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风(校对)第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379


第82章
牛刀
  为什么只能向北?周秀英虽然是员千军辟易的女将,但还是不理解为什么柳畅只能向北发展这一条路可走?难道向南、向西不行吗?
  陆子云显然看出了她的疑问,就开口替她解惑。
  首先以温州的地形,东临大海,向东发展只能到海里泡澡了,而温州向南发展,不比到海里游泳好上多少,这是福建最北部的山区,也是整个福建地区最贫穷的福鼎、宁德山区,交通极其不便,又要迎头福州而来的闽省兵勇,是块难啃的硬骨头,把大部队拉到这种没有油水的山区,完全是下下之策。
  剩下只有向西和向北两条路,向西就是向处州发展,直到今天处州(丽水)仍是整个浙江最穷困的地区,把部队从温州的鱼米之乡拉出来,投入这样的山区也是下下之策。
  当然也可以把攻打处州当作进入金华府的一个跳板,但即便占据了金华府仍是远离海口,而现在这个时代,占据海口获得源源不绝的军火供应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那只剩下向北往台州府一条路,严格来说,这只是向宁波发展的一个跳板而已,台州穷山恶水不少,民风剽悍,也不是一个良好的选择,但是丘陵平原相交,既有渔盐之利,又有沿海平原和河谷盆地出产粮食水果,甚至连山间丘陵也可以出产杂粮,足以供养数万大军。
  更重要的是可以以台州为跳板进军宁波,宁波府不仅仅处于宁绍平原,是真正的鱼米之乡,可以说是整个浙江的精华地带,而且还是这个时代的五口通商口岸之一,控制了宁波就等于控制着整个浙江的对外贸易,甚至可以供养起十万大军。
  而对于这些小刀会的旧部来说,宁波更有着特殊的意义:“宁府好地方啊!”
  “是啊!打到宁波去,咱们也算风光一回!”
  他们这些人是从上海来的,而近代的上海与宁波有着特别亲密的关系,大部分上海人实际是从浙江移民来的宁波人,甚至连现代的上海话都是宁波话演变而来。
  这批小刀会的余部有福建人、广东人,但是最多还是宁波人,他们听说要打回自己的老家就格外热情:“往北打,就应当往北打!”
  周秀英倒是问了一个问题:“除了往北打之外,能不能在温州就地发展?”
  这个问题问得好,但是柳畅很快告诉她:“温州府非坐守之地,其地不足以割据,欲成就一番事业,必先图括苍!”
  在历史上,只有五代十国的朱氏兄弟及其后的丁章、张惠割据过温州二十多年,此外再无凭借温州一地割据一地的例子。
  何况现在磐石寨虽处于红巾军根据地的中心地带,但也代表没有发展的余地,想要扩张就要和红巾军开仗,那么就会同时和清军与红巾军开仗,任是有磐石寨的战斗力再强,最终难逃失败的结局。
  事实上,柳畅加入红巾军的时候,金佩铨的既定方策就是全意北进图取台州,但是那时候红巾军只能控制小半个江北,在这种情况下北进是下下之策。
  而现在红巾军已全取江北,北进已无后顾之忧,柳畅只是本钱太小,还不敢全力乾坤一掷搏上一搏,但是北进的决心已下。
  陆子云也赞同这一点:“如果要图取全浙,北进确实是上上之策,大家已经酒饱饭足,谢过检点替我们接风洗尘,只是能不能再借用检点一刻钟功夫?”
  对于区区十五分钟,柳畅当然有空:“没问题!不知道陆兄弟有何见教!”
  陆子云却是站了起来:“也没别的想法,就是请检点见识一下我等阵前厮杀的本领,能否向检点借几杆滑膛枪来。”
  柳畅也来了兴趣:“好!从今天德蒙斯送来的步枪拿十杆燧发枪来,也让我开开眼界!”
  陆子云只要一刻钟,实际等步枪到手上了寨墙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五分钟还多,不过陆子云却是不慌不忙地说道:“检点,如果守这条寨墙,该如何守?”
  柳畅笑了:“上个月温州城里刚好来了大批兵勇围攻磐石寨,我军守如磐石,大破了清军!”
  他稍稍说了一下当时的具体部署,但是陆子云却有不同看法:“检点,你当时这办法是全力守城墙,但防线太单薄了些,弟兄们,让检点见识一下我们的本领吧!”
  说话间,小刀会这些旧部已经找好了自己的藏身之处,把借来的燧发枪都架了起来,柳畅看了一眼他们的部署,倒算是野路子,却也有板有眼。
  陆子云指着身后的一座楼房说道:“检点,我会在这里打通砖墙藏上一门火炮,如果有葡萄弹就最好了!”
  柳畅先是不在意,但是细看了一眼寨墙,却发现这门火炮正对着清军当时的冲击方向,清军十有八九会在这里登上城墙,然后就是陆子云这门火炮用葡萄弹扫过清军登墙的先锋队。
  接着陆子云又继续说道:“登上来的清妖数目不会很多,枪炮声齐放之后,就是秀姑娘带队反击的时候了,即便城墙丢掉一段,也是无妨!”
  接下去,他说怎么组织倒打火力,怎么挖掘防炮工事,怎么在城墙下布设铁蒺藜,怎么挖掘陷阱,怎么样实施回马枪,怎么样组织反突击,说得滔滔不绝:“在北门之战,咱们就是这样打退法国兵。”
  柳畅最初只是随意听听,但是越听越是激动,连连点头:“好,甚好!”
  虽然是实战中拼杀出来的野路子,其中还有不少错误之处,但却是小刀会坚守上海城十七个月经验凝聚出来的精华所在,特别是巷战中的作战组织,更是让人眼前一亮。
  至于小刀会这二十多个旧部,确实和普通的民变武装不一样,这些燧发枪运用得非常娴熟,攻防节奏转换很快,别看他们直接放弃了城墙,但是即使有两倍的清军来展开进攻,仍然在他们手里吃上大亏。
  十五分钟很快过去了,但是柳畅却是满面春风看着操练,特别是小刀会旧部在仓促间修筑的工事,还有利用工事进行的射击训练,加上步炮之间的协同,绝对在这个时空的中国是首屈一指的水平。
  而接下去的操练仍然让他眼前一亮,周秀英演示了一番率队出城反击的动作,虽然是没经过科班训练的野路子,但仍然可圈可点,旁边的邓肯也以专业人士的语气开口:“战术水平虽然比不上我所参加的美墨战争,但这是我见过最好的中国部队!”
  最后的实弹射击成绩也非常不错,小刀会这支旧部果然是一支百战余生的部队,柳畅大有如虎添翼的感觉:“好!给你们一个排三十杆燧发枪,还有,等会我就把补充的兵员派过来,你们就是一个步哨了!”
  有这么多实战经验丰富而且熟悉西洋火器的老兵,只要稍稍加以训练,就能形成一个战斗力很强的步哨。
  周秀英当即给柳畅行了一个大礼:“愿替检点效死!”
  下面的小刀会老兵也是热情地说道:“检点,我们都愿意跟着你打出一片江山来!”
  柳畅想要打回宁波的想法非常符合他们衣锦还乡的愿意,柳畅大声叫道:“好!那么从今天起,咱们就是自家人了!”
  周秀英旁边的陆子云轻声说了一句:“请检点赐名!”
  周秀英反应过来,双膝跪在地上,斩马刀平放在地:“请检点赐名!”
  柳畅心有所感:“牛刀哨,就叫牛刀哨!”
  这个名字的意思当然指“杀鸡焉用牛刀”的意思,至于那些被撞上牛刀哨的敌军,就是牛刀杀的鸡了。
  周秀英这些人是小刀会的旧部,听到名字里既有一个刀字,又十分响亮,都笑了起来:“牛刀哨,牛刀哨!好名字,好名字!”
  只是这个提前成立的牛刀哨,这却成了后备队改编而来的金汤哨最大的一件憾事。
第83章
转折
  在以后的几十年时间内之内,牛刀连和金汤连哪一个连队是虹军时期成立的第四个步兵连队,一直是这两个体系老人争执不休的热点。
  原金汤连的老人坚决认为,在磐石寨战役之后,金汤哨已经作好了正式成立的一切准备,只是没有公开宣布而已,而柳检点也已经公开宣布,要将后备队改编为金汤哨,因此金汤哨的建立在牛刀哨之前。
  但是牛刀连系统的老人,却是坚决认为牛刀连是在咸丰五年二月初七成立,当上海小刀会起义军的余部来到磐石寨的时候,周秀英和陆子云以卓越的表现折服了柳检点,因此牛刀哨于当天立即成立,而金汤哨的成军则是第二天的事情。
  虽然这只是一天时间上的差距,但是两大系统的老人先后撰写上百篇文章来争论这一虹军时期的重大路线问题,这种争论一直延续下去,以至象《浙南虹军发展史》这样的官方战史也含糊其词地表述为:“二月初,柳检点作出了极其英明的决策,同时组建了牛刀哨和金汤哨等步兵连队,为我军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事实上这只是柳畅的一时疏突而已,当牛刀哨成立的鞭炮响个不停的时候,柳畅已经发现自己犯了一点小小的错误:“金汤哨也要准备打这么一串鞭炮,不要忘记了他们!”
  金汤哨,自然取的是金城汤池之意,后备队在磐石寨守备战斗表现得格外顽强,因此柳畅特意将这个步哨命名为金汤哨。
  但是旁边的云天纵提醒了一句:“检点,今天后备队大部出去护盐了,明天才回来!”
  柳畅点点头:“等明天回来了让他们也打一回鞭炮,金汤哨成立了,还有,也给他们一个排的燧发枪!”
  原来柳畅是准备实现龙枪、楠溪、磐石三个步哨基本洋枪化,但是经过了陆子云这个插曲之后,这三个步兵连能运用的洋枪只剩下了六个排:“龙枪哨是全军之冠,要全部实现洋枪化,两个击发枪排,一个燧发枪,楠溪哨有两个燧发枪排!”
  磐石哨原来会有两个燧发枪排,现在减少到与新成立的两个步哨同样待遇:“把洋枪都发到各个步哨去,尽快实现了部队的正规化!”
  光有了洋枪还不行,还得进行正规化的训练,平时一滴汗,战时一滴血,幸亏柳畅这些步哨平时的训练都抓得很扎实,只需要半个星期就能基本完成武器的换装训练。
  旁边邓肯补充了一句:“虽然我是一名工程师,但是我也愿意提供在军事训练方面的协助!”
  “那是再好不过了!谢谢邓肯阁下了!”柳畅向邓肯表达了谢意:“如果您在这方面表现出卓越的能力,我会给出第二份薪水!”
  “没有任何问题!”
  这时候云天纵多说了一句:“检点,我刚从叶娘子那边过来,叶娘子有急事求见检点!”
  “还是想要粒状火药,那就再给她几桶吧?”柳畅已经想好了:“咱们这次一口气购进了一百桶黑火药,给葛五几桶不致于出大问题!”
  “不是!”云天纵告诉柳畅:“葛五爷派了条快船过来,不知道叶娘子得了什么紧要消息,之后就立即就见检点!”
  “看样子是出大事了!”柳畅告诉云天纵:“把叶娘子请过来吧!”
  趁着叶娘子过来的这一瞬间,柳畅又同牛刀哨的干部们聊了几句。
  牛刀哨这一百人当中,周秀英从上海带来的小刀会旧部固然是骨干,但是柳畅掺进来的三十个东乡老兵也能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周秀英就同柳畅讲清楚了:“三个排长,我只用陆子云一个,九个班长,我也只用四个,其余的人都用检点您这边的人!”
  至于补充进牛刀哨的那五十个清军俘虏,经过这大半个月的训练,也是精神焕然一新,虽然还有些老兵油子的习气,但是都有着与以往的朝气。
  当然,周秀英也玩了点小花招,虽然三个排长她只用了陆子云一个,但是陆子云这个排却装备了全哨仅有的三十杆燧发枪,算是装备最好战斗力最强的一个排。
  柳畅也没有追究周秀英的这个小花招,他和干部们谈论北进的问题:“咱们只要训练好了,就要想尽一切办法北进!我们只有北进这一线生机!”
  事实上,他在其它步哨也讲述过同样的话,大家都对于向台州发展表示支持,即便是红巾军色彩最重的龙枪哨,也都愿意北进-北进还有另一种意义,那就是柳畅这支部队将从红巾军中分离出来,将要独树一帜。
  当然,大家对于这背后的潜台词都是避而不谈,有些事,只能做,不能说。
  旁边朱顿给柳畅敲边鼓:“是啊,除了北进台州宁波,没有别的路可走了!到时候兄弟们都卖力些,我们检点可是对得住大家了,小刀会的兄弟一过来,兵有了,位置有了,洋枪也有了!也希望小刀会的兄弟能帮衬我们检点一回!”
  “没问题,没问题!”周秀英已经答应下来了:“咱们不是牛刀哨吗?检点要杀哪只鸡,招呼一声便是,秀英这把牛刀绝对不含糊。”
  说着,周秀英顺手挥动着一米多长的斩马刀,这把饮了无数清军鲜血的利刃被周秀英挥舞得甚是好看:“检点既然说了,我周秀英没第二句,往北走便是,一直往北还能回上海去!”
  正说着,那边云天纵已经领了叶娘子过来了,叶娘子远远地听到这句话,当即拍着手说道:“检点真是好志向,只是我看您未必能顺心如意往北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3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