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龙佳婿(校对)第4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0/580

  什么叫做又惊又怒,那便是此刻永平公主的心情了。洪氏虽说绵里藏针,绝不是好相与的,但毕竟身份局限,不可能和她相争,可朱莹从来就对这种事没兴趣,怎么突然就跳了出来要横插一杠子?监学巡查……简直是笑话,朱莹不学无术难道不是京城有名的吗?
  而朱莹自然不会去看永平公主是什么脸色——事实上,刚刚给四皇子求情的人中,只有三皇子和德阳公主,却不见永平公主,她就知道永平公主心里在打什么小九九。
  因而,原本就不喜欢察言观色的她此时甚至连多解释一句的兴致都没有,当下就笑吟吟地说:“我还有事,先告退了。”
  朱莹口中说着告退,屈膝行礼时,却也并不显得怠慢。但永平公主和她那是多少年的对头,虽然也有朱莹替她说公道话的时候,可她又何尝不知道,朱莹从骨子里就从来没有觉得低她一等,便是对所有皇子,也是一视同仁,所以才能对大皇子二皇子不假辞色,对三皇子四皇子视若幼弟?
  此时见人扬长而去,她也恨不得扭头就走,可这终究是清宁宫,她不敢这般任性。因此,在门前默立良久,她终究还是在女官再次打起帘子之后,低头入内,一如既往。
  而任性之后的朱莹,却在出了清宁宫之后径直往北走——洪氏自从被太后宣召入宫之后,就没有离开过,此后更是因为要教导三皇子画画,于是经太后点头,她又迁移到了坤宁宫后的游艺斋。这里挂着大明历代贤惠后妃的字画,也算是后宫中难得的文翰之地。
  至于误会洪氏被天子纳入后宫之类的传言——别说洪氏的年纪和长相,就凭当今天子的性格,谁都不会往这方面去想。当然,如同前朝唐时的宋氏姊妹女学士那般厚待,自然也是不可能的。至少,宫中妃嫔公主都呼为先生这种殊遇,洪氏是压根没有的。
  可即便如此,她在游艺斋中仍然得到了超过她那五品永平公主友的待遇。四个宫人随时听候吩咐,并无一丝偷懒耍滑,轻视慢待,日常起居的所有用具都是上等精品,饮食全都是坤宁宫的御厨供给,就连文房四宝也是贡品。
  因而,当朱莹找来,开门见山道明来意时,她不禁深深舒了一口气:“妾身无功受禄久矣,手中笔若再不用,恐怕就要不会写字了。此事正是我心愿,我一力当之!”
第六百一十九章
全都乱了
  因为九章堂的监生们大多出身寒素,又群居在国子监附近的萧成家里,大多并没有车马代步,而张寿仓促之间也不可能找出几十匹马,离开国子监后,他干脆让阿六和今天跟出来的杨好和郑当牵着自己的坐骑,自己和其他人一块安步当车,就这么靠着两条腿走出城去。
  这么多人当然走不快,于是,眼瞅着这么一个好机会,带着随从匆匆收拾了东西的陆三郎和纪九带头,众人自然是一路走,一路义愤填膺地把消息给散布了出去。当张寿最终走出宣武门的时候,那真是留下了一个沸腾成一锅滚水,糜烂成一锅稀粥似的内城。
  无数人奔走相告,尤其是各家官衙,那简直是仿佛连门禁都没了——毕竟,那些够得上品级的大佬们都去参加常朝了,剩下的就是品级不够的小官乃至于不入流的吏员,在这种山中无老虎的时候,那还不是猴子称霸王似的乱闹腾?
  而品级较高,却因为皇帝之前下令整饬国子监,于是和周祭酒一样双双不用去常朝充人数刷脸熟的罗司业,也趁着一片乱象混进了内阁。当然,他虽说品级比张寿还要高半级,在内阁这种最靠近天子的地方,却也不得不看那些中书乃至于小吏的脸色。
  比方说,内阁诸位大学士全都去奉天殿上朝去了,真正最中枢的地方他也进不去,就只能在那连炭盆都没烧,冷得如同冰洞的外议事堂等。而这外议事堂只是中书们偶尔见人的地方,大学士就算见人也都在直房,至少两个中书在场,以示没有私相授受。
  可罗司业哪怕冻得不停踱步搓手,裹紧袍服外的大氅,却也没有徒劳地去请人送口热茶来暖手暖心,毕竟,他为了进这内阁来等孔大学士,已经花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此时消息赫然已经传到了这里,隔着门窗就能听到外间那些路过的中书和小吏肆无忌惮的议论。
  “国子监这一场还真是闹得天大,国朝以来,何尝发生过大司成和少司成纠集一群学官,唆使监生闹事,还直接锁了各堂以及绳愆厅,意图让那些闹事监生逼走某个学官和一群监生的事!最可笑的是,最终竟然还败了!”
  “没错,就是这处心积虑到最后竟然还败了,最最可笑!须知以众凌寡,以尊凌卑,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最后却被人骤然反击,于是大败亏输,还激得绳愆厅那位黑脸监丞挂冠拂袖而去,真不知道皇上下朝之后会是个什么反应!”
  “昨儿个是司礼监的传闻闹到人尽皆知,今天是国子监……啧啧,那位张博士恐怕是不愿意一群阉宦风头出到了他的头上,这才壮怀激烈一场吧?”
  听到窗外一时笑声不绝,罗司业一张脸早已涨成了猪肝色。明知道自己在里头等着孔大学士回来之后召见,这些人在外头还如此放肆谈笑,足可见根本没把他放在眼里。
  可是,他们这一群学官谋划出来那么一个愚蠢到极点的主意,偏偏最后还失败了……不被人笑话,可能吗?就算是他此刻等在这里,其实也只是抱着万分之一的侥幸。他甚至在路上就生出了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的心思,可此时早已悔之晚矣!
  苦苦等候的罗司业一直到手足几乎冻僵,这才终于等到了外间一阵喧哗。而那喧哗之后,原本隔着门窗都能听见的各种谈笑声就戛然而止。
  很显然,孔大学士等人此时已经下朝回来了。他几乎下意识地一个箭步赶到门口,可脚下才一动就险些一个趔趄摔倒。
  脚下冷得犹如一个冰坨,乍一动就有些发麻,罗司业登时又窘迫又心酸,好容易才艰难地挪动脚步来到门边,可他才要揭开门帘,门帘就先在他面前被人一把掀开了。
  “少司成……”来人仿佛没想到罗司业正好过来,当下就笑道,“我家阁老请您去直房。”
  见来人言语客气,罗司业心下松了一口气。至于对方口中的我家阁老这四个字,他却没有太放在心上。毕竟,内阁不是家中长随能够出入的地方,就算孔阁老距离首辅只差一个名义而已,在这儿也只能使唤那些中书舍人和文书小吏。
  果然,等他跟着来人进了孔大学士的直房,见对方直接上前在孔大学士左手边侍立,而右手边恰是侍立着另外一个年约三十许的青衣官员,明显是两个中书,他也顾不得去看孔大学士此刻那张如同锅底盔似的脸,深深一躬身,立时一口气把事情来龙去脉说了。
  当然,在他口中,国子监监生闹事成了自发行为,他和一群学官全不知情,而绳愆厅以及六堂和九章堂半山堂等被锁,成了他们这些学官担心剩下的人跟着一块喧闹,于是当机立断的防微杜渐。
  而张寿的反诘也好,九章堂监生的逃脱和打闹也好,甚至半山堂那一哄而散所谓要叩阙的叫嚣也好,全都被他扣上了一大堆罪名。
  然而,罗司业固然侃侃而谈,却从始至终就没有得到半分回复,孔大学士甚至都没有打断他追问某些细节,面对这种景况,他不禁觉得有些不妙。
  可该说的都已经说了,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他只能把心一横,硬着头皮问道:“阁老,张博士如今已经带着九章堂那些学生悍然离开国子监,如此跋扈行径,国子监上下学官无不义愤填膺……”
  “义愤填膺什么?只许你们明里暗里给人使绊子,不许人家翻脸?再说了,九章堂从前在国子监,你们不是常常觉得格格不入吗?现在好了,一群愚蠢的家伙这么一闹,他直接带着人另起炉灶……不对,那炉灶倒是早就起好了,你们难道不是求之不得吗?”
  孔大学士见罗司业愕然抬头,面色难看得犹如死了爹娘,他在心里冷笑了一声,随即就一字一句地说:“就在朝会的时候,襄阳伯家的小子带着一大堆人去了棋盘街。要不是被人拦着,他险些就敲了登闻鼓,你知不知道?”
  这一刻,罗司业那张脸登时殊无血色。
  登闻鼓那是什么东西,别人不知道,他还会不知道?那玩意一敲,不只是通天,根本就是捅破天!那是越级告状的最高神器,敲了之后告状的和被告的全都要受到极其严厉的处置。可以说,那一槌下去,他们国子监的所有学官兴许都会被一撸到底!
  “阁老……”
  “拦住这群家伙的人是刚巧出宫的四皇子。昨儿个才闯了大祸,今天四皇子倒是义正词严训了这些同学几句——呵呵,毕竟他在半山堂也呆过一阵子。总算是他这皇子如今有些威严,众人就在棋盘街上借来笔墨,襄阳伯家的小子亲自写了一篇文章,直接呈送到了朝会上。”
  “所以,你别以为我不知道国子监里发生了什么。今天的朝会在例行奏事之后,原本是一大堆人炮轰司礼监,结果被这件突如其来的事情一搅和,那简直是全都乱了!坏了我大事!”
  孔大学士没法不气。作为一个根正苗红的进士,他当然会天然地警惕任何一个阉宦,毕竟,古往今来的那些教训实在是太深刻了。本朝虽说太祖定下祖制,阉宦数量少,但就是这些数量少存在感很薄弱的宦官,却每每会在关键时刻发挥想不到的作用,这就很让人警惕了。
  而如今的司礼监掌印楚宽,从根本来说,那是和赵国公朱泾等人一样的睿宗反正功臣!这样一个天生让人要提防几分的人执掌司礼监,如今司礼监更是被四皇子那大嘴巴爆出如此层层遴选,犹如科场,不在这时候趁势进击,更待何时?
  可这种就该戮力同心的时候,国子监竟然爆出那样的丑闻!
  皇帝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直接气得一脚踹翻了御座下的踏脚,撂下了一番他现在想来也觉着心惊肉跳的话:“枉朕亲自巡视,勉励有加,原来他们都只当朕的许诺是空心汤团,不但无心教化,还闹得这般乌烟瘴气!朋党可恶!”
  见罗司业甚至有些摇摇欲坠,孔大学士在刚刚的疾言厉色之后,最终还是放缓和了口气。
  “不管如何,九章堂不是张寿想自立门户就自立门户的。那毕竟是太祖皇帝亲题匾额,寄予厚望的九章堂,既然在国子监重开了,那就是国子监的!此等大事,朝中上下自有公论,你们这些学官也最好诚心反省反省,不要只知道告别人的状!”
  当孔大学士对罗司业承诺自己一定不会坐视九章堂自立门户的时候,张寿一行人在漫长的步行之后,也已经抵达了公学。在这大冷天里这么步行了一场,不少人都已经冻彻心扉。
  然而,早一步赶过来报信的人早早通知了陆绾,陆绾不但亲自在门口迎接,还准备好了一个正熬煮姜茶的大铁锅。此时一碗碗热气腾腾的姜茶送上来,再加上这位曾经担当过兵部尚书的前朝廷大佬春风满面,嘘寒问暖,对比国子监中那待遇,众人那颗心自然而然就偏了。
  当然最重要的是,九章堂的学生们,大多都曾经在公学里兼职讲过课,领过一份补贴,也就是齐良那些没上多久课就被张寿送到外头去历练的学生,这才少了如此一份经历。
  不论如何,有陆三郎这么个活跃的小胖子东拉西扯,再加上在陆绾亲自带路进去后,见到了那一座专供九章堂的宽敞院落,那足足六间课室,对比九章堂那孤立一隅,两期监生不得不同堂听讲的情况,就连最初心怀犹豫的监生,此时也都不知不觉心动了。
  而当陆绾把刘志沅拖出来,随即介绍人是赵国公府大公子朱廷芳三顾方才拜下的老师,前兵部侍郎,不知道的学生们那就更加惊骇莫名了。这么一座小小的公学,竟然云集了兵部的两位前任堂官?如果再加上陆绾这个前兵部尚书之子,张寿又是现兵部尚书的准女婿……
  这简直是兵部的一亩三分地啊!
  见刘志沅被陆三郎这小胖子缠得头昏脑胀,又在陆绾的连番吹捧之下渐渐黑了脸,张寿一时莞尔,却是轻描淡写地岔开话题道:“若是搬到这里,虽有好处,却也有坏处。坏处是,毕竟这座位于外城的公学生源复杂,大多数甚至都不能算是寒门,而是贫家。”
  “也就是说,很多都是因为不用花钱读书认字,这才来试一试的懵懂小儿,当然大龄目不识丁者也不是没有。所以,有些时候,这里人员混杂,也就难免嘈杂。”
  “而这里缺少足够有见识的老师,你们在日常闲暇的时候,需要负担比从前更多的教学。毕竟,这里的学生不会去下科场,他们需要的,仅仅是学会读写和计算,仅此而已。”
  “再有,监生的名号虽说不如从前金贵,但对于你们当中的很多人来说,应该也是足以光耀门楣的。我虽在上书时尽力替你们保留这监生二字,但朝中阻力却也不可小觑……”
  刘志沅见张寿细细对学生们说着九章堂迁移到外城公学的利弊,他不过是刚刚从早一步前来报信的人口中得知国子监那番闹剧内情,这心情不禁又是激愤,又是怅然。激愤的是一群学官竟然为了争权夺利不惜煽动监生闹事,怅然的是百年国子监今后不知何去何从。
  他正五味杂陈时,突然就只觉得眼前一花,再定睛看时,却只见张寿身侧无声无息地多了一个人。他倒不至于大惊小怪,可当对方一开口,他还是吓了一跳。
  “少爷,宫中来人。是清宁宫的玉泉尚宫,还有四皇子。”
  张寿微微愕然,随即干脆就笑着请陆绾和陆三郎父子继续和众人商议,自己则是带着阿六匆匆往外而去。等察觉到背后多了个人,一回头发现是一言不发,却掩不住满脸好奇的刘老先生时,他就不由得笑了。至于撵人之类的事,他当然不会做。
  人家老先生好奇跟着看热闹,那就随他去呗?
  然而,当他见到人时,玉泉扫了一眼刘志沅,继而直截了当一开口道明原委,他就完全呆住了。等他反应过来时,就只见四皇子已经蹬蹬蹬冲了上来,直接在阿六面前垂手低头一站,左手已经是极其光棍地伸了出来,一脸认打认罚的表情。
  而特意去把张寿请出来,结果事情却摊在自己头上的阿六,那才叫一个无语。他盯着四皇子看了好一会儿,最终幽幽说道:“少爷那戒尺交给张琛,之后转交给了大小姐她二哥,后来就收了在家。这会儿没东西,我打不了!至于管教皇子,我就更没那能耐了!”
第六百二十章
教训
  管教四皇子?凭什么啊,他和我有半毛钱关系吗?我才懒得管呢!
  这是阿六心中朴素而真挚的认识。他完全没去想这会儿跟从玉泉和四皇子出宫的人,听到他这番话,那是什么表情和心情,也没在意刘志沅此时揪着胡子又是怎样的惊愕,甚至都没留心张寿这会儿那想笑却又使劲憋住的神情。
  见四皇子愕然抬头,仿佛要说什么,他就认认真真地说:“我这人很严格的,教过杨好郑当还有挺多人武艺,四皇子你问问他们,吃过多少苦头?”
  杨好和郑当出自融水村,算得上是和阿六最熟稔的人,但是,在融水村的阿六和在京城张园自命为管家的阿六完全不是一个人好不好!如果说在融水村的阿六是个没什么表情,也不爱和人说话,显得不那么合群的少年,那么,在张园的阿六就简直比鬼还要可怕!
  于是,两人对视一眼,本着为四皇子着想的心思,杨好就吞吞吐吐地说:“四皇子,六哥管教起人来,那是毫不留情的,之前我们这些人跟随练武,颇有几个偷懒耍滑的,结果……结果好几个人都被吊起来打……”
  张寿素来是不管家事的人——他自己左一摊子右一摊子事情,学生又多,忙不过来,偌大的张园反正有吴氏坐镇,更有阿六这个自诩管家的统辖,还有花七不时过来帮他操练一群小的,他管那么多干嘛?至于日后,日后朱莹嫁过来,他还用得着操心后院?
  所以,吊起来打这种情况,他同样是头一次得闻,此时不由一惊。尤其是看到见过几次的清宁宫女官玉泉赫然面色古怪,他就立刻问道:“阿六,就算教人练武,何至于吊起来打?”
  阿六见四皇子这会儿吓得面色煞白,想要后退似乎又觉得不妥当,恰是硬着头皮站在自己面前,他就小声嘟囔道:“吊起来和打是两回事。”
  杨好见阿六瞥了自己一眼,他立刻打了个寒噤,慌忙解释道:“是是是,吊起来是吊起来,打是打!要是晚起不肯晨练的,六哥就罚他在杆子上吊上两刻钟,要是晨练时偷懒,又或者乱了队列的,那就是六哥亲自和他单练。”
  这下子,就连张寿都无语了。敢情这就是所谓的吊起来和打是两回事!吊起来且先不提,而这打就更简单了,就凭家里那群小的,别说单练,就是一拥而上,那也估计不够阿六塞牙缝的。所以,这就是单方面的打——杨好的吊起来打,竟是没有一个字虚言!
  而四皇子虽说就一丁点大,但也是个机灵鬼,此刻也当然完完全全听明白了,那张本来就煞白的脸,这会儿更是快要哭了。他只记得伏在阿六背后腾云驾雾似的那般恣意畅快,却忘了人当初打他屁股的时候,那也分毫不留情。要是人也和朱廷芳那样严格,他岂不是找打?
  想到这里,他竟是情不自禁地说道:“老师教我们这些学生时,一向都是笑眯眯的,宽和大度,六哥你肯定是吓我!你再严格,也总不会比莹莹姐姐的大哥更严格吧?”
  刘志沅原本只是兴致盎然地在后头看热闹——毕竟,太后竟然遣了心腹尚宫,把四皇子交给张寿身边的侍者管教,这实在是一件很让人难以置信的事,而张寿竟然真的交给那侍者自己去应对,然后人却突然爆出来一大堆很明显张寿也不知道的内情!
  可是,当看到四皇子这会儿情急之下,一张嘴把他那个不得已收下的学生朱廷芳给捅了出来,他就不由得错愕了起来,但很快就恍然大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0/58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