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民国(精校)第1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0/539

  一座在当时看来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工厂,正在这座岭南小镇旁的空地上一点点的成型了。这家工厂的名称就叫“中德飞机制造厂”,是德国的BMW、容克斯、福克·沃尔夫等公司和中国国民政府军备部合作的产物,也是《中德密约》中所规定的重要合作项目。
  这座工厂是在原有的,从苏联引进的韶关飞机厂的基础之上扩建的,在建设过程中又将原来有海军管辖的马尾船政局海军飞机工程处合并进来。
  这家飞机工厂最大的看点就是拥有一个由BMW公司提供技术的飞机发动机制造分厂。它将是中国第一次接触到航空工业真正的核心技术!飞机发动机工厂的第一款产品就是著名的普惠公司的第一款发动机,普惠R-1340黄蜂式发动机。
  “罗部长,目前世界上飞机发动机的发展潮流,是分为气冷式和液冷式的。而气冷式发动机由于气缸布局的形状有点像星星,所以由称为星型发动机。咱们韶关厂现在试制成功的星-1型发动机就是仿造美国普惠公司的黄蜂式发动机,是眼下世界上最好的气冷式发动机。有了这一款发动机,咱们中国的航空工业可算是真正起步啦!”
  这个大模大样坐在罗耀国办公室里面,眉飞色舞地介绍飞机发动机的人名叫王助。此人也是中国历史上大大有名的航空工业先驱,还曾经当过波音公司的总工程师!是波音历史上的第二任总工程师。此外他还是海军萨老头的孙女婿,清末时被萨老头带去英国留学的,一开始学得是海军舰炮制造,后来又和几个同学一起转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习航空工程。回国后就一直在马尾船政局海军飞机工程处任职,专门替海军造水上飞机。在民国十六年年初,马尾船政局撤销,他和海军飞机工程处的全体人员就被安排到了韶关的中德飞机制造厂参与建设工作了。不过他现在的职位却是刚刚成立的航空研究所所长。
  王助所讲的罗耀国自然早就心知肚明,他前世可是干空军的。二十世纪飞机发展历史他在军校课堂上就学过了,而且还在军校的课本上见过眼前这个人的名字和相片。所以这会儿他还是一脸严肃地听着,一边听还一边频频点头,装出一副好学生的样子。
  不过他的心思早就飞到军事改革的事情上去了。这次的军事改革,航空兵绝对是最大的获益者。不仅规模计划扩大十倍,而且在人才培养方面也有了专门的航空兵分校。虽然名义上还是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的一部分,可实际上已经是一家初具规模的空军专门人才的训练机构了。不仅是要培养飞行员,还要培训地勤人员和机械师,现任校长正是里希施霍芬,教官也大多来自前德国空军。
  “……这款发动机是九缸气冷星型设计,排气量是22升,腔径和行程均为5.75英寸,长度是44.06英寸,直径是51.38英寸,干重是365公斤。目前这款发动机的气缸、机械增压器、化油器等关键零部件还依赖进口,不过德国方面已经同意帮助我们实施进一步的国产化,预计在两年内可以达到完全国产。”
  王助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会儿,扶了一下眼镜,看了一眼眼前这个佩戴着元帅军衔的年青人。然后深吸了口气,从随身带来的公文包里面拿出了一张比例为1:5的飞机总体布置图,摊开放在了罗耀国的办公桌上。
  “这是?”罗耀国拿起眼前的图纸,仔细端详了起来。
  此时王助微带了点激动和兴奋的声音又响了起来:“这是我们航空研究所和中德公司的总工程师梅塞施密特先生共同设计的驱逐机。这架飞机以波音公司的PW-9式驱逐机为蓝本,并且结合眼下最新的潮流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进。这架飞机的机身由钢管结构承力,铝板做蒙皮。主翼仍采用木质骨架,外包布质蒙皮,是典型的半金属结构。这架飞机仍旧采用目前最流行的双翼布局,整体结构紧凑坚固。此外这款飞机还将采用发动机整流罩,新式的弗里茨副翼以及圆柱固定式起落架,在驾驶座前方并列装有两挺7.62mm口径的航空机枪……这款飞机的发动机将采用国产的星-1型450马力气冷式星型发动机。预计最大时速将在260公里到300公里之间,最大航程350公里,其爬升率2800
英尺/分以上,实用升限在八千米以上。此外经过改装以后,这款飞机还可以充作轻型俯冲轰炸机。而且我们还在同时开发该款战斗机的海军型,航空研究院和中德公司希望能将这款飞机的海军型用来装备从美国采购的航空母舰。”
  “不错!不错……”
  罗耀国轻轻点了点头,嘴里不住的夸奖,脸上也乐得开来花一样。不过此时他的心里面的真实想法却是微微有点失望的,因为他知道这款飞机其实可以设计得更好更先进。不过在目前这个时代,各国的军用飞机设计都陷入了一个非常奇怪的思维之中,就是不采用最新的技术,而只是采用民用飞机的二手技术!在这个时代,最新的航空技术都是用在民用飞机上面的!比如全金属机身,单翼布局,这些在民用飞机上早就使用多年了。可是各国的军用飞机仍然在使用一战后期流行的双翼布局,机身也大多是半金属甚至是木制的……在这个时代,军用飞机差不多要比民用飞机落后整整一代,也就是差不多四年。
  “王所长,这款飞机什么时候能够投产?此外你们有没有下一代飞机的设计计划?我希望下一代军用飞机,至少是战斗机可以使用单翼布局。要知道眼下在施耐德竞赛上称雄的可都已经是单翼飞机了。而且……目前民用的大型运输机也都是单翼的,如果在它们的基础上开发出了的军用轰炸机,搞不好要比双翼的战斗机飞得快了吧?”
  听了罗耀国的一大堆问题,王助微微一愣,他虽然也知道这个军备部长和他一样是留美的海归,不是那种土头土脑的土军阀。不过却不曾想到对方的航空知识居然如此丰富,看起来这个军备部长还是个内行。
  想到这里,王助笑了笑答道:“这款飞机的陆军型号将会在明年六月之前投产,海军型号和轰炸机型号也会在明年底以前投产,此外还会有教练机和侦察机型号,也会在明年底以前投产。至于下一代战斗机的研发,现在还没有开始,不过肯定会是单翼飞机了。我们和中德公司计划在BMW公司研发的更大功率的发动机投产之后,再开发新型战斗机。此外我们还计划利用容克公司的G.31的技术上开发新型运输机和轰炸机。”
  “哦。”罗耀国略有些失望地点点头:“这款飞机还没有命名吧……根据军备部的规定,战斗机用F来做代号,大轰炸机用B做代号,俯冲轰炸机用A做代号。这款飞机就是F-1式战斗机了,将来的俯冲轰炸机型号就叫A-1吧。”
  ……
  民国十六年十月四日夜。东湖之畔的罗耀国的宅子里,这个时候却是灯火辉煌。一席便宴,正是宾主尽欢的时候儿。
  要说罗耀国的宅子就是一个字——大。一个临湖的大院子里,并列着一大三小四栋西式洋楼,而且四下还有不少空地可以用来建设新楼。眼下住在这里的除了罗耀国和他的妻妾儿子之外,还有多达几十号丫鬟仆役,这些都是伺候他的人儿!真是实在太腐败啦!
  今晚的酒席摆在陆小蓓母子居住的那栋主楼里的餐厅里。一桌的美味珍馐,招待的客人,正是万里迢迢从蒙古库伦乘飞机飞来武汉的王自省、高少杰、林育容。
  罗耀国怎么也没想到,这个林育容现在居然也会出现在这里……看起来的确不是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怪不得历史上会折戟沉沙呢!呃,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在领袖派人来抓的时候是不会逃跑的。
  餐厅里面的伺候人儿,就是那个朝鲜小萝莉郑英姬。小丫头现在已经长大了一点儿了,一身白狐皮镶边的小袄将发育的不错的身段勒得玲珑浮凸。头上梳着一对大辫子,垂在身上一晃一晃的。在一旁用红泥小火炉热着黄酒,不一会儿就抿着小嘴看看罗耀国,一双细长的凤眼里面水汪汪的。
  这位爷,在去年人家还没有长大的时候就想要下口……可是现在呢?现在好像彻底忘了这个碴儿了!人家每天晚上都心头小鹿乱撞地等着他摸门儿呢。偏偏他又不来下嘴了!莫非这个五姨太的位置就这样错过了?这个漂亮的大房子,漂亮的汽车,漂亮的衣服和漂亮的宠物大狗就真的没有自己那一份了吗?
  不过席上那人,现在可没心思留意她这个被资产阶级生活方式腐蚀了的少女的那点儿心思,眼下他们讨论的可都是反帝反苏这样的大问题。
  从新疆到蒙古再从蒙古一直绷着脸装铁血的王自省,这会儿可笑得满面春风,哪儿还有一点铁血独裁者的样子?
  “老师,这次学生来得匆忙,没有能为老师的封帅准备贺礼,请老师千万别见怪。”王自省笑吟吟的冲罗耀国拱拱手,算是赔礼了。
  罗耀国无所谓的一摆手:“你能来就行了,贺礼什么的眼下我可不敢收,监察院那里可正盯着紧呢。我可不比你这个西北王,称霸一方没有人敢管。”
  王自省愣了愣,看着罗耀国那副一本正经的“清廉”模样,再瞧瞧眼前这豪华舒适的宅院。心道:“西北那些被自己枪毙的贪官,要是看见眼前这个清官的生活一定是会给气活来的。看起来这个民主监督真的不能制止腐败,呃,一定要独裁的!”
  “三哥,这一次大哥托我给你带了封信,就是想请你帮忙给青年军和蒙古方面军的军事改革出点主意的。”一边的高少杰这时也放下酒杯,慢悠悠的从怀里取出一个信封递给了罗耀国。
  罗耀国也放下杯子,伸手接过信封,顺手撕开封口,拿出里面的信筏,草草看了一下。原来是王仲义觉得自己的蒙古方面军很难适应将来同苏联的战争,希望自己可以在战略和武器装备上给予更多的帮助。
  “老师,我和仲公的想法是我们青年军和蒙古方面军必须因地制宜地发展,根据西北和蒙古的地形发展灵活机动的轻型军队,不能像你们的国民革命军那样走重型化的路子。”
  王自省的话此时在罗耀国的耳边响了起来,听他的口气似乎早已经有了主意。
  罗耀国放下手中的信筏,笑吟吟地看着王自省,等着他的建议。
  看到罗耀国的表情,王自省又笑道:“学生的想法是,我们青年军的作战区域主要是新疆。其中对于南疆应该采取依托山地进行防御的思路,一方面在托云关等隘口构筑要塞御敌于国门之外。另一方面发展一部分山地步兵,争取能依托天山山脉守住南疆。为此我们需要更轻型化,更专业的山地作战装备,如果……军备部眼下方便的话希望能为我们提供帮助。”
  “……在北疆、蒙古两大块区域作战,骑兵看起来是唯一可以依靠的兵种。我们在新疆和蒙古的军队收到后勤供应的影响,很难装备足够的重型武器去和苏联人拼火力。所以只能依靠辽阔的地形打机动防御战,利用那里的辽阔草原来和苏联人周旋,争取在运动中寻找战机。只是……我们现在都是轻步兵,这两条腿毕竟不如四条腿,所以我们想要将轻步兵转化成骑兵。所以我们也需要军备部提供相应的骑兵作战装备,包括骑步枪,骑兵炮,骑兵用重机枪等等的。”
  “……此外新疆和蒙古的冬季作战也非常重要,这方面苏联素来是强项,而我们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也缺乏冬季作战所必需的装备,也希望军备部能够提供帮助。”
  “就这些吗?”看到王自省说完了话,罗耀国先笑着问了一句,然后又自问自答道:“看来你们还是忽视了这次中东路战争中出现的新战术了。我估计苏联人在扎赉诺尔吃了坦克的苦头以后,他们也会重视这方面的发展。等到将来他们再打上门来的时候恐怕会有一定数量的坦克作为先导了吧?说不定也会是大纵深作战的模式了。”
  说到这里,罗耀国眉毛微蹙。心里面突然冒出了图哈切夫斯基的名字,这个人好像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被斯大林铲除。看起来罗耀国的栽赃陷害计划暂时没有取得成功。或许是斯大林目前威信受挫,不敢动军方的高层了吧?
  此时王自省也慢慢点头:“如何对付坦克……我们现下的确是毫无办法。恐怕还是需要国民政府的军备部来帮我们提供装备了。只是……要用什么样的装备去反坦克呢?既要有效,又不能太重。”
  “用反坦克枪、反坦克地雷,还有反坦克手榴弹吧。”罗耀国笑了笑报出一连串的轻型反坦克武器,不过却没有火箭筒。反坦克火箭筒眼下还没有发明,而且罗耀国也不打算让它早产,省得将来希特勒的闪电战遇到太多的阻力。
  “这些反坦克武器眼下我们军备部已经在组织力量生产了,很快就能开始装备部队,到时候肯定会有你们和蒙古方面军的份。不过你们用兵的时候还是要注意,千万别和人家的装甲部队去硬拼,你们的骑兵可不是人家坦克的对手。此外……就是航空兵了,未来战争中的制空权是非常关键的!好在现在我们的飞机制造厂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新式的战斗机和轰炸机也都开始设计了。不过你们还有蒙古方面一定要准备好飞机场和油库,一旦和苏联开战,我们的航空兵会在第一时间到达新疆和蒙古参战。”
  说完这番话,罗耀国靠在了椅背上面,笑吟吟地打量着坐在他对面的林育容。只看见这个历史上的中共军神,眼下还是个眉清目秀,有些腼腆的青年,这会儿正静静端着,轻轻拧着眉毛,似乎是有什么心事一般。
  “育容,你对未来的中苏一战有什么看法吗?”王自省好像也注意到了林育容的异常表情。
  “有一点拙见。”林育容淡淡一笑:“其实中苏之战并不是只有苏联才可以进攻的!中国也一样可以进攻。而且我们还有一个非常好的进攻目标——西伯利亚大铁路。这条铁路是苏联维系远东的生命线,如果一旦中断,他们在远东乃至东西伯利亚的军队都将陷于孤立无援的状态。”
366
军国之萌芽

  军神果然是军神呢!
  一语中的,抓住了要害。整个苏联远东地区,六百二十万平方公里的地盘,只是靠这一条长长的西伯利亚大铁路在维系着。如果这条路断了,日本人还能和苏联一条心来瓜分中国吗?日本要有了那六百二十万平方公里,可就是世界上头一等的列强了,呃,至少看地图是这样的。
  “苏联和咱们蒙古的边境线那么长,西伯利亚大铁路又离蒙古那么近,最近的地方才一百多公里。咱们也不用占领那里,只要利用小分队渗透将铁路破坏掉就行了。只要破坏掉一次,苏联肯定要大动干戈来重兵布防的。”
  此时餐桌上的美味佳肴都没有了踪影,而是摆出了蒙古地图。林育容手中拿着筷子,就在地图上面指指点点。
  王自省用手敲击着地图,目光炯炯地看着地图,补充道:“其实不仅是蒙古方面和苏联交界处咱们可以下手,就是满洲周围的铁路线也是攻击的目标。如果苏联要全线布防重兵的话,只怕没有个几十万红军都是不够的吧?而且就算有几十万人只怕也护不周全吧?”
  “几十万大军,如果猬集在一起那是无比雄壮的场面,可要是散在几千公里的铁路线上,每公里也就是几十个人罢了。毕竟这几十万人的大军不可能都是战斗兵,也要有运输后勤,也要有各级指挥机构,也要有各种辅助兵种,最后能有一半人以排位单位撒出去护路就顶天了。而且……这些个苏联红军再能打也是步兵,如果能出动飞机去轰炸的话,他们还能飞上天去战斗吗?”
  屋子里面一片安静,只听见王自省的手指无意识地敲打桌面的声音。
  “咱们能用飞机,苏联……恐怕也会出动空军吧?”
  不知道过了多久,高少杰才喃喃地说了一句。
  “哼哼,那就要看谁的空军更强大了!”罗耀国的话语当中流露出了对自家空军的信心,他淡淡一笑,又道:
  “咱们的陆军航空兵是不会比苏联空军差的!我们的航空工业可是全面引进的德国技术,起点比苏联人高了不少,到时候一定能赶上去的!”
  事实上早期的苏联航空工业也不怎么样,特别是飞机发动机的制造技术不过关,使用寿命才几十个小时。一直到遇上美国大萧条,才从美国人那儿淘换到了不少先进的技术和机器。在这个基础之上,苏联一九三三年整出了伊-15系列的战斗机,有了这款战斗机,苏联的空军才算是在世界上有了一席之地了。而同年出厂的伊-16,则让苏联航空工业一度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当然,这所谓的前列都是建筑在德国这样一个一战时期真正的空军王者,被《凡尔赛条约》捆绑住手脚的基础之上的。和这个时空的历史已经不是一回事了。
  ……
  萨老头这些日子心情是不错的,糊里糊涂就给人封了个元帅,想想自己也没有多大的功劳,看来也是年老德劭占的便宜吧?不过呢……也有一些儿烦恼。
  原来他是国民政府军委会海军部部长,手底下管着国民革命军的海军舰队,福建马尾船政局,是货真价实的海军一把手!可现在却给孙中山带到了北京,当了中华民国中央政府的海军部长!这个中央政府现在哪儿有海军啊?别说是海军连一条小舢舨都没有,只有一个空壳海军部。每天的工作也就是和那个空壳陆军部的吴佩孚部长下盘围棋,喝点小酒打发时间,倒也是逍遥自在。
  直到最近国民党突然心血来潮,要搞什么劳什子军事改革,据说海军还是重点!这是要重振海军啊?那可是萨老头和中国海军做了整整三十二年的梦,现在居然要成真了!这下子不仅是萨镇冰老先生坐不住了,就连他的那些个徒子徒孙也纷纷往北京的海军部衙门里面跑,都来找他拿主意,这个海军应该怎么个重振法?呃,想来海军重振总不能让罗耀国这个旱鸭子拿主意吧?要是那样,让中华民国的海军大员们的脸儿往哪里搁?
  中华民国海军的大员们研究下来认为的海军重振的第一步就是统一中国海军。目前的中国海军虽然弱小的不像话,可是却还一分为二,相互敌视着。原来在孙中山闹革命的那些年里面,民国海军也分成了革命海军和不革命海军,其中一部分海军陆陆续续投靠到了孙中山的国民政府旗下,就成了现在南方国民党海军的主力。而剩下的忠于北洋政府的渤海舰队则在第二次直奉大战之后,被张作霖的奉系吞并。这部分海军舰队再加上张作霖所建立的奉军海军现在组成了东北海军,总司令是张学良上将!好像和张副总统的儿子是统一个人。
  现在这个东北海军张总司令长官已经风尘仆仆到来了。这会儿就坐在海军衙门的大厅里头,捧着茶碗一边品茗,一边和从南边赶来的国民政府海军部部长陈绍宽扯闲篇呢。萨镇冰则一身长袍马褂的便服,悠然自得地坐在上座,一副随和的样子,好像是哪家的老长辈在调解儿孙的矛盾一般。
  此时陈绍宽和张学良他们寒暄的场面话已经说完,终于开始说起统一海军的正事儿了。就看见陈绍宽一脸严肃:“汉卿将军。现在中国的海防状况大家伙儿都是心知肚明的。而这个海军到底不比陆军,不是划分好了防区,然后各自守卫各自的地盘就可以的。甲午那年咱们就是吃了各自为战的亏,而日本当时则是集中了全部海军组成联合舰队来和我们决战的。现在咱们中国终于要开始重振海军了,所以也希望东北海军能重新回到咱们的队伍中来,组成咱们中国的联合舰队。”
  “哈哈哈……厚甫(陈绍宽)真会开玩笑。”张学良的回应居然是前俯后仰的大笑:“咱们那点儿破海军还什么联合舰队?呵呵,全国的海军加在一块只怕都没有人家一艘长门号吨位大吧?”
  张学良也不知道是真糊涂还是在装糊涂,竟把陈绍宽的提议当成了笑话在听了。这场面顿时就有点尴尬了,陈绍宽的脸色也是青一阵白一阵的。
  “恐怕汉卿小弟还不知道吧?现下上海和广州的造船厂都在改造扩建,中华钢铁公司也从德国引进了一万两千吨的水压机,还有宽厚板轧机什么的。”萨老头忙出来打圆场,粘着胡须微笑道:“就是战列舰现在也已经和德国汉堡布洛姆·福斯造船厂合作开始设计了,计划准备明年同时开工建造两艘,而且这一级战列舰造出来绝对不会比日本人的长门号来的差!”
  “呵呵,是吗?”张学良还是一副笑眯眯的样子,一脸不相信的神情。的确萨镇冰的话说的是有点大了,人家长门可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战列舰!在第二次日俄战争之后,这艘日本联合舰队的旗舰已经号称世界七大战舰之首了!
  萨镇冰和陈绍宽对望了一眼,知道要和张学良谈海军舰队合并的事情只怕是没戏了。眼下的东北海军联合舰队(也叫联合舰队)是中国最强大的海军舰队,一共有26艘舰船,总排水量近2万吨,其中包括当时中国最强大的海圻号巡洋舰!这艘巡洋舰曾经一度归属统治广东的国民党,不过在民国十二年,原广东舰队司令温树德被当时的北京政府所收买,策动了包括海圻号在内的六艘军舰北上,并且组成了渤海舰队。在第二次直奉战争后又被奉军海军所吞并,所以海圻号也就归了奉军了。这次国民政府的海军将领们谋划统一海军,一多半的原因恐怕就是为了这条宝贵的巡洋舰。
  看到萨镇冰和陈绍宽一时都沉默不语了,张学良也只是含笑看着两人。室内安静已极。到了最后才听见萨镇冰咳嗽了一声,朝张学良点点头,笑道:“我们南北海军都属中国,照理应该不分彼此的。可是眼下这国情摆在那里,也不是我们海军可以改变的,中国毕竟还是陆军说了算,海军也就是个附属品罢了。”
  “……既然南边海军暂时不能够合成一股,那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不如就仿照北洋、南洋旧例,将东北海军改称北洋海军,负责防护北方各海口,屏障京师。而南方海军就改称南洋海军,负责南方海岸线的安全吧?”
  萨老头这一席话还算中肯,也给南北海军划分了地盘,以后大家就能暂时相安无事了。只是却将守护北洋各口的责任,一并抛给了东北海军。说完又矜持地捋起了胡子。张学良却只是笑笑:“萨鼎公所言甚合我父帅之意,今后南北海军就各守一边,确保海口无恙也就是了。”
  ……
  军阀总是脱不出拥兵自重的思路,而中国的海军也总是离不开南洋、北洋保守海口的路子。其实不仅是海军,就连国民政府军委会里面的大部分人也是这个脑子,让罗耀国这样一个来自后世的灵魂头疼不已。
  目前他的职务不过是军备部部长,军委会委员,国民党中常委罢了。陆军的事情,算他手长,有白崇禧、安思华、吴子良、李顺恩这样一般死党。还有黄埔系的学生,再加上一票德国来的“洋和尚”帮着念经,倒也是能发挥超常的影响。
  可是海军的事情,那帮福建佬还真不买他的账,哪怕是身兼海军军官学校校长和海军大学校长的“洋方丈”冈瑟·吕特晏斯帮着一起念经也没用。那帮子福建海军将领多半都是念英国经长大的,根本就不拿正眼瞧德国方丈。
  “……我未来之海军之主要责任应当以保卫南、北洋,以及广东、福建诸海口不失。因此定、镇二舰的最佳配置应该是南、北洋海军各一。南、北洋舰队再以此为核心,辅以重巡洋舰、轻巡洋舰、驱逐舰、航空母舰,组成强大完备之海军舰队,时时刻刻警戒巡航与各海口之间,使敌无机可乘,以达到御敌于国门之外的目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0/5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