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校对)第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268

  陈方仁想了一会,终于没说话,只是举起杯,和王烈一碰杯,然后一饮而尽。
  王烈干完酒后,便和李涛向席上各人一一敬酒,这两位对于柳镜晓这个举动可是求之不得,柳镜晓这个小团体在定边军人数众多,势力也大,名声更不坏,这番敬酒之后算是进入柳镜晓这个小团体。
  柳镜晓见此非常高兴,众人这时候又一致把矛头指向他,柳镜晓只好一脸严肃,说了王善诚要他带兵去岭北和老部队会合的事,一席人一下子就认真起来了。
  从赤峰经林西到郭林郭勒,除了北上兴安岭这一段路颇为凶险之外,一路都不会遇到大股敌军,路程也不远,算是一等一的优差。
  不过,话虽如此,柳镜晓的担子也不轻,这一次领兵如果有个差池,非但地位难保,这脑袋也有危险,所以大家也在一旁出了不少主意,完颜玉琢听了众人的意见,忽然插口说道:“镜晓,那三位营长你恐怕多下些心思!”
  柳镜晓深以为然,一拍大腿,赞着:“玉琢果然是我的贤内助!”
第三章
松散联盟
  照完颜玉琢的这个意思,当天晚上柳镜晓又请了三位营长一顿,酒是美酒,菜是好菜,可是三位营长心里还在纳闷柳镜晓的用意。
  这次小聚只有四个人到场,但三个营长都不知道与自己处对立立场的柳镜晓到底打什么算盘,柳镜晓明白这一点,他端起酒杯,恭恭敬敬地李何一递了过去,道:“李营长请!”
  李何一十分高兴,今天柳镜晓很给他面子,把一面和他自己作对的陈方仁调任副官长,换上和他同属行伍出身的王烈,举杯就饮,他知道柳镜晓素不饮酒,所以也不回敬。
  虽然没有共过事,可大家都清楚这位步兵指挥官一向滴酒不沾,而且大家都明白,眼下要做的事情也不是喝酒!
  柳镜晓也不吃菜,就直接了当地说道:“这次兵进坝上,虽然由我负责,可是还要仰仗三位!”
  三位营长齐道:“那是当然!”再怎么说这点面子是给的,虽然看柳镜晓很不顺眼,可他这个小团体势力很大,闹起来对双方都没有好处。
  柳镜晓坐站了起来,握住李何一的手十分热情地道:“何一兄,只要我在这个位置,你的位置绝对不动!”
  萧如浪和慕容雪海全都大吃一惊,脸上显现疑问之色,柳镜晓的步兵指挥官一职没有人事权,他却公开在自己面前拉拢李何一,不知道是何用意。
  李何一却是十分感激,他这个营长的位置甚不稳固,但是如果有柳镜晓支持,只要不出大问题,这个营长的位置可以说是稳如泰山。
  他也知柳镜晓素来一诺千金,话既出口便不悔改,是个说话算数的汉子,一抱拳,道:“那就多谢镜晓!以后有事只管吩咐!”
  柳镜晓不知他此时许下的诺言,对于下位者的一生影响何其深远,转头朝萧如浪:“如浪兄!你的第二营的人事、经理我都不干涉,一切都由如浪兄做主!”
  比起对李何一的条件,他更退了一大步,这个允诺的含金量更高。不过萧如浪的这个营自成系统,如果柳镜晓要强行安插干部,恐怕是两败俱伤。
  不过这样一来第二营就是萧如浪的自家菜地,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因此萧如浪脸现喜色,也站起身来道:“好!”
  虽然没做什么承诺,可他的意思全表现在脸上,柳镜晓心里一喜,又朝慕容雪海道:“雪海兄!”
  慕容雪海这时候心里明白柳镜晓的用意,打断柳镜晓的话道:“不必了,我只需要经理权自主!”
  一听到“不必”两字,柳镜晓心不由猛地一跳,不过听到后面的话,这才放下来,慕容雪海这要求确实不高,他只要自己营里的经济任由他处置,这个承诺的含金量比起李何一还不如,连忙点头道:“那好!那好!”
  不过柳镜晓所做的承诺实际都是超出他的权限,因为步兵指挥官没有经理权和人事权,但是这四个人结成的小联盟却能打破这个规矩,因为他们四人几乎掌握着定边军几乎所有的战斗部队。
  事实上,完颜玉琢一句不经意的提醒,却令王善诚苦心谋划的计划完全落空,王善诚之所以刻意提拔柳镜晓,就是想用“二桃杀三士”之策,引起定边军内各个小系统的争斗,最终令其自己得利。
  可现在的局面却完全相反,柳镜晓和三个营长临时结成松散的利益联盟,而因此受损最大还是王善诚自己。
  为了感谢完颜玉琢的提醒,当天晚上柳镜晓在床上很卖力气,让完颜玉琢相当满意。
  不过第二天早上,柳镜晓的精神相当差,不过不要很歪了,虽然完颜玉琢在某方面的能力非常强,又是新婚情浓,不过还是有所节制的,所以柳镜晓虽然苦战许久,终叫溃退,不过还是没伤到元气。
  真正的原因是今天早上,王善诚带着笑容把一万二千元开拔费交给柳镜晓,柳镜晓的脸皮立时变了。
  公债?这个玩笑就大了!柳镜晓立时明白王善诚会把这种优差给自己。
  共和初期,军费的筹措除了正常渠道之外,只有两种办法:向中交二行透支和发行没有发行准备的军用票,但这种两种方法对经济的损害都非常大,特别是前者,屡次造成中交二行的货币发行量过大导致通货膨胀,最终造成大规模的挤兑,而没有发行准备金的军用票善后处理问题,也是令政府十分头痛。
  共和二三十年间,木铁侠创造性地提出了公债的概念,以国家信用担保举债,以中央政府所能控制的天津海关岁入为保证,由海上沈家负责发行,筹措了一千二百万元的战争临时费,通过这笔钱,共和军才能参加了“新大陆独立战争”,共和国今日在新大陆的勃勃生机全赖于此。
  这是一个天才性的创举,其后数十年中央政府和各省政府都发行了大量公债,中央政府的公债一般以长芦盐场和天津海关的收入为担保,各省的担保物就名目百出了,海上沈家还发行过无担保公债。
  不过由于信誉,只有海上沈家和广东省的公债是全额发行,江浙两省的公债要打九五折,中央政府的公债最高能打六折半,陕西、青海各穷省的公债只能打三折。奉军公债的信誉不错,和奉洋一样,一般情况下是都打七折。
  可是,一万二千元的公债,换成现洋只能顶多只换到八千五百现洋,更要命的是,热河一带对奉洋本来就不流行,这些公债很难兑换出来,等于是分文不值的废物。
第四章
弄财有道
  王善诚的说明是:“我也是今天才知道了,镜晓老弟既然应承下来了,那就好好干吧!不要推托了!”
  虽然王善诚一脸无辜相,不过柳镜晓似乎看到一只老狐狸的笑容,无可奈何之下,只好找来三位营长商议。
  三位营长自然是骂声一片,如果昨天没有结成这个利益联盟,柳镜晓自然是他们的矛头所指,而现在的情况下,王善诚则是那个罪不可赦的大罪人,渐渐地,行伍出身的李何一火气越来越大,什么难听的脏话都骂了出来。
  听着听着,慕容雪海不由皱起眉头,他出身世家大族,自幼受过良好教育,对这种粗言俗言听不习惯,不过仔细想想,又不把这事放在心上,时代不同了,出走之前,对这点小钱根本不放心上,可是现如今还不是一样着急上火。
  柳镜晓却没多说话,等着三个营长想个办法,突然慕容雪海灵机一动,叫了声:“找银行抵押这笔公债!”
  这话一说,萧如浪道:“这可不行!拿公债去银行抵押,估计只能兑换出一半!”
  慕容雪海脸上现出自信的神色,道:“那让我试试吧!”
  他这话一出,大家都不好意思违他的意思,只好让他一试。
  热河一带自落入奉军之手,原本不多的中国、交通两行的网点几乎全数撤入关内,而以奉系为后台的东北实业银行大举入热,遍布网点,赤峰就有东北实业银业的支行。
  一行四人走到东北实业银行前,三位军官望着银行面前的西式装饰和人流,不由都有几分怯意,慕容雪海却整了整装束,笑道:“在这等我!”
  说毕着潇洒从容地步入银行,留下三个土包子在门外,时不时转到门口往里面扫一眼,一副坐立不安的样子。
  大约过了一个多小时,寄托土包子们全部希望的某人终于出来了,和进去时那番自信模样不同,慕容雪海脸上带上了失望之色,李何一第一个走上去问道:“雪海,成了没有?”
  慕容雪海点头道:“成了!”
  这个回答出乎大家的意料之外,柳镜晓喜形于色地说道:“具体怎么说?雪海!”
  慕容雪海答道:“一万木头,人家提八百,原来是想换个一万一千木头的。”
  所谓“木头”是指中央政府发行的银元,因银元上有木铁侠的大头象故名“木头”,又称“大洋”,因为含银量足,信誉素来良好,可以全国通用。热河虽然落入奉军手里,可当地流行的还是中央发行的“木头”,而奉方发行的奉洋,含银量不足,只折合“木头”的七成,所以奉洋兑换“木头”一般要打个七折。
  一万二千元公债,足额抵付也只有八千四千大洋,可慕容雪海居然以一万二千元为抵押,居然换来一万大洋,除去八百元的提成,这可算是一笔非常非常合算的买卖。
  一听这话,李何一一把抓住慕容雪的衣领,用急促的声音问道:“一万大洋?真的?”
  “真的!”当得到肯定的回答后,他状似颠狂,口里不知大喊大叫着什么,两手紧紧搂住慕容雪海,慕容雪海被他压得喘不过气来,挣了挣几下,硬是没挣开,引来一大堆行人围观,还不时朝这边指指点点。
  柳镜晓和萧如浪也好不到哪里去,张大嘴巴望着两人,这个消息实在太过震惊,虽然九千二百元比想象的经费少了两成,可还能支撑整个部队运作个把月。
  而李萧两位营长这几个月经济上非常困顿,俗话说地好一文钱难死男子汉,这两位又没柳镜晓那样大胆,敢把骑兵营拖到岭北寄食,所以部队欠饷几个月不说,上门讨债的小老板天天围着一圈,烦不胜烦。李何一之所以有这般举动,也是因此所致。
  可慕容雪海是怎么把这钱顺利谈判成功的?经过慕容雪海一番解说,柳镜晓才知道,东北实业银业的后台就是奉军,最大的股东就是奉军首脑张步云,有了奉系支援,东北实业银行才能在东北各地广布网点,独占厚利。
  作为回报,东北实业银行平时也为奉军的扩张卖力张罗,战时要筹资军费不用,总行规定各地支行有责任为奉军临时代垫经费,如果不代垫合理的“经费”是要被总行打屁股的。慕容雪海就钻了这个空子,利用七寸不烂之舌摆平了这事。
  不过对方提出的条件除了提成外,还要定边军司令部的公章担保,这样事后处理就能稳稳当当。四位营长和某位前营长一商量,干脆也不同王善诚商量,反正前后两位副官长都是自己人,找来王烈和陈方仁一说,从办公桌里拿出公章,就盖了十多份空白公函,然后柳镜晓就在担保书和公函签上自己的名字,口里还说:“没想到咱的签字也值一万大洋!”
  接着一切都做得稳稳当当,当天下午柳镜晓便派了一排兵去领了款子,赤峰在热河特别区算是富饶之地,可一时间筹集这么一笔巨资倒也不易,银行方面说要过几天再来领款,而且一次性只能给一千大洋。慕容雪海再次出面,一番舌战下来,银行当即答应发给四千元现款,其余发支票,可以到林西县再领取一部分。
  拿到钱后,柳镜晓自己留了二千五百元做预算金,其余的钱平均分给三位营长。有了这笔钱,各营账上原来有的几百元的赊账,现在一次性还清了,士兵欠的款子,也先由营里代垫了,柳镜晓答应到林西后发一次军饷,又买了些粮秣之类的必需品,再把分散寄食的部队一收拢,原地整理部队一天,然后就准备出发。
  柳镜晓又找了王善诚死磨硬磨,除了多要些了特种兵外,还弄了几百大洋。王善诚不知道四员干将私底下将他卖了,亲自来欢送柳镜晓他们出发,还作了一通又臭又长的训话,等他训话完毕,柳镜晓当即下令部队出发。
第五章
入城之争
  这次柳镜晓带的部队共有三个步兵营,一个辎重连,半个炮兵连,统共两千一百多人。
  三个步兵营都是齐装满员,每营有六百多人,辎重连配有三十多匹骡马,炮兵连则只带了三门二磅炮。
  二磅炮是共和时期最成功的火炮之一,这种火炮是共和五十年间作为新式营属炮研制,不过许多二流部队都将其作为团属炮来使用,穷得叮当响的渭北刀客甚至将其作为师属炮使用。
  该炮射程较近,威力够小,不过勉强可以为步兵提供火力支援,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价格低廉,制造容易,性能勉强合格,只需要三十支滑膛枪的价钱就可以买上一门二磅炮,而且该炮重量轻,四马可以驮载,两马可以挽载,在山区行动颇为方便。
  不过,配属给柳镜晓的这三门,火炮使用经年,是从奉军主力部队淘汰下来,磨损地相当厉害,射程威力都要与理论值大打折扣。
  这次行军颇为顺利,三位营长都很配合柳镜晓,一路上也没有出什么大事,倒是柳镜晓和完颜玉琢的感情越来越好,简直可以称之如胶如漆,没两天全军就进至林西县境。
  林西县治为林西镇,商旅不绝,颇为繁华,其境南依大兴安岭,北临西拉沐沦河,西与克什克腾毗邻,东与巴林右接壤,经林西沿坝口经大兴安岭而上,即所谓“岭北”,亦称“坝上”,那是千里高原,也是柳镜晓来赤峰所行之路。
  林西是赤峰的要害所要,占领林西,即控制大半个赤峰。而赤峰素为北京外围的第一条防线,其距外柔然不过三百六十里,而自赤峰南下入京不足千里,轻骑数日可至,故兵书有云“守大宁则东及蓟永,西赖宁夏,皆赖其犄角”,大宁者,即赤峰也,向来兵家认为镇守北京则必守赤峰,此为敌我必争之地,占此地可连接华北、东北,失此地,敌可割裂华北、东北之联系。
  按柳镜晓的计划,全军先在林西歇息一日,购置军需,补充粮弹,再加上前几日各营从赤峰领取的现金已经花得差不多,而林西刚好有东北实业银行的分行,正好领个几千块以供军需,柳镜晓还打算每人发两块钱的军饷。
  完颜玉琢和柳镜晓带一小队人走在最前方,所有骡马都用来驮载物资,因此柳镜晓只好步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26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