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校对)第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1/268

  这也算是内战史上的一桩奇闻,九月五日直军攻克万县(柳镜晓的部队也算是直军的一部分),九月六日却把武汉丢了。
  第八师和第二十师都是鄂系的基本部队,能打能拼,装备又好,而且又没有受过太多损耗,再加上一个没有受过损耗的湖北陆军第一混成旅,这战没打就算是胜了一半。
  直军方面虽然号称七万之众,可从直隶带出的老部队只有三万多人,在前线和湘军苦战半月,消耗很大,这时候对付新锐的直军部队,还说不准有多少胜算。
  其余的三万多人,一部分是许英杰的湖北陆军第二师,两旅四团的编制,号称二万之众,不过实有兵员不过万人,而且部队是新编成的部队,战斗力虽然不弱,倒也强不到哪里去。
  另一支部队就是西震易的一个独立旅,这支部队原是湘军的铁路警备队,战前临时编为一个独立旅,在战斗突然反水投了直军,战斗力不强,兵员号称八千人,实际只有三千多人。
  剩下只有柳镜晓的湖北陆军第一师兵力最强,号称一万五千人,这支部队在羊楼司苦战湘军,在宜昌更是大破十余万川贼(柳镜晓庆功的电报上说:川贼三十余万攻我……我军大获全胜,俘获无算……川贼全军尽没……大家估计着三十余万是绝不可能的,十万估计总有的),现在入川更是势如破竹,下奉节,克万县,大家对这支部队的战斗力估计得很高,认为是一支久经沙场的能战之师。
  现在是火烧眉毛了,陈云杰对这支部队十分重视,每隔半个小时就来电催促,后来他干脆明白柳镜晓一直呆在万县,发一份正正式式的撤军令,电文上除了许诺给柳镜晓的部队扩编之外,还说:“……柳师长接电即刻沿江撤回,不得有误,否则军法从事……”
  可军法从事,这哄谁啊,湖北陆军第一师是柳镜晓自已一手带出来的部队,这师里的大小事务柳镜晓说了算,所以他根本不理这份电文。
  八月七日上午,王烈再次来报说,徐又铮已经找到他们,通知他们柳镜晓按兵不动就可以了,武汉方面他们无须费心,督军大人上任之后对柳镜晓自有重赏。
  川军方面得知鄂军控制武汉的消息之后,赶紧派使者来威胁柳镜晓赶紧退出万县,否则川军将进行总攻。
  川军惧怕柳镜晓的一个原因,他有直军的后援,在前线或许可以把柳镜晓击退,可天下最最能战的直军跟在柳镜晓的屁股之后,源源不断地开入四川,那川军是很危险的局面。
  现在一听说鄂系重新控制了武汉,这川军方面胆气立壮,想把柳镜晓吓回去。
  柳镜晓刚刚因为自己的第二支队抵达宜昌,实力大增,当即把川军的使者打了出去。
  现如今柳镜晓在万县的兵力有四千多人,大都是定边军时的老兵,守个一两天绝对是不成问题的,现在他在巴东到宜昌还散布数千兵力,随时可以增援下来。
  等川军使者一走,柳镜晓就发了两篇大文章,顿时是风起云涌,引起了天下瞩目。
  这前一通电文是对川军的通电,柳镜晓说:“镜晓自束发受教以来,未闻残民以逞之团体能长久之理,川中早称天府,岁入几居西南半数,前金时协饷四省,诚西南腹心之地,然近十年来,川中军人系分为四,乌合十万,敲剥穷民以聚敛军饷,内战经年,诚流毒全川也夫!镜晓身为共和军人,不能于此军此辈共戴一天!现提义师八千,枕戈待旦,中央明令一发,当挥军直下渝万,扫平丑类,还我川中父老太平之天。镜晓斯可免告无罪,从此优游于林泉之下……”
  这气焰之高,实在令川军坐立不安,“扫平丑类”、“枕戈待旦”能不让他们心惊肉跳,至于“镜晓斯可免告无罪,从此优游于林泉之下”则是一句空话,如果柳镜晓平定川中,哪有退隐山林的道理,自然是再升一步,尝一尝这四川督军的滋味了。
  但凡一个人说不要名位,不要地盘,他的意思就是向人要更大的地盘,更高的地位。
  下一通电文则是指向直军的,柳镜晓说:“镜晓难矣!镜晓苦矣!镜晓危矣!镜晓八千子弟,患难相从,械劣饷单。然无时无刻不以忠义自勉,遂能破叛军于林西,拒湘军于丁泗,破川贼于宜昌。正可谓可之下渝万,上慰中央历年期期于南北统一之望,下安黎庶百姓念念于中原王师之苦!孰料云帅明令一发,武穆金牌故事又见于斯时斯日之镜晓!镜晓终日绕室彷徨,忠义甚难两全,唯有伏乞中央将镜晓以下军官四百二十八员一体解职,士兵一千四千二百二十名一体给资遣散,镜晓方可不作误川之蠹,误国之贼……”
  这一通电文更妙,明着是表一表自己“破叛军于林西,拒湘军于丁泗,破川贼于宜昌”的丰功伟绩,更是岳武穆自居,要为中央收回四川,可实际却是指陈云杰骂道:“你这个老家伙,老子也算是为你卖了不少力气,可如今想要让老子毫无所获地退出万县,为你们直军卖命,这绝对没门……”
  陈云杰接到这通电文,当真是气得七窍生烟,可硬是没有任何办法,还得赶紧打电报安慰柳镜晓。
  不过直鄂双方的部队,现在仍是保持不战不和的状态,双方只是在一线处于对峙状况,直军在武汉维持治安的一个加强营,鄂军也没有对其缴械,只是派兵将其包围。
  湖南方面刚刚签订这样一个和平协议,湖南方面就发生这样大的变故,自然有心热的军官要求反攻岳州,一举击败直军,可易恒赵老谋深算,他说道:“谁要先开枪谁就得完蛋!”
  就是这次主张援鄂最力的鲁荡平也是这个意思,他说道:“等我们一动手,万一到时候直鄂两军合流,洪水一般地压过来……我们就成了湖南的千古罪人了!”
  既然各位主帅都主张坐山观虎斗,湘军就抱着这种态度,对直军也是不战不和,却随时有发生冲突的可能。
  而且宜昌方面,当天下午,川军又派了代表来要求柳镜晓撤兵。
  这次来的熊武熊督理,他比前一位使者客气多了,一见柳镜晓就打拱说道:“我川军这次出兵实在是万不得已……是奉了莫敌莫抚军长的意思,还请柳总司令多多见谅……”
  柳镜晓的态度很傲慢,只是瞄了熊武一眼,没说话,反而慢慢地品起茶来,品了一会便埋怨郭俊卿道:“这茶叶不好!”。
  现如今柳镜晓有三个头衔,一个是湖北陆军第一师师长,另一个是鄂西镇守使,相当于前金时的总兵之职,而名位最高的一个则是“长江上游总司令”的职务。
  但凡是位置在柳镜晓之上,大多称呼一声“柳师长”,同级的则称“柳镇守使镜晓先生”,至于有求于他的人物,大家都高呼“柳总司令!”
  现如今柳镜晓是面如冰霜,熊武则十分狼狈,顿时不敢开口,郭俊卿倒是在旁边劝了一句:“熊督理,您还是请回吧……我们师长入川的决心是不会支援的……”
  沈纤巧也随李何一的第二梯队赶到了万县,这时候倒为熊武说起好话了:“镜晓,你还是退兵好了……这打起来,你顶多也只有六七成胜算!”
  熊武好象忘记他把四大美人当重赏的事情,赶紧恭维说道:“纤巧姑娘……大家都算是一家人,打起来多好没意思啊……”
  现在沈家在川中当真是如日中天,现在万县一带的航运被柳镜晓的部队截断了,只有沈大小姐开口,这船才能顺顺利利地过万县直达武汉,大家忙着巴结沈家。
  柳镜晓半响没说话,最后吐出几个字:“熊督理……实话说了吧,这一省督军的滋味我早想做了!”
  熊武怕的就是这句话,他只能说:“我们这次是遵照莫抚军长的指示,如果你们入川,莫抚军长绝不会坐视不理的!”
  柳镜晓豪气顿生:“就是来了,也就些滇桂军而已……广东离我十万八千里,等部队来了,我已经坐上川督的位置……”
  郭俊卿在一旁帮腔道:“于公于私,我们师长都有入川的理由……别的莫说,这川中四大美人,我们师长可以仰慕地很……但现如今只见到一位沈纤巧姑娘,其它三位连影子都没见到……”
  柳镜晓最后拍板道:“这样吧……你们赔偿我们军费一千万元,我就退到奉节……”
  正说话间,来了中央政府的一封委任状,让柳镜晓的胆气顿壮。
  这委任状全是张冠李戴的一套东西,首是委任陈云杰为“两广云贵巡阅副使”,南耀萧出任“两广云贵宣抚使”。
  “两广云贵巡阅使”这个职务共和以来从末设立过,因此有副使而无正使本就是一绝,这陈云杰和南耀萧的地盘都在南方,如果陈云杰和南耀萧想要上任的话,非得打过湖南然后平定西南,说白了这个任命就是他们率部南征,换句话说就是他们当南征军的总司令和副司令。
  既然南萧耀不当湖北督军了,自然有人接任了,电文中说:“吴新光任湖北督军……”
  这位吴新光是段铁民的一位内弟,段续娶多次,因此内弟众多,现任中央第三混成旅的旅长,也和南耀萧一样,从一旅之长直升湖北督军。段铁民有一种亲戚最亲的观念,吴新光就是搭了这样一个顺风车上来了的。
  但最重要的一点则是对于柳镜晓的安排,电文称:“原中央第四混成团团长柳镜晓,转任四川查办使之职……”
第五章
川鄂和谈
  柳镜晓的正式职务仍是中央第四混成团的一个上校团长,这些“总司令”、“镇守使”、“师长”的头衔都是陈云杰私底下委任的,中央政府并不承认。
  现在柳镜晓算是有了一个正式头衔,“查办使”,顾名思义,就是来查办四川的军民两政,说白了就是让他率部入川,把四川的各派首领都抓来查办。
  这正是熊武最不愿意见到的,柳师长亲率一师之众直下渝万,接着直鄂大军接连入川,自己的地盘就保不住了。
  柳镜晓也是感到奇怪,现下的大总统是直系的冯黎,见到这样一道委任电文,非但没有没有被气疯,反而在命令上盖印。
  共和三十年以来,中央实行责任内阁制,大小权力都操控在内阁之手,总统名位虽高,可没有太多实际权力,不过内阁通过决议之后,必须由大总统盖印才能正式生效。
  冯黎是直系的领袖,见到这样一道命令自然不会同意,这时候段铁民就派人来劝说冯黎。
  来劝说的是直鄂两系之间的一个要角丁权洤,这位丁权洤现任公府秘书长,他劝说道:“大总统,别的莫说……先保住曹明帅的三万大军要紧……”
  总统总理各有一位秘书长,丁权洤就是冯的秘书长,他是段铁民推荐给冯的,共事的时候却和冯黎处得很好。
  一听这话,冯总统的幕僚纷纷反对道:“大总统,这印万万不能盖……一盖就会引起无穷祸患!”
  可冯黎仔仔细细地考虑了一番,丁权洤说的话确实是上上之策,自己如果不盖印,也不会改变不了事实,反而会让陈云杰的处境更为险恶。
  湖北算是鄂系的起家立业之地,陈云杰带了数万部队不经批准就私自援鄂,还委任了鄂督(中央政府始终没有正式委任南耀萧为鄂督,只是让其“代理”,随时可以免职),最后他还是在委任令上盖印。
  这一通电文对于柳镜晓来说,简直是飞来之笔!直吓得川军胆战心惊,闻柳生变!
  现在柳镜晓集到万县的兵力不过几千,而川军已经在万县外围集结近百个团,随时可以发动进攻。
  可这世界的事情就是如此奇特,拥有百团之众的川军一见到定边军就退后,力避任何冲突的可能,当然公开理由的是“我们川军是最最爱好和平,和平尚有一丝希望,则绝不放弃和平的希望!”
  而只有几千人的定边军则是气焰冲天,大摇大摆地在万县附近派兵来回巡逻。
  只要柳镜晓正式通电不接受这个“四川查办使”的职务,川军什么条件都可以接受!
  当然,唯一让熊武他们不能接受的就是柳镜晓提出的价码实在太高了!
  一千万元!这相当于什么?前金时川省一年岁入不过千万两左右,共和以来,四川军阀混乱,每年岁月入可达二三千万元之多,但是那全是空,真要拿出一千万元,川军根本没有那个实力。
  川中养兵四五十万,岁出十有八九皆是为了养兵之用,其余的钱吗?
  各位师长旅长总指挥都有良好的风险意识,他们认识日后的道路不是平坦,所以拼命积蓄养老金,每个人都有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的积蓄。
  熊武平时素好“爱敌人、爱士兵”,为了培养广大官兵的艰苦朴素精神,他发军饷最多只发七成。这次川军援鄂之役,能督理大下血本,终于给士兵发了八成军饷。
  平时发饷,熊武考虑到广大川军士兵生活朴素,往往是尽量少发军饷。某次补发军饷,川军士兵一拿到手就有人叫起来道:“督理大人,这军饷怎么只有一半啊……”
  熊督理自有一番大道理,他说道:“我是怕你们乱花钱,一拿到钱就乱嫖乱赌,把钱都花光了……所以就帮你们把钱存起来,到时候连利息一起发给你们……”
  看看,熊督理是何等地用心良苦,这些现洋熊督理是充分利用其价值,熊武经常到花街柳巷与广大上级军官同乐,花到床上去了,另一部分不是购买不动产就是存到上海实业银行的帐户上去,做为熊武熊督理后半辈子的养老金。
  至于“一起发给你们……”,那是绝不可能的,只听说熊督理有扣钱的时候,没听说有发钱的时候,熊督理抓来的士兵都是“十三从军行,八十始得归……”,从来不存在退役的概念。
  如果某个士兵能幸运地“八十始得归”,倒是有拿走一大笔钱的一点希望,不过川军是否存在还是一个疑问。
  经过这般刻苦经营,熊武熊督理现在家资丰厚,光存于银行的现洋就有五六十万元之多,至于重庆城内的田地、妓院、当铺、地产更是不计其数。
  可熊武估计着自己的财产,总共不过四百多万元,大部分还是变不了现金的不动产,真正能救急的也就是七八十万元,其它人。
  柳镜晓的一千万现洋,实在是狮子大开口,只有川中的军头团结一致砸锅卖铁,才凑得出这么多现金。
  不过熊武也明白柳镜晓是漫天开价,他试探地询问道:“川中久经战事,实在拿不出这么钱……柳总司令,这样办好不好……我们几个当头咬咬牙,大放血一次……给你凑一个五十万元,发给弟兄做为镐赏……”
  柳镜晓摇摇头,郭俊卿则说:“熊督理,你不是明白我们这边的情况……我们师总共有一万五千人,欠饷又已经半年了……”
  柳镜晓跟着哭穷:“熊督理,我也有我的难处啊……最近我经营失利,把弟兄们的军饷都挪去经营,可结果……实在是一言难尽,非但没赚多少钱,反而把本赔个了精光,亏空了八十多万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1/26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