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龙佳婿(校对)第2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4/580

  收回关注那边的目光,他见老刘头和刘婶正嘀嘀咕咕,就笑呵呵地说:“别人都送过礼了,老刘头,你和刘婶打算送我什么?”
  “咳咳,我还想给少爷你一个惊喜来着。”老刘头假装郁闷,但随即就眉开眼笑地说:“我这礼物是和婆娘商量了好久才有眉目的,少爷你和大小姐肯定喜欢!”
  他仿佛没察觉到自己送给张寿的礼物还要再加上朱莹也喜欢这个大前提,神秘兮兮地说,“我找到了一本记载了一大堆食谱的古书,找了葛老太师亲自鉴定后,老太师居然说是太祖皇帝亲笔。少爷不是喜欢亲自做东西给大小姐吃吗?这不是正好?”
  张寿都快被老刘头这得意劲给气乐了。我又不是那个姓宋的二愣子!我是因为没人做得好才亲自做,要是有人做得好,我哪有那么空没事下厨吸油烟?这年头连个抽油烟机都没有!
  然而,所谓太祖传下的菜谱,还是经过葛雍认证的,他还是不得不挤出笑容收了这份“重礼”。而紧跟着,他又收到了吴氏给他精心准备的贺礼。
  和从前那些年一模一样,恰是一条长命锁,唯一不同的是,从前是银质,现在却是金质,手工精湛,理应是到了有名的金银铺里请名匠打造的。他能理解吴氏对于他那长命百岁的良好祝愿,少不得笑着谢过,随即收在了怀里。
  等宴席终了,他又随着吴氏去了后院那小佛堂中,再一次拜了拜已故双亲,眼看那诰命卷轴供奉在案上,他不禁在心里轻轻舒了一口气。终于,他算是还上这份因果了。没有那个面目模糊的张秀才,没有那个勇敢却又坚韧的张寡妇,也不会有他这再世为人。
  安顿了吴氏,从那时常弥漫着檀香的小院子里出来,张寿只觉得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因而当看到站在院子门口的阿六时,他甚至非常有闲情逸致地调侃道:“怎么,难不成你刚刚又去查家里某些人的功课了?”
  自从阿六上次回归京城就开始查功课,把一帮大大小小全都揍到心服口服之后,这四个字在张园就成了给人一个教训的代名词。此时张寿这么一说出来,阿六非但没有否认,反而耸耸肩道:“少爷你说的,玉不琢,不成器。”
  “不是少爷我说的,这是《礼记》说的!”张寿很想上去敲一敲阿六的脑瓜,可紧跟着阿六接下来的一个动作却让他吃了一惊。因为人直接从怀中拿出一个布包,双手送到了他的面前:“给,礼物。”
第四百六十五章
黑暗英雄
  对于这言简意赅的介绍,张寿只是呆滞片刻就笑了起来,随即笑呵呵地伸手接过。可等到他一层一层解开那布包,看到里头那一枚东西,顿时就愣住了。
  阿六这竟然和赵国公朱泾想到一块去了?朱泾那一块是田黄石印章,而此刻这一块,那赫然是一枚鸡血石印章……看那红而通灵的色泽,怕不是一块俗称大红袍的精品!
  自从昌化鸡血石于本朝初年开采之后,据他所知,这样品相的鸡血石已经很稀少了。当然最重要的是,别看阿六因为皇帝金口玉言,也算是个高薪族,可他的学生朱二人在沧州呢,阿六这段日子少了一份收入,而且另一份薪俸一直都是吴氏收着,怎么可能拿出去买这玩意!
  他翻过来看了看印章面,见那赫然刻着福寿之主四个字,他不由面色古怪地瞥了一眼面前那个依旧脸色淡淡的少年,心里转过了无数乱七八糟的想头。
  这玩意阿六哪来的?是劫富济贫?还是杀(恶)人越货?又或者是哪儿得到的赏赐?这小子知不知道这玩意如果拿去给那些嗜好此道的勋贵富豪,可以在京城换一座不错的宅子?
  想想对这小子旁敲侧击都根本没必要,张寿就索性直截了当地问道:“你这份心意,我本来应该收下,但这实在是太贵重了。你说说,这东西哪里来的?”
  “抢来的。”阿六见张寿遽然色变,他就特别淡定地说,“当初跟着疯子做马贼时,我杀过很多人,抢到很多东西,疯子每次都分给我一半,我也不知道好坏,随便挑了一堆乱七八糟的破烂玩意,后来全都是疯子帮我存着。这次回京,他把东西都还给我了。”
  见张寿瞠目结舌,少年就补充道:“我从里头挑了这块最好看的石头,在街头找了个刻字匠人刻了印章。因为少爷没有字也没有别号,我就让那个刻字匠人刻了这四个字,福寿不是很吉祥吗?那做福寿的主人肯定更吉祥。”
  张寿顿时轻轻捶了捶脑门,怪不得他觉着这福寿之主四个字太过简单直白,而且这四个字的刻工中规中矩,实在称不上优秀——就连他那点欣赏水平也能看出这点好歹来。
  敢情阿六是随便在街边找了个刻字匠人,然后让人在一块价值不菲的鸡血石上刻了这么四个字!虽然第一时间的反应是暴殄天物,可张寿随即就笑了。鸡血石再好,那也只是个玩意,相对而言,阿六的这份心意,那才是最贵重的。
  于是,他将这块鸡血石包好了揣入怀中,继而笑道:“你这番心意我收下了。这么多年,多亏有你替我遮雨挡灾,我还是那句话,你是我的家人,日后凡事不要只想着我,也要想想你自己。还有你那些破烂玩意,别以为不值钱,回头让陆三郎找人替你估价。”
  说到这,见阿六满脸不以为然,他顿了一顿,随即一字一句地说:“别不当一回事,就你送我的这块鸡血石印章,卖出去可以供某些人家过一辈子!等回头估过价之后,你挑好看喜欢的留下,不喜欢的就让陆三郎去卖,到时候你转眼就会变成一个富翁,懂吗?”
  阿六皱了皱眉:“变成富翁又怎么样?”
  张寿微微一愣:“那时候自然是不愁衣食住行……”他微微一顿,随即坏笑道,“也不怕没有美女喜欢你这小子。”
  “美女爱富翁,那是爱他们的钱。”阿六的回答爽快而直接,随即就补充道,“再说,我现在也不愁衣食住行。”
  见这一次直接把张寿给噎住了,他就坦然说道:“我拿了钱也不知道怎么用,少爷如果能让陆三郎帮我把那些破烂卖掉,那钱你收着就好,拿来干什么都行。”
  你小子这种对钱财太过于无所谓的态度,让我压力很大啊!
  张寿第一次觉得,替人保管钱也是一件很让人苦恼的事,毕竟,之前阿六从朱二那赚到的工钱以及从皇帝那拿到的所谓俸禄,一直都是吴氏帮忙收着,吴氏一笔一笔记录,私下告诉过他已经积攒了挺大一笔钱。
  他叹了一口气,随即拍拍阿六的肩膀道:“你的钱就是你的钱,我要是需要,会问你借,但绝对不能混为一谈。总而言之,我会想点钱生钱的法子,让你这死钱变成活钱。”
  “当然,还有一条最要紧的……”张寿顿了一顿,冲着阿六一笑,“也许大多数美女是喜欢英雄,喜欢权贵,喜欢富豪,但你别妄自菲薄,因为在我眼里,你本来也是英雄,只不过你大多数时候喜欢把自己隐藏在黑暗里。”
  “你大概没听陆三郎说过,因为你当街拿下那个杀人灭口未遂的汪家刺客,在南城很多人心目中,你就是个大侠客,大英雄。你如果在外城被人认出来,大概会有里三层外三层的大姑娘小媳妇围观你。”
  见阿六满脸不解,张寿就呵呵笑道:“怎么,不信我说的话?要不要我下次带你去外城的时候,大嚷除恶霸汪四者在此,那时候,你信不信外城百姓为了围观英雄倾巢而出!”
  饶是阿六平时脸上表情从来就谈不上丰富,此时也不由得笑了起来,只是那笑容有些腼腆,好一阵子才摇摇头道:“我就是照吩咐做事而已。”
  “别老是以为自己是照吩咐做事的应声虫。我一直都觉得,你做事很有创造力。”
  张寿嘴里这么说,心里却吐槽道——当然有时候你小子做事太有创造力了,执行的过程简单粗暴,以至于事情结果让我始料未及,目瞪口呆。比如今天宋举人那件事,我就真没想到你突然窜到人家灶台边和人家分享吃的,然后还把剩下的芋圆都要了过来送到楼上……
  可他这样的评价,阿六却信以为真,当下竟是点点头道:“少爷觉得有创造性就好,以后我也会继续这么做。”
  呃……这话阿六竟然完全听进去,完全当真了!这小子还打算继续用有创造性的方式披荆斩棘!不过他好像该怜悯一下他的敌人,而不是该拦住行动力太强的阿六吧?
  因为有些微微醺然的缘故,张寿此时也是乱七八糟想法一大堆,这会儿呵呵一笑,随即上前轻轻拍了拍阿六的脑袋,这才笑道:“好,那以后很多事,也一样都拜托你了!”
  阿六点了点头,心情很好地送了张寿回院子,随即搀扶着人先进浴堂洗浴,这才回房去整理换洗衣物。可当他在箱子里翻了一会儿之后,动作就一下子僵住了。紧跟着,他就头也不回地说道:“你就不知道走大门吗?”
  “门房全都跑到后头来给你家少爷过生日了,我敲了三声连个答应的都没有,怎么从大门进来?”现身的花七见阿六霍然起身转向自己,他就笑呵呵地说,“再说,我不是答应了你家少爷,要帮着看看哪里有疏漏,然后操练一下人手?”
  “结果,四处是疏漏,人手几乎就没有专业的。”不等阿六火气上来,他突然又轻轻一拍手道:“当然也有专业的,但只有你一个。而且你身兼管家、贴身仆人、护卫,你不觉得自己实在是太忙了一点,分身乏术吗?”
  见阿六这才终于沉着脸不说话,花七才若无其事地说:“不过也难怪你如此,我刚刚远远看着你们说话,你家少爷是对你亲近得很,犹如一家人……放心,我没听见你们说什么,你小子如今本事见涨,我离开太近估摸着就会被你揪出来了,所以只是远观。”
  “哼!”阿六从鼻子里不满地冷哼了一声,这才不耐烦地说,“你要觉得这张园防戍不利,那就过来接手,别只知道说风凉话!”
  “你小子真是被你家少爷惯坏了,脾气越来越大。”花七闲庭信步似的上前,屈指就往阿六脑门上弹去,却没想到人脑袋一仰,脚下两个错步,倏忽间就往旁边躲开。见此情景,他眼神一闪,立刻轻移脚步,竟是直接追了上去。
  一大一小就在这并不算太大的室内来回腾挪追赶,到最后花七一把拽住阿六的衣领,可就只见少年猛地一缩脖子,紧跟着整个人就如同金蝉脱壳似的,直接从那件衣服中脱身出来,随即虎着脸退了三步。
  面对阿六那犹如发怒小豹子似的恼怒表情,花七最终耸耸肩,随即信手将那件外衫朝阿六丢了过去,见人不闪不避,却也不去接,任凭衣服就这么轻飘飘落在地上,他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不错,就算是一直都在安安稳稳的环境中,你到底还没有退化。”
  “你到底想干嘛!”阿六极其不耐烦地瞪着花七,一双手已经向背后伸了过去,“你要再不说明话,别怪我不客气!你别忘了,我可以上皇上那儿告状!”
  听到阿六这最后一句话,花七终于露出了异常惊讶的表情。他从来都没想到,一贯直来直去,不知道用计,更不知道何为同伴,更不要说求助后援乃至于靠山的这匹小小孤狼,如今竟然也学会了告状这一招绝户计!
  面对那过分坦然的表情,好像你来捣乱我去告状天经地义,他最终就意兴阑珊地说:“看来你是真的变了。算了,我来只不过是代皇上给你家少爷捎一句话。九章堂第二期招生尽快,否则他这个国子博士手底下没学生实在不好看。另外,回头几个通晓杂科的大儒要上京来。”
  阿六的眼神倏然转厉。就算张寿之前对他转述纪九的提醒时,说满不在乎也好,说漫不经心也好,总之就是没放在心上,可他却不一样。
  世人所说的高士、贤者、名流,纵使名声再大,风评再好,在他眼中,全都只是无关人士。而如果这样的人带着敌意或恶意,那么他自然不会容情。
  “别那么大敌意,又不是你死我活。”花七嘿然一笑,可见阿六丝毫没有任何松懈的表情,他知道小家伙杀性重,当即若无其事地说,“学术之争,有时候确实是不止你死我活,而且是连对手一整个团体都想完全抹杀掉,其实残酷之处更胜于政争。但是……”
  他拖了个长音,随即意味深长地说:“皇上不会允许的,朝中那些勋贵也好,老臣也好,也都不会允许的。更何况,杂科原本就从来不是主流,这些人如果聪明的话,那就更加不会贸贸然和你家少爷放对。如果真放对,那必定是人背后站着谁。”
  阿六沉默了好一会儿,最终点了点头:“我知道了,你可以走了。”这直截了当的撵人,花七一点都不意外,而且他更能够确定,要是继续撩拨这小子,人恐怕会真的不顾今天是张寿的生日,在这屋子里和他大闹一场。
  于是,他只能耸了耸肩,随即转身往外走去,随即又轻轻挥了挥手。
  “我进来的时候,顺便抓了个鬼鬼祟祟的小蟊贼,人我打昏了丢在前院,一会出去的时候,会顺手丢给宛平县衙,给顺天府衙省点事。你家少爷过生日,我也没准备什么贺礼,就帮他抓个贼当贺礼好了。”
  “再附赠他一条消息。废后想尽方法给二皇子送了一封信,结果信被二皇子上交了。”
  知道自己这时候若是回头,阿六必定满脸这关我什么事的疑惑,他就呵呵笑道:“告诉你家少爷就行了,他自然知道怎么回事。二皇子还上书恳请去宗正寺探望大皇子,劝人悔过自新。总之,人一面大义灭亲,一面兄弟情深,可像那么一回事了。”
  虽然阿六还是脸上没太多表情,但至少知道这事情应该一字不漏地告诉张寿。可花七转瞬间透露的下一个消息,却是迟钝如他也不禁为之一呆:“二皇子痛心疾首地表示,他从前恣意妄为,就是不读书的过错,所以要求……嗯,进国子监读书。”
  “当然,放心,他拉不下脸去当你家少爷的学生,只是想进国子监率性堂。要知道,自从皇上亲临国子监要求整治学风,率性堂的监生里头,多了不少有名的才子,有了危机感的周祭酒还亲自去当了老师。他也算是门生满天下了,二皇子说不定就是冲他去的。”
  见花七说完这话飘然而去,阿六在原地默立了好一会儿,最终哂然一笑。反正他不懂这些,他只知道,甭管别人有什么样的阴谋诡计,直接碾压过去就是了!
第四卷
群贤会
第四百六十六章
外乡人
  “黄灿灿的撒子,麻花,不好吃不要钱哪!”
  “猪肺汤,猪肺汤,热气腾腾的猪肺汤,喝一碗暖心暖肺!”
  “哎,国子监张博士亲创的夫妻肺片,香辣鲜香,皇上娘娘全都说好哎!”
  还不到外城兴隆茶社,此起彼伏的吆喝声就已然快要震破人的耳膜。这里最核心的地块,已经早就由各省各府会馆和大酒楼占据了,大多数房子都是动用了最多的人力,最多的物力,然后在最短时间内造起来的,至于晚了一步招不到足够人手的,则是只好依旧沿用竹屋。
  而往外散开的胡同,其中几条被各色小摊贩给占据了。在这里,别说车马,就是步行也得费老大的劲,因为四处都是闲逛的食客,相比那些更靠近兴隆茶社的馆子中相对高昂的价格,这附近的吃食便宜,味道却也尚可。尤其是外乡人,最近都爱到这里来体验京城风情。
  当然,也有因为骑马无法通过,再加上这人山人海,于是望而却步的。此时一行风尘仆仆的骑马路人,就只是驻马在巷口张望了一下。见四处都是油烟味,其中一个年轻人便没好气地说:“这简直是乌烟瘴气,败坏了大好京城的形象!”
  可他话音刚落,那边有一个正在做生意的小贩就不乐意了,他立时重重放下手中正在炸制撒子的筷子,一把拉了旁边帮忙的侄儿来继续,自己则连手都不擦就大步走上前来,张口就嚷嚷道:“外乡人,初来乍到京城,嘴巴放干净一点,大家凭本事做生意,要你指手画脚!”
  那年轻人没想到自己竟然会被区区一个小贩挤兑,登时脸色涨得通红。然而,还不等他回击,那边厢满嘴流油的食客和其他正忙活的小贩顾不得这边的争执,却有身穿黑衣的两个汉子上了前。这两人端详了一下这拨来人,确定果然是外乡人,其中一个壮汉就笑了一声。
  “钱老四,争什么争,好好回去做生意,别人不过说几句而已,你又没少一块肉,这么火气大干什么?”一言喝退了赵老四,那黑衣壮汉就对着这一拨外乡人笑了笑,“各种摊子扎堆,味道确实有点大,但就这附近几条胡同的一堆摊子,养活的小贩就不止三五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4/58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