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校对)第2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2/268

  而禁卫军的反水声势就大得多了,禁卫军原本就有三个师的编制,在背后捅了陈云杰一刀之后又发了一笔,将所部改编为共和二军,后又改称共和三军,所部计有六个师。
  关山河用人处事,简而言之就是“以关山河个人为核心,以十一师为圆心”,只有他十一师出身的干部才能得到重用,只有他十一师发展出来的部队才能得到良好待遇,至于其它杂牌部队,关山河鼓励他们发扬范仲淹的伟大精神,一律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禁卫军虽然同属共和军系统,可是关山河却把这共和军视为自己个人的私产,千方百计地排挤禁卫军,就连名目都由共和二军变成共和三军,至于军饷、装备补充、补给等方面更是千方百计地往往自己的嫡系部队里塞,禁卫军甚至连去年的棉衣都未曾下发。
  禁卫军扩编之后,一度达到了十二三万的庞大规模,只是关山河看着眼红,以共和军总部的名义改编,强行把六个旅连人带枪吞并了,又塞进来由十一师发展出来的四个旅。
  表面上看起来是部队交流,可是禁卫军一下就少了五万人枪,至于关山河拔来的四个旅,确实是不错的部队,只是这些部队根本就是来监视禁卫军的,因此禁卫军极度不满,关山河尚嫌不够,又往禁卫军各师、旅、团委任了大量参谋长、副师长,实际就是干监军的职务。
  经此一变,再加上饷源不继,兵员逃散不少,禁卫军只剩下了六七万人,只是这六七万人突然生变也是十分恐怖的事情,关山河学起了陈云杰的故智,不发一饷一弹就让禁卫军开往前线,想来个渔人得利,哪料想禁卫军开到一半就发生哗变,把关山河在后方的兵站扫荡一光不说,还把关山河的两个旅给全部缴械。
  虽然关山河人枪损失不过万余,但是经此一变军心大乱,林一尘的第二军切入关军腹地之内,演变关山河部全面溃败。
  奉军各部不象林一尘那样卖尽力气,结果眼见林一尘独自一人收获了丰硕的胜利成果,足足六万名俘虏,四万多枝步枪,七千匹军马以及其它军用物资不计其数,甚至还把关山河忍痛拿来发放军饷的六十二万元现洋也给缴获了,至于其它各部虽有缴获,可数量不多,特别是陈升部出力不少,但是缴获人枪不足三千,还到张步云面前大闹特闹。
  张步云勃然大怒,就给了陈升一巴掌,骂道:“人家卖了命才换来的,你算什么……”
  他当即下达命令,林一尘缴获的所有兵员、物资都归林的第二军使用,这样一来,第二军拥兵七师,共计十一万人,成为奉军中兵员最多、装备最精灵的一个军。
  不过月余时间,林一尘已经从那个化装和尚逃亡的小军官,转变为奉军的一方统帅,世事变化当真不可预料。
  关山河仓皇北窜,所部十不余一,只是美中不足的是陈云杰的进攻未获完胜,虽有第三师的威名,但是直军那些老兵多为奉军收编,这些重建的部队往往是一些屡败屡战的杂牌部队,战力很差,在这种情况下,与关山河大战三日,关山河部纵然是损失超过三万,可是陈云杰部也损失了三万多人,最后因局面不利,关军经南口仓皇逃窜,一路屡经打击,所部十不余一。
  大局已定,双方就要分割华北的地盘,有关山河的教训在前,张步云一定要掌握河北及察热绥的军政大权,无奈之下,段铁民特别委任他为“总领华北、东北各省军民两务安国军陆海军大元帅”,这和传说中的“一字并肩王”并无太大区别。
  以林一尘的第二军为核心,奉军入关部队达到了将近十五万人,可谓是兵强马壮,禁卫军也当即投靠了奉军,改编为安国军第六军,加上收编的各路杂牌,平津两市及冀热察绥境内驻有安国军达近三十万人,声势浩大,回奉天坐镇的张步云特别加封林一尘为河北督军,由他统领河北各军。
  至于段铁民段执政,他的招牌仍是需要打出来,只是他所分得的利益少得可怜,只有将原有的卫队旅扩为拱卫军,拱卫军统领由萧如浪担任,辖步兵两旅及一补充团,萧如浪自兼人枪较多、装备较好的第一旅旅长,另一个旅长则由段铁民指派的陆心兰出任。
  这陆心兰也不是个平常人物,当年归德血战,他便是鄂军统帅,与柳镜晓在归德厮杀得天地无光,下野之外赋闲多年,现下赶来投奔段铁民,段铁民感于多年感情,当即委任他为拱卫军第二旅旅长。
  拱卫军虽然有两旅又一补充团的名义,但总兵力不过五千七百人,不过段铁民倒是心满意足,好歹有点自己的实力,再加上张步云同意总统府公费每月增加六万元,段执政干脆把自己的大印交了出去,交由林一尘保管。
第三十六章 新大陆
  新大陆。
  所谓的“新大陆”,事实是指迦太基人发现的一个大陆,和沈家所控制的“南方新大陆”相距数万里,最初迦太基人以为他们抵达了远东的印度,但是最后他们才发现自己收获了一个金矿。
  “新大陆”,自然是相对于迦太基、阿尔比昂、卡佩等泰西诸国所处的旧大陆,整个新大陆分为北方、南方和中部三大块,其面积几乎是旧大陆的四倍之多。
  迦太基人驱逐了土著,开始在新大陆的殖民,无数的黄金和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入迦太基的本土,迦太基的那个时代曾经无比辉煌。
  辉煌的太阳终于落下之时,迦太基的时代转由尼德兰来主导,尼德兰之后的海上霸主却是阿尔比昂,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迦太基人仍然控制几乎整个新大陆的南方,北部和中部也分布着他们的不少殖民地,在这些殖民地有着数以千万计的人民,有着无数的矿山、种植园……那是落日下的迦太基最珍贵的财富。
  在第一次新大陆独立战争,由迦太基人的殖民体系几乎土崩瓦解,称为“南方解放者”的两位名将几乎把迦太基在南方的殖民体系完全摧毁,完全是依赖于沈家雇佣兵的优秀表现,迦太基人才能恢复建立这个殖民体系。
  对于沈家来说,对于共和来说,这是只称做只能说的事情,有一部分左翼历史学家如此讽刺说道这其中的故事:“一个共和制国家,协助两个帝制国家镇压追求独立的共和派人士……”
  但是国家之间,永远只有利益的存在,无论是镇压新大陆南方的共和军,还是镇压新大陆北方的独立军,都为沈家和共和带来无尽的利益,无力支付巨额佣金的阿尔比昂人更是让出多块富庶的殖民地,当然这些殖民地的独立性都很强。
  阿尔比昂只让出两块殖民地,虽然并不富庶,但是对于沈家来说却是最好不过的良港,伴随着几十年的开发和移民,新大陆的中国人已经达到了四百万人,这个数字仅仅低于阿尔比昂人和迦太基控制区,比卡佩控制区要多出将近五成。
  在三年战争期间,新大陆战场从来不是一个主战场,倒是言情小说的极好材料,“战火下跨越国境的爱恋”是有着其真实的原型,事实上三年战争沈家和阿尔比昂人在新大陆地区发生的战斗只有一次杰克镇会战。
  会战……将其称为会战实际高估其规模了,这场战斗甚至连一场战役都称不上,当双方在新大陆的最高层得到开战的消息,可任谁也没有开战的兴致。
  对于阿尔比昂人来说,复起的新大陆独立军才是他们的最大威胁,至于沈家,眼下还是阿尔比昂非常可靠的盟友和供应商,而对于沈家来说,迦太基和阿尔比昂人都是沈家在新大陆的基础,甚至连沈家的大部分雇佣兵都是服务于阿尔比昂人。
  名义上沈家在新大陆的军力达到了七万人,但是这其中包括了一万两千名服务于阿尔比昂的雇佣兵和四万名服务于迦太基的雇佣兵,这些雇佣兵得到开战的消息,还在为阿尔比昂人服务。
  当意外的消息得到之外,双方都仓促地集结部队,只是阿尔比昂人只能集结起几千人,沈家的兵力更是分散在新大陆广泛的地区之内,临时集结的兵力只有近千人,何况双方都不想打破和平的局面。
  只是一名阿尔比昂的青年军官决心先发制人,结果他带领自己的一个营奔袭沈家的枫云城,只是他前进没有多久,就和少量的沈家步兵发生冲突,暴露了自己的企图。
  接着零近的民兵和部队纷纷自发赶来支援,双方在杰克镇发生一天的混战,双方的指挥和战术水平都可以用低劣来形容,只是阿尔比昂军在阵亡三十一,负伤九十七人的情况下决心撤退。
  沈家这边的伤亡还多了十几个,只是经此一战,沈家和阿尔比昂人都不愿意再打下去,决心休战,而杰克镇会战更为成为近十数年共和电影界最热闹的题材,光是以杰克镇命名的电影就有四部之多,还有数十部动作片、间谍片、战争片、爱情片是以杰克镇会战为背景的。
  当阿尔比昂庞大的支援部队赶到的时候,阿尔比昂人在新大陆的总督总算是松了一口气,他拉着援军指挥官说道:“总算是把你们盼来了……谢天谢谢地,你们若再来一个星期,您就见不到了……”
  阿尔比昂人的援军堪称豪华,光是第一波次的船队就携带五千名步兵,船上的船员也有一千多,船队还有两艘战列舰和多艘巡洋舰,完全可以令沈家在新大陆的统治彻底崩溃,援军指挥官笑道:“沈没有那么厉害吧?把你们打得这样掺……”
  总督苦笑道:“不是沈,你们看着城外吧……”
  当看到那蓝色的战旗上点缀着的点点星辰,援军指挥官克来恩中将用恨恨的语气说道:“独立军……”
  如果按比较革命的口号来说,那就是现在是第四次新大陆独立革命战争,按照左翼学者的说法:“利用两大霸权主义国家的内讧,新大陆革命者争取得一个极好的机会发动起义……而霸权主义阵营的分裂,导致起义的最初阶段势如破竹……但是……”
  就在此时,独立军特有的蓝色星辰旗飘扬在无数的乡村、市镇和城市,阿尔比昂在新大陆的殖民统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克来恩中将询问道:“好象在出发前我们并没有得到这样的消息吧……我们是来对付沈的!恐怕不能协助你们……”
  鉴于庞大的船队,克来恩的舰队在海上足足航行了半个月,在出发之前他得到的命令就是消灭沈家在新大陆的一切,只是林顿总督摇着头说道:“你疯了……你在这个时候还要同沈家开战,你难道不知这情况有多么严重吗?不用沈家和我们开战,只要他们大量卖给那些叛党武器,我们的新大陆就毁了……”
  克莱恩中将不相信地说道:“林顿,你不要失去信心,难道你手头的七万人不能对付这些叛党吗?……你手上有皇家普林斯隧发兵第二团、皇家普林斯掷弹兵团、皇家安特枪骑兵团……”
  林顿摇摇头道:“他们都不在了……”
  熟悉新大陆军务的克莱恩中将用不可思议眼神望着林顿说道:“这不可能……不可能……他们去哪了……”
  他吼叫着问道:“告诉我!”
  林顿指着外面的蓝色星辰旗说道:“现在在攻击普林斯郡的便是他们……”
  阿尔比昂陆军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叛变事件,是新大陆独立党人多年潜心工作的结晶,大量独立党加入阿尔比昂陆军服役,很多人都晋升到军官一级,这其中甚至有一位师长和两位团长,借用沈家和阿尔比昂人的短暂对立,独立党发动了空前绝后的大起义。
  “熊熊的烈火,为了独立,为了自由……新大陆的儿女们,跟我一起前进吧……”在蓝色星辰旗的感召下,数以万计的新大陆人民拿起了手中的猎枪。
  每一个新大陆的男人都有着自己的一杆、两杆甚至更多的步枪,他们天生是优秀的战士,而阿尔比昂人此时却忙于调集军队以应付沈家,利用这个机会,独立党人成功地进行了七次兵变,六个整团、三个整营以及十几个完整的连队投入了蓝色星辰旗,此外还有大量的零散部队投奔独立军。
  新大陆的七万阿尔比昂陆军部队和三万名非正规军中竟然有近四万人加入了独立军,他们带去大量的装备和军官,此外还有独立军根本不可能建立的海军,不归林顿统辖的海军部队之中,有两艘巡洋舰、四艘炮舰、十二艘快速帆船及若干辅助船只加入了叛军的序列。
  独立军如野火一般席卷整个新大陆的北部,现在他们的总兵力超过了恐怖的二十万人,而林顿这边虽然屡经动员,但是总兵力比战前的十万人还少了一万人。
  第一次新大陆独立战争中,阿尔比昂人对新大陆北部重新划界,在二十二个郡中,四个郡已经沦陷了,两个郡的首府已经失守,在三个郡之内皇家军队处于绝对的劣势(包括普林斯郡),在两个郡之内皇家处于不利局面,三个郡内出现大股的叛军,能保持治安良好或未发现叛军的只有六个郡而已。
  听着林顿的介绍,克莱恩在胸前划着十字说道:“我代表上帝和女王陛下感谢你达成和沈的和平协议……没有这个,我想我们肯定会丢掉新大陆!”
  林顿也划着十字说道:“谢天谢地!把你赐给了我!你就象天使一般……如果不是你的来临,我根本没有办法守住新大陆……”
  克莱恩中将带来的舰队可以对抗叛军的海上优势,五千名陆军可以改变普林斯郡的兵力对比,何况根据克莱恩中将的说法,他还有庞大的后继兵力,足足一万五千名陆军虽然不能改变战局,但是投到普林斯郡一线却足以改变这一线的战力。
  何况阿尔比昂在新大陆有着强大的势力,只要有时间,无数的保王党人也会和独立党人一样拿着猎枪冲上战场,毕竟林顿现在还控制一千八百万人口的庞大地区,只要加征一点税收可以支持一支二十万人的部队。
  但是无论是克莱恩中将还是林顿总督,他们仍是希望沈家能加入这场战争,就象前三次独立战争中沈家的立场一样。
  即便是中立的沈家仍有着巨大的威胁,只要他们保持中立,以商人特有的趋利性,无数的枪枝、弹药、药品、辎重、粮食等战略物资会源源不断地流入独立军之手,而且以沈家的传统,只要有着足够的抵押品,沈家可以允许购买方只支付一半的货款拿走货物,当然价格也是平时的两倍还多。
  只是在眼下这种情况下,沈家还是识大局重大体的,虽然是见钱眼开,可是物资一律加一倍价格出售,而且要求全部现金支付,而且不收独立军发行的纸币,只收金银币。
  独立军处于相当严重的财政困难和物资短缺之中,特别是二十万军的装备仍是大问题,虽然枪枝不成问题,但是大量的物资屯积着无法对外销售,特别是阿尔比昂海军的成功封锁,让独立军控制地区内的物资无法外销,也无法从海外得到物资,独立军内部的调剂却无济于事。
  最终的结果就是被沈家痛宰了一刀,以极不合理的价格出售了大量物资,接着又以高价购入部队急需的物资,不过正是依靠这些物资和数量众多的缴获,加上多年的辛苦经营,独立军才能势如破竹般席卷了半个新大陆北部。
  只是伴随克莱恩的上岸,大量海军的调来,外加上林顿紧急武装起了四万人的部队,而独立军也成功地拿下了第七个郡府,战争进入残酷的相持阶段,沈家的态度变得尤为重要。
  一万两千名雇佣兵大部分服务于皇家军队,少量佣兵也为独立军服务,沈家的价格虽在公道了一些,只是双方都得拼命抢购物资,即使是这种物资自己并不需要,但是绝不允许他落入对方的手中。
  从共和九五年到共和九九年,第四次新大陆独立战争留下无数的血腥纪录,无数的死伤者用鲜血染红了大地,无数的城镇变为废墟。
  正如铁勒联盟社会科学院所出的《世界简史》一书:“三年战争和第四次新大陆独立战争标志着阿尔比昂霸权的衰败……特别应当指出的是,新大陆人民的起义给了阿尔比昂最沉重的打击,获得了无数的胜利……只是另一个霸权主义国家更为狡滑,他最初打着中立的旗号支持阿尔比昂镇压起义人民的行动,只是新大陆人民的胜利迫使他不得不跳到前台来亲自参加镇压行动……在共和九十八年,原本打着中立旗号的霸权参加镇压起义人民的行动,大事屠杀起义人民,并以新大陆人民的鲜血获取了最大的利益……新大陆人民起义失败的主观原因是两个霸权主义国家的力量加在一起超过了新大陆独立军的力量,客观原因是……虽然到了共和九十九年,新起的霸权主义国家已经把人民起义的主力镇压下去,但是新大陆人民的武装独立斗争一直坚持到共和一百零三年间……”
第三十七章 南下北进(上)
  共和九十五年,按西方共和史研究者的说法便是“血与火的开端”,正是这一年爆发无数大战,南军北伐,奉关战争,孙挺羽反水,巨流河之役……至于奉晋战争则是七月前后的又一场血战。
  率先挑起这场战争的是晋督严东海,面对手执华北军政大权的林一尘,他根本就不服务,以他的说法便是:“区区一团长……”
  晋军扩充至十五万,山西表里山河,又有晋商支撑,严东海总以为自己的胜算极大,但是开战之后却是入关奉军一线平推的局面。
  柳镜晓翘着二郎腿在抱着小妹妹,禁卫军事前说好一定响应晋军,现在拼得最凶的也是他们,至于入关奉军,严东海还发现自己是坐井观天了,奉军的战斗力什么提升到这种程度……
  不过半周时间,已经打进了山西,再一周时间,晋军的前线变得极度吃紧,急得严东海亲自冲上前线,一手拿着大刀,一手抓着晋钞,大喊:弟兄们,给我冲啊!
  几十万元的晋钞发下去,总算把奉军的两波攻势打退了,只是战事颇为持久,军需开销极大,当严东海第七次用上这套路数的时候,已经没有多少士兵兴奋已极。
  当时晋军中有个小笑话讽刺严东海:“现在这个时候就要抓金条!抓黄鱼!抓什么晋钞啊?抓起来的时候一把晋钞可以吃顿海鲜,手落下去的时候就贬值到只能买包烟了,真拼死拼活冲回来领了赏,原订的赏格说不定只能买一包火柴了(大概要五十元晋钞)……”
  山西财政只有支撑五六万部队,严东海养上了十二万部队已是十分奢侈,开战之后更将部队扩充到二十万之多,又向禁卫军送了六十万元的特支费,只是禁卫军钱照拿下手照黑,严东海当真是苦不堪言。
  军事开支比财政收入高出四倍之多,到了这种程度,只能靠发行纸币过日子,偏生山西省银行的现金准备全部被严东海拿去采购军械,大量发行晋钞的结果就是疯狂的挤兑,挤兑风潮又引发疯狂的通货膨胀,七月初奉票一元可以兑换晋钞六元,到了月中随着晋军战事不利,已经变为奉票一元兑换晋钞十六元,这时候林一尘打了一个大胜战,还在前线缴获了一火车用来鼓动士气的晋钞。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2/26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