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动山河(校对)第11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89/1343

  苍茫魔主的力量,不足以使冥海神天剑阵变化,抗衡都天玄阴重水。却可用神域之力,压制都天玄阴重水所依赖的水元之法。
  使都天玄阴重水的威能,减至最弱。
  除此之外,苍茫神域中的雷火法则,还可为提前驻守在城墙之后的二千万‘阿鼻神狱军’与八百万‘狂骨血魔罗’提供加持。
  此时这些大军,大多都坚守在城中数千座才修筑不久的高台之上。这正是秦锋准备应对城墙破碎后的后手,此时首当其冲,被那汪洋大海般的都天玄阴重水围拢。其中小半,甚至被直接淹没。数百万大军,都被没入到这滔天洪潮中。
  好在这玄应神京,毕竟是苍茫魔主的神土。六千年来,庄无道的恶念化身,早已经将太霄重明离火与太霄重明羽化都天神雷相关的神通大法,都全数融入到这片神土。
  尽管还未完善,却也到了能够使用的地步。
  这一刻,几乎所有‘阿鼻神狱军’的道兵,浑身上下都燃起了紫红色火焰,电光缠绕。
  这并不足以完全抗拒那都天玄阴重水,却也使这些道兵,有了结阵抵御那都天玄阴重水的玄阴寒力以及剧毒腐蚀之能。
  那冥海神天剑阵也是如此,在神土之内的神域法则加持之下,每一道子剑,都附着着紫雷赤火。在那漫卷如潮的都天玄阴重水干扰冲击之下,虽没有了伤敌之能,可这剑阵,亦并未被完全破去。一旦那太古收回法力,此阵依然能有斩杀元始之威!
  而随着‘冥海神天剑阵’的威能,被削弱到了极点,可见城外无数的道兵,也在那太古魔主的玉符加持之下,趁着那滔天的水浪,冲涌入城。
  兵势如浪涛拍岸,与那数千万‘阿鼻神狱军’撞击在了一起。
  各处都在激战,反倒是城内那些护持各处街道的子阵,并未受到太多冲击。一来是秦锋准备周全。二则是太古魔主的法力,暂不及此。光是压制剑阵,就已耗尽了都天玄阴重水与太古的大半力量。无量冥国三千万道兵,亦非弱者,在这玄应神京之内,战力惊人。
  也就在这一刻,庄无道的目光微凝,看向了天空远处。赫然十几道气势恢宏的遁光,往‘天坛’方向投去。
  而那为首之人,正是他曾感应过气机的九命剑仙陆子羽。
  ‘冥海神天剑阵’虽不能压制都天玄阴重水,可只需剑阵不破,就始终都能威胁到冲入城中的数千万道兵大军。
  庄无道却毫无担忧之意,即便冥海神天剑阵的阵法核心,正是天坛中的那口‘冥海神天剑’!
  这口剑器,融入了冥海生前的所有道果法力,本身就可相当于一位元始级的战力。
  哪怕是这十几位太上联手,也没可能在一时半刻间,将那里拿下。
  且秦锋早有安排,此时的金灵子,就正与太师寒阳君,太傅辟地神君驻守在那天坛处。
  有这三人联手,就更使那处,固若金汤。除此之外,还有四大镇国神兽驻于附近,可为助力。
  “东玄巷那边已被突破了。这个赫连龙山,至少敢想敢做,也算是个枭雄人物。”
  秦锋以术法遥望着城东,可见那里的防线,此时正被捅破了一口巨大的缺口。
  数百万的大军正涌入进来,在那赫连家的道兵接引下,正循着那条巷道,直攻天坛。
  不过这看似疯狂的突破之势。在半刻就被止住。一支近三十万人的黑衣甲士突兀出现,将对面的大军,牢牢拦截在距离天坛八十里地之外。
  竟然无一不是精锐中的精锐,质量远胜过庄无道的阿鼻神狱军。之前藏于神京内,一片事先准备的虚空之中,此时才能出其不意的现身,化解了对面的攻势。
  不过真正危险的,应该是西面才对——
  这三十万精锐道兵,乃是无量玄应王,准备应付危局的后手之一。已经没有另一支力量,可以抵御那叛起的冥血剑宗。
  还有那阿鼻神狱军中,亦有着不少冥血剑宗的弟子。神狱军有七成道兵,都是无量玄应王的信徒,是从阿鼻平等王处继承得来。经历恶念化身数千年的转化,早就使这些人忠心耿耿。
  可另外还有三成,是出自三大圣宗与零散弟子。
  冥血剑宗乃是无量冥国内的第一大宗,在军中势力不弱。一旦有变,阿鼻神狱军必定要损伤不小。
  又偏偏是在这大军压境之时,哪怕是秦锋事前有了防范,也一样要折损不轻。
  这巨大的损失,足以使无量冥国元气大伤。哪怕是恶念化身这次成功突破了太上境界,也需用近万年的时光,才能恢复无量冥国的国力。这一战之后,他那恶念化身,怕是够得头疼了。
  正这般想着,庄无道却又眼神一凝,看向了上方处。只见那战云弥漫的天空中,忽然现出了一枚紫金色的印玺。见风就长,须臾间就化成了万亩方圆。直往这王宫的方向,强压了过来。
  不过才刚到半途,就被一股无形的力量阻住。激起了无数的龙气显化,仿佛一头狂龙缠绕的气柱,把那巨大的印玺撑住,不能再下压分毫。
  “平天印——”
  庄无道眼神平静无波,看着那印玺之下的八个上古金文——
  天不足畏,地不足法!
  如今诸国玉玺,就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意指他们的皇位,受命于天。只有上古时第一代人皇,才有着挑战天道的勇气。所以也唯独只这件人道第一至宝,是刻印着‘天不足畏,地不足法’八字,也是‘平天印’之名的由来。
  只观这字,就可遥想当年人皇之祖,抗击天道,与妖族浴血搏杀的狂猛与刚烈。
  上古中其实并无皇朝,人皇乃是禅让之制。先后九代人皇,都陨落在了与妖族的血战之中。也使得这‘平天印’,染上了浓郁的杀伐血煞之气。
  望着这字,庄无道的钦佩之意,油然而生,可随即就又一摇头,现在可不是佩服这九代人皇的时候。
  这枚‘平天印’压下,直接就影响道了无量冥国的运数龙气。尤其是那两千万阿鼻神狱军的道兵,失去了龙气加持,战力都是大幅度的消减。
  在那数千万攻入城中的道兵冲击下,防线已摇摇欲坠,似也崩溃在即。
  “这平天印,果然了得!”
  一声叹息,那藏镜人就又将手中一面子镜甩出。而后那天空中,又顿时大变,那因都天玄阴重水而萦绕于玄应神京上方的云雾,骤然都被强行排开,现出了漫天星辰。
  紧接着赫然一道道的星光陆续打下,把那枚‘平天印’照在了星光之内。顿时就使这宝物灵光一滞,再无力压制王宫之上的龙气,一切异景,都恢复如常。
  顿时就将大这危局化解,也使得城外那太古魔主,一阵色变。
第一四七八章
周天星斗
  “这是周天星斗大阵!”
  宝光如来亦看着那上方的星空,神色讶然:“这位苍茫魔主,是何时求来的?”
  周天星斗大阵乃是上古‘星尘宗’,以周天星辰为基础,创造出的一门大阵。
  ‘星尘宗’曾采集四海之金,五湖之石,炼制出了三百六十五杆大周天星辰幡以及一万四千八百杆小周天星辰幡。
  以前者为根,后者为干,以太阳星与太阴星为主星阵眼,合天上三百六十五主星,一万四千八百颗副星之力,加上亿万‘星尘宗’的弟子为枝叶,威能浩大无边,深邃无比,杀气弥漫,震摄诸界。
  一般的大阵,哪怕是三大玄门祖庭与离尘宗的九阶仙阵,也只能是守护一方,威能最多只及方圆近百由旬之地。超过了这范围,就无可奈何。
  只唯独这周天星斗大阵不通,一旦布成,可以遍及所有此域虚空,甚至远照诸天世界。凡有星空存在,皆能以周天星斗大阵覆盖。
  只是随着距离的长短,威能强弱有别而已。
  而昔年三劫时代的浩劫,正是因‘星尘宗’与上古天庭的冲突而起,战乱波及亿万世界,终引发了天地浩劫。
  如今这世间已无‘星尘宗’,而周天星斗大阵的传承,也只那无悲仙王掌握着其中部分,据说这位,有着一张完整的周天星斗大阵阵图。
  灵感神尊欲建天庭,建二十八部星军,对应星辰,其意昭然若揭。不过这位曾屡次向那无悲仙王,索求这周天星斗大阵的阵图,却都被无悲仙王拒绝。
  后者乃是与灵感神尊,并列为大罗第一的存在。二人之间法力的高下,至今都有未有公论。
  不过灵感神尊对那无悲仙王,确实忌惮有加,不敢招惹。尽管垂涎无悲仙王手中的阵图,却并不愿与其为敌。
  这个无量玄应王,到底是何处得来的周天星斗大阵?
  难道说,那无悲仙王,也已准备插手此战,这可就棘手了。
  “应对与那位无关——”
  太古之前也觉心惊肉跳,如真是那无悲仙王插手,那么他这一战,绝无任何胜望。
  无悲仙王历经三劫,虽非道祖,却能比肩道祖,哪怕他背后的修罗魔主,对于此人亦要避让三分。传说这位迟迟未证半步混元,是因不愿因此而受这方天道枷锁。常游历域外,一直都在追寻以力证道之法。
  这位虽为散修,然而却也有数位实力强横的道友,那凌波仙子,更是以丹道恩惠修界。
  虽不掌一方势力,可这天上地下,却无人敢于招惹。
  一刹那间,太古甚至生出了退离之心,不过随即他就又想到了一事,面色又和缓了下来。
  “观这周天星斗大阵,并不完全,应非是参照完整阵图炼制。我闻说三千年前,那无量玄应王的谋主藏镜人曾有过缘法,进入过星辰宗的一处遗址。这周天星斗大阵残缺阵图,应当就是那时取得。此人手中的‘太虚宝鉴’,前身当是星尘宗的镇宗之宝之一‘照空镜’。确有机会,得那星尘宗传承。看这星空,才只一千二百二十面阵旗,不足为惧。”
  虽是这么说着,太古的眼内的阴翳,却是半点不减。不管这‘周天星斗大阵’怎样的残缺,用来牵制那平天印,却已是绰绰有余了。
  这个任山河,果然非是一般的棘手——
  不过也对,对面既已知他手中,借来了平山印,又岂能不做防备?
  今日要想打破僵局,只能另想办法。
  王国之内,秦锋却在万分遗憾的看着天空:“可惜了,只到手青龙星宫的部分阵图,若能有完整的周天星斗大阵阵图,哪怕是平天印的主人亲至,亦可不惧。”
  庄无道笑了笑,不置可否。完整的‘周天星斗大阵’,威能诚然可怖。
  可他那恶念化身手中,根本就没有足够的材料炼制。便是此刻天空中那一千二百二十面阵旗,也只有一百二十四面阵旗是真。其余一千余面,都只是临时炼制出来,只能用上一两次就报废的暂代之物。
  且以那平天印为基础,随时都可布置出一座九阶的仙阵。真若那正主来了,那么哪怕是有完整的‘周天星斗大阵’在手,他也会考虑放弃诛除太古之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89/134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