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龙佳婿(校对)第5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7/580

  “莹莹,你就没有什么想对朕说的?你就不担心朕追究张寿的事吗?”
  “皇上您要是也和某些学民间愚夫愚妇的人那样,那我就和阿寿远走高飞好了。”说这话的时候,朱莹仿佛在说一件踏青出游的小事那样轻松写意,甚至脸色都没变一下。
  她没有在乎自己的父亲那瞬间犹如针刺似的怒目相视,也没有惧怕皇帝那张拉长的冷脸,自顾自地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更何况是这种莫须有的猜测?阿寿不揽权,不管事,不结党,不营私,结果就因为别人那点怀疑险些连命都没了,他不冤枉吗?”
  “最重要的是,他真的有藏私吗?真的有和那些杏林名医,有名工匠似的,悄悄藏一手当成自己的杀手锏,然后觉得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吗?没有!我只看到他努力地想要把自己知道的东西一点一点拿出来教授别人,我只看到他在用心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如果连他这种温和无害性子的人都容不下的话,那我这个口无遮拦,脾气暴躁,一点就爆的,岂不是更加死无葬身之地?”
  “莹莹你胡说八道什么!”这一次,就连朱泾都忍不住开口喝止,但接下来的一句话,却充分表达出了他这个当父亲的糟糕心情,“太不像话了,哪有这样诅咒自己的!”
  知道朱泾从来都把这个女儿当成掌上明珠,再加上自己也一直都把朱莹当成女儿一般看待,皇帝自忖能够体会自家表兄这种急怒的心情。尤其是知道刚刚人亲自把张寿从火场背出来,他那心情就更加微妙而复杂了。
  因此,见朱莹气势汹汹地瞪视着自己,一旁的张寿却没有说什么,而是依旧气度从容地站在那儿,仿佛并不惧怕他是一言可决人生死荣辱的天子,也没有什么待罪听天命的自觉,他不禁想到了刚刚朱泾对自己复述的楚宽那些话。
  乡野少年,幼无名师,哪怕葛雍确实教过人一段日子,但他那个老师的行踪他还是有数的,绝不可能常常在那种偏僻的乡村逗留,因此,张寿要经历怎样的教导和磨砺,这才能够如同水中被激流冲刷的圆润卵石,滑不留手,却屹然不动?
  而这些教导和磨砺,却偏偏都藏在水面之下。
  于是,在如今这种只要和别人不同就会被认为是不同寻常的时代,这个少年就犹如黑暗中的火炬那般醒目。楚宽以为他是真的被葛雍那番言辞蒙蔽,所以忽略了张寿的那些不凡之处,可是,他怎么可能忽略?
  他自己就是最离经叛道的天子,又怎会忽视一个比他更加离经叛道的人?
  要知道,他早就看出来了,张寿打心眼里就从来都没有敬畏过他这个皇帝,至于朝中那些位高权重的老大人们,他也从来都没有任何惧怕。
  不是蔑视轻视,而是完完全全的视若平等。在森严的礼法之下,任何老夫子都不可能教出这样的学生,葛雍也不行!
  楚宽的以命相谏虽说如同一根刺似的梗在皇帝心头,而朱莹这话更是刺人刺心,但他最终还是笑了起来。虽然那笑声不如往日那般明澈爽朗,可他脸上的阴霾却渐渐散去。
  “好了,莹莹你不用这么一副美人护英雄的样子,朕没打算对张寿怎么样。就如你爹对楚宽说的,天下能打仗的名将不止他一个,而朕身边的心腹也不止楚宽一个。朕是很推崇太祖皇帝,但朕从来都没有寄希望于一堆故纸。”
  他没有提什么军器局那些所谓要失传的火器,也没提古今通集库中那些兴许他今生今世,甚至今后几代皇帝也未必能翻译出来的太祖手札,而是背手而立,一字一句地说:“朕当年刚登基的时候,年纪还小,又好大言,喜弓马,常常和大臣冲突,那时候曾经有人背后说……”
  “朕活不长,如果活得长的话,一定是祸国昏君!”
  他说到这呵呵笑了笑,随即若无其事地说:“其实永辰十年那一次,朕差点就没命了,后来也有两次病得七死八活,几乎一命呜呼。好在朕性子渐渐收敛了不少,也没有任凭喜好用人,朝野风评总算是好了许多。但真正了解朕的人都知道,朕其实根本就不在乎这些。”
  “皇家那些一直以来维持着宫廷开销的船队,在朕手上,其实好几年之前就不再只是忙着通商赚钱,而是正在重新勘定四海,绘制地图和海图,顺便也从海外买点书回来。只可惜,实在是看不懂,那些文字都和鬼画符似的。并不是去年底才第一次送回来。”
  “军器局里明暗两本账,一半的火枪火炮都送上了那些船,这笔帐甚至瞒过了楚宽,渭南伯张康又是个最谨慎不过的人,以至于楚宽竟然真的以为某些火炮已经失传了。实则那只是因为草原上没有坚城,北征携带火炮不便,根本用不上而已。”
  “当然也不是没有问题,皇家那些船上的船长和水手培养,一向是父子师徒传帮带,确实不如张寿你上书说的新学制度。朕只是没想到,居然有那么一些官宦子弟肯去冒那样的风险,竟然愿意冒着葬身鱼腹的危险去海外看看。哪怕其中不少人身怀功利之心……”
  “但朕很欣赏这样的功利。”
  他突然回头瞥了一眼朱泾,见自己这番话之后,对方脸上固然把惊愕掩藏得很好,但眼神中却到底流露出了一些意外的情绪,他这才心满意足地重新回头,随即瞅了瞅同样瞪大的朱莹,目光却又落在了仿佛正在思量什么的张寿身上。
  可紧跟着,他却突然开口问道:“楚宽把你支到什么地方去了?你又怎么赶回来的?”
  虽说皇帝不曾指名道姓,但花七怎么可能会错意?刚刚遭遇阿六莫名其妙交手一阵子,等听朱莹说出那番话时,他其实已经想溜,是斟酌再三方才留了下来。此时此刻,他在心里叹了一口气,终究还是实话实说。
  “楚宽说,天津临海大营那边又出了事,说是雄指挥使遇刺,皇上让我赶过去看看。”他刚说到这,就听到背后传来了一声嗤笑,不用看他都知道,那是阿六的声音。要是平常被徒弟这么讥讽,他肯定要找这小子算账,此时却不得不忍气吞声。
  毕竟,终日打雁却被雁啄,这实在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所以,他压根懒得提楚宽伪造出的信使,令牌以及某些其他证物让他不得不确信,直截了当地说:“但是,我赶到半路无巧不巧坐骑失蹄,找驿站换马的时候,我随口问了一句驿丞,人却说根本就没见过紧急信使。”
  这样的巧合,皇帝听了不禁一阵无语。然而,这样的巧合却实在是合情合理。朝廷严格规定了动用四百里和六百里加急,也就是驿道驰马的速度和等级,所以是否紧急信使,对于天天迎来送往的驿丞来说,那真的是只要一眼就能看出来。
  毕竟,马匹在这年头也算是需要爱惜的东西,如果不是有十万火急的大事,谁会不顾一切在大道上打马飞驰?废掉一匹马要多少钱?就算达官显贵豪富之家,也不愿意轻易负担这样没必要的损耗。
  “那你就立刻赶回来了?”
  “我对那驿丞出示了调动驿站的令牌,调了一个驿兵去临海大营送信,一个驿兵跟在后头。”至于为什么这么做,花七知道眼前这些都是聪明人,根本就不用他再多费唇舌——至于那个一脸木讷的笨徒弟,如今也恐怕是脸笨心明,再小觑他,倒霉的只会是他自己。
  既然大多数事情都已经真相大白,皇帝终于意兴阑珊地摇了摇头,随即做出了决定。
  “事情就到此为止吧。张寿,不论你的老师是谁,你到底是不是生而知之,你又到底懂得多少这世上其他人不懂得的东西,朕都不在乎。身为天子,忌惮这个,不容那个,到头来只不过是庸碌的独夫!你想做什么尽管放手去做,要说什么尽管开口说,不用有所顾忌!”
  见张寿身旁的朱莹赫然比谁都要高兴,那种雀跃的样子就和从前一样鲜活真切,皇帝只觉得此时明明沉郁难言的心情突然好转了不少。
  因此,他那原本有些生硬的语气,不知不觉也变得柔和了下来。
  “朕一直都把莹莹当成女儿,奈何她是个倔强硬气的丫头,从来都不肯接受什么其他的名分,就连朕曾经赐过公主冠服,她也直接给压在箱底。但是,张寿,朕希望你记住一点……”皇帝顿了一顿,有意无意地瞥了朱泾一眼,最后重重咳嗽了一声。
  “如果刚刚换成是朕,也一定会把你从火场背出来!”
  张寿正在气定神闲地思量自己是不是应该多少表示一下感谢,毕竟,皇帝慷慨表示自己日后说话处事都能拥有相应自由,在楚宽那番不成功的逼凌之后,也算是一个好消息。可这最后一句话还是把他给镇住了,以至于他情不自禁地抬头朝皇帝身后的朱泾看去。
  果不其然,一贯脸黑的岳父大人,这会儿那张脸简直和锅底盔似的。尤其是当皇帝似乎尤嫌不足地又补充了一句,朕也把你当成女婿之后,他就只见朱泾终于忍不住眉头大皱,沉声反对道:“皇上慎言!”
  然而,皇帝是什么人,怎么会在意这种程度的抗议?他嘿然一笑,若无其事地说:“有什么好慎言的,这儿都是自己人,朕和你也和亲兄弟差不多。朕一向视太夫人为半母,你家大郎二郎朕也一样当成半子,朕那些不争气的儿子女儿,也是你的晚辈!”
  听到这里,张寿忍不住在心里吐槽——幸好皇帝没说,你母亲是我母亲,你儿女是我儿女,你媳妇也是我媳妇……否则朱泾肯定会和皇帝拼命!
  虽说刚刚才在鬼门关上转了一圈,可他此时却完全没办法生出什么悲凉颓唐的情绪,甚至嘴角还露出了一丝微笑,竟是笑吟吟地开口说道:“这么说,我一个人,却能有两位岳父大人,倒是世间少有的奇遇。不过既然说是半子,朱二哥已经成婚了,皇上可千万别忘了他。”
  “忘不了!”皇帝哑然失笑道,“那小子一向文不成武不就,如今也能有出息,朕这个表叔的,怎么能没个表示?放心吧,朕会给他一个官职!”
  放什么心,你如果真的给我才头痛!朱泾刚刚反对无效,心里就已经够无语了,此时他更是觉得一个头两个大。他甚至忍不住狠狠瞪了张寿一眼,第一次想刚刚要是把人扔在火场是不是更好——反正有阿六缠住楚宽,这个鬼机灵的小子也肯定不会死!
  当一行人从白云观出来之后,偏殿中的那场火却也已经被扑灭了。所幸楚宽之前不知道用了什么借口把这里的所有道士和香客全都清空,这场突如其来的火却也没有造成太严重的后果,至于重修要多少钱,那已经是小问题了。
  而落在最后的花七瞅了一眼那盖着白布被搬上马车的尸体,却忍不住轻轻按了按胸口。楚宽早早托他向太后转交一封信,还是等他查验之后再说,不然就当成没这回事好了!
第八百八十二章
余韵
  “楚宽,把父皇送的那块新墨拿来。”
  当这句话久久没有引来回音之后,三皇子这才抬起头来,随即深深叹了一口气。每天在慈庆宫里读书,时间越是长,越是能感受到楚宽的妥帖和好处。人常常只是默默站在这里,就能把你的所有需要全部满足,所以但凡是像现在这样人突然不在,他反而就不习惯了。
  “果然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小小的太子殿下迸出了这么一句并不怎么适合此情此景的话,继而就忍不住思量,楚宽这又是上哪去了。前一次人出远门,他还记得,那是去营救被那群叛贼挟持为人质的二皇子,虽说后来没能救成,却也杀光所有叛贼做了陪祭。
  而楚宽名为万安宫管事牌子,可母亲从来都没要求楚宽呆在万安宫,反而殷切嘱咐楚宽好好照应他,如今人不在慈庆宫,却也绝对不在万安宫,必定是又出宫办什么事去了。
  说起来,自从那次二皇子的事情之后,父皇对人看似疏远了许多,他是不是要劝一劝?
  当三皇子在心里盘算着这件事时,他突然听到外间传来了一阵喧哗,然后随着一声三哥,四皇子就一阵风似的冲了进来。可是,人前脚刚进门,却又拨开门帘对外头大声嚷嚷道:“我和三哥说话,你们全都给我滚远远的,不许靠近!”
  三皇子顿时心里一阵纳闷。今天的课已经都结束了,侍读们也都回去了。鉴于之前某些老大人们希望不要在这里用识文断字的内侍,而楚宽又常常在这里执役,这慈庆宫也就是外头有一些洒扫的人,绝对不敢进来又或者偷听,他这四弟的吩咐不是多此一举吗?
  四皇子当然不知道自家三哥竟然想的是这个。他一溜烟冲上前来,一把拉起三皇子,东张西望了一会儿,就立刻压低声音说:“三哥,楚宽死了!”
  “什么死了?”三皇子第一时间还没反应过来,问了一句之后,他这才终于醒悟到四皇子到底说了什么,脸色遽变,“他怎么可能死的!是谁行刺他,还是……”
  还是两个字之后的话,到了嘴边之后,三皇子却硬生生给掐断了。如果不是行刺,那么能杀死楚宽的人,就只可能是父皇。可父皇为什么要这样做?楚宽不是从小和父皇一块长大的人吗?据说,在那个最危险的时期,人曾经救过父皇和太后好几次!
  四皇子见三皇子面色变幻不定,低头再看见人拳头捏紧了又松开,松开了又握紧,分明是情绪激动,虽说他不怎么明白三哥什么时候和楚宽关系这么好了,但他还是聪明地没有追问下去,而是小声说道:“是陈永寿特地告诉我的,还吩咐让我告诉三哥,今后别再提他。”
  在三皇子看来,这就等同于确证父皇因为什么事杀了楚宽。他原本苍白的脸一下子变得更白了一些,待要说些什么,可嘴唇哆嗦了好一阵子,他却愣是一个字都没能说出来。足足好一会儿,他才恢复了语言能力。
  “四弟,你让我想一想……”
  四皇子看出三皇子此时一颗心已经乱了,他犹豫了一下,最后就小声问道:“这事儿挺突然的,而且陈公公既然这么提醒,背后肯定有名堂……要不,我去请教一下老师?他是父皇很信任的人,而且消息也灵通。这会儿太阳还没落山,我抓紧的话应该来得及跑一趟。”
  虽然理智告诉自己,不应该因为这种事去打扰张寿,而且三皇子扪心自问,自己毕竟还没到离不开楚宽的地步,更谈不上多深厚的情分,毕竟,他又不是父皇那样,和人从小一块长大,几十年的朝夕相处。
  因此,斟酌了好一会儿,他最终小声说道:“四弟你去见老师的时候,话说得缓和一些,就说楚宽如果死了,父皇会不会因此情绪低落,我这个身为儿子的又该如何。其他的话你不要多问,陈公公既然单独提醒你,这事情最好还是谨慎一些。”
  “三哥你就看我的吧!”
  四皇子信心满满,却是也顾不得安抚三皇子的情绪了,转身拔腿就跑。他这一走,刚刚勉强维持住太子兄长样子的三皇子,这才完全没有继续假装的力气了,脑海中满满当当都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恐惧。这恐惧不是因为楚宽的死,而是他想到这两年父皇身边已经没了的人。
  废后母子三人,再加上楚宽,也许还得算上柳枫这个曾经的管事牌子……这都算得上是父皇曾经最亲近的人了。虽然后两个和前三个的地位天差地别,但在亲近程度上却差不了多少,在历经这样一次次的严重打击之后,父皇心里是个什么滋味?
  三皇子竭力不去想自己的事,想楚宽的事,而是设身处地试图去站在父皇的立场上思量这一桩桩一件件,一个人枯坐在那里,不知不觉就有些痴了。而外间人没有吩咐却也不敢进来,他也不知道就这么坐了多久,甚至忘了嘴中口渴,腹中饥饿。
  直到那个熟悉的声音去而复返,他才一下子惊醒了过来。抬头看到叫嚷着三哥的四皇子风风火火进来,背后却没有跟着张寿,他虽说因为四周环境而意识到夜晚降临,宫门将闭,老师没可能在这种时候入宫,但心里却还到底有些失落和遗憾。
  但下一刻,这些情绪就被四皇子挨着他坐下的那番耳语给完全冲散了:“三哥,幸好我去问老师,原来楚宽今天是在白云观约见老师,后来就自尽的!”
  感觉到一旁的兄长已经完全僵在了那儿,想到自己之前在张寿那儿听到事情原委时也是这样发懵到几乎失语的情景,四皇子就觉得这完全在情理之中。
  虽说张寿没有对他说得太详细,但他还是绘声绘色地把张寿告诉他的故事再次加工了一番,然后转述给了三皇子。哪怕没有朱泾和楚宽一来一往多番言语交锋的细节,可具体事由却很清楚了。
  可是,当他说得告一段落,深深吸了一口气打算骂人两句时,就听到了一个幽幽的声音:“这种事居然舍近求远去问张寿,你怎么不知道来亲自问朕?”
  兄弟俩同时抬头,当发现来的是自家父皇,四皇子几乎下意识地直接闪到了三皇子背后。见父皇脸色有些青白,眼睛里甚至有些血丝,熊孩子也不知道是哪来的冲动,竟是鼓起勇气叫道:“父皇你别伤心,为楚宽那种家伙,不值得……”
  可他这话还没说完,就发现自家父皇那表情异常吓人,这顿时直接就给镇住了。他有些畏怯地缩了缩脑袋,有心表现得一下自己的勇气,可到头来还是闭上了嘴。结果,皇帝下一刻说出来的话,就把他再次吓着了。于是,熊孩子一千个一万个庆幸自己没继续说下去。
  “为他伤心确实不值得。你们的那两个不成器的兄长,都是他杀的,废后也是他杀的,朕现在想想,这母子三人固然做过很多蠢事错事,死了也确实不冤枉,但有些事情,只怕是楚宽栽赃在他们头上的。朕之所以废后逐子,其实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他促成的。”
  三皇子只觉得后背心发凉,想要劝慰,舌头却犹如僵住了似的一个字都说不出来。因为他已然意识到,父皇废后逐子,这其中最大的受益者就是自己,而自己又因为楚宽的死而陷入彷徨,一旦父皇疑心他又或者母亲,那就真的是天大的祸事了。
  小小的太子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惊怖之中,直到后背传来了四皇子不停戳戳戳的温软触感,他这才惊醒了过来,可说话的声音却已然有些沙哑:“父皇,这些是老师说的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7/58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