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龙佳婿(校对)第2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6/580

  葛雍顿时呵呵:“小莹莹你知道这些东西有多繁难吗?就张寿这小子刚刚和我们解释的时候,自己还常常要想一想该怎么说的架势,足可见这得涉及到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东西。真要他写,就不像从前那些东西了,那不是十天半个月就能完成的!”一年半载都写不出来!
  眼见有朱莹打岔,永平公主劝说,张寿赶紧趁机说道:“有些东西我自己也没有想好,所以拿这当成题目,也是想抛砖引玉,这并不是为了难学生,是想看看他们的思路,当然更需要老师和两位先生的帮助。不过莹莹说得对,今天是御厨选拔大赛,可别变成了讨论会。”
  见此情景,齐景山就打趣道:“没错没错,这是人家大厨的盛会,老葛你可别辜负了那些大厨的一番心血。”
  而紧跟着他,褚瑛则是从鼻子里哼了一声:“张寿,你小子竟然把大好时光都浪费在了吃上,还从不避讳自己是吃货,简直白瞎了你这天赋!你去年收了这么多学生,现在一个个都不在九章堂好好呆着,全都被你送到四面八方去打杂了,这算什么!”
  葛雍自己骂张寿可以,但别人指摘,那却万万不行,因此他立刻忘了刚刚争论的话题,拍案而起。
  “你从前不还说我是饱汉不知饿汉饥,我看你现在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九章堂里头一大半都是贫寒学子,要是没个正经职司,将来谁养活他们?你吗?你要现在拍胸脯,我这一大帮人回头全都送你家里让你养活!”
  “葛老头,你以为我和你一样是土豪吗?我两袖清风,我连自己都快养不活了!你自己还不是嫌弃你这关门弟子见天的管那些闲杂琐事,现在我说一句,踩你尾巴还是怎么着?”
  眼见褚瑛眼睛一瞪,两位年纪加在一块早就突破一百五十岁的老人家就要争执起来,张寿只能赶紧从中劝和,再加上齐景山也无可奈何地出来劝解了两句,总算让两个斗气的老人重新坐了下来。好在葛雍的火气来得快去得更快,须臾就恢复了平静。
  “张寿,今天你和小莹莹还有永平公主都是寿星,你们三个坐一块去,否则也没个过生日的样子。你没瞧见我瞧见了,小莹莹都偷看我们这儿不知道多少回了,再这么看下去,我背上痒痒!再说了,和这么个鸡蛋里挑骨头的家伙坐一块,你不膈应我还膈应呢!”
  没等恼火的褚瑛反唇相讥,葛雍就一把将张寿拖了起来,随即把人往朱莹那一桌一推一按,将其摁在椅子上坐下,他这才淡定地回过头,瞅了朱泾一眼就干咳一声道:“赵国公,反正张寿和小莹莹婚书已定,早已是一家人了,你不会有意见吧?”
  我就算有意见还能怎么着?你老人家都已经把人硬放在同一桌了!
  朱泾心里叹息一声,忍不住暗想今天他真是不该来——可母亲和妻子全都在后头撵着,而且还口口声声说,好容易女儿和未来女婿在京城一块过生日,如果不是生怕她们来了之后,铁定要分男女,她们就也都来凑热闹了。
  于是,他只能干笑一声算是回答了葛雍,可当看到朱莹喜滋滋地在张寿旁边坐了,他忍不住又觉得这一幕实在是有些刺眼。
  如果两个儿子都有了媳妇,他会不会还是这么一副样子?不,肯定不会!怪不得男人对儿媳大多能多几分容忍,对女婿却往往要多几分挑剔!
  至于永平公主,她倒是并不介意张寿过来同席,毕竟和朱莹大眼瞪小眼,没事斗嘴,这在只有她们俩的时候可以,在这么多人众目睽睽之下,朱莹不要面子,她却还要维持自己这个公主的仪态。可是,张寿一落座,两个小宦官慌忙上前上菜,然后她就哭笑不得了。
  因为朱莹直截了当伸出手去,接过黄杨木条盘上那一盆颜色红艳的鱼,直接放在了张寿面前,紧跟着又是一盘黄鳝,再接着是一份鸭子,三大盘满满当当放在张寿面前,最后放不下了,朱莹才把剩下两盘菜放到了她这公主面前,一道是长条形的素菜,一道是黄色的汤羹。
  饶是永平公主确实平日吃素多,吃荤少——她可不像朱莹这样运动量巨大,于是根本就吃不胖,不得不时时刻刻注意体形——可朱莹如此露骨地照顾情郎,她还是被震惊了,愣过之后就嗔道:“朱莹,你还当自己是当初吃独食的小孩子吗?”
  “吃独食是我自己吃,现在我可是拉了阿寿一块吃!再者,我听说你不是每逢初一十五就要吃素吗?今天可是十五,那土豆丝和南瓜汤你尝尝,那可是从来没有的味道,我特意留给你的,你尝尝,保管好吃!”
  张寿见朱莹刚刚那分菜的架势,忍不住想到了那些护食的小孩子,不由也是啼笑皆非。于是,面对永平公主那张微妙的脸,他只能充当解说员的角色。
  “公主应该从来没有吃过土豆和南瓜吧?这是用土豆和南瓜做的土豆丝和南瓜汤,那些大厨具体是怎么个做法,我没尝过却也说不准。据说在海东大陆时,当地人将这两样食材当成我们这儿米饭面条之类的主食。”
  一面说一面看了老咸鱼一眼,他就又笑容可掬地说:“当然,如果要当成主食,可以加盐水煮,然后剥皮捣成泥食用,但现在作为一道菜,味道就很重要了,不知道做菜的大厨是怎么调味的。不过,土豆和南瓜的口感我要是事先透露,未免少了些惊喜,公主不如先尝尝?”
  永平公主信不过朱莹,但她至少还知道,张寿并不是花言巧语哄人的性子。
  然而,没有见过的东西,她平常是绝对不会尝试的——她从来都不是什么喜欢新事物的性格,谨慎和小心占据了她的性格的大部分,就如同冲动和火爆永远都是朱莹的性情一样。
  此时,她正在犹豫时,却见朱莹已经毫不客气地隔着半张桌子把筷子伸了过来。
  她只能眼睁睁看着朱莹大剌剌地虎口夺食,挟了一大筷子土豆丝放入嘴中,可嚼了两下就一下子瞪大了眼睛。当发觉朱莹那脸色明显不那么对头,刚刚还在犯嘀咕的永平公主一下子就愣住了,随即生出了一股不那么好的预感。
  要知道,坤宁宫下毒事件虽说被证明只是个笑话,可如今是在宫外,不会真的有事吧?
  “快拿……”张寿才叫出两个字,手里就被塞了一个杯子,觉察到那温度刚刚好,他也来不及看这么巧送茶水的人是谁,直接扶着朱莹就是半杯水灌了下去。
  果然,当咕嘟咕嘟半杯水下肚之后,朱莹就长长舒了一口气。
  “这是哪个大厨做的!天哪,我一看就知道这是辣的,可没想到会这么辣!爹还有葛爷爷他们怎么能吃得惯?这不是坑人吗!这些大厨今天才刚认识辣椒吧,怎么就敢这么没数目地往里头放这么多佐料?”
  张寿面色古怪地夹了一筷子土豆丝,随即就忍不住挑了挑眉。对于多年没有经历过前世那种至高辣度洗礼的他来说,这土豆丝其实还算好,但朱莹这点吃辣的本事比他还差得远,乍一口就立时出现刚刚那光景,也算是情有可原。可就像朱莹说的,下头那大厨至于吗?
  然而,他刚想提醒其他两桌上那几位——毕竟三大一小四个和尚和老咸鱼应该是久经辣椒洗礼的人,不至于如此不济——可他扭头一看,却只见勋贵们那一桌上,赵国公朱泾、秦国公张川、渭南伯张康,三个人三双筷子几乎齐刷刷夹了一筷子的土豆丝。
  这还不算,就连另一桌的葛雍、齐景山和褚瑛也是一样。
  如果朱莹仅仅说好吃,他们兴许还会有所怀疑,可朱莹刚刚这失态的光景,却激起了他们的好奇。于是,几乎是入口后的顷刻之间,两桌六个人至少就有三四个发出了剧烈的咳嗽。
  “咳咳咳咳——”
  永平公主简直不知道自己应该露出什么脸色好——朱莹冒失也就罢了,可是,那些个年纪都一大把的老大人们,怎么也会和孩子似的?
  就在这时候,她就看到刚刚那无声无息给张寿递茶杯的低调少年凑到张寿身边,低头说道:“是刘婶对那些大厨说少爷你无辣不欢。”
  张寿这才发现阿六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来了。他没想到这诡异调味的最大“功臣”竟然是刘婶,一时啼笑皆非,于是立刻说道:“你赶快下去吩咐一声,这辣椒使用务必谨慎,这等新奇滋味不是每个人都能受得了的,回头要是影响了对他们的评判,可得他们自己负责!”
  他这话音刚落,阿六就答应了一声,然而,少年刚下去告诫那些大厨,渭南伯张康就突然开口说道:“这滋味虽说猛烈了一点,但回味无穷,我倒是挺喜欢。这佐料叫辣椒?也是海外特产,沧州种植的?等回头京城这边要是种出来了,我先订个每月十斤!”
  每月十斤……张寿顿时大为意外。渭南伯你觉着吃得完吗?等等,忘了种出来的是鲜辣椒不是干辣椒,十斤其实没多少,晒干磨成碎末,然后撒在烤好的牛羊肉串上,那倒应该很不错,就不知道这位归化多年的蒙古人,是不是还喜欢烤肉那种粗犷的玩意。
  哦,堂堂渭南伯府又不止张康一个人,那几十上百号人,十斤辣椒送过去,估计大多数人连一口辣椒水都喝不上……
  张寿想着想着,突然又冷不丁回忆起了某个嗜辣如命,小米辣十斤十斤往家里买的强人朋友,顿时哑然失笑。再看到那边厢观涛后头三个年轻和尚无不喜形于色,他就知道,作为长年累月种植这些的专业人士,他们很高兴自己的劳动成果受欢迎。
  而张康之后,张川则若有所思地说:“这辣椒我倒是一时半会吃不惯,但这土豆丝的口感倒是很特别。若是还能有别的做法,倒是不失为一道好菜。而且能做主食的话,我倒是想研究研究。这样,等种出来之后,每个月往我府里送个十斤……不,二十斤吧。”
  朱泾才不想承认自己是因为朱莹的表现而尝了一口,而就是这一口呛得他不轻。无论土豆丝还是辣椒,都不对他的胃口,他自然也无心往家里拉这些,可他总不能输给张康和张川。
  否则回去之后,太夫人和九娘会不会埋怨他都不肯帮着点未来女婿?
  于是,他放下筷子,不动声色地说:“日后记得给府里每月送十斤辣椒,二十斤土豆。”
  张寿听着这一个接一个的报数,忍不住大为意外,只觉得刚刚那种呛咳的反应后竟然是订单不绝,似乎有点不太正常啊!果然,下一刻他就听到了褚瑛的埋怨。
  “这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口味,你们居然还觉得好?我还是喜欢清淡一点儿的!”
第四百五十三章
规则是用来歪的
  见朱泾那一桌,三位顶尖勋贵六双眼睛全都朝自己看了过来,褚瑛却依旧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然而抱怨过后,他却突然话锋一转,“不过这南瓜汤倒是不错,香浓,带着丝丝鲜味,回头等种出来之后,这南瓜每个月给我留五斤!我可说好了,我没钱,贵了我就不要了!”
  齐景山也跟着笑道:“我年纪大了,这辣味实在是太冲喉咙,我冬日常常咳嗽,这滋味确实有点消受不起。但这土豆爽脆,若是单纯加醋炒制,应该滋味不错。而且,我也很好奇张寿刚刚说的盐水煮土豆而后剥皮捣成泥的做法。当然,这南瓜汤更好。”
  “若是种出来,每月这土豆和南瓜一样给我留三五斤就好。”
  葛雍听到这里,已经是不知不觉咧嘴笑了。他也是两道菜都尝过了,滋味在于其次,单从那口感上,他已然隐隐约约意识到这些东西代替米面的作用。如果真的容易种,而且能利用某些荒地来种,那么他很确信,不少农人应该会有尝试的兴趣。
  比起灾荒之年连树根草皮都要挖出来吃的窘境,比起明知道吃观音土必死却不得不将其吞入腹中的凄惨,只要海外传来的这些比麦子和稻谷更加容易种,为何不推广?
  于是,葛老太师笑眯眯地说:“张寿,只要是你在京城这儿种出的东西,回头每样都给我留……十斤。我家里人口可多着呢,上上下下一分,也就不剩多少了!”
  这一刻,永平公主只觉得今日这御厨选拔大赛似乎变成了食材推介大会,眼前这六位或资历老,或功劳大,或圣眷正隆的大人物竟是并不太在意口味,反而更在意这来自海外的食材。刚刚一直谨慎地没有动筷子的她,终于忍不住伸出了筷子。
  见朱莹注意到她只夹了一根土豆丝,嘴角一挑嗤笑了一声,早就习惯的永平公主压根懒得理她,入口细细品尝之后,有所准备的她并没有体会到太辣的滋味,那恰到好处的辣反而激发出了鲜香,她竟是不但不反感,反而还有再尝两口的冲动。
  好在她素来克制能力强,接下来就放下筷子,舀了一勺南瓜汤,一喝之后,她就不由得眼睛一亮,只觉得这略带鲜甜的滋味,完美缓解了口腔中残余的辣味。
  就是她这么一回味,等再抬起头时,却发现这两道菜已经空空如也。朱莹甚至还满脸无辜地看着她说:“下头正参选的大厨这么多,菜也这么多,所以送上来的每道菜,我们只要浅尝辄止就行了,否则接下来怎么还能有胃口去吃其他的,怎么可能吃到最后?”
  听到这里,张寿顿时莞尔。话是这么说,听着也很有理,但朱莹趁着永平公主不注意,偷偷转移到旁边,还小声吩咐那个小宦官说回头留着给阿六,当他没听见吗?
  于是,他只能咳嗽一声道:“我倒也忘了,这样一道道菜上来,分量不可太多,最好每人一口就好。而且,最好再备上给人漱口的茶水,免得口中留有余味,影响到对后续菜品的评判。虽说这世上不可能绝对公平,但我们至少要相对公平。”
  他这话顿时得到了葛雍的大力赞同,而楚宽见永平公主点头,立时召来一个小宦官,命其下去传话。不一会儿,陆三郎竟是蹬蹬蹬上楼来了。
  小胖子笑容可掬地团团做了一揖,随即就一本正经地说:“老师这主意一点没错,我也注意到了。而且,我是觉着,这品尝菜品,其实是越到后头越容易吃亏,可评判打分的话,却是越在前面越吃亏,因为在前面没有多少菜品作为对照,于是就容易压低了评价。”
  “所以,我建议,大家不如先记个大概的口味印象,回头等一个个菜都吃下来之后,再总体评判,如何?”
  陆小胖子昔日是什么样的人,在座这些人当中,有如渭南伯张康这样印象深刻的,也有如齐景山褚瑛这样不过耳闻不曾亲见的,然而,如今他是怎样光景的人,这边厢却是人人都早已见识到了,无不觉得这小子简直是贼精贼精。
  所以,对于陆三郎如此神情自若地主持今日之事,提出这样的建议,没人奇怪。张寿这个名义上做老师的更是呵呵笑道:“这法子是很好,否则最开始送上来的菜品,评分总会难免有些偏颇,而一边吃一边顺便做个评注,心里也好有个数目。”
  “毕竟,吃多了口味混杂了,未必就能再记得头几个菜是什么滋味。不过如果仅仅是最后汇总评判的话,却也有不方便的地方。陆三郎你想想,这里在座的诸位也许都能记得丝毫不错,但普通人吃过十几二十道菜品之后,真的还能清楚记得第一道菜是什么回味?”
  见陆三郎微微一愣,张寿就笑眯眯地说:“我觉得可以这样,每上五道菜又或者六道菜,就让大家做一个评判,筛选出两道最好的,这样能够在口味还没有忘干净之前,做一个最合适的评价。当然,诸位如果觉得我这法子不好,便是立刻就开始评判也无妨。”
  陆三郎何等聪明的人,瞬间就体悟到张寿是将三四十个厨师加赛做这三四十道菜的混评,改成每五六个人的阶段性评价,到最后轻而易举就能够筛选出一定数量的人给予加分,这样反倒是方便了。
  当下他立刻重重点头道:“这法子简直再妙不过了!”他刚想说我这就下去传话,随即就想起还有永平公主和司礼监掌印太监楚宽在这儿,立刻又笑吟吟地问道:“老师这主意,公主和楚公公觉得如何?”
  永平公主只一沉吟,就点点头道:“张博士这主意确实不错,哪怕是我,吃过十道二十道菜之后问我第一道如何,多半也是记不得的,就五道菜评判一次好了。”
  见陆三郎又看向了自己,楚宽微微一笑,轻描淡写地说:“我今天不过是奉旨跟着公主出来看个热闹,这事情哪有我插嘴的余地。公主怎么说,那就怎么做好了。”
  当阿六给下头厨师们传完话上楼时,就正好遇到了从三楼下来,满脸轻松惬意的陆三郎。两人对视一眼,他就只见陆三郎笑容可掬地对着自己竖起大拇指道:“这么大的活动,下头竟能够秩序井然,这放在从前简直是不可想象的,六哥您真是威武!”
  “多亏了那些身穿黑衣,臂扎红巾的铁衣帮众人把秩序维持得这么好,我之前从窗口看到,有小偷小摸的人被直接扭了出去揍了个半死,比出动南城兵马司还有效。”
  阿六对陆三郎的恭维却反应平淡,只是嘴角微微翘起了一个不可见的弧度:“那是他们应该做的。”铁衣帮这些人,没想到还真的有点用,以后看来可以更好好地用他们。
  错身而过的时候,他轻声对陆三郎说:“小心有人质疑公平。”
  对于阿六的提醒,陆三郎呵呵一笑,完全不以为然。甭管是他,还是张寿,又或者楼上的永平公主乃至于其他各位勋贵大佬,谁都不确定回头选出的人是谁。
  因为这完全是比谁做的菜好吃,而不是看谁的名气大,谁的背景硬!
  因此,从三楼下到二楼之后,陆三郎就先对众人宣布了刚刚最新调整的评判细则。对于这小小的改变,众人虽说起了一阵骚动,可楼上那些大人物决定的规则,他们哪里有资格去质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6/58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