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当族长(校对)第1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2/269

  虽然他不动弹,又没跟着一起吆喝卖粮,但是谁都不敢小看他。
  老实拿钱过来买粮的百姓们可能不会觉得,但是那些原本打算趁机滚水摸鱼的地痞们却压力甚大。
  当然,也不乏真的没有钱过来卖粮这里乞讨的。
  看到那些人一副皮包骨的样子,王淳之叹道,“等卖完粮食,你们跟我一起去王家堡吧,那里只要干活就有饭吃。”
  鼓起勇气过来王淳之这里讨饭的爷孙两人听了激动不已,当爷爷的赶紧拉着自己孙子跪下,“快,狗娃,给小恩公磕头。”
  “恩公。”被唤作狗娃的孩子被自己的爷爷按住头,结结实实的磕了两下,那声音听着都疼。
  王淳之去车里面给他们拿了馒头和水,让他们慢慢吃。
  可能是见到王淳之非但没有赶走爷孙两人,不一会王淳之跟前来了更多向他讨饭的。
  有的是真乞丐,沿街乞讨的在这大冬天就剩下一口气,也有的是觉得王淳之年纪小,心地良善,过来想吃白食的。
  随着收到消息过来买粮的人越来越多,也不是所有人都见过王淳之并认出来的。
  要不然某些打着一些歪主意的人哪里敢往王淳之跟前凑。
  见到自己没有得到吃的,立马就有人把脸拉下来了,“凭什么他们都有,而我没有?”
  “对我来说,一般不过分的都会容忍,但是你,并不在容忍的范围之内。”王淳之看着男人道。
  杀人也是分善恶的。
  他眼前的这个男人就是一个恶的,眼神透露着残忍血腥,还不能很好的收敛起自己的杀心。
  见到王淳之不打算给他吃的,男人不由冷笑一声,开始去强抢王淳之手里面的东西。
  王淳之把手中的食物放下,持剑的手直接送他上路。
  这一幕让在场的大部分都惊呆了。
  百姓们眼睛瞪圆,好似连要干什么都忘了。
  徐季连忙回过神来,道,“赶紧买粮啊,再不买粮食就没有了。”
  一听这话,百姓们这才纷纷回神。
  毕竟别人的命哪有自家的救命粮食重要。
  但还是有百姓心里疑惑王淳之为什么要杀掉那人,毕竟他已经给过不少人食物了,按理来说不差那一个。
  王淳之也没对他们冷着脸,道,“这人杀过很多人,皆是体力不如他的老弱妇孺们,这种人不配吃我的粮食。”
  杀过和他一般实力的男人不会这么弱。
  有些杀人犯就是这样欺软怕硬,他们不敢招惹比自己还强的人,只会对那些实力不如他的人下手泄愤。
  王淳之要是一个体型彪悍的成年人,你看他敢不敢扑上来。
  听到王淳之这么说,百姓们不由纷纷唾弃。
  毕竟当时这个男人先出手是有目共睹的事,他们之前还以为那个男人只是想抢粮食,现在看来,他可能还打着另一层主意,光是想想就让人不寒而栗。
  有了这一出,那些心怀不轨的人再也不敢往王淳之跟前凑了。
  哪怕粮食限购,百姓们依旧迅速把几个马车的粮食给抢购一空,不到下午摊位上就见了底。
  好些个买了粮食却没有走的百姓拉着徐季他们问道,“你们以后还来不来啊?”
  徐季道,“还来,到时候粮食还是这价。”
  “那就好,那就好。”县城的百姓们不由激动道。
  比起粮食来,他们更多的是看到一个主心骨的希望。
  就在徐季他们收摊之际,有几个满头鬓霜的老者找到王淳之的跟前,下跪乞求道,“恩人,你能留下来坐镇我们琅琊县么?”
  虽然王淳之下手狠,又放着他们的面杀过不少人,但是却让他们这些老实本分的人心中充满了安全感。
  而这,就是王淳之想要展现的。
第147章
  不是每个人都能给自己拿主意的,
在乱世之中,民心涣散像只无头苍蝇一样才是最正常的。
  朝廷就曾是百姓心目中的风向标,乱世一来,
县令一死,
县城百姓们可不就没了主心骨。
  起义军某种意义上起的也是这个作用。
  而王淳之就在他们面前表现出来了自己的实力、财力和原则来。
  只要这样才能让百姓们心中有安全感,
才能让他们心服口服。
  最重要的是,上赶着不是买卖。
  王淳之没有夺取这个无主县城的实力么?
  他有。
  但是为什么没有这么做?
  凭借实力强势抢来的县城,哪有百姓们亲手奉上县城来的更得民心。
  县城的主人是他们亲自选的,
会天然的听从命令,
可以省却多少口舌。
  王淳之又没有用伪善的面容去欺世盗名,
而是直接把自己狠厉的手段展现在他们的面前。
  如果这样的他都能接受,那以后就更没问题了。
  但是面上,
王淳之却不能表现出迫不及待来,而是略带疑惑的问道,
“琅琊县城的府衙呢?他们不出来管事么?”
  听到王淳之问起他们县城的府衙,不光那几位老人,就连没走的百姓们脸上都是一言难尽。
  “我们县城府衙的人已经走了大半了,就是没走,也不会出面管事了。”百姓们道。
  如果县衙真的还有用,
他们也不会另起心思。
  “还请恩人救救我们琅琊县吧。”几位老人眼泛泪花的乞求道。
  不是他们天生骨头软,
必须得给自己头顶上找个主子压着。
  县城是他们的家,
他们比王淳之这个外人可着急多了。
  只是面对那些地痞流氓们的欺凌,他们纵使有心也无力。
  从来都是平民百姓的他们并不具备审判那些恶人的资格,
因为他们和他们是平等的。
  所以,
那些人他们只能交给别人审判。
  而王淳之就是那个能下得了狠手并不且不怕事的人。
  更别说王淳之杀人为救人,他们自然更不可能会因为这点而对救了和保护他们的人厌恶。
  事实上,王淳之越强,
他们这些没有了主心骨的人就越有安全感。
  而今天,王淳之带粮食过来卖,一表现出来了自己手中有粮的底蕴,二,粮价展现了王淳之做人的良知。
  有些看人准的老人们知道王淳之这样的人就算掌管了他们的县城也不会对他们大肆压迫。
  事实上,他们也给了王淳之一个尺度,那就是王淳之做事只要不过分的超过之前的朝廷,他们就能跟着王淳之混。
  所以现在不是王淳之想要这座县城,而是这座县城的百姓拼了命的想把这座县城往王淳之的手里送。
  见到劝说的人越来越多,王淳之不由清咳了一声,道,“诸位对小子的厚爱,小子先在此谢过了。”
  “事实上小子是王家堡的堡主,这次出来只是听说外面粮价上涨的疯狂,这才从家里面带出一些粮食想借此压一压外面的粮价,要不然粮价那么贵,恐怕还没等着世道变好,咱们琅琊县就变成一座空城了,我们琅琊王家在这里扎根了数十年,怎能忍心看着自己的乡亲们也变成那些无家可归的流民们。”
  “只是我们王家堡再能耐也只能拂照到琅琊县,其余的县城真的是有心无力,而小子的能力也没大家所想象中的那么大,实在当不起父老乡亲们的厚爱。”说着,王淳之冲着百姓们行了一礼。
  见到王淳之有理有据和明显的推辞,百姓们不由急了,“王家小堡主,你这样的要是还没有能力,那我们这些人就更有心无力了。”
  王淳之叹道,“这样吧,我们双方都给自己一个思考的时间,我回去王家堡好好的想想,大家也都坐下来好好的商讨,等我们下一次出来卖粮,如果大家坚持这个想法,那我就不再拒绝了。”
  这次不出意外,只是少数县城百姓的临时起意,并不能代表县城大多数百姓的意见。
  但是没关系,人都是有从众心理的,这些百姓会帮他劝说剩下的人的。
  只有到那时,这座县城才是彻底的归顺于他。
  见到王淳之走了,那些百姓们却没有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2/26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