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大秦(校对)第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861

  林泽熟稔的倒了两杯茶,将其中一杯送到陈平面前,陈平恭敬的接过,林泽朝陈平举杯示意了一下,微抿一口放下说道:“如今胡亥公子底下可分几块:宫卫、门客、庄园、情报、杀手。宫卫师叔我也插不上手,其他的你想去哪一块?”
  陈平并未立刻回答,而是品了品杯中雨后清茶,才慢条斯理地说道:“师侄想如师叔一般,总领全局。”
  林泽一愣,随后哈哈大笑:“那师叔就得好好考一下你,是否有这个资格了。”
  陈平丝毫不怂:“请师叔出题。”
  林泽一口将杯中茶喝完,缓缓问道:“这道题叫天下。师侄可得好好回答一二。”
  陈平一脸古怪,师叔你老是说这种话,把自己搞得像是反贼一样的,真担心有一天跟你一起被当做反贼抓走,那也太冤了。
  沉了沉神,陈平才说道:“天下太广,师叔何必好高骛远,我们就谈扶苏公子与胡亥公子如何?”
  林泽随意的点了点头:“师侄尽管说,师叔都听着便是。”
  陈平将茶杯放下,目光炯炯地对林泽说道:“平虽拜入师父门下,修习的是黄老之术,但这些年读书较多,两方相争,无非天时、地利、人和。儒家‘亚圣’孟轲又曾有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今扶苏公子比于胡亥公子,扶苏年长,先得天时;如今两位公子都居于陛下身边,地利相若;就目前而言,扶苏公子内有大量权贵子弟相随,外有儒家各派支持,胡亥公子只有师叔等聊聊几人,因而人和也在扶苏而不在胡亥,故大家一致看好扶苏公子。”
  林泽只是含笑,一副你继续讲,我在听的模样看着陈平,就这几句话可不能表现出陈平的才能。
  陈平只得继续说道:“故师叔作为胡亥公子军师,任何谋划都脱不开这三种。”
  林泽又给自己和陈平都添了点茶,对陈平笑骂道:“给师叔来点实际的,怎么,年纪不大,关子到卖的挺大的。”
  陈平……八岁的师叔说十五岁的师侄年纪不大,怎么听的这么奇怪呢?
  将奇怪的念头甩出脑海,陈平才说道:“天时不必说了,这个随着胡亥公子渐渐长大,差距会缩小一点,但长幼有序是大周朝以来诸侯与天子遵守的礼数,所以胡亥公子天然处于弱势。”
  “地利,若不外封,那在陛下身边露脸是得长期保持的,否则就会父子生疏,于公子不利,倘若外封,那师叔就得好好谋划选个上好的封地。”
  “关于人和,其实师叔已经在尽力谋划了,替胡亥公子招揽了不少少年英才,不过师叔为何更喜欢招些少年?”
  林泽并未直接回答,先是举杯示意陈平喝茶,待喝过这杯后才说道:“无他,顺应时势罢了,陛下春秋鼎盛,传位之日不知何年,故培养少年,来日必有大用,况且少年培养起来,忠诚远胜于直接招揽的成人,何乐而不为呢?”
  陈平抚掌而笑:“师叔所为果然与平所想一致。”
  林泽淡淡一笑:“那么师侄觉得该做的就只有这些吗?”
  陈平摇头:“这些只是大方向,只要照着大方向走,总没有什么过错,细节方面,师侄也不好过多的去说,毕竟时机瞬息万变,抓住了一点,说不定就能形势逆转,这个对双方来说都是一样的。”
  相比而言,陈平此时的表现,对于15岁的少年来说,已经超过绝大多数的同龄人。可林泽还是觉得有些不够,继续问道:“那么你觉得这场夺位中最重要的应该是什么?”
  陈平不假思索地回道:“当然是胡亥公子本人。”
  林泽摇头:“师叔觉得最重要的还是陛下,纵然你刚刚说的太多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及陛下的心意来的重要,胡亥并不需要做的多好,只需做陛下喜欢的孩子就够了。”
  陈平反驳道:“可大秦满朝宗师有十三人,哪怕陛下也得顾及一二吧。”
  “大秦满朝有十三位宗师,但号令天下的只有当今陛下一人。”
  陈平犹且不理解:“那么师叔是想另辟捷径,一味只求陛下垂青?”
  林泽又给自己倒了一杯茶,心想这孩子被自己弄迷糊了吧:“当然是两头并齐走啊。”
  陈平……
  林泽看了眼脸色绷不住的陈平,方继续说道:“刚刚说的都是阳谋,那么阴谋呢?”
  陈平一脸茫然,什么阳谋,阴谋的。
  林泽不知道自己今日叹息了几次,自己下手的有点早了,果子还没熟就捞到自己怀里了,不过还好,根还在,多施点肥,让果子更鲜美一些吧。
  林泽决定以身作则,好好教导一下自己的便宜师侄,历史上好好的以阴谋出名的陈平怎么能如此良善,连阴谋都不懂呢?
  于是找人按他的吩咐,拿了个棋盘,上面摆着若干黑白棋子,不过明显黑子远多于白子。
  林泽指着棋盘对陈平说道:“黑子如扶苏,白子如胡亥。今双方之势不可同比而语之。”
  林泽抓起一把白子,一粒粒放了上去,一边说道:“而棋局尚未分胜负,我们作为胡亥一方,自当为其多多添加白子,是为阳谋。”
  与此同时,林泽将棋盘的黑子,慢慢的拿下:“而通过不同的手段吃掉黑子,让其变少,是为阴谋。”
  陈平咳咳了几下,一脸古怪的看着林泽,没想到你是这样的师叔,道家的清静无为,与人相善,你都丢了吗?再说了,师叔你用白子代表自己,不觉得害臊吗?不过,师叔说的好有道理,阳谋,阴谋缺一不可。
  好在陈平并没有被林泽绕晕,而是直截了当问道:“那师叔将如何安排于我,是为师叔主持阳谋之事吗?”
  这下轮到林泽一脸古怪的看着陈平了,改天师叔有时间,一定找人造一款冠名“飘柔”的洗发水出来,不然都配不上你们的自信。
  言归正传,林泽当然不会让陈平如此“大才”去主持什么阳谋,而是理直气壮地说道:“你就辛苦一下,主持甘泉宫阴谋之事吧,师叔觉得你在这方面有天赋,一定能将事情做好。”
  陈平连连摇头:“师叔莫说笑了,平实在不擅长此事啊。”
  林泽根本不容他拒绝,直接开口说道:“任何事都是从无到有的,若是你喜欢阳谋堂皇正气,师叔也一并交给你了。”笑话,陈平不会阴谋,不如你跟我说韩信不会带兵。
  陈平正待再说两句,正好黄伴伴过来了,说是胡亥找林泽有事。
  林泽立刻将陈平拉到黄伴伴面前,跟黄伴伴说道:“黄公公,我这师侄聪慧伶俐,日后在你身边帮忙参详一些腌攒事,请公公多多照应,现在人就可以交给你了。”
  说完留下目瞪口呆的陈平和一脸微笑的黄伴伴对目而视。
第88章
徐福归来
  林泽见到胡亥时,胡亥正呆坐在鱼池边,看到林泽赶了过来,便遣散了身边所有人,包括两位贴身的六品宫卫,从怀里摸出两份官方邸报,递给林泽。
  林泽将两份邸报打开一看,第一份正是国师徐福上书给秦皇的:“臣奉王命,出海寻仙,历时三年,现恳请归朝。”
  第二份却是秦皇的旨意:“命各地修路搭桥,全力配合国师归朝。”
  林泽陡然心中一震,徐福要回来了,海外寻仙也该有个结果了,只怕风向又要变了。
  胡亥面带忧色地问道:“林泽,国师寻仙归来,接下来我们该当如何?”
  林泽给了他一个安心的笑容:“公子你是关心则乱,国师归来,无非两种情况,第一找到了长生不老药或者仙法,那么公子就不要再想其他的了,安心做个贵公子,逍遥快活一生罢了;第二种,没有找到长生不老药或者仙法,公子只需低调蛰伏,以待事情变化即可。”
  胡亥不解:“若是没有找到,储位悬浮,我们不是更应该与扶苏之间奋勇相争吗?”
  林泽摇了摇头:“你得站在陛下的角度来看,自己长生不老的梦想破碎后,家里两个不肖子就跑出来争抢家产,你能不恼火吗?”
  胡亥脸色一红,讪讪地笑了笑。
  转而胡亥目视前方喃喃问道:“林泽,你说长生不老真的存在吗?”
  林泽看了看胡亥的脸色,看似镇定的脸上,透露出些慌乱与迷茫,不由微微笑道:“长生不老有没有我不知道,毕竟我也没见过,但如果海外真的有长生不老药或者仙法的话,那上古以来海外应该人满为患了吧。国师真要找到了他们,估计这会人家都通过国师的归来的线路打上门了吧。”
  胡亥一呆,气恼道:“林泽你尽会瞎说,就算有长生不老药或者仙法,也不可能是人人都可以长生的吧。”但林泽分明看到他松了口气。
  林泽淡然说道:“有些事不是我们能控制的,公子还是放宽心的好。”
  胡亥面色一变,正欲想说点什么,又有些意兴阑珊,叹了口气。
  林泽大概猜到他在想什么,正色地说道:“公子就算有想法,也先放在心底,我们现在实力还不够,还得继续蛰伏,以待将来。”
  胡亥像是听进去了,又转移话题说道:“林泽,你说扶苏这会会怎么想?”
  林泽咳咳了两下:“不管他怎么想,公子既然挂念他,那我们就给他找点事情好了。”
  说完就让人叫来黄伴伴和陈平两人,四人嘀咕了一阵,才各自露出了满意的笑,林泽看着之前还正气满满的陈平一脸兴奋,不由暗笑:还跟我装纯,我信你个鬼。
  启阳宫,扶苏被禁足的第十五天,从最开始的不甘、怨恨到现在慢慢的平静淡然,甚至开始有滋有味地看起了周青臣给他带的儒圣经典《论语》。
  这些天扶苏想了很多,先是下意识的怀疑是胡亥给他下的套,是导致他落入如此地步的罪魁祸首,从而又想到胡亥的头号“狗头军师”林泽,更是咬牙切齿地欲杀之后快。
  至于李斯查探出来六国余孽造谣,意图颠覆大秦,他是不信的,大秦推行的户引制,但凡与六国有点关联的人进入长安城,都会被严密监视,寻常根本近不了他这个大秦公子的身,这是他之前在父皇巡游,参政时便知道的。
  回想之前的自己,有李由等人环绕,所到之处,除了父皇和那些大秦君侯外,谁不给几分面子?办何事都顺风顺水的。
  而今一纸令下,手下之人尽去,孤零一人于深宫中徘徊不得外出,扶苏终于明白:自己曾经拥有的一切,不过系于一人之手,往后得培养自己的真正的心腹了。
  如果秦皇能看到这一幕,一定会感叹,他的大儿子,算是长大了。
  不过秦皇此刻没半点心情再去关注他的两个儿子,除了批阅奏折外,就是轻描淡写地问赵高:“查,国师到哪了。”咸阳宫今日宫门开启的次数,比以往一个月都要多。
  国师寻仙即将归朝的消息,传遍了整个长安城,众人反应不一,民众大多喜气融融,若是秦皇能长生不老下去,大秦太平盛世,世代相传,后代能过上安稳的生活,已是最大的幸福。
  军方也是隐隐期待,大秦威压海内,秦皇在世一日,对外扩张就不会停止,自己总能捞够军功,荫袭子孙后代。
  文官则是心思变化众多,只有那些提前站队的才有些提心吊胆。
  最反常的是各大君侯府,半点声音都未传出。
  旧齐地,东山行省临淄郡,一处宅院,一群老少爷们分席而坐,六张主位末尾坐的那人正是曾经消失不见的张良,此时面带微笑一言不发的看着厅内众人。
  其中一位中年人开口打破沉闷的气氛:“那徐福海外寻仙归来,若是真寻到长生不老药,那秦王政得了长生,各位将复国无门,永无翻身之日,如今之计,需大家群策群力,当如何是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8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