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校对)第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268

第二十章
战端将起
  慕容雪海听完话一楞,许久才说道:“只要守住赤峰,也是大功一件,上面肯定不会追究的。就是真的不行的话,也可以去南方,陆军部可管不到南方啊!”
  一听这话,柳镜晓冷哼一句:“你是叫我投奔南方?我们北方军人宁忠于外,不事于南……”
  慕容雪海听着柳镜晓的话,不由泛起苦笑。
  他自然知道这句话的来历,在共和六十年前,北方军人素来对南方抱有很大的好感。
  无论是共和三十年间的南军北伐,还是共和四十年间的北军南征,都有大量北籍军人都投身于南方各部,和北方各师交锋,甚至直接领兵和故乡子弟交战。共和三十年间木铁侠原本可以一统全国,但北军各师都不愿赶尽杀绝,所以北伐余部才能安返南方。
  但是共和五十年间开始的三次大清洗,实在令北方军人齿冷心寒,原本对南方抱有的好感完全变成了不共戴天之仇,北方军人成了南方最大的反对者,南方对北方的每一次征伐都要付出血的代价,而北方要求武力统一的声音也始终连绵不绝,也因此如此,才会有援陕之役北方各省抛弃旧怨一致出兵的举动。
  不过北方军人的这种态度有得有失,南方见无法顺利向北方发展,只好转向南洋,在海外建立诸多据点,虽不及沈家地盘遍及天下,不过南洋一带有近半地盘都是两广的势力。
  而柳镜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宁可去新大陆去当迦太基人的佣兵,也不服务于南方军队,而说这句话的人是粤军第一师的师长邓达。
  邓达虽然出身于北军,但终其一生都服务于南军,虽然粤军第一师在南方影响深远,南方各师的师、旅长很多都是出自该师,但邓达还是被大清洗被吓坏了,一病不起,在临终之前说:“宁忠于外,不事于南!”
  而北方军人对南方引用最多的就是这句话,而柳镜晓这话一出,两个人都处于一种冷战的状态下,柳镜晓目光如电,竟是让慕容雪海不敢正视,就连慕容雪海想要转身告辞,都不敢开口。
  这种局面大约过了半分钟,最终还是柳镜晓收了目光,慕容雪海手握兵权,而他不想在这种局面下,在部队内部造成一种分裂的局面,这时候柳镜晓开口说道:“不要说一万人,就是一万四千人,雪海你放心,我也有把握克敌制胜!”
  这话信心十足,慕容雪海心中暗自心折,想到刚才柳镜晓的如电目光,立进明白自己还是小看了柳镜晓,平时只看到柳镜晓和自己一般柔弱,想不到在关健时候竟是如此锋芒毕露。
  柳镜晓继续说道:“敌军即使有一万四千人,但是远道而来,辎重物资只能自行携带,这样一来,我个人估计战斗兵顶多一万人,其次他必须两路分兵打援,一路是自开鲁回援的常德胜部五千人,一路是自赤峰出援的部队,另外热河毕竟是张步云的地盘,所以奉军不会坐视我军尽没,所以我估计柔然叛军打援得用去一半的兵力,也就是说,攻城的兵力不过五六千人,较之我军,也不过是两倍的兵力优势而已。”
  他这一说,慕容雪海就明白了,他点点头,说道:“敌军是两倍兵力的话,我就有把握,我军毕竟有瑞军多年修筑的工事,粮弹也不缺,守住没问题!”
  柳镜晓心中一喜,拍拍慕容雪海的肩膀道:“那就全靠雪海了!你放心,如果最后突围的话,我的第一营走在最后面!”
  但凡最后突围的部队,损失一般都是最大的,不过这样一来慕容雪海的情绪立时高涨,两个人又谈了许久,慕容雪海才告辞回营。
  柳镜晓也转身回房,打了个哈欠,只听完颜玉琢终于开口说道:“慕容营长的那个情报应当没有多少问题!”
  北平。中南海。政事堂内阁会议。
  刚刚上任的国务总理程云鹏朝阁员询问道:“今天早上的议题还是湖南问题吧?”
  他这话一出,陆军部长车轸就答道:“湖南方面昨晚来电,要求除裁撤兵员一十三营外,其余六十四营由中央负责。”
  此言一出,立即遭到财政部长黄心的反对:“以现在财政的情况,绝不可能支持湖南这么多的军费开支。”
  湖南问题,本来就是南北之间的最大问题,南军北伐,北军南征,主战场都在湖南一带,加上长期不息的湖南内战,堪称共和国战事最为频繁的省份之一。
  共和八十六年夏,在湘乡父老的调停之下,湖南内战各方终于在长沙签订停战协议,成立统一的湖南省政府,在此之前,南北各军已先后退出湘境。
  但善后问题仍令内阁相当辣手,这十余日来电文来往,争吵不休,特别在军队编制问题上,湖南方面的要求和中央差距极远。
  一提到湖南问题,阁员纷纷各抒己见,可一时间也讨论不出什么结果来,陆军部长车轸突然想起一事,站起来,示意大家暂停,朝程云鹏问道:“昨天下午收到热河镇守使林震龙急电,柔然军围攻林西甚急,瑞军在外围两营尽数战死,现在林西城内只有四营兵力镇守。”
  程云鹏本是军人出身,组阁前也曾任过陆军总长之职,便询问车轸道:“陆军部有什么处置?”
  车轸答道:“已电令奉军立即驰援林西。”
  程云鹏:“那就好,有四个营镇守林西,柔然叛军估计也是个把师的规模,守信林西应当问题不大。这样吧,林西问题暂时放在一边,大家继续讨论湖南吧。”
  等程云鹏话音一落,阁员又纷纷讨论起了最关心的湖南问题。
  沈阳。东北保安司令部。
  一个军官正在拿着电文催促电报员发送:“林西陈护军使:请贵部坚持三天,开鲁、通辽两军虽日夜驰援,但一时仍难以赶到……”
第二十一章
大战序幕
  林西。城外。
  晨雾笼罩着大地,白蒙蒙的一片,可以隐隐约约看到林西城的轮廓。
  巴布扎布理了理稀疏的白发,心满意足地看着肥美的猎物。
  正珠尔扎布也有同样的心情,昨日的小挫,对这支空前庞大的柔然部队来说只是九牛一毛,反而为他除去争夺皇位的对手,他握紧了拳头,朝着巴布扎布说道:“父亲大人,可以开始了!”
  巴布扎布没有正面回答他,只是自言自语说:“情况都弄清楚了?”
  正珠尔扎布带着兴奋的声音应道:“林西城内有商铺数百间,又有大型仓库数座,更有可以武装数千人的大型军火仓库,只要攻下林西,我们可以从草原上召集几万名豪勇的战士,再继而克赤峰,攻承德,席卷热河,一举光复整个柔然帝国的荣耀……”
  巴布扎布打断自己爱子滔滔不绝的发言,用生硬的语气问道:“我是问你守军的情况!”
  正珠尔扎布这才停止了脑海的幻想,道:“林西现在还有瑞军的一个营和定边军的三个营,赤峰只有两个营,承德只有四个营,只要我们拿下林西,其余的城池必定是势如破竹!”
  不过正珠尔扎布还是不清楚,巴布扎布询问他究竟是为什么,自已的父亲对城内兵力的了解可比他还要清楚!
  这时候巴布扎布说道:“所以一定要攻下林西,如果定边军的这三个营不在城内,那是多好的事情啊!”
  不过片刻之后,巴布扎布又恢复了常态,挺立的身子带着一种军人特有的气质,银发在晨风中飘逸,看不出丝毫的老气,他对着天空的声音传入正珠尔扎布耳中:“林西,柔然的荣耀因你而重新闪耀!”
  城墙上三个营长都喜形于色,柳镜晓也同样高兴,原因正是陈震龙手里的一份电报。
  电报的开始仍是老套:“柔软匪众二三万人,前日聚集城下”云云,接着是讲陈陆两营外围受挫的一些情况,言辞十分夸张:“众贼围攻陈光明管带,陈管带亲手毙敌十余,终因寡不敌众,壮烈殉国,犹自口呼共和万岁!此役我虽重创匪军,柔然匪军尸山血海,终因匪军多我数十倍……”。
  最后是一番表忠心的夸夸其谈:“我等军人,决心以身许国,战至一兵一卒……”
  而令大家高兴的原因则是在电报的署名上,陈震龙加上柳镜晓和三位营长的名字。共和以来,即使是一个小小师长,也能通电发表政见,尤其是电报一物出现之后,半日之内即可传檄天下,但柳镜晓和三个营长还是首度位列通电之上,也算是个名扬天下的机会吧。
  不过高兴归高兴,首先的问题还是打发当面的柔然叛军再说,柳镜晓在心里点着数:“十一,十二……”
  慕容雪海点点头道:“总共十二个连队!”
  晨雾已经散去,可以看到柔然在北门外排成十二个两列横队,最前方是一字排开的三个两列横队,队形的最前方是两名衣着光鲜的军官和军旗手、军鼓手。每个方阵都由两列横队组成,每个横队长约百米,人与人之间刚好空上半个人的位置,后排的步兵站在空隙上,紧靠着前排士兵的肩头,站成了斜队阵,一个方阵刚好是一个步兵连,大约一百五十人左右,虽然身上军装半新半旧,但在城上一眼看去,就觉得和昨天那队柔然叛军大有区别,更了几分悍勇善战的气质。
  前排两列横队与后排两列横队之间间隔大约二百米,在第一排两列横队和第二排两列横队之间,则是敌军的炮兵阵地,排开十多门二轮火炮,中间还着夹杂两三门四轮火炮,也将乌黑的炮口对准了城门。
  在整个方阵两翼是担任掩护的四个骑兵连队,排成了一列横队,不过有相当一部分骑兵都下马休息,将战马系好,准备在步兵突击成功后进入交战。
  渐渐地,一种大战的气氛弥漫在军官之中,双方前沿的散兵也不时发生小规模的交火,枪声渐渐密集起来,不时可以看见因开火而弥漫的缕缕硝烟。
  现在的防务安排是四个营各守一边,瑞军负责守南城,李何一负责北城,慕容雪海负责东城,萧如浪负责西城,但其它三个城门的当面敌军都只有一个柔然团的兵力,也就是展开了三个步兵连一个骑兵连,而北城的敌军则多达十二个步兵连又四个骑兵连,按照柔然军制这相当于一个师又一个团的兵力,何况柔然军还把所有的火炮都集中到这里。
  鉴于敌军突破的重点在北门,柳镜晓决定将炮兵连加强给第一营,手里唯一的预备队辎重连也放在北城,随时准备投入战斗。
  其余各营对这一点也表示赞同,陈震龙又下达了死守到底的命令,大家都回到自已的阵地,柳镜晓则亲赴第一营指挥,司令部的事务暂时由王烈代理。
  不过柔然军集结之后,李何一在柳镜晓身边等得有些不耐烦了,挥挥手道:“怎么还没动静?”
  柔然军的集结地域大约离南关有五六百米,而炮兵连的二磅炮根本打不到这么远的目标,不过他话音刚落,低沉的“轰!轰!轰!”炮弹出膛音响起,柔然军已经用火炮开始火力准备,弹指之后,炮弹铺天盖地落在南关,柳镜晓的指挥位置虽然相当靠后,炮弹落地扬起的灰尘也粘到军装上。
  几乎在同一时间,原来纹丝不动的柔然叛军突然从肩上抬下步枪,快步向前走来,在他们前面还有少数做为侦察作用的散兵快速行进,后面的炮兵也向后跑去,准备将火炮复位。
  在二连的阵地上,司马勘大叫:“准备战斗!”
  柳镜晓则在营部叫道:“炮兵准备!准备急速射!”
第二十二章
激战正烈(上)
  敌军来得好快,不多时三个连都到距离北关不足二百米的地方,望着近在咫尺的敌军,官兵的心都悬了起来,“准备战斗”的声音此起彼伏,有的士兵控制不住激动的心情,没等柔然军进入射程就开火射击。
  在那片刻,柔然军由两列横队突然转变为两路纵队,然后又从两列纵队变为四路纵队展开,其动作虽然不是行云流水那样流畅,可也是相当熟练。
  柔然人展开三个连纵队,而他们的正面刚好是定边军三个步兵连。
  纵队突击!纵队突击!这可是某个北方邻国最常用的战术,柳镜晓愈发头痛了!
  几乎在转换完成的同时,柔然军中响起急促的行车鼓,整个纵队全速向这边冲刺。
  几乎进入子弹射程的同时,炮兵连的火炮突然怒吼起来,整个火炮向后剧烈跳动,飞出了两米多远,炮兵连忙向后跑去,准备把火炮推回原位清洗炮膛,以方便再次进行射击,整个阵地弥漫着因火炮发射而散布的黑烟。
  霰弹在敌军的队形造成相当大的伤亡,一团黑烟过后,柔然军队形的头两列几乎不复存在,接着,“呯!呯!呯!”,第一营的士兵大致瞄准一下,便伴随指挥官的命令,弹雨便朝柔然人的队形倾泻过去,紧接着拼命地往枪膛里装填子弹。
  柔然人并没有进行反击,而是拼命地向前冲击。这点伤亡,对于一个连纵队来说还受承受。
  而纵队突击的最大优势在于其高速而猛烈的冲击力,一般来说,从发起突击到冲到敌军面前,守军只有打出两发子弹的时间,不过柳镜晓在阵地前布置了相当多的障碍物,阻滞柔然军的前进速度,不过当定边军打出第三发子弹之后,柔然人终于冲到阵地前。
  不过此时柔然军的突击纵队伤亡大约三分之一的兵力,第三连连长朱营猛地大吼一声,第一个跳出壕沟,几个军官也跳了出来,双方立即绞杀在一起。
  见朱营冲在最前方,他带的一个加强排士兵也端着刺刀杀出来,“呯!呯!呯!”柔然军抢着发射枪膛仅有的一发子弹,近距离的射击给定边军造成了不小的伤亡,但有些人根本不及发射子弹就直接进入了肉搏战。
  双方立时杀得人头翻滚,血浆四迸,相互用刺刀捅,用枪托打,不时有刺刀捅进体内后带回鲜红的血液,溅得衣服尽是血迹,不时有士兵们的惨叫夹杂着刺刀刺入身体特有的声音,随处可见血肉横飞的场面。
  而此时,柔然军的火炮再度开炮,他们的目标是定边军炮兵阵地,无需观测,炮兵阵地上面弥漫的黑烟便是最好的参照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26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