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大秦(校对)第6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04/861

  ……
  第九日,司马杰披上了一套亮银色盔甲,手持一柄盘龙枪,立在一群身穿黑甲的秦兵中,显得格外耀眼。
  与之同行的百里策,穿着一身秦国传统黑色镔铁甲。
  两人站在阵列最前,好比黑白双煞。
  两人身后,十万大军整暇以待。
  这一次,下达命令的是百里策,只见他抬起手,重重落下,沉声道:“风来,放箭。”
  身后十万大军齐声道:“风风风。”
  先是三千盾牌兵,举着两米多高的盾牌冲了出去,在离陈县城墙一箭之地处停下,铸成一道盾墙,挡在大军前面。
  接着数百辆弓车被推出,每辆弓车挂着一百支特制的箭,箭锋呈六十度角朝上,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
  绞索拉紧,再一松,数万支箭抛射而出,夹带着巨大的冲击力,落在陈县城墙上。
  无数利器穿过血肉的声音响起,陈县城墙上守城的五千叛军,直接遭受重创,十不存一。
  哪怕龙且在看到弓车第一眼,就提醒了手下士兵小心躲避,依然没能改变这个结果。
  弓车射出的箭,穿透力太强了,一寸厚的铁甲,在它面前,如同纸糊的一般。
  连躲在女儿墙后,试图依靠女儿墙护住自己的叛军士兵,都没能幸免。
  利箭直接穿过了女儿墙,将他们钉死在城墙上。
  龙且将抓在手里利箭折断,朝身旁的曹参平静说道:“秦军动真格了,陈县要守不住了。”
  曹参轻笑一声道:“将军以五万新军,能在二十万秦军攻打下坚守九日,已是不凡。双方实力相差悬殊,将军撤军保全实力,实属明智之举。”
  龙且还不曾说出半点关于撤军的话,曹参便主动提了出来,免得龙且尴尬。
  眼见曹参如此善解人意,龙且只是笑了笑,没有说话,“坚守”九日是怎么来的,他比谁都清楚。
  正当两人说话之时,两万秦军伴随着鼓声,冲向城墙。
  另有两万大军立在一侧,随时准备支援。
  龙且叹了口气,朝身旁的旗令官说道:“传本将之命,命五千大军随本将守城,其余趁着没被秦军咬上,跟着曹先生,从东门撤离。”
  随后龙且朝曹参拱手一礼,让人送上一枚将印,说道:“拜托先生领兵先行,按计划行事,末将会尽快追赶上来。”
  撤离的计策,龙且与曹参早就商议过,因此曹参没有多说,接过将印,带着一部分箭雨中幸存的人,下了城墙,领兵去了。
  陈县城内四万大军,顿时分成两拨,一拨五千,上了城墙,他们将战斗至最后一刻。
  一拨三万五,在曹参带领下,急速赶向陈县东城门,打开城门,趁城外的秦军未注意,疯狂往东逃窜。
  听斥候上报叛军跑了的消息,百里策当即对司马杰说道:“司马兄,大事不好,叛军要跑。若真让叛军跑了,你我恐怕不了交差。”
  “小弟打算带两万大军绕城追击,这边交给你如何?”
  司马杰闻言,连忙劝道:“百里兄且慢,此事本是小弟提议,若是叛军逃了,小弟责无旁贷。小弟想带大军去追,还望百里兄成全。”
  百里策想了想说道:“那好,请司马兄务必大胜归来。”
  司马杰转过身,对着大军高声喝道:“来两名都尉,带着本部大军,随本帅绕城追击。”
  六万大军中,迅速分出三分之一,在司马杰的带领下,在斥候的指引下,往东追击而去。
  看着司马杰离去,百里策盯着陈县城墙,指了两名都尉,下令道:“你们两个,分别带人攻破南北城门,配合本帅夹击西城门叛军,速度要快。”
  “诺,”那两名都尉应了一声,带着本部大军,攻打南北两个城门。
  城内如今只剩五千叛军,还都集中在西城门,两名都尉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就从南北城门入了城。
  看着逐渐越来越靠近的秦军,以及逐渐变少的手下,龙且望了百里策一眼,撕开一张符箓,整个人消失不见。
第792章
秦军败
  司马杰现在很郁闷,在他的预想中,可是有好几个歼灭陈县叛军的方式,却没想到,叛军居然会弃城而逃。
  按照前几日叛军坚守城墙的表现,完全不像是会落荒而逃的大军啊。
  难道刚刚弓车的威力吓到他们了?
  思来想去,司马杰只找到这么个理由。
  嗯,都怪少府的大将作军械制作水平太高,叛军居然连抵抗的勇气都丧失了。
  追了一段,司马杰赫然看到,大路上横七竖八倒着上百棵枝叶繁茂的大树,脸色铁青道:“来人,清理树木,速度要快。”
  数百名秦军士兵奉命向前,抽出长刀,将勾连在一起的大树枝丫削去,连着树干一起挪到路边,清理了一条路出来。
  司马杰一马当先,再次带着大军往叛军离去的方向追去。
  再追了一段,司马杰在一条大沟面前停下了,放眼望去,前面路上,一丈多宽的大沟,少数也有几百条。
  “来人,将这沟填了,本帅今日还就不信了,这叛军能逃得过本帅的追杀?”
  片刻之后,司马杰踩过被填平的大沟,继续向前。
  一刻钟后。
  “来人,搭三座桥出来,本帅要过河。”
  半个时辰后。
  “来人,将这些石头搬走,本帅要越过这座山头。”
  ……
  论精锐程度,叛军是远远不及秦军的。
  哪怕曹参用了不少阻碍秦军的手段,都没能弥补双方之间的差距。
  亦或者皇天不负有心人,一直追了两个时辰,司马杰总算看到了叛军的尾巴。
  眼看着秦军出现在五里之外,很快就能追上来,曹参轻声叹了口气,不能再逃了,若是被秦军追上,衔尾追杀,三万五千大军,恐怕会一触即溃。
  于是曹参下令大军停下,依托一座小山构建防御工事,试图凭借地利抵挡秦军。
  五里之地,着实不长,曹参带人堪堪搭建了两道土墙,排列好阵势,司马杰带着秦军出现在叛军三百米之外。
  曹参果断下令,一万大军在前,准备迎敌,一万大军在中间,随时准备支援,剩余一万五大军在后,继续修建工事,用来抵挡秦军。
  司马杰自幼熟读兵法,对如何领兵作战,还是有点心得。
  在离叛军三百米,司马杰奋力勒马,停下,然后二话不说,下令放箭。
  此刻说太多狠话,都显得太傻,唯有实力,才能证明一切。
  两万大军共有三千弓兵,虽说走的有些匆忙,可每个人随身至少带着三壶箭,一壶箭十二支,光这三千弓兵,就带了近十万支箭。
  每一次,都有三千支羽箭,形成一片片箭雨,落在了叛军身上。
  曹参立在叛军中间,面对“箭雨”洗礼,从容不迫教着叛军士兵,如何躲避流矢。
  一连倾泻了五万余支箭,司马杰示意弓兵后撤,另下达命令,高声喝道:“跟本帅冲杀。”
  说完一马当先冲曹参所率领的叛军杀了过去。
  秦军精锐程度强于叛军,可叛军占着地利,双方刚一交战,可谓是打的难分难解。
  可随着时间推移,秦军逐渐占据了上风,渐渐的压着叛军打。
  不到半个时辰,负责防守第一道防线的叛军,伤亡过半,不由自主后撤。
  为避免第一道防线的溃军冲击第二道防线,曹参当即下令道:“隶属第一道防线的兄弟,撤下休整,顺带修建第三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的兄弟,向前,准备迎战。”
  曹参这种防守方式,站在某个角度来说,完全正确。
  然而双方实力相差悬殊,不管曹参用什么办法,都无力改变这个事实。
  当两万秦军伤亡四分之一时,叛军已经没有太激烈的抵抗了,不是不想,而是真没有了。
  因为三万五千大军,几乎快死绝了。
  曹参为尽量保存剩下的叛军,只能一退再退,最终退到了山顶,无路可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04/8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