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美娇娘(校对)第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8/136

  另一通则是龙门巡检司会同黄河沿境各县控诉洛水帮伏击黄河帮帮众,造成黄河帮帮众死伤无算,财物被劫多宗的惨剧,洛水帮现联合陆上匪帮四出伏击,沿河民众惊惶不定,恳请会办大人尽快出兵剿。
  这两通呈文意气飞扬,文笔相近,苏会办看了之后:“这文字之间倒有七八分相象,真象是一人想写!”
  苏会办猜的半点也没错,这两通呈文都是同一个讼师所写,这讼师在河南境南是出了名的好笔头,两方面都是专门将他请回去写出了呈文,这讼师吃了原告再吃被告一回,一桩案子倒赚了两回钱。
  只是这讼师也是极富职业道德,一分钱一分货,黄河帮这边多给了些银钱,因此这黄河帮的呈文要漂亮几分,而雨小将军这边都是苏会办的爱将,一时间苏会办也无从得知真相。
  既然这案子难办,苏会办也学起中国官场的老办法,打起了太极拳:“今有洛水帮与黄河帮争议一案,由洛阳府审定后回报!”
  至于这河南境内黄河总巡检,这个职务实在太让人眼红,要知道这个官职至少也是六品官,这其中的油水更是不可估量,苏会办也不敢冒然设立。
  只是这样一来,双方都以为抓住了对方的痛脚,讼师的生意好得不得了,经常是早上吃过原告下午再吃被告,至于要驳倒自己却是很困难的事情。
  苏会办这边悬而不决,洛河姐妹一边整军备武,准备杀到黄河干流上去,一面往京城汉阳里递银子:“登封白县令一向年轻有为,眼下黄河不靖,由他兼任那是再好不过了!”
  那边龙门巡检司听说要设立黄河总巡检的职务也是急了,这是釜底抽薪的主意啊!来了一个总巡检,咱这个八品巡检怎么办!
  因此他们搞两条路线,一方面要替金珂谋夺这个黄河总巡检的职务,但如果金珂拿不到这个职务,那一定要把这个职务腹死胎中。
  只是两个帮派眼下最头痛还在于这场厮杀的善后,这一场厮杀双方帮众死伤无算,洛水帮这边倒好,大都是些绿林道上的人物,死了随便找个乱葬岗一埋就可以了结,剩下的人物!
  黄河帮死了这么多的帮众,难处更大,家属整天找上门来要人要抚恤,最后金巡检使连家都不敢回了,有苦主住到他家里去,整天谩骂不休,特别是找到尸体之外,干脆把尸体拉到金巡检使家,大声叫道:“金巡检使……我们老二死得这么惨,你们要给我们个说法!”
  三具尸体就摆在金珂的客堂之中,还有几十个家属进驻,这日子自然没法过了,金珂后来连巡检司都不敢回了。
  人家越是强硬,他金珂越是服软,这些抬棺入室的家属得的抚恤金是最高的,只是其余的家属不干,一时间风起云涌,金巡检使赔得心痛不已。
  只是这都是小问题!这么大的厮杀怎么能不惊动官府!可是上百条人命啊!查办的洛阳府捕头铁面无私,连雨小将军的面子都不给,也是吃完被告再吃原告!
  双方都有自己的一套理由,洛水帮说黄河帮抢先杀害多人,自己是奋起自卫,黄河帮则说洛水帮预谋已久突然杀出!
  既然到了这种地步,各自抓了些虾兵蟹将回洛阳府审案,双方递了不少银子进去都想扳倒对方,这样一桩大案判下来,哪怕是天下第一大帮派,几年之内也没办法翻身的。
  只是洛阳府的捕快办案却是拖拖拉拉,表面应道:“这一桩案子,自然是贵帮在理!”
  只是到现在还没开审过一回,洛阳府的公人都知道这案子审得越久,这油水也就越多!
  洛阳的府尹虽然还没收过礼,可是两边都传闻他的味口很大,审案的时候只看哪边更有理,在黄河帮还流传着这样的笑话:“府尹大人属鼠,总护法想要送个一般大小的金鼠过去,结果陆舵主一把拖住总护法道:‘总护法,您给弟兄们留条活路吧!据说府尹夫人是属牛的!’”
  这虽然是个笑话,可是这位府尹的尾巴确实翘起来了,走路都是趾高气扬。
  只是这时候白县令终于开口了:“大姐头,彦护法……咱们得敲打敲打府尹大人了!”
  大姐头点点头:“怎么办?白兄弟有什么办法?往他家扔只死狗进去?还是告他的黑状?”
第八十八章
燕京旧事
  白云航带着几份冷笑道:“何必我们出面得罪了!”
  大姐头恍然大悟:“原来是要劳动我们的府尹大人!”
  登封的林府尹和洛阳的卫府尹早就势成水火,听陈通判说他们本是同年登科的进士,只是事前名不经传的卫府尹在名次压过了林府尹一头,后来更是娶了林府尹的心上人,因此林府尹对卫府尹恨得咬牙切齿。
  有这个履历,白县令只是偶然在行文提及一句:“朱连德谋反案似与洛阳卫翔卫府尹有牵连……”
  这完全是莫须有的说法,只是林府尹发现后如获至宝,当即参了卫府尹一本,说他勾结下属提举朱连德一同谋反。
  朱连德既然是卫府尹的下属,双方在官场上总有些来往,林府尹就把朱连德的口供找来只言片语来充当证据。
  卫府尹再次被苏会办骂得狗头喷血,苏会办还专门派了一个心腹过去掌管全府兵马,谁叫这谋反的案子是最最敏感的。
  只是林府尹很想把这个案子办成一桩铁案,专门发了个公文让白县令详加查办此案,他的意思很明显:“有证据最好,没有证据你也给弄些证据出来!”
  白云航却装糊涂,弄了些很不过硬的证据报上去,就这段公文来往之间,登封县又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趣闻,朱清海朱大侠继挖出王公宝藏之后,手气实在好得不得了,居然又挖出了一个大宝藏。
  这个宝藏也是河南武林道上传颂的“武林四大藏珍之一”,按沈晓薇的说法便是:“白兄弟,便是你说过的张宏用于藏金的金室!”
  洛河七姐妹本来就是坐地分赃的角色,这等消息自然逃不过她们的耳朵。白云航一听,当即派了一百公人捕快会同沈晓薇去查抄现场,他是靠铲子发家的人物,对于宝藏最是清楚不过。
  据他所知,这张宏是两宋更替之间的开封富商,七代薪火相传,有陶朱再世之称,家中秘有金室,号称藏金数十万,金军南下时全家为贼所害,金室也不知去向,二十多年据说有人寻得金室的半张藏宝图。
  这宝藏却不在登封县境之内,而在密县县境,结果等到白县令带队气喘吁吁地赶到现场,密县的县令大人已经派了一队公人护住了现场,朱清海更是得意洋洋:“藏金数十万啊……咱们发达的时候到了!”
  他有心挖到这宝藏之后便金盆洗手,老子有了这几十万两黄金还搞什么复国啊!
  虽然有心私吞,他却是张开双手道:“大家不用慌!不用慌!老规矩,多投资,多回答……现在是新时代,绝对不能不劳而获!”
  白县令见自己这方的人都被堵在外面挤不进去,不由高叫一声:“兄弟们!咱们是登封县的同僚!”
  结果对面密县的公人大骂道:“什么狗屁县,回自己狗窝去!”
  公人不由大怒,当即对骂起来,只是密县的捕快借着主场之利,在骂战居然也占了上风,沈晓薇不由急道:“早知道就把我兄弟叫来了……有他那一百骑兵一冲,这宝藏就肯定是咱们的了!”
  这时候有人大叫:“挖到了!挖到了!”
  整个场面都乱了起来,成千上万的寻宝客就拼命地往前挤,有些人干脆把兵器都拿出来了,现在分银子的时候,还是靠谁声音大才能分得多!
  朱清海倒有自己的一套班底,他大声叫道:“谁故意伤人……谁乱走动!一律不要想分银子!把宝箱抬出来!大家在光天化日下点验这藏珍有多少!”
  他是极有能耐的人物,点验之后仍有办法化公为私,这时候从暗室里抬出十几个箱子,大家的眼睛都睁得大大的。
  这箱子着实是南北宋更替时的古物,而且做工精细,木料上乘,只有大富大贵之家才配用,又挑了两个代表下暗室去,这两个代表不多时就向大家表示:“暗室没东西了……”
  朱清海自己也很激动,只是有一点他比较犹豫,这十几箱子看份量不重,怎么也没有藏金数十万的可能啊,只是他转念一想:“几万两金子也好!”
  这时候有人猛得向前一窜,一刀砍了下去箱子就打开了,这人抓起一包东西就准备逃走。
  这时候群情激愤,大家都暗器准备好,就准备射死这家伙,反正第一个冒出抢宝的人物都是白痴,哪本侠义小说里这种人都不会抢到宝贝。
  只是这人张大了嘴巴,痛呼一声:“怎么是这样啊……”
  这箱子中除了几捆白花花的花纸头之外,什么玩意都没有……
  他痛哭道:“怎么没金子……金子!俺要金子!”
  朱清海也呆了,接连打开六个箱子,除了纸片还是纸片,他的心都凉了!不是说藏金数十万吗?几十万两金子哪去了!
  他精心考证过,这张宏确实藏了几十万两黄金啊!
  大家都是一片哗然,这宝藏怎么变纸片了!大伙儿拼命地向前挤,就差一点把密县公人组织的人墙给冲破了!
  白县令趁机带着几个干练公人进去,沈越抢先拿过两张纸头递到白县令面前:“大人!您看!”
  白县令一看,这纸片写着:“大宋交子五贯钱……”
  他不由自言自语道:“这是交子啊!”
  交子,也就是中国最早的纸币,这张宏倒确实很有银子,他十几个箱子里装了好几百万贯的交子,一贯钱折一两银子,折算起来就是几十万金子,当真是富贵之极。
  只是大宋朝现在能当屁用?连草纸都不如啊!草纸还能用来擦屁股,这交子却是一点用处也没有!
  早两年四川也曾挖出这种交子,金石家起初倒收了不少,结果后来挖出来交子实在太多,金石家偏偏物以稀为贵,这等交子的价格是越来越低,最后根本就是白纸的价格!
  他一摇头,正想带着公人捕快回登封县,左肩却是一痛,却是一个穿着县令官服的官员打了他一拳,然后大声骂道:“这是密县的地盘,贵县还请回登封去!”
  越境办案,本是官场的大忌讳,只是白县令看了这密县的县令大人趾高气扬满脸得意,心中便有火:“好啊!你一个小县令都敢和老子斗法!等着瞧,这密县咱就要多走几回!”
  只是两个人都是七品县令,白云航固然带的公人捕快多些,可是这密县县令却占着主场之利,白云航看着这骄傲已极的密县县令只能先忍气吞声:“君子报仇从早到晚!你等着,咱有办法收拾你!”
  这交子着实是一文不值的货色,只是落到南七北六一十三省闻名的朱清海朱大侠手里,却有化腐蚀为神奇的力量,白县令刚走出没几步,朱大侠已经编好了说辞:“各位兄弟!各位兄弟!大伙儿知道这是何物?”
  只见朱清海满脸的兴奋与得意:“我们找到宝了!这是当年唐通在西洋洋行存款的凭证啊!当年唐通在西洋洋行可是存了七千万两啊!”
  朱清海说的这唐通也是明顺之际的一个名人,他本是前明的总兵,永昌元年太祖皇帝进燕京的时候,前明的崇桢皇帝朱由检特地急召唐通和山东总兵刘泽清进京勤王。
  那时候山东总兵刘泽清接到勤王诏书之后,知道进京勤王是死路一条,当即宣称自己坠马受伤不能带兵,思宗皇帝毫无办法,只得赐两以示慰问,但这刘泽清干脆把临清劫掠一空率军南逃。
  倒是这唐通带了八千将士赶了北京,也就是今日大顺的燕京,驻于齐化门外。
  前明的崇桢皇帝好不容易见来了这么一支勤王义师,当即又是赐宴,又是发话要封赏,唐通感激得五体投地,结果崇桢皇帝当真大方,唐通这个总兵赏了四十两银子,官兵每个人赏了五文钱,要知道登封的小捕快平时打赏都拿不出这个数啊——实在太丢人了。
  此外崇桢皇帝还派了太监杜之秩到唐通军中当监军,结果把唐通气得直咬牙,把崇桢皇帝赏的银子扔在地上,怒气冲冲地说道:“皇上太师我,伯我;又以内官节制反上我,是我不敌一奴才也!”
  接着唐通就借口自已兵员远少于太祖皇帝的王师,这齐化门是一马平川的地形,哪得敌得过太祖皇帝的精锐,所以臣为大明着想,决定率部到居庸关设险以待,上奏后不等朝令,拉起人马就走,只留下了燕京一座空城。
  到了永昌三年的三月十五,太祖皇帝的大军直抵居庸关,前明崇桢皇帝寄以厚望的亲信太监杜之秩会同唐通一块出降。
  以后太宗皇帝便派唐通这降将率本部兵马,还带着犒赏关宁官军的银两财物到山海关招降吴三桂和高第,结果走到了山海关被吴三桂大败,以后还引出一片石的大败,到了永昌元年的十月就降了大清。
  只是唐通一个小总兵,怎么能省下七千万银子?白县令都停下了脚步,只听朱清海说道:“西洋人在广州设有洋行,唐通怕自己的金银以后不保险,就尽数存到了洋人的洋行里,哪料想那洋人竟是翻脸不认账了,今天挖出来便是唐通在广州存银的凭证……”
  “您瞧瞧……这有铁证啊!瞧,这个大宋说明了什么……这说明是忌讳大明二字,所以故意弄成了大宋……”
  “大伙儿都别走!别走!大伙瞧瞧,洋人吞没了唐通的七千万两银子!大伙儿想想,这是我们汉人的血汗银子,怎么能让洋人吞没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8/1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