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为馅第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2/216

  锦曦却很淡定,就事论事嘛。她还觉得后者的可能性更大呢,因为凶手虐得太狠、表现的仇恨情绪太浓烈了。
  抬眸望去,一眼就看到韩沉注视着她。
  而一旁的唠叨,依旧面无表情,但是神色专注;徐司白目光温和,神色平静;唠叨和小篆则同时露出钦佩表情。
  锦曦浅浅一笑,继续讲完剩下的结论:
  “从现场他所表现出的残忍、冷静、耐心和偏激的认知来看,他的心理变态程度已经很高,所以会拥有高智商变态者的一些典型特征:
  在搜寻嫌疑人时应当注意:他很擅长言语表达,语言也富有煽动性和感染力。这会令普通人也觉得他很有魅力。但是相处久了,如果长时间深谈,你就会发现他的表达其实缺少连贯性,在很多细小之处逻辑混乱,话题容易跳跃。因为诸如心理变态者,他们的思维里都缺少‘中央组织者’,他们天生无法保证让自己所言所想,集中在一个方向上。这是心理变态者共有的缺陷。
  第二个特征是冲动易怒,比较情绪化。熟悉他的人会认为他喜怒无常。而冲动之余,他就容易实施犯罪。
  他的情感也十分肤浅。无法感知情感,所以才能漠视他人生命。但他也许能引经据典,对情感夸夸而谈。
  因为言语和情感上的浅薄及缺失,以及病态的精神状态,反而造成了他对刺激的强烈渴求。所以,根据他的职业和收入条件,他会偏好诸如蹦极、跳伞、赛车等刺激的活动,而不是高尔夫、音乐剧等缓和的活动。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我们如何缩小范围,将他从人群中筛选出来。除了上述条件,还有最关键的一点。”
  锦曦拿起矿泉水,喝了一口,沉吟后开口:“娴熟的作案手法、稳定的作案流程、鲜明的标记行为,都说明这不是他第一次作案,并且以前的尸体因为某些原因,没有被警察发现。为什么这次忽然将尸体公开丢弃?吸引警察注意?”
  台下刑警们低声议论纷纷。
  这时有人扬声问道:“会不会是他想挑衅警察?就跟之前那个T一样?”
  锦曦点点头,答得很快:“那为什么偏偏在这个时候开始挑衅呢?”
  那人答不出来了。
  小篆已经跟锦曦很久了,多少也懂得些犯罪心理学的门道,于是微红着脸,举手抢答:“他一定是遭受了什么突然的刺激。譬如亲人离世啊、被爱人抛弃啊,或者得了重病,对不对?”
  其他刑警也纷纷点头。
  美剧里都这么演嘛。
  锦曦却摇了摇头,嗓音清脆:“不是!”
  小篆一呆,众人一静。
  锦曦眼睛看着前方,脑海中却浮现出“他”可能的阴鸷表情。
  她说:“即使心理变态者的行为触发原理和机制相同,但不同性格的变态者,对于相同的刺激,依然会做出不同的反应,跟我们普通人一样。这名罪犯的情绪特点很鲜明:尖锐、偏激、敏感、细腻,针对性很强,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而且过去那么长时间,他一直避开警方,说明他根本不在意警方。所以,如果只是亲人离世、爱情受挫或者身患重病,只会促使他作案更加密集、残忍,也更完美。那是他自己的世界,跟警方没什么关系。
  可现在,他几乎是公开了尸体,也即公开挑衅警方。这只说明了一件事——他遭受的刺激,来源于警方。
  也就是说,2-3个月前,他曾经被警方羞辱或激怒过。或者是重大交通违规或者其他过错,被警方惩戒;又或者曾经被当成某起案件的嫌疑人盘问调查过,令他恼羞成怒。
  所以,我建议马上核对全市各警局的档案记录和工作日志,寻找符合上述所有条件的嫌疑人。”
  ——
  锦曦讲完后,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老刑警们神色还比较沉静,一些年轻刑警们却表现出很大的兴奋和热情,三三两两都低头讨论起来。会场里一时嗡嗡声不断。
  坐在前排的秦文泷,看到这一幕,心情却默默有些复杂。一方面,他很为白锦曦能做出这样的报告高兴,另一方面……
  其实吧,他挖白锦曦过来黑盾组,的确是看中了她在犯罪心理方面的才华。但是呢,定位是作为韩沉和冷面的“传统刑侦”的补充和辅助。在秦文泷和许多老刑警的心里,还是认传统刑侦,才是刑侦队的正统。
  可谁知这白锦曦,自从来了黑盾组,遇到了大案,反而表现越来越好。尤其今天遇到了这变态连环杀人案,竟然跟打了鸡血似的,洋洋洒洒分析出这么多。现在好了,那些没见过什么世面的小刑警们,一个个眼睛都像被点亮了。
  不行!他坚决不能让他们被白锦曦带偏了!就怕年轻人一心想着画像画像走捷径,忽略了刑侦的基本功!
  想到这里,他立刻转头,朝后排的韩沉打眼色。那意思也很明显:赶紧把风头给我抢回来!
  哪知韩沉根本就没注意到他。别看这小子人模人样沉静如山地坐着,眼睛却跟其他小伙子一样,全追随着娉婷从台前走下来的白锦曦。
  秦文泷:“……”
  卧槽!
  白锦曦自己也感觉今天干得不错,心情有些激动。刚坐下,小篆就抓住她的胳膊,“嘿嘿嘿”的笑。而唠叨看着她,故作高深地点点头:“白妹,不错哦!哥对你刮目相看了哦。”
  锦曦忍不住笑了,一抬头,看到前面不少刑警扭头在打量她。倒是韩沉,坐得笔直,侧脸平静。
  今早他说出“赌注”后,锦曦根本没答,直接就推说要上班,跑了。
  他是计算帝,捕捉细节逻辑漏洞的本事也太厉害。锦曦想不出,他的底牌是什么。
  这时,手机震了一下,进了短信。
  锦曦拿起一看,笑了。
  发件人徐司白:“你讲得很好。”
  她抬眸看了看前几排,徐司白的背影。心念一动,目光又滑到韩沉身上,低头给他发短信,内容很简单,就是个脸蛋微红的“笑脸”表情,看起来就像是在求表扬。
  锦曦一边拿起水瓶喝着作为掩饰,一边偷偷观察韩沉的表情。然后就看到他低下头,看了看手机,唇角勾起。
  回复很快就到了:
  “别撒娇,除非你想我现在走过来亲你。”
  “咳……”锦曦一口水呛在喉咙里。
  这时秦文泷再次走到台上,简短地讲了几句,大意是肯定了白锦曦画像的价值,可以作为破案的重要参考因素。然后就是让韩沉上台,做工作报告。
  韩沉将手机塞回裤兜,站了起来。而包括锦曦在内的所有人,也都将目光投在他身上。
☆、第54章
抽丝剥茧
  韩沉站在灯下,夹克没有扣,更显得肩宽腰窄,双腿修长。他的神色很平静,但又带着几分惯有的淡漠,并不似跟锦曦两人独处时那样浅笑晏晏。
  “不假设嫌疑人的年龄段和外貌。但他能够徒手将50-60公斤的尸体从公路搬运至林中,并且注意没有留下任何明显脚印和痕迹,说明他完成得非常轻松。因此,他应该是一位体型结实、具备力量的成年男子。”
  锦曦听到第一句“不假设年龄段和外貌”,就弯了弯嘴角。这人……故意的吧!
  不过听到后面,倒让她一下子就入了神。她发觉,韩沉这种搞传统刑侦的,脑回路的确跟她不一样。他真的很擅长捕捉细节中隐藏的逻辑关系,得出与她互不重合,但又合情合理的结论。
  韩沉继续说道:“第二,嫌疑人表现出娴熟稳定的作案技巧,这肯定不是他第一次作案。所以,我们已经搜寻了全市范围内、过去五年间未侦破凶杀案和失踪案的资料,发现有四起案件存在相似之处。因为时间间隔长、分布在各个分局辖区,有的亦未找到尸体,所以并未被各分局以连环杀人案形式上报到省厅。”
  台下刑警们一片哗然,锦曦也是微怔。
  韩沉说的情况她明白。如果五年只作案了四起,时间地点又分散,加之高智商凶手肯定还有各种掩饰行为,那的确是有可能逃过警方的视线,没有把这些案件联系在一起。
  但韩沉多敏锐的人啊,有了这三起案子作对比,很容易就能抓住过去的蛛丝马迹,确立为同一人作案吧?
  这也意味着,“他”杀死的人数,有可能达到7人了!
  “目前的三起案件,并没有搜寻到有价值的监控画面和目击者。不过,我们会马上扩大搜索面,搜寻前面四起案件的档案资料。”韩沉说。
  众刑警听得频频点头,锦曦却是暗暗叹息一声。
  韩沉这招听着简单,可是管用啊!举一反三,供他采集证据的面一下子扩大了。你这三次作案没有被拍到,可是往前倒推四次呢?你能保证一直都没有纰漏吗?尤其是早期作案,即使是高智商罪犯,他也是生疏的,很有可能留下漏洞。
  而只要让韩沉找到其中一个漏洞、一条线索,还能不顺藤摸瓜,一下子就把人揪出来?
  想到这里,锦曦身为犯罪心理流派的人,忽然稍稍有些心酸啊。
  她讲了那么多,画了那么多,绞尽脑汁引经据典,层层推理严密分析,才将嫌疑人的方方面面都勾勒出来。这是多么不容易的事?可没准儿到时候韩沉就甩出一盘监控录像,直接把人给抓回来了……
  她抬起头,看着台上的他。
  这么看来,没准儿他真的能比她更快找到凶手啊。
  ……搞传统刑侦的男人,实在是太讨厌了!
  “第三,根据受害人身上的伤势分析,死前必然遭受长时间虐待。所以嫌疑人需要一处独立住所,实施虐待和杀害。在受害者死后,需要大量的水冲刷地面血迹,并且要防止血迹下渗。所以他居住的如果是楼房,必然在最底层。
  死者死前肯定会发出长时间惨叫,但尸检报告中,脸上和喉咙里并未发现胶带、棉布等痕迹。说明嫌疑人住所的隔音效果很好。即使是别墅,周围也会有邻居。所以,他要么独居在偏僻郊区;要么对房间做过特殊的改装。不会是其他噪音掩饰,因为那样容易引起邻居投诉。
  筛查全市郊区所有偏僻独立房屋的资料;筛查五年前第一起案件发生前三个月内,全市装修公司承接的、楼层为一楼或负一楼的工程资料。嫌疑人的要求一定很高,跟普通人的要求也不一样。装修公司一定会对他印象深刻。”
  台下刑警们都安静下来,十分专注地聆听着。锦曦也在想:是哦,死者没有被封住嘴,但被虐待肯定会惨叫。这大概就是韩沉以前说过的“逻辑悖论”吧。很细微的一点,但却正是这些细小的悖论点,指向了真相。
  她其实很想站起来说:一定是被改装的别墅!因为根据嫌疑人的画像,他哪能去住荒野小屋啊。但是想想韩沉这种传统刑侦流派,必然严谨到不会放过任何细小的可能。嗯,好吧,大不了回头劝他,先搜别墅好了。
  “第四、本案的重要物证之一,是护士服。这三套护士服大小、款式完全一样,并且经初步检测是新的,没有水洗过。鉴证科已经在做详细检测,并与市面上的护士服进行对比,力争确定生产厂商,再查找出购买来源。目前我们掌握的情况就是这些。”
  这时有刑警发问:“韩组长,刚才白锦曦提到的三个手提袋,是否也是重要物证呢?”
  锦曦也目不转睛地望着他。是啊,还没说手提袋呢,这么重要的东西。
  结果就见他微一沉吟,答:“手提袋,因为都比较昂贵,我们在三名受害者家中都找到了购物小票,也调取过购物商店的视频。她们都是独自或与女性朋友去购买了手提袋,并且时间、款式、购买地点各不相同。目前看来,不存在任何相关性。所以现阶段暂不作为重点侦破方向。”
  众人听得了然,锦曦也稍稍有些失望。因为作为“纪念品”,她还指望从手提袋这里挖掘出更多线索,譬如都是红色的包啊,都是GUCCI的包啊。但现在看来,嫌疑人只是单纯地拿走了纪念品,那的确是没有太多刑侦价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2/2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