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校对)第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1/268

  现在才打了三天,鄂军方面就伤亡了三千四百多人(虽然湘军方面的伤亡是鄂军的一倍以上,但是湘军的兵力雄厚),剩下的兵力不到六千人,而这样的战斗不知还要打上几天。
  援军?那还是相当遥远的事情啊,至少还要两三天的功夫才到啊……如果再按这个伤亡数字持续下去,等他们赶到,估计得为自己这帮人收尸了!
  何况通城和公安这两翼的战况,据说都是鄂军失利,到时候可就有可能形成了合围了。
  大伙商量来商量去,没商量出一个好对策来,柳镜晓还是定了一个固守待援的调子,可他也觉得这样死守下去也不是好办法。
  结果郭俊卿倒是说了两个字:“反击!”
  一语点醒梦中人,柳镜晓当即重重地拍了桌子,说道:“明天,在羊楼峒向他们打个反击!”
  接着,他又问道:“把他们夺去的山头全夺回!谁去?只要夺下一个山头,他那个营立即扩编成团!”
  大家顿时面面相觑,不知道如何是好,夺下山头,一战而胜,然后扩编成团,这是大家的美梦,可大家谁都不敢开口。
  现在四个营伤亡都很重,再来这么一次进攻,这个营的部队非打光了不可,今天进攻的湘军就是最好的例子。
  到时候就是扩编成团都没有什么意义,这个时候有人开口了:“我们营来好了!”
  柳镜晓倒是一呆,接受这个艰苦任务的,不是自己的最基本部队骑兵营,居然是意料之外的人,他用疑问的语气问道:“你确定?”
  对方俊俏的脸上没有什么改变,只是平淡地说道:“没错!”
  柳镜晓点点头,道:“明日由慕容雪海营进攻,我让蒙定国的炮兵全力配合你,方仁,新堤一带的防务就由你来负责!”
  慕容雪海倒真有荣辱不惊的大将风范,只是行了个军礼,说道:“遵命!”
  不过他的营伤亡,比起其它营来说算是比较小的,倒真有可能一战而克。
  不过柳镜晓还是不敢大意,毕竟这都是自己的子弟兵啊。
  第二天的天气愈发炎热,炽热的太阳起得很早。
  慕容雪海早早地集结了部队,官兵们早就清楚了今天的战斗任务,脸上颇有惧意,贪生之念,人皆有之。
  慕容雪海心里有数,往下扫了一眼,部队立即规规矩矩,站得笔直,他便开始动员了,他的话非常简捷:“率先登山者,赏千元!”
  一千大洋……这是什么概念?
  要知道共和八十年,一个普通的熟练工人一个月才赚九块钱啊!
  至于大头兵吗?柳镜晓虽然按月实发军饷,但一个月节余下来有四五块钱就算不错了。
  有钱能使鬼推磨,前一刻大伙儿畏畏缩缩,这一刻都成了一等一的勇士,唯恐自己不是第一个出发。
  蒙定国的炮兵往山头打了十几发榴弹,慕容雪海大叫一声:“全营!上!”,没想等他起脚,官兵们已经率先踊跃而出,行进如飞,个个是争先恐后。
  湘军一见这种灭此朝食的气势,先怕了几份,没等鄂军进入射程就抢先开火,结果大多落在射程之外,正想再次装填弹丸,鄂军来得飞速,竟是已经冲到了半山腰。
  湘军连忙放下步枪。往下拼命投掷红色的小手榴弹。
  这种前两日在山地战中发挥了很大作用的武器,今天却完全失效了。
  经过血的教训,昨天柳镜晓和干部们商量了一夜,倒是想出办法,鄂军身上全披上着波纹钢甲制成的护甲。
  几枚手榴弹在一个定边军士兵的身边爆炸,破片击中他的护甲,但他不过是擦伤了些皮肉,颇有些痛感而已。
  虽然穿着护甲,可是官兵们在山地间行走如履平地,甚至比平地跑得还快,这就是金钱的无比威力啊!
  很快鄂军就扑上山头,个个如虎如狼,把湘军杀得溃不成军败下山去。
  慕容雪海占了这个山头,一点伤亡只有十来人,但他并不知足,一声呐喊,便又指着前面一个山头下令道:“先登山者,亦赏千元!”
  鄂军一听,不等慕容雪海下令,个个是行动如飞,直奔山头而去。
  那山上守军,见鄂军来势汹涌,倒是不慌不忙,也不开火,竟然下来表示欢迎,请慕容雪海率部上山。
  慕容雪海大奇不止,一清点山上官兵,竟有三百多人,为首的军官说道:“湖北人不打湖北人!”
  原来昨日湘军伤亡太大,只能把夏刚的鄂军团调上来防御,这个鄂军团是当年北军南征失败后留于湖南的一团部队,有湖北籍官兵六七百人。
  这次湘军援鄂,起用了这支部队作为先锋,想弄出一个“鄂军回鄂”的形象,但鄂军团只有六七百人,遂补充进大量湘军,第一天柳镜晓大败的就是这个鄂军团。
  湘军见补充进大量兵员,导致全团上下相互不熟悉,非常影响战斗力,便重新把这些湘军调了出去,将该团放在后方负责守备,昨日因为湘军伤亡太大,又把这个团拉上来守备。
  守这山头的全是湖北籍官兵,不愿于家乡子弟生死相搏,又见慕容雪海营犹如如狼似虎,可以说是猛不可挡,便决心向鄂军输诚。
第二十三章
八日苦战(七)
  慕容雪海还正在想着善后的问题,这时候“轰隆”两声,两发炮弹从对面山头打了过来,不过准头奇差,虽然相距不过百余米,居然炮弹会落在山脚爆炸,对鄂军毫发无损。
  慕容雪海非常不解,鄂军团方面赶紧说明情况:“守那个阵地的也是我们鄂军团的弟兄,上面有半个炮兵连和一个连,都不愿以鄂人攻鄂人……”
  这样一说明,慕容雪海立即明白了,他深知痛打落水狗的道理,一声令下,知趣的官兵们立即狂奔过去。
  白斯文版的《定边军军史》是这样描写这段场景:“敌军落弹如雨,慕容雪海营长以身作责,将士用命,加上天佑我军,方能一战而胜……”
  至于真实情况就非常搞笑了,双方的步兵将枪口朝上胡乱开火,炮兵也知趣地胡乱开炮,定边军高叫道:“湖北人不打湖北人……鄂军团的弟兄们,到这边来吧……我们这里人多……”
  那边的鄂军一边朝天空猛烈开火,嘴上高呼:“誓死不降……湖北人不要打湖北人……你们人多?我们考虑……好吧……那就上来谈吧……”
  没发生真正的接火,定边军已经冲上了山头,鄂军团的官兵当即列队向定边军投降。
  不过既然都是鄂军,慕容雪海对他们可以说是十分宽容,允许他们保留一切武器,也不打乱建制,一切事务由他们自由作主。
  昨日伤亡无数才夺下五个山头,这天一下子就丢了三个山头,其中两个还是一枪没放就投降了(谁说一枪没放?白斯文将军事后有专文回忆,争夺第三个山头双方发弹数千发,弹丸四飞,鄂军是历经千辛万苦才拿下来的……),定边军的伤亡不过十余人,对于湘军可以说是震动极大。
  剩下的两个山头绝对不能再失守了,赶上火线的大胖子鲁荡平脸色发青,紧急把自己在后方休整的基本部队调上来,每个阵地都塞上个把营的强大兵力。
  慕容雪海见到剩下两个山地防备森严,不易得手,遂派一部分兵力负责防守,带着主力和四百多名鄂军团的起义官兵回师。
  柳镜晓早就带着干部列队鼓掌欢迎,慕容雪海的要求他一律兑现。
  先登者赏千元?这本来是慕容雪海自己私下允诺的,不过这好办,柳镜晓当即派取了六百现洋预付给三个幸运儿。
  这三个幸运儿得了这样一笔巨款,也不愿继续在军中拼死拼活,他们向柳镜晓提出要退役回乡,买些田地,再做些小生意。柳镜晓通情达理,当即批准他们的要求,当然他们不可能带一千现洋回家,这一千现洋足有七十多斤,真要带这么多现金,恐怕还没回到家,人先累死了。
  柳镜晓让郭俊卿弄了三张上海实行银行的存单,每张八百元,加上预付的二百元,刚好是一千元。
  上海实业银行的信誉顶好,三个幸运儿都很满意,遂上交枪枝弹药,办理了移交,柳镜晓又送了三张湘鄂铁路的车票,这三个人当即搭车回乡。
  扩编成团?这更好办,柳镜晓早就准备好了一副上校军衔,当即给慕容雪海挂上。
  至于部队扩充方面,现在慕容雪海有两个连长,一个是柳镜晓的嫡系陈瑜,另一个是慕容雪海的亲信韩海信,另一个连长殉职之后,暂时还是副连长代理连长。所以两个老连长立即升格成营长,柳镜晓再把鄂军团的一个连调给慕容雪海,然后又把陈方仁的一个搜索连和辎重连(临时武装成步兵连)调给慕容雪海。
  这样一样,慕容雪海团就有两营六连,算是一个正正式式的步兵团了,至于番号,柳镜晓当即拍板:“湖北陆军第一师第一团”。
  第一团的番号让慕容雪海拿走了,让其余三个营长好没面子,特别是这一仗慕容雪海没花多少力气就轻拿下。
  柳镜晓把扩编的问题解决完了,还剩下一个这些鄂军降军的问题。
  这个问题比前面两个问题都大,战场上假投降的情况是很常见的,诈降之计用得实在太多了,柳镜晓也不得不防备。
  先稳定下来再说吧,柳镜晓当即给这些鄂军发了一个月军饷,这些鄂军一见了钱,立即围住柳镜晓,拉住他的手说个不停。
  原来湘军人多饷少,鄂军团又属客军,所以湘军供给鄂军团的军饷时有时无,没钱还要人卖命,这种生命当然不做了,所以就在阵前投降了定边军。
  一得到这个讯息,柳镜晓当即转变观念,许了一堆空头支票,又让他们保留武器,然后又发了各类装具,把剩下的三百多鄂军团官兵全交给陈方仁。
  陈方仁手里刚被弄走两个连,现在又弄回同样数量的兵员,不过兵员素质相差很大,不过陈方仁倒没有什么埋怨,有林西拥戴之功,柳镜晓绝亏不了他。
  前线的枪炮声也停止了,湘军这一天原想大干一场,没想到还没动手就挨了这么一闷棍,只得停止进攻,开始商量对策,全天双方再无战斗。
  当然了,湘军的战报写得十分漂亮:“虽毙伤万余,终因寡不敌众,忍痛放弃前线三个阵地……敌军复进攻我仅有之两阵地,我军官兵苦战半日,终于挫敌锐气,败敌于……敌伏尸逾万……”
  柳镜晓则赶紧打电报让完颜玉琢敲诈王子春,一定要把这土老儿敲得出血才行。
  第四天的战事就这么结束了,第五天和第六天的战事就相当沉闷了。
  柳镜晓上报称:“……幸将士用命,毙伤匪军甚多……我军本日无伤亡……”当然了,中国人最喜欢的就是把自己的对手称之为匪。
  湘军方面则称:“柳贼数度以重兵出击,为我神勇之湘军大败,毙伤数百人,我军无伤亡……”你称我匪,我称你贼,有来有往才有意思了。
  当然,双方并不是完全没有接火,现在负责一线防御的萧如浪营报告本日步兵误射两发,湘军方面也走火了三发。
  战局的最大变化倒是来源于其它战场,两翼虽然溃不成军,倒勉强还能支撑,不致于崩溃。
  反而是川军方面正式宣布出师援鄂,和湘军合作援鄂,对战局影响极大,川军出师的通电中有“收取宜昌,直下武汉”之语云云,引起鄂军方面的极度反感。
  湘军援鄂,毕竟是打着“鄂人治鄂”的旗号,可川军摆明着出川抢地盘来的,川军通电中称“先下武汉者,有空前重赏酬之”,这个重赏不是督军就是省长,分明是把湖北看作自己的小地盘。
  川局早已经被这些川军弄得完全糜烂了,鄂人可不想去了一个王子春,又来十个王子春。
  川军共动用六个混成旅沿江而下,声势十分浩大,这中间倒有一桩十分搞笑的小插曲,川军总司令熊武打了一封电报给柳镜晓,大赞柳镜晓在羊楼峒抵挡湘军的功绩,还叫柳镜晓多顶几日,好叫川军方面能抢先攻下武汉,电报还说:“克取武汉之后,必有重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1/26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