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校对)第1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4/268

  既然是这般说辞,传令兵兴冲冲地赶了回来,只不过两个旅长都很爱惜兵力,各自派了一个排冒充一个团的兵力,在侧后方打枪掩护,简直是神勇无比,如入无人之境,唯一的缺点是前线部队不见一兵一卒来援。
  一个混成旅,柳镜晓的部队至少啃上两三天,现在是加价的好时机,而且雪中送炭见真情,不把第二混成旅打疼了,自己这么急急忙忙赶去救援说不定还落一阵埋怨,当真是人心难测啊。
  两个半小时过去,援军号称两团,临阵不见一人,只能指望右路军解决完战斗再来援助,听那边枪声渐息,估计是战斗快要结束了,结果果然和右路军联络上,几十人浑身是血冲回了已方战线,旅长还没说话,杀回来的干部已经答话:“我们全团都在这里!”
  接着丁宁带着大部队就掩杀了过来,冲在最前面的是想抢个大功的胡博营,偏偏第二混成旅的主力都在朝李何一团,侧翼的掩护兵力弱得出奇,不过这些掩护兵力的表现实在可圈可点,他们硬是顶住了十七师的两轮进攻,但仅此而已,李何一团也趁乱出击。
  省军攻击了一上午,饭都没吃,结果只攻下了几个小山头,又遭遇敌军大部队的袭击,按李剑霜的说法是:“敌军虽全力突围,终无力回天……”
  关健时候,一个营长大叫:“跟我杀回去看老婆孩子”,然后冲在最前线带队突击,约莫千把人硬是冲出了十七师的包围圈,但其余的部队都陷在包围圈里了。
  接着就是追击战斗了,两个旅长正在拼命加价,然后发现第二混成旅正气势汹汹地冲向他们,既然第二混成旅都顶不住,那自己怎么可能顶得住!
  贵部能征善战,百战雄师,我旅士气不振,战斗力颇有问题,所以请贵部牺牲一下,掩护我部转进!
  两个旅长为了这个问题吵了五分钟架,然后不欢而散,至于丁宁派出的谈判代表,好生优待放了回去,大家互不侵犯互不侵犯。
  追击的丁宁算是明白养兵一日,用时一时的道理,这两个混成旅今天休息了大半天,就是把节省的精力用在现在这个关健时刻,带着笨重的辎重却一下子就跑得没烟,十七师追之不及,毫无收获。
  柳镜晓听过丁宁的战斗经过,不由拍手叫绝,他说道:“这战太凶险了!不能再来一次,我是不同意你们打的!”
  不过到了最后,他话锋一转:“但是能打胜,这就是关健!骑兵团才四个连吧?对,是四个连,这个好了,你们再扩充两个连!”
  当然,光从伤亡数字看蒙阴战斗,双方基本是不分胜负,从定边军到鲁南,十七师还真没有一场大战的双方伤亡如此相近,定边军伤亡了一千二百人,而省军的伤亡稍多一些,有一千三百多人,但是省军在另一方面的损失就相当掺重了,丁宁足足抓了两千俘虏,还有千把人被丁宁打散了,成建制突围出去的只有千余人。
  既然是大胜而归,柳镜晓当即发表通电:“我军百般容忍,省军仍屡屡袭扰我师……我师被迫发起反击,现已歼灭敌军三个旅大部……”
  这消息一放出去,一时轰动全省,省方这次是动用了三个混成旅,结果还没听到几声枪声就全让柳镜晓解决了?
  看来柳镜晓的实力不可小视,不过得了解真实的情况才成,王自齐方面则是大受打击:“柳镜晓竟借故偷袭我剿匪部队,略受小挫……”
  不过他也不了解前线的情况,只是知道部队受了损失,受多大的损失并不知道,万一柳镜晓真把这三个混成旅干脆利落地解决了,那岂不是麻烦大了。
  三个混成旅一下子被解决了,那省军就只剩下三个师了,至少要留一个师守济南,两个师的战斗力未必能比三个混成旅强上太多,他干脆找来丁重,和和气气地说道:“丁老哥!这些日子事务繁忙,实在对不住您了……今日有空,咱哥俩聚聚!”
  这丁重到任之后,王督军只发表一通欢迎到任的通电,连见他一面都不肯,至于省长提出的问题也自然无法解决,很多权力也仍旧操持王督的手里,这两人颇有些象北京城里号称亲密无间三位一体的总统和总理,现在既然是省方打了败仗,那就好办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好办……那个问题……也好办……”
  反正他是乱开空头支票,什么条件都抛出去再说,只要能解决一个问题:“现在我们省军和鲁南部队在沂蒙山区有了点小冲突,大家坐下来好好谈谈……何必动意气之争……”
  这就好办了,丁重当即发表了一通电文:“皆为一省之子弟兵,何以动此干戈……请双方各回防地……”
  这时候,省军的第三、第四混成旅行动极速,已经杀入了省城济南,当真行动飞速,王自齐等这两个混成旅到达济南才知道他们安平无事,心神一下子定了下来。
  两个旅长处置有力,保全了部队,可以说是大功一件,王自齐当即把两枚中将军衔发了下去,官兵每人再发两块大洋,他对这两个旅长的指挥能力是赞不绝口。
  至于第二混成旅的那个倒霉旅长,突前冒进,导致全旅尽没,那是自作自受,不和友军保持一致擅自直冲蒙阴,更是大罪一桩,所以王自齐就是草草操作了丧事。
  这下子王自齐的胆子就大起来,相对而言,柳镜晓也遇到了一件大大不顺心的事情。
第十二章
拍马脚
  省军败北,十七师一路发足狂追,趁机北收沂水,将整个沂蒙山区都变作柳镜晓的控制区,前锋追至新泰城下,眼见就坐收整个沂蒙山区。
  新泰枕泰山而襟沂蒙,可以说是个要地,省军第二混成旅残部退入城中,并不随第三、第四两个混成旅一路北逃,派出的侦察兵说约有一营兵力。
  城下部队编制混杂,形不成统一指挥,有好几个团的建制,这帮人按职务是李何一最高,但他的基本部队司马勘营调去沂水,另一个营又因为掉队没到抵达新泰,他本人平庸无能,所以压制不了几个营长的意见。
  这时候胡博胡营长仗着自己是定边军的老人发话:“如果不打下新泰,我们这些多部队不就白来一趟了?”
  当然喽,打不下新泰,他胡营长不是白来一趟了!这一战的首功自然是丁宁无疑,瞅着这个小姑娘火箭式地晋升上来,他不知道有多郁闷,这一战打完之后丁宁肯定又进一级,可是十七师素来重战功,胡博也只能把郁闷藏在肚子里。
  可是首功不是他,第二也恐怕轮不到他的头上,老校长司马勘以一个步兵营抵挡省军一旅的攻击而阵地不动,最后还主动出击大有收获。
  自己虽然是另一战场的主攻营,可是俘虏缴获大多落在了于长庆的手里,再加上先前在蒙阴擅自开战的责任,非得立个大功才成。
  他盘算着新泰城下的兵力,总共有三个建制完整的步兵营和保安部队的两个营,再加上一部分炮兵,作为机动兵力还足足有一个骑兵团的主力,而且李剑霜营虽然掉在后面,但也能很快能赶上来,而城里的守军只有一营,因此胡博营长当即一拍桌子,大叫道:“于营长,把城打下来!前面就全空虚了,我们直捣莱芜!”
  于长庆也是出名的好战份子,大叫道:“打!打下来再说!”
  李何一是出名的平庸无能,见到两个营长都主张打营长,也附和了两个营长的意见,倒是陈瑜比较稳重,他看到部队一路追击,便说道:“是不是要先整理一下队伍?对了,也得通知一声师长,让他多派点部队支援!”
  胡博的意见很干脆,他说道:“打下来再说,不要说其它的问题了!等后面的部队上来了,我们早打完仗了!”
  结果一开始试攻就遇到上硬钉子,城里的守军是第二混成旅的沈鹰营长统率的,这个沈鹰是个相当优秀的军官,在蒙阴被合围的时候大叫:“跟我杀回去看老婆孩子”,然后冲在最前线带队突击,硬是带着千把人从丁宁的包围圈冲了出来。
  他一路撤退至新泰,不作任何休整立即准备防务,首先将工事略作修缮,然后把保安队、警察队里的士兵补充进部队,这样一来,城里的守军不是一个营,而是一千五百多人,相当两个加强营。
  城外不过是蒙定国的一个炮兵连加上五个步兵营,而十七师的三个步兵营都有人员掉队,保安部队的两个营实际只相当于十七师的两个加强连而已,骑兵不能用于攻城,再加上预备队,实际用于攻城不过是两个营的兵力而已。
  省军第二混成旅的失败,并不是因为部队软弱,这个部队相当能打,就连丁宁也赞不绝口,而在于在部队展开之前即被丁宁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歼灭,加上丁宁的运气太好了,援兵总是在最关健的时候于最关健的地点出现,即使如此,仍有沈鹰带着千余人杀回了新泰。
  结果一开战就碰到碰钉子,十七师本来就是善于守备的部队,并不长于攻击,结果两轮攻击之后,城楼下倒下九十多具尸体,(为了这个问题胡博和人打了一辈子的笔墨官司,他口口声声说:新泰战役我军只伤亡了二百多人,头一天只阵亡了四十五人,我以我六十年军龄作为担保,当然了,这六十年的军龄是不如自己的名誉值钱)。
  守军却是越打越有信心,李何一和陈瑜都说道:“快叫师长派炮兵和支援上来吧!”
  结果胡博和于长庆都跳脚了:“不成!不成!这象什么话,叫我们支援我们,这叫我的老脸往哪搁啊!由我们两个营来主攻就成了!”
  中国人的面子重于一切,结果两个营坚决要打主攻,结果力量越打越弱,打到第二天上午,终于支撑不住了,向柳镜晓紧急求援,要求让援军上来。
  柳镜晓到这时候才知道在新泰居然发现了激烈交战,更要命的是省军的援军也坐火车到了莱芜。
  十七师切断了新泰县的对外联络,沈鹰屡次发送电报皆不成功,遂派出敢死队员徒步到莱芜送信,王自齐这才知道新泰尚未失守,尚有沈鹰的千余人在城内坚持。
  他当即从他的第一号王牌部队第五师中抽调出一个加强团用火车直运莱芜,一下车即奔往新泰,柳镜晓得到消息的时候,援军已经走到了半路。
  无论是哪个营都是轻装抵达沂蒙,带的弹药很少,而现在部队都是半饿着肚子,在新泰攻城的部队,要派很大一部分出去就地借粮,但沂蒙久受匪害,加上战事一开,哪里能征借到多少粮食,部队带来的弹药也差不消耗完。
  而更重要的是,攻打新泰,胡博和于长庆的两个营是打残了,其余三个营也有相当大的消耗,派援兵上去就算来得及,等打下新泰之后,也不知道已经疲劳之极的部队能不能抵挡得第五师这个加强团的进攻。
  柳镜晓朝丁宁瞅了一眼,这仗毕竟是丁宁挑起来,丁宁很冷静,他只是说:“请师长早作决断!”
  柳镜晓苦思了一会,终于说道:“撤兵新泰!发电报给省方,希望能前线就地停战,我们把新泰的地盘让出去!”
  这样一来,蒙阴之役就算是功败垂成,柳镜晓没有把整个沂蒙山区控制在自己的手里,省方倒是很客气,希望柳镜晓再把沂水让出去,把蒙阴留给柳镜晓。
  省方也是打仗底气不足,虽然把新泰守住了,可是眼下库房一空如洗,一打仗财政就要破产,再加上三个混成旅的快速失败,令省方对十七师的野战能力有了过高的估计。
  蒙阴城。
  “苏三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在大街前,未曾开口心惨淡,过往的君子听我言……”
  这戏子的唱工俱佳,只是这两对难兄难弟都无心听戏,胡博拍了拍身边那位的肩膀,说道:“老兄,你得帮我想想办法,怎么蒙混过眼下这关?”
  在新泰城下不经请示擅自攻城,这是胡营长的一桩大错,但更要命的是胡营长打了一个大胜仗(这是胡博在回忆录一直不忘告诉读者的,新泰战役我军仅伤亡了两百多人,而敌军的伤亡三倍于我,最后眼见新泰将下,因为敌援军到达,我军才忍痛撤出战斗,对于十七师阵中日记说新泰战斗伤亡六百人,歼敌五百人的说法,胡博用了整整十页的篇幅进行了仔细论证精心批驳),这个胜仗让柳镜晓大吃一惊,现在胡博就想怎么让柳镜晓少给他赏些银子。
  同样是打过大胜仗,深得柳镜晓嘉许的白斯文对此早有打算,他说道:“这个吗,我们师长素来是深谋远虑,我们没有看到的事情,师长看到了,我们没有想到的,师长想到了!所以我们贯彻师长的指示,他让我们干什么,我们就不用去想就干!”
  这等于屁话一句,白斯文实际都没说,他是听说蒙阴战役大获全胜,当即主动请缨到前线作战,只是大伙儿对他的战斗力估计得很高,宁可把他的部队作为总预备队,决不轻易使用,因此他和同样打了大胜仗的胡博就闲得无聊,一起跑到这里看戏了。
  不过胡博突地眼睛一亮,大叫:“有了!有了!”
  白斯文当即问道:“怎么说?等过了这关,一定要拉小弟一把!”
  胡博指了指戏台演苏三的戏子,对白斯文说道:“看到没有?”
  白斯文也是聪明人,一见这戏子面目姣好,而且唱工俱佳,水袖一动身段便有千般变幻,是个百分百的美人,当即会意,说道:“高!实在高!”
  胡博得意洋洋地说道:“知道完颜夫人吗?告诉你实话,当初她可是我们一起绑了送到师长的帐蓬里去……”
  既然话题一开,那就是香味相投了,两个打了大胜仗的将领没等戏演完,当即行动起来。
  柳镜晓不许部队抢人,而且禁绝强抢之事,胡博就借了五百大洋,把戏班班主找来,然后派一排兵举丰刺刀在后护驾,结果班主吓得脸都白了,说不出一个字,那戏子也是面色苍白,不敢说话,当即被送上马车,直送临沂镇守使署。
  做了这样一件漂亮的事情,胡博自然是得意洋洋,第三天柳镜晓在临沂镇守使署开检讨作战会议,胡博乐滋滋地走进镇守使署,就见对面军马统计科的熊科长对他说:“今天小心,师长可能要点你的名!”
第十三章
美男计
  胡博却不把熊科长的这句话放在心上,因为他美人已经送出去了。
  柳镜晓既然有寡人之疾,胡营长和白连长就全心全意为长官着想,正所谓想长官之所想,急长官之所急。
  当初为柳镜晓送去了一个完颜玉琢,结果柳师长不是二话没说就一起到谈心去了,柳师长现在寂寞得很,正缺一打暖被窝的美人,不是正需要我们这些下属为师长创造良好的办公环境。
  只有师长有了良好的工作环境,才能带领全师开拓进取,所以胆子要大一些,步子也要迈得大一些,只要利为长官所谋,只要搞成了既成事实,到时候师长围着新夫人转,情为夫人所系,那时候万事大吉,打了大胜仗的胡营长顺利过关不说,说不定因为这桩加官晋爵,最终也顺带着白连长官复原职,正是“权为已所用”。
  胡博大大咧咧地走进会议室,正见到柳镜晓和几个干部谈笑风生,不知在说什么趣事,他赶紧朝柳镜晓打了个招呼:“营长!”
  这声“营长”可是大有深意,代表他是从骑兵营出来的老干部,再加上这次送美女的奇功伟业,满以为柳镜晓肯定会让他轻轻松松过关。
  因此他打完招呼后,便旁若无人地找了张位置坐了下去,跷起二郎脚得意抖动着,好不自在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4/26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