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不语之仙墩鬼泣(校对)第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0

  索妮儿却认为萨满神女莽古不是常人,至少看这契丹女尸的头发,仍是那么浓密乌黑,只是没了活人才有的光泽。
  事到临头,张巨娃也没胆子取下女尸的黄金面具,他先伸手撸下几样金饰和琥珀柄银刀,递给我放进蛇皮口袋里,又将契丹女尸抱住金盒的手挪开,捧下那个嵌着玛瑙的金盒,这金盒有一尺多长。
  我揭开看了一眼,盒子分为三层,头一层只装着几块刻有古符的兽骨。
  索妮儿说:“我知道,这是莽古的噶啦哈。”
  我听说在东北地区,姑娘们喜欢一种兽骨制成的玩物叫“嘎拉哈”,传到关内叫“羊拐”,关外是用猪膝盖骨制成,关内则以羊膝盖骨来做,但都不是这种的东西,这几块兽骨年代古老,表面光润如玉,又刻着犬形符文,各面有赤黑青白几种颜色,也许是萨满老教预测吉凶用的东西,金盒其余两层,分别装着玉璧和大如龙眼的明珠,我不知那玉璧价值几何,只看那珠子让马灯照得泛出异光,只怕灭掉马灯,凭着珠光也可以数清契丹女尸的头发,实再是非同小可,我想起瞎老义说过倒斗最忌讳贪心,凡事不能做绝,琥珀璎珞玉刀金匣皆是身外之物,取之无妨,至于黄金覆面和女尸头下的伏虎玉枕不拿也罢。
  我正想叫张巨娃收手,忽听索妮儿说:“我瞅古墓里的壁画好像跟刚才不一样了!”
  我掩上金盒放进蛇皮口袋,抬眼看向契丹女尸身后的壁画,盯得久了会觉得要被那轮黑月吸进去,可要说壁画在不知不觉间有变化,这我倒看不出来,反正那壁画中间只是黑乎乎的一个大片。
  这时地上插的那柱香也快烧到头了,我本以为这柱香可以烧一个时辰,没成想至多能烧二十几分钟,我对张巨娃说:“差不多了,你要是不敢拿契丹女尸脸上的黄金面具,咱们就赶紧从古墓里出去了,这可不是留之地。”
  张巨娃初时提心吊胆,等他接连从契丹女尸身上撸下几件金饰,一看没出什么事,贼胆更壮,拿一件是拿,拿两件是拿,全拿了也是拿,当取不取,过后莫悔,想来想去,他还是要摘契丹女尸头上的黄金覆面。黄金覆面后头有玉搭扣,张巨娃用手揽住契丹女尸的头,解开缠在发髻中的玉扣,粗手笨脚忙得满头是汗,解了好几次才解开,此刻地上那柱香早也烧尽了。
  我不明白二老道为何非让我们在香灭前离开古墓,但这让我有一种很不好的预感,扯着张巨娃说:“别拿黄金覆面了,快走!”
  张巨娃还舍不得撒手,那黄金面具已经被他揭掉了。我和索妮儿站在张巨娃身后,仅有一盏马灯照明,看不到契丹女尸的脸,也不知张巨娃看见了什么,黑暗中只听他叫了声:“哎呀我的哥呀,吓死我了!”惊呼声中,他如触蛇蝎般闪到一旁。
  晃动不定的马灯光影下,我和索妮儿看到了契丹女尸的面容,这个被人们说成有倾国之色的萨满神女,在黄金面具下却只有一张枯树皮似的脸,深陷的两眼和嘴部像三个黑窟窿,如同壁画上的黑月一样可怖。
  契丹女尸也许在生前受到那个噩梦的纠缠,死得格外痛苦,难怪把张巨娃吓得不轻,我看在眼里,也感到头发根子直竖,口中对张巨娃说:“让你别摘女尸脸上的面具你非要摘,把自己吓着了不是?”可侧过头一看,刚才躲到一旁的张巨娃却不在那,他如果逃出墓室,我不会听不到脚步声,活生生的人怎么会在一瞬间突然消失?
  索妮儿骇然道:“人呢?撩了?”
  东北话说“撩了”,是说跑了的意思,我觉得张巨娃不可能撩得那么快,不知怎样作答,只好摸出手电筒照过去找人,猛然发现张巨娃让古墓里的壁画吃了。
第三章
千年噩梦
  张巨娃揭开契丹女尸的黄金覆面,_让脸如槁木的萨满神女吓破了胆,他闪身躲到墓室边上,随后这个人就突然不见了,直到我掏出手电筒照向墙壁,才看见张巨娃的上半截身子陷在壁画中,剩下两条腿还在用力踢蹬。
  1
  张巨娃揭开契丹女尸的黄金覆面,让脸如槁木的萨满神女吓破了胆,他闪身躲到墓室边上,随后这个人就突然不见了,直到我掏出手电筒照向墙壁,才看见张巨娃的上半截身子陷在壁画中,剩下两条腿还在用力踢蹬,好像是壁画中的人在动,抓住张巨娃往壁画里拽,这一连串的变故,全部发生在极短的时间之内,我根本来不及想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心中骇异之状,更是难以言说。
  我眼睁睁看着壁画里的人在动,可这辽代古墓在挖开之前,埋在地下长达千年,这么久没通过风,墓室中不该有活的东西存在,除非是古墓中的壁画兴妖作祟,那又怎么可能?
  心中耸栗之际,手电筒也拿不稳了,光束晃动中只见张巨娃在壁画中越陷越深,我和索妮儿均想救人要紧,顾不上怕,抛下手中的猎枪、马灯和蛇皮口袋,分别抱住张巨娃的一条腿,拼命向外拉扯。
  我们咬紧牙关使出全力,总算把张巨娃的半截身子从壁画中拽出,就看这人满身是血,脸上的皮都没了,面目已不可辨,说不上是死是活,看样子凶多吉少。要说半个人陷进墙壁里,那墓墙上有个窟窿才是,然而墙上的壁画仍是鲜艳完整,只是隆起了一大块,手电筒的光束照过去,能照到那壁画中的一个宫女,在恍惚的光影下,那宫女的脸正从壁画中凸起。
  我和索妮儿大吃一惊,这是壁画里的人要出来了?我们胆子再大,也不敢停下来看个究竟了,急忙拖着死狗般的张巨娃往后退开,惊慌之余,忘了身后有三具殉葬的干尸,我一脚绊上,身不由己地向后仰倒,头部重重撞到一块硬物,眼前一阵发黑。
  我这一跌,正摔在摩羯鱼床上,头下撞到的硬物是兽形石枕,几乎与侧卧了千年的契丹女尸脸对着脸,我心说这好不晦气,急于起身,却连跟手指也不能动,恰似被噩梦魇住了,意识陷进了女尸身后的壁画,也忘了身在辽国古墓中,恍惚间到了那棺椁近前,看那些黄金俑就在身边,我心想这可发财了,我和土地爷索妮儿在山里找上半辈子金脉,怕也是比不过这个金俑,刚想伸手去摸,缠在棺椁上的锁链蓦然断裂,金丝楠木椁开启,露出其中的玉棺,一个披散头发的人推开玉棺从里面匍匐而出,那人血口过腮,四肢僵硬,长发覆面,全身血污,拖出一条肚肠,半截还在棺椁中,转眼到了我面前,我骇异无比,喉咙便似塞住了发不出声,想逃又挪不开腿,只好闭上眼等死。
  忽然间,有人把我从尸床上拽起,我猛地睁开眼,大口喘着粗气,身上的冷汗都出透了,再看是索妮将我拽了起身,契丹女尸身后的壁画并没有什么变化,好像刚才的感受,只是头部撞到兽形石枕之后,意识在那一瞬间让梦魇住了,萨满神女莽古生前做了一个让她到死也忘不掉的噩梦,一千年后,我在这阴森的古墓地宫里,也做了一个同样的梦,虽然短暂,但那恐怖无比的情形,已足够让我记一辈子,我不知道自己为何会重复前人做过的梦,我当时想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寻思多半是契丹女尸厉鬼作祟,我们在古墓里撞上邪了,更想不到萨满神女的千年噩梦会一直缠着我不放。
  2
  当时我被索妮儿一拽,登时从梦魇中惊醒,胳膊腿好似灌满了黑醋,酸痛沉重,脑袋也撞得不轻,仍在发懵,手电筒晃动不定的光束下,看到张巨娃仍四仰八叉地躺着,生死不明,墓室侧面壁画中有个宫女的轮廓凸起,好像是那片墙皮在动。
  我对索妮儿说:“我不要紧,咱们快逃!”话音未落,头顶上忽然落下一片灰土,抬头一看,只见高处有几个近似麻袋般的物事在动,看不清到底是什么,但是古墓中色彩鲜艳的壁画,全绘在它们身上,不知何故,此时竟活转过来,自壁画中挣脱而出,留下一个个窟窿,炕沿山老沟下的契丹古墓封土完好,在我们挖开墓道前就没通过风,上千年的壁画中有鬼怪不成?
  这么一怔之下,已有一片墙皮般的物事掉落在我们身前,这东西身子扁平,软若无骨,头大而尾窄,形似琵琶,我手中只有电筒,捏着空拳难以应对,便抓起张巨娃扔在地上的山镐,狠狠地横扫过去,却似击中了一条破麻袋,那东西身上带着墙皮,忽然一口咬住了镐头,我心中骇异至极,急忙用力回夺。
  这时索妮儿端起猎枪,对准那破麻袋般的物事搂下了扳机,猎枪轰击的声响,在墓穴深处听来震耳欲聋,那东西被猎枪揭翻在地,我感觉手中一松,抢回了山镐,看那镐头上沾满了腐臭的脓水,山镐受其腐蚀,镐头化掉了一半,木柄早已连接不住,我倒吸一口冷气,躲在古墓壁画里千年不死的是何方神怪,竟能吐出强酸般的王水?
  索妮儿惊道:“你看……好像是琵琶蛇!”
  我想起听土地爷说过此事,相传老年间,东北原始森林和荒原大泽中有琵琶蛇,与其说像琵琶,那东西更像大得出奇的蛤蟆秧子,死后在地下化为枯芝般的干尸,据说此物为世代同体,后身依附在前身的尸体里,遇阳气而活,出生的过程近似爬虫冬眠,感受到天气转暖而复苏,契丹鲜卑等民族视其为神蛇,因为已经绝迹很久了,所以没人能说清这东西究竟是不是蛇,这个名字只是山中猎人故老相传的称呼,也有人说它是蝘蜓。
  此刻听索妮儿这么一说,我意识到契丹古墓里的东西可能是琵琶蛇,说不定是契丹人将琵琶蛇的干尸钉在墓墙中,抹以白灰面绘上壁画,地下墓穴阴冷,不动封土也就罢了,若有有盗墓贼闯进地宫,点起火烛加上盗墓贼呼吸的热度,足能使壁画里的琵琶蛇活转过来,把惊扰契丹女尸长眠的盗墓贼一个个吃掉,二老道让我们在一柱香的时间内离开,显然早知契丹古墓中有神蛇,却担心我们不敢进来盗墓取宝,故意隐瞒不说。
  炕沿子山老沟里的痕迹,大概也是琵琶蛇所留,当年老沟里有土鬼吃人的传闻由此而来,我暗骂那贼老道真是个挨千刀的,眼下却是尽快脱身要紧,古墓壁画中的琵琶蛇纷纷爬出,这东西身子前端像张开的破麻袋,比它大得多的东西也能一口吞下,索妮儿手中是条老掉牙的猎枪,我只握着半截镐把,绝难与之对敌,好在多数琵琶蛇刚从壁画中爬出,行动尚不灵活,我们还有机会逃走。
  张巨娃先前一头撞在壁画上,让墙中的琵琶蛇张口吞下半截,又被我和索妮儿拽出来,上半身血肉模糊,我们想逃的时候,听他哼了一声,可见还有口活气儿,我不忍把他扔在古墓里被琵琶蛇生吞活吃,当即和索妮儿倒拖了张巨娃的大腿往外跑,那条装着冥器珍宝的蛇皮口袋可来不及捡了。
  我一脚踢翻放在地上的马灯,灯油流出来,呼地一下冒起一片火,倒拖着张巨娃,借机逃进墓道,此时埋在壁画里的琵琶蛇相继挣脱,契丹古墓位于炕沿山下的一片簸箕形洼地中,上面覆盖着淤泥水草,下面是个土丘,墓室挖在土丘里,四壁砌砖搭柱支撑,那些琵琶蛇爬出壁画,在墙上留下不少大大小小的窟窿,土丘外的泥水立时涌入古墓,古墓之下也是深不可测的泥沼,半没在淤泥中的土丘中,突然灌进大量泥沙,立时向泥沼深处沉去。
  我和索妮儿相顾失色,想不到今天竟要陪着古墓中的契丹女尸,陷入大泽深处,只怕再过一个千年,也难有复见天日的机会。
  3
  土丘中的古墓涌进泥水,沉向大泽深处,最初下沉之势尚缓,我们求生心切,拖着半死不活的张巨娃拼命往外逃,手里能扔的东西全扔了,狂奔至墓道洞口。
  二老道等得心焦,进了墓道正往里面张望,他见我们只拖着血肉模糊的张巨娃,那蛇皮口袋却不在,就明白出什么事了,按捺不住贪心,给手心里一口唾沫,抄起火把想往墓道里走,他可能不知古墓中的变故,以为什么东西都怕火,带上火把逐开怪蛇,随手抓上两件珍宝再出来,总不能身入宝山空手而回,这贪念一起,早把他祖师爷当年立过的誓忘了,却又看出情形不对,站在原地犹豫不决。
  我和索妮儿带着张巨娃逃到此处,累得喘成了一团,惊魂未定,话也说不出了,还没顾得上告诉二老道,后半截墓道突然垮塌下来,整个让淤泥埋住了,二老道站得位置靠里,在那伸着脑袋往里看,发觉墓道塌陷为时已晚,我眼瞅着他让泥石埋在辽墓之中,拿倒斗的行话说是“土了点儿了”。
  我和索妮儿用力将张巨娃托上盗洞,转头看见二老道被活埋,心中均是一寒,可我们立足的地方,已经快让淤泥没过了膝盖,只得爬出墓道,耳听西风呜咽,眼见黄草连天,白云当空,之前那些惊心动魄的事情好像从没发生过,只有沼泽里咕咚咕咚的冒着泡,那是古墓沉入泥沼深处的动静,没多会儿也不见了,山下仅剩半段被淤泥塞满的墓道。
  经过这些事,我深知瞎老义所言不虚,盗墓取宝起了贪念准要人命,那二老道也算有些手段的盗墓贼了,只因一念之差万劫不复,我们也险些送掉性命,张巨娃脸上的皮肉掉没了,昏昏沉沉人事不省,幸得索妮儿找来一些菩萨草,给张巨娃裹好伤灌下药汤,吊住一口气得以不死,我和索妮儿架着他一步步往外走,走到半路上,朔风夹雪直扑人面,不到片刻,已是漫天皆白,自古道“胡地六月便飞雪”,这话是一点不错,我们没有御寒之物,只得加紧赶路,在天气变得恶劣之前,终于走出了这片吃人不吐骨头的草海,把张巨娃送到诺敏河的一个屯子里将养。我将二老道给的钱和在墓门上抠下的鎏金铜疙瘩,全留给了张巨娃,又找地方给二老道烧了些纸钱,超度这老贼一场。
  回到林场之后,索妮儿不敢跟她爷爷隐瞒,进老沟盗墓这件事让土地爷知道了,老头吹胡子瞪眼地数落索妮儿,还轮着棒子要打她,我只好把事情揽在自己头上,但是我也怕土地爷的倔脾气,借故先回家一趟,想等老头子气儿消了再说,返程火车从一个林场附近的小站出发,告别前来送行的索妮儿,我一个人坐在车厢里若有所失,闷极了无聊,翻看手头的一册旧书打发时间,那是二老道祖师传下的阴阳宝笈,内容不止山形水势阴坟阳宅,也有入地寻龙算命解梦之类,二老道被活埋在炕沿山古墓,可他这本祖传阴阳宝笈还放在外面,我在他背包中找火柴时翻了出来,我想带回去给瞎老义,之前未级细观,坐在火车里才有机会翻阅,我先看了看那些所谓的风水形势,这跟瞎老义说的并无太大出入,只不过多了图解,看起来更容易领悟,等翻至道家解梦的部分,我立刻想到了老沟古墓中的壁画。
  我在火车上反复看了几遍道家解梦的秘诀,可是壁画中萨满神女莽古在一千年前做过的那个噩梦,根本无解,这次听信二老道的鬼话,去炕沿子山老沟盗墓,实在是倒霉透顶,事后想起来,也要怪自己草率鲁莽,但是敢做就要敢当,没什么可抱怨的,又以为事情已经过去了,怎知这千年的噩梦才刚刚开了个头,更加不可思议的事情还在后面。
第四章
通天黄泉
  两千年前伏牛山通天岭的气候温暖潮湿,到处覆盖着森林,到后来水土流失,连山猫土狗也不多见了,仅剩下荒山野岭,途中除了山就是山,还都是形同坟崮的秃山,群山连绵起伏,有如一座座巨大的坟丘,一直延展到天的尽头。
  1
  记忆中那一年的北京,闷热少雨,尘土却很大,黄乎乎的天,灰蒙蒙的地,很少见得到晴空,据传明朝末年,李闯王进北京,出了一句民谚:“天洒黄,动刀兵;地蒙尘,走人狼。”人狼者,意指人中之狼,凶徒也,如今虽说海内平定,没有战事,可酷暑时节出现反常的沙尘天气,也不像什么好征兆。
  我在从火车站回家的路上,看见这灰黄的天地,已然生出不好的预感,心里说不出的怕,又不知在怕什么,到家一看,瞎老义已经不在了,是前一天走的,我没能见上他最后一面,往常瞎老义的身子骨就不好,眼神儿也不大行,却有很多常人不及之处,比如谁带来一枚翠玉扳指,瞎老义先拿鼻子闻一闻,再用手摸一摸,顶多伸出舌头舔一下,便能说出扳指的年头,也说得出是坟里埋的,还是家里传的,几乎没错过,要没这两下子,又怎敢在鬼市上换取灯儿打软鼓?当年,在古董行里提起瞎老义的字号,没有人不服,他这辈子存下不少珍宝,可惜大多毁于文革,仅是吃烤肉用的铁炙子和狼皮褥幸免于难,还有一路墓道石的买卖,在瞎老义临走前有过交代,他将这些东西全留给我了。
  瞎老义虽然去世了,但是人死留名,他的字号仍在,大伙看瞎老义的面子,以为我也有两下子,应该是瞎老义的高徒,隔三差五就有人拿东西请我掌眼,怎样也推脱不开,好在我以往听瞎老义说得多了,真东西也见过不少,躲不开便连蒙带唬地应付应付,倒不至于砸了瞎老义的字号,有时我也卷几包取灯儿,一个人去到鬼市蹲着,想撞大运收几件行货。
  那些年瞎老义主要做“墓道石”的生意,河北赤城周边有个叫独石口的地方,顾名思义,当地有一块上古时期留下的独石,巨石孤兀,平地凸起,高两丈多,绕着走一圈大约是百余步,长年累月饱受日晒雨淋,依旧巍然不动,巨石上生有古榆四株,枝繁叶茂,大可蔽牛,关于独石从何而来,古往今来传说甚多,至今没个定论,当地以出石活儿著称,包括墓道里的“墓砖、柱杵、翁仲”等等,在独石口应有尽有,有真的,也有仿的。
  这一路生意较为冷僻,讲究可也不少,尤其是带鸟兽纹饰的墓道石,无不有说头,比如“螭首是望远之意;身似鹞鹰的鱼能喷云雨,可以用来镇火;狻猊有延续香火的含义;单角牛是獬豸,能够分辨忠奸善恶”,相信这些风俗的主顾,大多是乡下的村官和土财主,九十年代初,这股风气又在农村死灰复燃,他们为老祖宗修坟不怕花钱,给自家祖坟用几百年前的墓道石,也是很体面的事,墓道石的种类极多,譬如带阴刻或浮雕的旧坟砖、墓道里的柱杵、镇墓辟邪的翁仲、石俑石马,这些都叫“墓道石”,主顾们各取所需,钱多之人用真的,钱少之人用仿的,这类石活儿大部分出自河北赤城一带,瞎老义在七八年前开始,专做这路买卖,他死后还欠着不少主顾的墓道石,那些人也来找我,我拆东墙补西墙,每天打点这些主顾,更要经常到乡下取石活儿,忙得脱不开身,一想到这是瞎老义给我留下的买卖,怎么困难也不能扔下不做,且对付一天是一天,只好先写封信告诉索妮儿,告诉她今年先不回了,等明年开春再到东北去找金脉。
  此后我陆续跑了几趟冀北独石口,慢慢摸索出一些门道,只要同当地老乡混熟了,什么事都好商量,自古以来,冀北山民好客成俗,在他们那地方,客人进门喝茶吃饭一概用特号大碗招呼,你去到那也得懂规矩,一是喝茶不能喝得碗底朝天,二是上桌吃饭,不能吃到一半放下筷子,否则会视为瞧不起主人,吃饱之后要把两根筷子平放在碗口上,听说天冷的时候,你到村子里还要跟主人全家睡同一处大炕,决不可避嫌推脱,临别之际,板栗大枣柿子等土产,定让你能带走多少带走多少,此地整村整村出石匠,仿古的石活儿做得很地道,更有从山上扒出的坟砖墓石,这一忙活起来,再没有多余的心思了,那阵子我是一天接一天的混日子,但有时连着做噩梦,闭上眼就见到棺材里的死人拖着肠子爬出来,我认为可能是自己想得太多了,却也不免惴惴不安,直到我在豫西深山中,遇到一位早已躺在棺材里的奇人。
  2
  常言说得好——“发财遇贵人,倒霉遇勾头”,我去豫西也因有个勾头,经常来杠房胡同找我的人当中,有一位是我的远房亲戚,人送绰号“大烟碟儿”,要按辈分算,我该叫他表叔,实际上比我大不了多少,人家是萝卜不大,长在辈儿上了,我也不知道这辈分是怎么论从哪论,反正是远房亲戚,一表三千里,太远了,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我觉得很吃亏,只肯称呼他的绰号“大烟碟儿”,因为他烟瘾大,整日里烟不离口,街面上的人全这么叫他,他这个人穷讲究,心大胆小,经常惹事,却不敢担当,也不知他们家祖坟上的哪根蒿草长歪了,运气向来不好,他十几岁那年,突然想了解女人的秘密,控制不住冲动去扒女厕所墙头,里头什么样还没看到,却让路过的居委会发现了,被两个街道大妈揪送派出所,还没等民警问,自己就哭着把从小到大犯的各种错误全交代了,包括他爹两年前去野炕嫖过一次,那年头判得重,他爹被发去了大西北劳改,大烟碟儿是先蹲拘留后退学,从那开始一直在社会上混,到如今高不成低不就,整天到处晃悠,一贯不务正业,凭着能说会道,在鬼市上倒腾些假东西,他看别人挣钱格外眼红,也去农村找老乡收购古董,收回来再想办法找买主儿,他总跟我说只要赶上时运收着真东西,好比平地捡块狗头金,能一口吃个大胖子,可如今那些在农村种地的老乡们,也开始学得不忠厚了,提前到城里买几件假货摆在自家炕头,等到有收古董的贩子们进村到他家里来,便谎称是在地里刨出来的,他没少在这方面吃亏上当,让那些老农坑怕了,太偏远的地方他一个人不敢去,何况又没有足够的眼力,去了也是白去。
  那年夏天始终不下雨,到处都是蒸笼般的热,这么热的天气,大烟碟儿却非要找我吃烤肉,在瞎老义去世之后,我没再用铁炙子烤过肉,因为没收到像样的东西,可拗不过大烟碟儿,当天仍是在那间破屋里,用松塔松枝点上火烤肉吃,还喝了几两白酒,天热满头是汗,我想到他是有事要找我说,正寻思他会从哪说起,只听大烟碟儿仰天长叹道:“唉……你哥哥我是多么要强的一个人,当初是那么有理想有抱负,可争不过命啊,命不行,再怎么要强全算白饶,当年只不过扒了一次女厕所墙头,什么都没看着呢,就给抓进了派出所,前途从此毁了,还把我们家老头子搭了进去,你说十五六岁的半大小子,谁没做过些几件出格的举动?怎么偏让我这么倒霉?”
  我说:“你进了派出所还没等人家审你,自己先主动交代了,那能怪得着谁?”
  大烟碟儿又叹道:“吃亏就吃亏在那时候小,不懂事,以为公安把人逮进局子,二话不说,先拿铁砂枪顶住屁股轰一枪,什么好汉能架得住这么一下?你哥哥我一想,士可杀不可辱啊,趁早自己坦白了,好歹保住屁股,管他从宽还是从严呢,所以全撂了,哪想到铁砂枪打屁眼儿全是谣言,唉……这个这个……”
  我说:“碟儿哥,咱们不提那些丢人现眼的事了,你近来买卖做得怎么样?”
  大烟碟儿这次来找我,正是想说此事,打算让我跟他合伙到乡下找几件真东西,这次把家底儿全带上了,在近处找不到像样的东西,想发财就得豁出去担些风险,到这种偏远地区碰碰运气,运气好的话,一趟能顶十趟,他对我说:“咱俩既是亲戚又是兄弟,你哥哥我长这么大没求过别人,你不帮谁,也得帮我一次。”说到去什么地方,大烟碟儿早有主意,递过一张纸让我看。
  我看那纸上有字,接过来念道:“毛主席赛过我亲爷爷……”我很是不解,问道:“什么意思?要带我去参观主席纪念堂?”
  大烟碟儿听着也不对劲儿,仔细一看发现我把纸拿反了,那是他顺手从一张旧报纸上扯下来的书页,他翻过来让我看另一面,纸上七扭八歪地画着地形图,当中有座大山,他说那是豫西伏牛山通天岭,以前曾有人在通天岭黄泉沟的村民手中,收到一只玉杯,通体玉质的酒杯,杯上还带金扣,古代只有皇帝或诸侯王祭神时才能用这种金扣玉杯,通天岭可能有古墓,解放前村民们耕地时,曾挖出过石俑玉璧,听说深山里还有飞僵。
  3
  通天岭近乎与世隔绝,古时候不仅有野人山鬼出没,相传还有飞僵,不过那都是解放前盗墓贼和古董贩子口中的传说,几百年以来谁也没见过,鬼市儿上流传着很多类似的小道消息,大部分不能当真,大烟碟儿却上了心,他根据别人的讲述,画下了这张简易地图,让我无论如何让跟他走一趟,其实他这张图完全没有参考价值。
  如果是做挖坟盗宝的勾当,我并不想跟他折进去,只去通天岭下的山村走一趟收几件东西倒没什么,我听说河南跟山西交界的伏牛山,是太行秦岭余脉相连的皱褶区,山势不是一般的大,通天岭就在这片大山之中,自古以来,豫西匪患严重,专出“趟将”,豫西乡言土语将土匪称为“趟将”,清朝末年到民国期间战乱不断,加上连年旱灾,正是遍地出土匪的年头,那时候豫西的趟将不下十万之众,以东陵盗宝闻名的军阀头子孙殿英,当初也是在豫西做趟将起的家,在过去的迷信传说中,上有九重天为玄天,下有九重泉为黄泉,仅听黄泉沟这名字也是凶险,跟通天岭正好相反,一个高一个深,可见山势落差之大,虽说今时不同往日,豫西的趟将在解放后被全部剿灭,早已没有匪患了,但是通天岭深山闭塞,罕有人迹,难保不会遇上意外,让大烟碟儿一个人去我也不放心,又激起了猎奇之心,答应跟他走一趟。
  我们寻思计划时常赶不上变化,途中走一步看一步,之前没必要做太多准备,于是转天就凭着一条几十年前的传说,出发前往豫西那片大山,通天岭山势雄伟,北接太行,西连秦岭,群峰如塑,那是多大的山脉,上哪去找一条不起眼的山沟?
  没想到地图册上还真有这么个通天岭黄泉沟,位置虽在大山里,却有险路可通,哪怕是深山老林,只要通了路,有村舍人家,你就不必担心遇上野兽,我们取道进山,途中搭了辆过路的运输小货车,开小货车跑运输的司机是个退伍兵,和我们一样同是里城中人,姓皮,一身的腱子肉,我听有其余路过的司机认识他,都管他叫“厚脸皮”,大概是他的外号,厚脸皮司机打包票说可以把我们捎到通天岭,下车走几里山路边是黄泉沟,但到地方要收车钱,大烟碟儿嘴皮子都磨破了,他是一分钱不肯少要,又告诉我们那地方山陡路险,要经过很多悬崖,山路不平整,非常难走。大烟碟儿无法可想,只得同意按说定的价格付钱,搭了这厚脸皮司机的车。
  厚脸皮司机说:“钱不白花,哥儿俩找没人的地方偷着乐去吧,我带你们走乌鼠洞,那是条近路,天黑之前准到。”他驾驶汽车往大山深处前进,我们看见沿途因风化剥蚀,形成了山顶平整边缘陡峭的崮形地貌,这些方形的山丘或大或小,都和坟头相似。
  听说古代通天岭有种很奇怪的动物出没,这种动物“人面长唇,黑身有毛,反踵,见人笑亦笑”,这是形容它的脸像人脸,嘴唇奇长,满身的黑毛,和人一样会笑,看这描述近似野人或人熊,但早已经灭绝了,因为两千年前伏牛山通天岭的气候温暖潮湿,到处覆盖着森林,到后来水土流失,连山猫土狗也不多见了,仅剩下荒山野岭,途中除了山就是山,还都是形同坟崮的秃山,群山连绵起伏,有如一座座巨大的坟丘,一直延展到天的尽头。
第五章
乌鼠奇遇
  那些谷物埋到坟墓里年深岁久,在很特殊的条件下,会使罐子里的粮食发酵变成美酒,死尸腐烂散发出的尸气,以及坟穴里的阴气,种种因素缺一不可,盗墓者揭开棺材中的罐子,如果闻不到腐臭,反而有种罕有的异香,民间说白话,称之为“顶棺酒”。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