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龙佳婿(校对)第1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8/580

  尽管朝中不少官员都不满意皇帝选婿的结果,然而,公主和郡主的婚事毕竟是皇家内务,太后都尚且没有置喙,他们除却私底下痛骂张寿如何徇私,却也无计可施。至于把这背后攻谮的话写在奏疏上弹劾……开什么玩笑,人是皇帝点的,难道还能说皇帝全都听张寿的?
  于是,当有人听说,张武和张陆以及其他一些半山堂的监生们频频光顾什刹海边上的会贤堂,屡次出条子请听雨小筑的十二雨开堂会时,一时自然义愤填膺。
  虽说寒窗苦读十几年方才步入仕途的读书人们,未必就见得真的想要尚公主,娶郡主,一举成为皇亲国戚,但对于张武张陆和赵明祥这样的平庸世家子弟能够盖过几个公认优秀的官宦子弟这件事,还是免不了不忿。更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御史,直接弹劾了此事。
  然而,弹章一举入九天,接下来却消息全无,就仿佛没有这回事似的。虽说也有人游说高官大佬们在皇帝面前抨击这些贵介子弟辜负圣恩,可却几乎一无所获,最后,还是作为好好先生似的吴阁老,给了自己的一个门生御史一个明确的提示。
  “你们这些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家伙啊,管那些闲事干什么?要知道,之前两宫的禁足令这就要过了,礼部就要开始为二位皇子选妃了。与其管皇家女婿的事,你们还不如好好盯着点选妃的大事。就算张寿再得圣眷,能入阁拜相,那也得是一二十年的事,盯着人干嘛?”
  有了吴阁老这一番话,再加上不两日,礼部果然再次忙碌了起来,选妃之事喧嚣尘上,也不知道多少原本在暗中筹划的人摩拳擦掌,却是比之前选婿何止热闹了一倍。
  这一天,张武和张陆再次邀了张琛陆三郎朱二以及其他几个相熟的监生,在会贤堂中出条子叫来了听雨小筑的十二雨。
  这会贤堂本是一家带戏园子的饭馆,因为开国初年太祖皇帝亲自来过,酒酣之际御笔亲题写了这么一块题匾,方才改了这个名字,至今虽说已经易手多次,却是始终沿用会贤堂之名,原本的名字自然而然就再也没人知道了。
  一群公子哥的父兄原本就都是朝中有名的达官显贵,其中还得再加上张武和张陆这两个新鲜出炉的驸马和仪宾,因此虽说每次都是包下一整座会贤堂,伙计们就算心里犯嘀咕,可会贤堂和听雨小筑的东家万元宝都没意见,他们也只能暗自羡慕这些公子哥艳福无边。
  此时已是午后时分,众人看着十二雨轮番演了几个片段,正在那三三两两各自品评的时候,突然只听到外间传来了说话声。最近隔三差五光顾会贤堂,以至于被母亲敲打过好几次的张琛原本就心情不佳,当即没好气地拍扶手叫道:“不是早说不接待外客吗?”
  “那也要看是什么样的外客。”随着这声音,大门被人毫无顾忌地推开,紧跟着,一个年过花甲的老者笑容可掬地进了屋子。他这一现身,陆三郎直接给了乱说话的张琛一记肘击,随即一下子跳了起来,满脸堆笑地迎了上去。
  “渭南伯来了?哎呀,您怎么不说一声,我们也好去迎一迎!”
  屋子里的众人,并不是每个人都和渭南伯张康相熟,可谁都知道和一个有职司的实权伯爵相比,纵使未来的驸马爷也要往后站。因此,眼见张琛朱二也好,张武张陆也罢,乃至于赵明祥这个未来的仪宾全都对张康客气恭敬,其他人自然知道该怎么做。
  而等到众人乱糟糟地见过之后,张康却坚决不肯坐居中,而是勾勾手叫了张武张陆兄弟到一边,一面吩咐台上十二雨继续排练,一面却看着两人道:“我听说,你们两个如今飞上高枝之后,没事投拜帖想要和你们亲近亲近的人挺多的?”
  张武正要说话,却察觉到袖子被人拉了拉,连忙闭嘴把话语权让给了张陆。下一刻,他就只听张陆笑吟吟地说:“都是些趋炎附势的人而已,我们哥俩知道能有今天都是皇上垂青的,小先生教导,哪敢骄狂自得?不过是应付应付,礼重的一个都不敢收。”
  “我当然听说了。”张康似笑非笑地说,“你们说要买一家织染坊,织染出最好的衣裳送给你们未来的媳妇,结果有人拱手送上,你们却义正词严地给回绝了,还派人四处打听买,两天前才刚花了六百贯买了国子监附近一家挺小的织染坊,这事儿没错吧?”
  张武和张陆对视一眼,同时大为骇然。尤其是张陆,一想到自己之前甚至动过巧取豪夺的主意,他不禁心有余悸,暗自庆幸自己有张寿提点,避免了铸成大错。
  他这一冒冷汗,答话的就换成了张武。性格本来就相对谨慎的张武赔笑说道:“没错,是有这么一回事。我们兄弟俩第一次经营产业,当然不敢太张狂。”
  见张武并未自恃即将成为驸马就自高自大,张康不禁暗自点头,当即笑问道:“那么,将那些给这家织染坊供应丝线和纱线的纺工也都召集了起来,随后留了那些纺棉纱的纺工,把他们集中到了一处地方纺纱,这事儿也是有的?”
  刚刚张康已经把他们的底摸得这么清楚,如今再问这个,兄弟俩那是一丁点都不意外。张武就痛痛快快地说:“没错,是有的。”
  张康嘿然一笑,突然单刀直入地问道:“是不是从哪弄到了新式纺机,你们才来这一套?”
  这一刻,张武和张陆方才险些惊得跳了起来。待要坚决不承认,看到渭南伯张康那一脸笃定的样子,他们又觉得心里没底。到最后,觉得瞒不住了,张武一把拖住张陆,尽量镇定地说:“没错,是小先生让人琢磨其他东西的时候,无意间正好做出来的新式纺机。”
  “原来如此。”张康想到之前张寿对自己提过的事情,脸上露出了奇特的笑容,“你们的这位小先生还真是够有意思的。这虽然不关我的事,但你们知不知道,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虽说你们请来的那些纺工都收了高薪,不能回家,可还是有人忍不住打探?”
  这一次,张陆却制止了面露恼怒的张武,不慌不忙地说:“我和阿武自从承蒙皇上爱重,定了那样的婚事之后,就知道肯定会被人盯上。我们没指望能一直藏着掖着,只要渭南伯能为我们保密一阵子,我们就心满意足了。”
  “那倒容易。看在你们小先生曾经帮了我那么一个大忙的份上,这么一件小事,我装作不知道就是。”张康答应得极其爽快,随即又笑容可掬地说,“不过,要不要我再帮个忙,把那些窥伺的人背后到底是什么人,给你们揪出来?”
  那可敢情好!
  张武差点就迸出这么一句话,但紧跟着,他就忍不住看向了张陆,见人冲着自己微微摇了摇头,他陡然之间想到张寿曾经说过的话,登时立刻改口道:“渭南伯好意,我们兄弟心领了,那些窥伺的人就随便他们去好了,我们没什么不可告人之处。”
  张康有些意外地盯着两人看了好一会儿,这才哑然失笑道:“那好,我就看看你们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不过,我还是提醒你们一声,虽说你们在这儿是看十二雨排演新戏,而且又拉了一大堆人,可这种包下会贤堂的大手笔,仍然不免会引来他人非议。”
  “尤其是非议的人还和坤宁宫相关,那就不那么容易对付了。”
  张康说完这话,就站起身来,却是到陆三郎背后拍了拍这小胖子,又把人叫出去说了一会儿话。最后,回来的却只有陆三郎一个人。面对那些好奇的目光,陆三郎就没好气地说:“渭南伯就是路过来看个热闹,已经走了。继续看你们的,我得回九章堂了,下午还有课。”
  半山堂下午的选修课可以请假,九章堂的算学课却不能请假,这是众人连日以来总结出的真理。可是,见陆三胖真的这么勤奋好学,如朱二这样从前与其算得上狐朋狗友的自然忍不住唏嘘。可他们眼中的浪子回头好少年,却压根顾不上别人怎么想的。
  当骑马回到国子监那大学牌坊下头,陆三郎就压低声音叫道:“阿六,阿六,在不在?在就吱一声,江湖救急,十万火急,火烧眉毛啦!”
  基于国子监地处北城较为荒凉的地段,又不是什么炙手可热的衙门,这条街往来的人并不多,因此,他这声音只是引来两个随从为之侧目,倒没有引来路人围观神经病。而就在陆三郎侧耳倾听发现没什么反应,于是有些气馁时,他却终于听到了一个声音。
  “吱。”
  他忍不住嘴角抽搐了一下,随即循声望去,见阿六正怀抱双手靠在围墙上,而刚刚那地方分明没人,倒抽一口凉气的他也顾不得其他,赶紧拨马靠近前去,随即极其吃力地从马背上下来。至于埋怨阿六不伸手帮他一把……他还不想像朱二那样作死。
  就跟着阿六练武四次,朱二那痛不欲生的表情,已经深刻感染了他们所有知情者。
  站稳之后的他定了定神,连忙满面讨好地说:“阿六,我刚刚得到消息,皇后娘娘的禁足令解除了,二皇子挨了板子之后调养了一个多月,也勉强能下床了。现如今我是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不只是我,坤宁宫还支使人盯着张武张陆他们那个织染坊和他们的行踪……”
  “知道了。”没等陆三郎喋喋不休把话说完,阿六就没好气地打断了他的话,随即才淡淡地说道,“黄花菜都凉了。”
  陆三郎顿时被噎住了。敢情人家还嫌弃他的消息来得太晚,等他说这事情时,黄花菜都凉了!想到这位小祖宗神出鬼没,他不自觉地就相信阿六确实早就知道了,当下就悻悻说道:“我也是怕小先生被人算计,今天我见渭南伯时,他提醒我的……”
  他嘟囔了几句之后,这才想到九章堂的课快开始了,连忙一溜烟就往里跑。因为背对着阿六,他自然也就没能瞧见,少年那疏淡的脸上,嘴角竟是翘了翘。
  “骗你的。”阿六轻轻说出这三个字的时候,心情其实不太好。他就一个人,又不会分身术,一面要调配赵国公府借调来的侍卫,保护好那三个工匠和萧成,一面又要保护好那些纺纱工所在的张武和张陆那家织染坊,顺便看着国子监……他就算有三头六臂也不够用!
  他哪里还有功夫去查什么幕后黑手?窥伺的钉子他也就象征性地教训了两个而已!
  当课间空闲的时候,张寿从陆三郎口中得知会贤堂中渭南伯张康突然驾临的那番经过,又得知陆三郎已经找到阿六说了此事,他就不由得打量了两眼小胖子。
  “你告诉我就够了,去告诉阿六干什么?难道还指望他把暗处盯梢的那些探子全都杀了?”见陆三郎眼珠子滴溜溜直转,张寿就没好气地拆穿道,“你是想提醒阿六他一个人分身乏术?还是想说你家里信得过的人没几个,张武张陆也是,赵国公府的人我也不能常用,让他去找点人?”
  “咳,真是什么都瞒不住小先生。”
  陆三郎这才换上了满脸正色:“小先生既然要带着咱们做正事,那就要有自己的班底。我知道京城这种地方,人不能乱收,宁缺毋滥,可也不能没有啊。所以,阿六出面去找,那就最适合了!他对你忠心耿耿,本事又大,眼睛又亮,你也得提醒提醒他才行!”
  张寿却仍然有些踌躇。阿六是很能耐,但他是那个神秘莫测的花七的徒弟……他不担心阿六受人什么影响,但他担心阿六做什么,花七都在背后静静看着。再者,他并不希望给阿六太大压力。当然,之前他没钱养不起太多人也是一个很大的原因!
  一文钱难死英雄汉!否则张武张陆也好,他也好,这么迂回干什么?
  “我知道了。不过你与其指望阿六,不如动用一下你陆三公子多年经营的成就,我就不信你没几个心腹。至于张武和张陆,他们身边那几个人已经满够用了。既然渭南伯都对你说了,别人正在盯着张武和张陆那儿,交给你的那几场戏,你给我演好!”
  “那自然不在话下!”
  陆三郎得意地挑了挑眉,神气活现地说:“演戏对我来说,那是天生的本事!”
第二百二十四章
硬的不行来软的
  张武和张陆兄弟俩合力买下来的那座小小织染坊,位于京城内城地价最便宜的北城,和国子监只相隔两条胡同。至于为什么买这家,一来是距离国子监近,方便随时照管,至于二来嘛……很简单,因为便宜。张武和张陆还没分家,穷鬼一个,钱都是张寿掏的。
  就这么些钱,张寿可以说是倾其所有,把当初公子哥们在翠筠间求学时奉上的那点束修全都一股脑儿倒了出去,再不行够,他就自忖要问吴氏去张口要钱,那才叫窘迫。这还多亏了陆三郎掏钱买下的那家铁匠铺,否则,此时此刻的他还得更加精穷。
  而此时此刻,那家大门虚掩,只有纺机和织机的各种运转声不断传来的织染坊附近,却是有不止一双眼睛在盯着。哪怕大多数人都在关注大皇子和二皇子选妃的事情,可曾经被张寿害苦的某人,却是卯足了劲打算把这儿当成突破口。
  “确定那个阿六在萧家?”
  “是,老大你就放心吧!那个小子毕竟是赵国公长公子朱廷芳在外头认下的义弟,再怎么也比张寿名义上的两个学生置办的产业更要紧,所以突然有人从外头丢石头射箭,那个阿六立刻就赶过去了!再说了,这会儿张寿和张武张陆那几个,全都还在国子监上课呢!”
  “很好,告诉大家全都利索一点,做成了这一票,二皇子给的赏金就足够大家一辈子不愁了!”说完这话,为首的骠悍大汉见身后那矮小汉子立刻喜形于色,随即猫腰去向其他人传递这话,他不禁露出了得意的笑容。等到各处就绪,他就鼓起双唇打了个呼哨。
  随着这个清脆的声音,十几个人动作敏捷地往那小小的院落冲了过去。然而,他们全都默契地放过了那紧闭的大门,而是两个一组,一个手托,一个攀爬,须臾就有好几个人轻手轻脚地翻过了围墙跳入了院中,为首的大汉就在其中。
  然而,就当在外头接应顺便望风的几个人听到里头并没有异样动静,刚刚舒了一口气的时候,里头突然传来了一个又惊又怒的声音:“怎么可能……快,快撤!”
  几乎是在这个撤字刚刚落地之际,外间围墙边上听出是头儿声音的几个人不假思索拔腿就跑,压根就没去管院子里还没来得及走的头儿和其他同伴。可他们也只是堪堪跑出去不过几步,就发现来路被人堵住了,而领头的正是似笑非笑的朱宏。
  “还真是好大一伙贼盗!”朱宏冲着身后赵国公府的那些侍卫打了个手势,随即哂然笑道,“把这些贼盗全都拿下,送去顺天府衙!”
  张寿拜托,太夫人亲自吩咐他带人化整为零在这守株待兔了这么多天,没想到居然真等到了一伙以为此地毫无准备的笨贼。至于贼抓到之后送去顺天府衙,那自然很简单,除却刚直强项的顺天府尹王杰,如大兴县令宛平县令这种小官,那是绝对扛不下这桩官司的。
  当二皇子得知,他派出去打探张武和张陆那织染坊的人竟然被赵国公府的侍卫一锅端,然后送去了顺天府衙,那已经是一个时辰之后的事情了。面对这个坏到不能再坏的消息,他气得狠狠砸了一气东西,但最后即便喘着粗气,仍是不得不面对现实。
  其他小官他也许还能拿捏,但顺天府尹王杰那种油盐不进的家伙……他对付不了!
  之前皇后因为太后一句话而被禁足在坤宁宫,他和大皇子也再次被禁足在坤宁宫的东回廊中,时隔多日,这才刚刚得以离开宫闱,住进自己在宫外的别院。还没开府的他,居处只能是别院,而不能叫做王府又或者皇子府。而即便是这座别院,还是皇后给他的。
  此时,二皇子犹如困兽一般在书房里团团转。发觉自己很可能又要倒霉,他虽说恨张寿更恨朱家,连带张武和张陆都被他诅咒了无数遍,可他到底知道眼下不能坐以待毙,思来想去,他就知道求谁都没用,母后也帮不上自己,只有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那就是把他那个讨厌的长兄大皇子一块拖下水!两个人承担,总比一个人承担好,至于大皇子愿不愿意背这个黑锅……那关他什么事?就好比当初大皇子故意坑他去找刘侍郎的女儿刘晴麻烦一样,现在只要大皇子在背后有点动作,回头他就可以把事情闹大了!
  反正他那个好大哥前一次已经被父皇认定煽风点火,那以后就别想洗脱这一层印象!
  在二皇子打定了主意赖上长兄的时候,大皇子也得到了二皇子派人突袭织染坊,结果所有人手却都被一网打尽,然后送去了顺天府衙的消息。他固然幸灾乐祸,可想到张寿一手将张武和张陆捧成了皇家女婿,一手却又把赵国公府的人支使得如臂使指,自然谈不上好心情。
  面对这样的消息,同样出了宫呆在自己别院中的他来来回回在院子里踱着步子,努力思考着接下来应该怎么做。当院门外传来通报声的时候,他不禁非常不耐烦地喝问道:“是谁?”
  “大皇子,皇后娘娘差人给您送来了玫瑰露。”
  听说是母后派来的人,大皇子不禁心头咯噔一下,可避而不见是不可能的,他只能吩咐带人入内。果然,来的是坤宁宫管事牌子宁夕,人笑容可掬行过礼奉上东西后,就压低了声音说:“皇后娘娘已经知道了二皇子闹出的那桩事情……”
  他这话才刚出口,大皇子就不耐烦地打断道:“二弟他见天惹是生非,莫非母后还要让我去给他收拾烂摊子?这事情已经闹到王大头面前去了,我是无能为力!”
  “皇后娘娘自然不会因为二皇子胡闹,就要把您牵累进去。”宁夕一面赔笑解释,一面上前一步,压低了声音说,“二皇子大约是觉着,张武和张陆那兄弟俩肯定是联同张寿一块捣腾什么名堂,可强行硬闯去探知端倪,这实在是太蠢了。”
  见大皇子果然面色稍霁,他知道自己这表态算是对了大皇子脾胃,当下趁热打铁地说:“要破坏他们的谋划,只能智取,不能硬攻。皇后娘娘说,您肯定比二皇子有办法。”
  听了这一番言语,大皇子终于心情渐佳。毕竟,确定了自己才是母后真正的倚靠,而母亲也愿意倚重自己,这比之前动不动就和二皇子各挨五十大板的境遇要好得多。当下他就矜持地微微点头道:“你回去禀告母后,那小小的织染坊到底什么名堂,我会弄清楚的。”
  “是,奴婢一定禀告皇后娘娘。”任务达成,宁夕这才满脸谀笑地告退。皇后那边对大皇子的反应当然一定会很满意,而二皇子……他既然帮了这样一个忙,在皇后和大皇子中间两头游说,也就对得起二皇子送给他的那份厚礼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8/58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