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龙佳婿(校对)第3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0/580

  林老虎虽走了,但陆三郎还是添油加醋地对朱莹解说了一番张寿刚刚和洪山长交锋的经过。而当兴高采烈的朱大小姐回府之后,却又用更夸张的语气对家里人绘声绘色地讲了今日国子监群贤讲学的这么一番故事,当然绝不会错过张寿舌战洪山长。
  因为当年家里那几个西席先生的缘故,朱二平生最讨厌听那些老学究讲课——至于某位他曾经倚重信赖过的朱公权,人没给他当过老师,还给了他翻身做主人的感觉,所以不在其列——然而,此时他却后悔不迭,因为陆三郎不仅赶上了今天这盛会,还当众怼了周祭酒!
  因此,朱二情不自禁地使劲一拍扶手,满脸的遗憾:“妹夫真是干得漂亮,就该让那些老道学尝尝厉害!就是陆三胖那小子,他算什么首席大弟子,如果我记得没错,妹夫在融水村可还是有两个学生的,人家不是正在王大头那边效力吗?”
  作为国子监中曾经无数第一名加身,优等生中的优等生朱廷芳,此时听到周祭酒和罗司业完全被张寿的声势压制了下去,四位山长当中,洪山长被怼得焦头烂额,岳山长没占到便宜,另两位滑头得作壁上观,他就不像朱莹这样一味乐观了。
  “张寿虽说心思灵敏,但从前好像不是这样咄咄逼人的性子吧?这是吃错什么药了?”
  朱莹顿时被朱廷芳一句话气得跳了起来:“大哥你怎么说话的!阿寿他只不过是看不惯那个老顽固瞧不起人,所以才当众揭穿他这嘴脸!再说了,那姓洪的老顽固说阿寿巧言令色,阿寿就不能说他罔顾太祖爷爷训令吗?”
  “呵呵,原来不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是现世报,来得快。”
  朱廷芳也听说过当初张寿陪着皇帝见岳山长和洪山长的事,但巧言令色这一茬,他倒是没听说过,之前也没听朱莹提过,想来这不会是张寿告诉朱莹,而多半是朱莹事后是从皇帝那道听途说来的。可下一刻,他就被朱莹给呛得一口水差点没喝岔了气。
  “大哥,你还有空编排阿寿?皇上说要你去南城兵马司,你到底有决断了没有!”
  “咳咳咳咳……”足足咳嗽了好一阵子,朱廷芳终于顺了气,随即恼怒地盯着满脸促狭的朱莹。毫无疑问,在那天进宫质问过皇帝之后,朱莹只把这话告诉了他一个人,可此时朱莹却偏偏在庆安堂中揭了出来,那绝对是报复他刚刚说张寿!
  当初那小小的妹妹已经长大成人,就要嫁为人妇,这胳膊肘也已经完全向外拐了!
  朱廷芳越想越觉得憋屈,可是,在祖母和父亲继母那讶异的目光注视下——朱二那疑惑的眼神他直接忽略了——他唯有无可奈何地将朱莹之前转述的皇帝原话一五一十道来。果然,他这话才刚说完,就只听九娘率先开了口。
  “南城兵马司这种乌七八糟的地方,怎么配得上赵国公府的大公子?大郎你是战功彪炳,秉性高洁的名将种子,别去趟那种浑水!你要做官,那至少是一方总兵,否则当初你爹就全力支持你留在沧州了,也不至于半途而废,就这么眼看别人顶了你的位子而让你回来!”
  朱廷芳对继母素来尊敬,从前武艺初成时还曾经爬墙去探望过她,此时听到九娘这话里话外全都是维护自己,他就苦笑着欠了欠身道:“母亲过誉了,我这也就是打过一次胜仗……”
  “要不是你爹,你那次出去何止最后才打了一次一锤定音的胜仗?都是他不把你这个长子的命当一回事!”九娘才不会去看朱泾那频频看过来的眼神,满面诚恳地说,“大郎,你是千里驹,何必去和那一潭淤泥搅和在一起?而且莹莹也说了,连张寿当时都在帮你推脱。”
  一说到未来女婿,九娘的嘴角就露出了淡淡的笑意,这对于素来急脾气,在寺院呆久了,却又显得有些清冷的她来说,这一抹笑容自然显得格外动人。
  “你就听我一句劝,没有合适的官就先不做。要是因为你爹要当这个兵部尚书,你这个当长子的就不能去带兵,那就在家里歇着,练武照练,练兵照练,家里家丁家将也该好好操练一下了!”
  九娘压根没提让朱廷芳去锐骑营中挂个名头这种事,她很清楚,如果朱泾真的把这一步跨出去,那朱廷芳哪怕从前有过泼天的功劳,那也和兵权无缘了。虽说没有当爹的给当儿子的让路的道理,但一想到朱廷芳这般人才就要给父亲让道,她还是满心不平。
  就不能父子全都好好在武门晃悠吗?那兵部尚书有什么好的,没看陆绾说背黑锅就背黑锅?还要被什么狗屁阁老压在头上,何必受这个气!
  太夫人和朱泾全都从九娘那眼神和话语中看出听出了她的怨念,母子俩对视一眼,太夫人微笑,而朱泾却是苦笑。虽说两人此时自可以拿出为人祖母或者为人父的架子,强压朱廷芳做出符合他们心意的选择,但最终两人还是决定让人自己决定。
  朱二还需要人操心,而朱廷芳早就不是需要他们安排人生的孩子了!
  虽然没人期待自己发表意见,但朱二纠结了好一会儿,最终还是小声说道:“大哥,南城兵马司那地方确实是污浊泥塘,你最好还是多考虑考虑。”
  他到底没有直接给人泼凉水,可到底是认认真真讲了外城那般乱象,连被花七生擒活捉的汪四爷曾经那些劣迹,也被他拿出来当说服人的理由。口干舌燥地说了好一通,见朱廷芳不为所动,他不禁有些气馁,竟然忘乎所以地口不择言了。
  “大哥,我真没骗你,你要是去南城兵马司,那就相当于长在宫苑中的幽兰突然移植到泥沼里头去,那不是白白辱没了自己吗?”
  朱莹见母亲和二哥先后坚决反对,祖母和父亲却不说话,顿时觉得自己这一票支持或反对至关重要。原本歪在祖母那软榻上的她一下子坐直了,摆出了一副极其认真发言的模样。然而,她那大哥两个字刚说出口,朱廷芳却笑了一声。
  “母亲,恐怕我要拂逆你的好意了。其实,当初莹莹告诉我的时候,我就已经有了决断。南城兵马司虽然乌漆墨黑,但我这过江龙到了泥沼,也能变成一条能在烂泥里打滚的大蟒。那些泥沼里的癞蛤蟆小爬虫虽然很有生存能力,但一旦大蟒发狠翻滚起来,却也难逃一劫!”
  九娘登时愣住了。而朱二本待反对,可细细咀嚼大哥这听上去匪气十足的话,他又不由得缩了缩脑袋,却是小声说道:“大哥你要是把你在战场上的狠劲拿出来,那些家伙确实只有望风而逃的份……但你可得想好了,去上任的话,兴许是满目皆敌。”
  朱廷芳斜睨了朱二一眼,正要说我从前随爹北征还不是满目皆敌。然而,当看见朱二那分明流露出关切的眼神,几乎是从小把弟弟揍到大的他,最终只是笑了一声。
  “我当然不会托大到一个人去冲锋陷阵。除了家里这些亲兵护卫之外,我少不得还要再问皇上要几个精兵强将,此外,则是绝对整肃的权力。”
  朱二只觉得一股阴风在自己身上打了个旋儿,一时不禁打了个寒噤,随即为南城兵马司的人默哀了一把——惹上我家大哥,算你们倒霉!然而,他是什么话都不敢说了,却不想父亲突然就有话冲着他来了。
  “大郎既然已经有了着落,二郎你接下来打算如何?你在京城赖的时间已经够长了吧?打算什么时候走?这朱公好农四个字,我听着倒是觉得很新鲜,希望你不是说说而已。”
  朱二完全没想到话题会突然转到自己身上,一时不禁措手不及,但紧跟着就委屈到了极点。什么叫赖的时间够长了……这也是他的家吧?怎么就要催他走了?他刚想说还没到棉花的播种季,可一想到秦园中的那一把火,登时又警醒了起来。
  他犹豫再三,最终小声说道:“不是本来说好莹莹成婚就在年底吗?等他们成婚之后,我再走不行吗?”
  这一次,太夫人却微微笑道:“你晚一些走也好,本来打算是年底十一月给莹莹办婚事,但现在,还是先尽着你大哥吧。一来张寿的父母才得到追封不久,等他府中家庙造好,再成婚更合适,这事我和莹莹说过了,明年二月就不错。二来,你大哥毕竟是长兄。”
  朱二登时瞪大了眼睛,见原本该吵闹的朱莹脸色淡定,朱泾和九娘面色更加淡定,而朱廷芳……那更是完全不像是谈及自己婚事似的,一脸没事人似的样子,他只觉得如遭雷击。
  他之前见着大哥的时候,还可怜过对方一回来就要被逼相亲,还不如他已经定下了王大头的侄女,继母九娘口中的贤妻良母。可现在祖母却告诉他,大哥这之前分明已经黄过很多门婚事的人,已经不但定下了,还要成亲了?
  “大哥……大哥要成婚?”朱二一边问,一边只觉得自己是不是出现了幻听。
  “是啊!”朱莹托腮瞧着明显受到了莫大惊吓的二哥,笑吟吟地说,“大哥和渭南伯家的三姑娘见了一面,彼此都觉着很合得来,祖母说这两日就去下定。”
  嗯,二哥吓着了就好,省得今天早上匆匆出门前去见祖母时,听到自己的婚期要被推迟,还是因为大哥要先成亲而被推迟,她也吓得不轻。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接下来她要不要去吓一吓张寿?谁让他都不和她说一声,就和她的长辈们说什么家庙落成就成亲!
  此时此刻,朱莹看朱二那嘴张得犹如能吞下一颗鸡蛋似的模样,就忍不住笑得花枝乱颤。而朱廷芳则是在看到弟弟求证的眼神之后,若无其事地说道:“我年纪大了,又破了相,她见着我却视之如常,再加上她也算是嫡母带到七八岁的,深谙持家之道……”
  “停,停!”朱二赶紧做手势示意朱廷芳姑且打住,随即就不可思议地问道,“大哥你刚刚说嫡母?我未来大嫂是渭南伯家的庶女?啊,没错,渭南伯那位大妇死得早,他懒得续弦,家里就一堆姬妾,然后是睿宗爷爷赐给他的那个女官管着偌大宅子……我的妈呀!”
  朱二只觉得头皮发麻,看向祖母和父亲继母那眼神,简直是犹如在看鬼一般。
  就他这样外头人说不成器的儿子,都能娶到前顺天府尹,现宣大总督王大头的侄女,大哥身为长子,赵国公府的未来继承人,战功彪炳的明威将军,竟然就娶渭南伯家的庶女?这都还没考虑到渭南伯张康乃是一介降人!
  “嫡庶出身没什么要紧,合适就行。”朱廷芳无所谓似的哂然一笑,淡淡地说,“她两个姐姐都已经出嫁了,渭南伯家中上下,如今是她在管,毕竟睿宗赐给渭南伯的那位女官,已经放手把大权交给她了。至于姿容仪态,我不是挑剔的人,她纵使不如莹莹,却也端庄秀丽。”
  然而,他还有一个理由藏在心中没有说。在所有他能选的门第里,渭南伯张家是最不容易招惹麻烦的。而渭南伯家的这位三小姐,也是最低调最不会惹是生非的。
  那样一个管家镇宅的千金,竟然就连朱莹这样成日在外头野的人都没听说过!
  而等到朱廷芳已经和朱二把话说开,朱泾作为父亲,这才沉声说道:“我已经和渭南伯说好,这两日就先行下定礼,十一月初十成婚。等定礼下了之后,喜帖就发出去。二郎你要是出门,只要赶在十一月初十之前回来就行。”
  说到这,他就语重心长地说:“我本来打算明年二三月先办你的婚事,四五月再办莹莹的,可你那未来妹夫张寿已然事业有成,你却还是半吊子,就这么登门提亲,我都要担心会不会被王大头写信骂一顿。所以,还是莹莹的事先办,但你自己要好好掂量才是。”
  朱二一张脸顿时憋成了猪肝色。直到回房还红到没法褪下来。
  大哥先成婚,长兄在前,天经地义;朱莹先成婚,他们这些当哥哥的成全妹妹,兄妹情深,亦是美谈。可要是大哥之后接着是朱莹,他却落在后头,这确实不那么好看!可是,他确实文不成武不就,如今再埋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有用吗?
  既然如此……他还是先溜去问问张寿好了,顺便给人通风报信一下,看看人会不会和他一样被吓一跳!
第五百三十二章
虚怀若谷求教忙
  刚巧找到洪山长言语中的漏洞,狠狠当众回击了他一次,也算是对上次巧言令色四个字的回敬,张寿没当一回事,可傍晚回家之后,他却被后来才从旁人口中得知此事的吴氏追问了好一番。哭笑不得的他耐着性子解释了一番,见吴氏还不放心,他就拿出了杀手锏。
  “娘,你就别担心了,洪山长这个老顽固,他既然能在皇上面前指斥我巧言令色,我怎么不能说他老而昏聩?至于豫章书院出身的那些官员心中不忿找我的麻烦,你就更不用担心了。至少一时半会,就凭他们那出身,找我麻烦就会变成公报私仇。”
  “您若是有闲工夫,不妨帮张琛好好想一想,如今他那里还剩下不少彩棉,能不能设计个噱头,做出点有意思的东西来。那一场火可是烧得他焦头烂额,我也想帮帮他。”
  一听到洪山长竟然骂过张寿巧言令色,吴氏那担心顿时变成了恼怒。再加上张寿连哄带骗,她很快就被带歪了思路,真的思量起了如何帮着张琛拿剩下的那些彩棉做些名堂出来。
  总算姑且岔过了和洪山长唇枪舌剑的这桩事,张寿和吴氏这一顿晚饭还没开吃,外头就报说朱二公子来访。在最初的错愕之后,张寿忍不住笑出了声。
  “难不成是赵国公府的晚饭比我们家吃得早,所以他吃完了就挑这时间来?还是他根本就是故意来我这儿蹭饭的!”
  于是,朱二满脸堆笑地进来,还没来得及说出他那满心打算和张寿分享的大新闻,就只见张寿直接对他努努嘴道:“没吃饭就坐下来一起吃,正好还没动过筷子。吃过就坐一边等我吃完饭再说。天大地大,吃饭最大,老是被人堵着吃饭的时候说话,我都受够了。”
  朱二那脸皮之厚绝不逊色于陆三郎,此时立刻嘿嘿笑了起来:“妹夫,你还真是有其主必有其仆。要是遇到六哥吃饭的时候被打搅,他瞪你一眼是轻的,打你一顿都有可能。不过我这时候来,本来就是蹭饭的。你家饭菜好吃,因为有你这个嘴刁的教出来的厨子!”
  曾经打上门来挑事的未来二舅哥,如今也成了深谙溜须拍马的家伙,张寿当然乐见如此变化,呵呵一笑就看向了吴氏。
  而吴氏虽说不那么熟悉朱二,但那是朱莹的二哥,人如今又客气有礼地对她举手作揖,她自然连忙示意一旁的丫头摆椅子,添碗筷。还没等她想好怎么探问朱二此来的目的,这位刚刚坐下的朱二公子就迫不及待开口了。
  “我说妹夫,你知不知道,我大哥要成婚了,而且还抢了你和莹莹的好日子?”
  这都是什么和什么?
  吴氏登时货真价实惊诧了,等听到张寿向她解说,之前因为家庙未曾完成而打算另选个好日子,但只是和朱家略提了一句,她才恍然大悟。
  这是张寿之前就和她说过的,她原本觉得朱家兴许不会答应,此时从朱二口中得知朱家竟然真的打算把婚期推迟,她虽说免不了有些好事多磨的遗憾,可毕竟朱莹其实是张寡妇的儿媳妇,而不是她的,因此也就是暗自叹了一口气而已。
  此时此刻,她更好奇的反而是另外一桩事:“这么说,是大公子十一月成婚,不知女方是哪家千金?”
  吴氏这一问,朱二顿时咧嘴一笑。而别说吴氏,即便是张寿,当听完朱二接下来转述的未来朱家大少奶奶这回事时,也不由抬头看了看外头的天空,心想这会儿会不会月亮不出来了,太阳照旧当空照。
  可他再转念一想,朱廷芳那种放在后世就是霸道总裁的性格,不是正好应该配一朵娇弱小白花吗?不过要说娇弱小白花还不准确,按照朱二转述朱廷芳的说法,那大概是貌似娇弱的伪白花……嗯,貌似和霸道总裁更配了。
  张寿一面在心中吐槽,一面听着朱二的话,一面蜻蜓点水似的扫荡着桌上的饭菜,动作虽然优雅,但饭菜根本没少吃。而朱二则是在说够了之后,这才发现张寿已经快吃完了,桌上满满当当的菜竟没剩下多少。于是他再不敢浪费口舌,急急忙忙把剩下的都扫进了嘴里。
  好在吴氏念在他是客人,早早停下了筷子让他,朱二才总算是填饱了肚子,随即才放下筷子干笑道:“我说妹夫你也真是的,平时不是和六哥好似兄弟一般吗,怎么吃饭却不见他来上桌?”
  张寿意味深长地看了朱二一眼:“他要是来了,你就连一口汤都喝不上了。他这大胃王,跑到厨房去扫荡,那自然想吃多少就吃多少。”
  朱二顿时哑然,继而就干笑了两声。他今天本是来求教的,但当着吴氏面前总有些不好意思,此时吃饱喝足抹干净嘴,他自然就殷勤地硬是请张寿回书房说话,等一出门,他就迫不及待地把自己正面对的那棘手难题给拿了出来。
  张寿听完朱二那诉苦,登时哭笑不得。但只略想了一想,他心里就有了计较,当即似笑非笑地对着未来二舅哥道:“你要是想赶紧建功立业迎娶王家姑娘,现在就可以对皇上说愿意效力宣大,然后去和不是未来岳父,胜似未来岳父的王大总督搞好关系。”
  “你要是觉得欲速而不达,那就回沧州去慢慢干,只要能够有一片丰产的棉花地,那么你这朱公好农的人设,也就算是站住了。而这时候也许未必有显达的名声,但胜在稳扎稳打。”
  朱二虽说对张寿第一个建议怦然心动,但想想自己了解的那个王大头,想想自己那点可怜的能耐,他就一点都不觉得效力宣大是一个好主意。一个不好被王大头喷得灰头土脸是轻的,出点纰漏闹出笑话那才最堪忧!
  因此,思来想去好一会儿,他最终还是小声说道:“我还是……还是回沧州好了。但棉花播种,这好像还早吧。这至少得等到明年二三月呢!”
  “播种还早,但你和张琛他们的合作社,难道仅仅局限于棉花这一宗?可以产销一条龙的东西多了。”虽然张寿此时知道他当时的那个方案实际上是垄断,但在如今这个底层缺乏话语权的时代,如果有足够强势的人愿意给予相对的公平,把框架搭起来,其实大有可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0/58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