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美娇娘(校对)第1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4/136

  林知府只是在郑老虎的砂场干了半天活儿,已经提前三个月完成他三年没完成的瘦身计划,他喘着气叫道:“快!快!快!我是开封知府林长河,快叫你们的县令大人过来!”
  白云航带着整脸的诧异转了过来:“这不是知府大人吗?怎么把您给误抓了!抓错了,抓错了!”
  林长河苦着脸叫道:“白云航,你是怎么办事!这怎么回事!”
  白云航当即无奈地说道:“莫不成……下官办的可是……”
  林长河一听到这提示,当即笑道:“没什么事……本官只是想来体验生活!”
  白云航装成红脸,赶紧报喜道:“知府大人!好事!好事情!”
  “什么好事?”林长河没好气地说道:“先给本官弄碗饭来!”
  白云航笑呵呵地说道:“昨天夜上我们去洛阳府查抄青楼,大人您知道逮到了谁?”
  林长河还是没好气地说道:“谁?”
  “洛阳府的张知府!”
  话音刚落,林长河已经一跳三尺高了:“好啊……这家伙终于落到我的手心里来!好!好!好!此事再妙不过了!再让他尝尝这登封采砂场的厉害!”
  他与洛阳府的张知府可是夺妻之恨,因此白云航笑着问道:“那一切都听大人的!”
  根据传说,洛阳府张知府在登封砂场呆了三天,原来一个大胖子三天功夫就成功减肥,创造了大顺减肥史上的奇迹。
  只是张知府怎么能让林长河好过!两个知府当即打开了笔仗,互相攻击的公文一封接着一封,倒方便白云航从中渔利。
  白云航对这种情形很是心满意足,有什么不满意的!峨眉派的侠女自己一个个都尝了鲜,紫冰兰果然是紫竹仙境的仙子,有她出面欺骗那些涉世未深的少女:“XX女侠,拯救武林的重任就落到你的身上……这个白云航是不世出的一代魔头,他的邪恶几乎到了难以形容的地步,所以这一切都拜托了!虽然是以身饲魔,但武林会将你这段故事千古传涌的!”
  只是他实在没想到的是,连天雪虽然是处子,可这方面的能耐还超过了紫冰兰,被她所谓合法化过的“圣门”,或者说是魔门骗到自己床上的江湖女儿还真不少!
  这个圣门玩弄的完全是邪教手法,让这些江湖女儿从心灵完全无法摆脱圣门,不过更狠毒的是通过和白云航发生关系,让她们彻底无法摆脱,只不过这其中也有紫冰兰在其中相助,善后处理更是缺不了她的磨镜和角先生。
  上个月就骗来了一对姐妹花,说是湖南巾帼门的大师姐和二师姐,巾帼门好大的名头,白云航自然不信,总以为是谎言,当即笑纳了,也当真是风光无限,可是前两日居然这两位小姐当真是巾帼门的大师姐、二师姐。
  至于其余的风流故事,那说也说不尽了,只是白云航风流过后总有个恶习,那是到少林题一次字,要过几千两银子,正所谓“一字千金”。
  不过少林已经被白云航打压得抬不起来头,他们最大的盟友黄河帮更是灰飞烟灭,连总舵都给洛水帮联合洛河七寡妇攻破了。
  少林寺最后买通了流亡江湖的天龙帮少帮主杨九宵,让他率众刺杀白云航。
  这天龙帮当初因为贩卖五石散而被白云航查封,杨九宵与白云航可以说是有不共戴天之仇,他浪迹江湖之后,费了好大心力终于找到了当年魔教教主幽明恨留下的幽暗圣库。
  这幽明恨号称魔教古往今来第一人,一身武功深不可测,当年武林十大高手无人是他一合之敌,而且这人智计惊人,传说中他当年一统魔门之后祸害天下,将天下由大唐王朝拖入五代十国的乱局之中,辞世之时这幽明恨将毕生所收集的武林秘笈和神兵利器尽数收藏于圣库之中,这其中有当时武林中的十大神兵,有正邪武林的数百本绝学秘籍,有无数的灵丹妙药,甚至还有一本魔教的至高绝学——《天魔典》。
  但事实证明,时代在不断进步,那本天魔典实际就是今天魔教弟子人手一册的入门武功,武学水平更在不断进步,那些秘本根本不值钱,至于灵丹妙药!哼哼!吃过之过保证拉肚子,谁见过几千年不变质的药物!
  唯一堪用的是那些所谓十大神兵,只是在交战的时候杨九宵才发现了大问题——历史是在进步的。
  幽明恨实际是东汉人,他所处的年代只有些很普通的生铁剑,收藏中多数还是青铜剑,杨九宵手上拿的是就是传说的干将莫邪,只是传说的神兵利器,终究只是些生铁剑和青铜剑,哪及得上钢刀钢枪的锋利,动手之后立时吃了大亏,杨九宵自以为手上有神兵利器,哪料想两把神兵被白云航一剑砍断,接着茅禹田带着十几个公人上去捡便宜了!
  自己动手不成功,杨九宵刺杀又失败了,少林寺对白云航的压迫那是敢怒不敢言,只得期盼着白云航早日调任。
  约莫过了十几日,终于传来了消息:“登封知县白云航即将外调知府……”
  少林寺之中那是欢天喜地,哪料想白县令得闻消息之后更道:“下官上任不过年余,深感不能担些大任,实在不敢调任……愿在登封县这个位置上再干三年!”
  少林寺得闻之后寺内长老大哭三日,部分僧众大喜三日,真道方丈终于向白县令认输了:“大人……这登封县只是个小水坑,实在不适合您这种游龙……恳请您高抬贵手,赴了这知县任吧!”
  白云航笑呵呵地说道:“我倒是想赴任,只是我当年做官前,听人说过……”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半生铁总宪,三千美娇娘……”白云航淡淡地说道:“我倒是想做这知府,然后再做一做都御史的位置,只是我这个人……”
  “我这个人实在两袖清风得很,不愿贪脏枉法,又不愿占人便宜……所以……这个……”白云航开始吞吞吐吐起来:“若是又能作官,又能保持两袖清风,那是再好不过了!”
  真道和尚一咬牙道:“白县令,只要你能肯不干这个登封县令,要钱!要女人!条件任由你开便是!”
  白县令吱吱唔唔了半天之后才说道:“这个……这个!这个似乎不好吧!再说了,我刚刚继娶了洛河七寡妇,再纳新妇多有不便啊!”
  真道和尚只求请走这尊大神,只得开出条件来:“白公子……十万两银子,我们少林寺愿意捐纳,至于这美人吗……只要我们办得到!”
  白云航这才说了几个名字:“……我听说过铁掌飞凤是个美人……还有名动江湖的雪山飞鹰……天山那个两娇……”
  真道和尚咬着牙拍板道:“都成!都成!”
  白云航最后顿了顿道:“我倒想起了一个人,玉飞凤这女飞贼……我与她很有些恩怨,若是逮到她,上面这些女子就不用了!”
  真道和尚干脆利落地说道:“只要白县令不干登封县令,少林寺担着天大的风险,也会把这些女子找齐了……”
  两个半月后,白县令果然调任,少林寺长老们喜出望外,听说白云航这一番是调福建蒲田当知府,他们喜道:“这一回轮到南少林寺尝尝苦头了!”
  又有一种说法是调湖北,他们又幸灾乐祸地说:“看来得让武当派见识见识这位白县令的厉害了!”
  白云航调任的半个月后,少林方丈真道前去晋见新任知府大人,为了讨好这位新任的知府大人,真道和尚已然准备许许多多礼物,只是在府衙外却看了个有点熟悉的女子。
  净尘指着那女子说道:“这不是玉飞凤吗?”
  真道和尚瞅了一眼,果然这女子与玉飞凤那女飞贼有些相象,只是总觉得比玉飞凤圆润许多,穿着打扮也是个妇人的装饰,不由一笑道:“好象是……莫不成白云航这狗官在外地混不下去了,哼哼!贫僧就来安慰安慰她……”
  只是净尘大师有一种不好的预感,进了大堂,只见大堂上的知府大人十分面熟,白云航一拍惊堂木道:“人生何处不相逢啊……”
  真道和尚已经晕过去了。
  ……
  (本书完)
  ……
  九个月了,终于完成了自己的第二本全本,比起长风前后拖了两年,本书的速度算是快得多了。
  这本书的起源,是和msn聊天的结果,想写一个官员在嵩山执法的故事,后来讨论了早慢熊的新顺问题,就有了这本书。
  新顺是一个宏大的架构,包括新顺在内的三部曲,从冷兵器到火器时代,还有一部武侠外传,除了新顺,大家请掂记早慢熊有如下大坑:会填几个新顺开国历史的片断、会填《江湖远》,以大顺建国近一个世纪后的世界为背景的yy武侠、会填填《斜风》,顺灭亡后20世纪20年代的军阀割据局面,切莫忘记,至于三千许多没有交代的故事,也请期待新顺。
  作为只有一万字残体的同人,能写到近百万字的架构,我已经是心满意足,之所以结束这本书,关健在于在恶搞方面已然江郎才尽,那么多的段子都是绞尽脑汁才想出了,但是越往后我就发现自己已经耗尽所有的构思。
  今天,女朋友答应了我的求婚,我结束了三千,我想这是个好日子。
  祝福我亲爱的老婆与我。
  本书的完成,得感谢早慢熊(是他提供了背景),感谢邓肯(是他的不断激励),感谢司马勘(感谢他提供了这个结局),感谢花月影、中华杨(可爱的黄羊同志),感谢许许多多关心支持的朋友……更感谢我最最亲爱的老婆。
  至于对紫钗恨的期待,敬请观赏我的新书《壮志千秋》,精彩不容错过。
  ……
  和平已经绝望,和平已经过去!
  战争已经开始!
  让我们投身于神圣的战争之中吧!
  ……
  谨以此书献给苦战八年的滇军将士!
  谨以此书献给神圣抗战中的中国军民!
外篇
顺太宗纪
  太宗讳锦,太祖兄子。从太祖起义,常冠军。新蔡、朱仙镇、柿园诸役皆首功。崇祯十六年五月,太祖建制襄阳,授前营制将军。冬十月,破潼关,先登。太祖入长安,受命略三边,所至风靡。太祖称王于西安,定国号为大顺,建号永昌,封诸将爵,以功为亳侯,进权将军。十一月,扈太祖幸米脂。十二月渡黄河,为先驱入晋。
  永昌元年,太祖定北京,诸将以大事底定,所部多不法,独帝约束所部如故。吴三桂违命,太祖议出师,而以帝所部劲,命从征。以东虏叵侧,恐间道入古北口,留帝守京,别以羸卒万人隶。而以果毅将军刘体纯领帝部。
  帝守城,止追饷,人心稍定。
  太祖失利山海,他部多奔溃,独刘体纯部完,太祖太息良久。
  太祖归北京,议守秦晋策,以姜瓖新降,心不测,命帝检锐卒急赴大同。至大同,瓖谋劫帝,以有备寝其意。
  五月初八日,太祖中流矢,创甚不能视事,而首总刘宗敏已殁,军中惶恐,平章政事牛金星与制将军刘芳亮、袁宗第议矫诏召帝。
  帝驰至太原,与诸将议后事。时晋中多叛,或议分兵弹压,帝中沮,言“今无羁姜瓖策,且观兵势不能久守固关,则全晋终非我有。彼之叛,为明也,非为虏也,不妨留之困虏。”乃命袁宗第屯兵临汾以为呼应,自与牛金星、刘芳亮护太祖归长安。
  太祖既归,十月初四日崩,太祖无子,亲族以帝为近,故诸臣请皇后高氏嗣帝,帝旧字过,以不吉改锦。改元兴国。
  时虏以连胜,意甚轻,乃命叶臣以偏师攻太原,而以多铎、阿济格分兵下江南、陕西。太宗得报,以手加额。命刘芳亮守潼关,田见秀节度关中如故。而自统兵北上。阿济格以索骡马枉道土默特,十二月始入边墙,帝命陈永福守榆林分虏军势,自守延安,七战而五胜,以兵少不得全破虏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4/1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