朋友的菲利普斯,在这位替大英帝国立下汗马功劳的中将身后,则是一个四十岁上下,留着一副修剪整齐的络腮胡子,浑身上下透着精悍的海军上校,应该就是伯尼斯上校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1/5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