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大秦(校对)第3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2/861

  陈涉不假思索道:“当然是复国会那帮六国遗族啊。”
  “大王英明,”吴广不声不响拍了一记马屁说道:“如今函谷关久攻不下,秦国迟迟不灭,最担心正是六国遗族啊。”
  “大王何不联合六国,一同派兵攻打函谷关呢?”
  陈涉脸上大喜道:“吴卿之才,丝毫不亚于昔日伊尹、姜尚,真乃孤王之幸。”
  吴广躬身应道:“大王过奖,臣不敢与先贤比肩。”
  陈涉哈哈大笑道:“好了,吴卿就不必谦虚了,待孤王灭掉秦国,称霸天下,吴卿就是孤王的宰相,等到千年之后,后人看待吴卿,岂不如同当下吴卿看待伊尹姜尚乎?”
  吴广闻言眼中浮现一丝火热之色,他出山辅佐陈涉,为的不就是这个吗?
  陈涉忽然脸上露出一丝犹豫之色:“可要怎么样才能说服六国出手?万一他们袖手旁观呢?要知道孤王可以占用了原先楚国的国号,如今掌控楚国的项家,可是对孤王意见大的很。”
  吴广沉思了一阵,开口说道:“六国之中,实力最强的就是赵齐楚三国,故大王只需说服这三国即可。讨伐秦国乃是义之所在,大势所趋,大王只需修书一封,晓以利害,赵齐楚三国绝对不会对此置之不理的。”
  “若楚国项家表示对大王使用‘张楚’国号不满,想借此要挟大王,更改国号,大王也不必有所顾忌,大可强势的告诉项家,若不同意联手灭秦,大王将亲自带兵灭掉楚国。”
  “以张楚国的实力,对付不了实力尚存的秦国,难道还对付不了一个刚刚复国的楚国不成?”
  陈涉连连点头道:“就依吴卿所言,修书一封,送往赵齐楚三国,令其各出二十万精锐大军,于函谷关前汇合,共同灭秦。”
  吴广大声应诺道:“臣遵命。”
  两刻钟后,在吴广安排下,三队信使,一人两马,分别赶往赵之邯郸,齐之临淄,楚之会稽。
  ……
  邯郸,自立赵王的武臣,正在宴请手下大臣,收到陈涉使者送来的信后,直接当着众臣的面念了出来,高声问道:“陈涉邀本王一同出兵灭秦,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坐在武臣右侧的张耳起身道:“回禀大王,臣认为只要秦国不灭,哪怕赵国在大王的带领下复国成功,日后依旧不得安宁,故臣赞同赵国出兵,与陈涉一同灭秦。”
  殿内其他大臣,俱是昔日赵国之后,当年秦国灭赵,可谓是每一寸土地,都沾染了赵人的鲜血,故对秦国特别敌视。
  此刻听说要覆灭秦国,纷纷出言赞同。
  武臣见状,顺水推舟道:“好,就依众卿之言,传本王命令,明日起,全部配合准备二十万大军出征事宜,本王要亲自带人灭掉秦国。”
  ……
  临淄,自立齐王的田儋,收到陈涉使者带来的信件后,打开一看,原来是邀请齐国一同灭秦,当即对着使者许诺道:
  “你且回去转告你家大王,待孤王准备几日,定然会带着大军与他汇合。”
  ……
  会稽,项梁接过信使送来的信,看都不看,直接丢在地上道:“忘恩负义的噬主小人,盗用我大楚国号,还敢派人送信过来,真当我大楚无人乎?”
  站在一旁的项籍,将书信捡起,拍了拍灰尘道:“叔父何必为此置气,陈涉他盗用了大楚国号又能如何?他日我们实力够了,亲手拿回来便是。眼下对方送了信过来,应是有什么要事,还是看一看的好。”
  说完项籍打开信封,将里面的信递到项梁面前。
  侄子的话语,让项梁恢复了一些冷静,接过信件,展开一看,冷脸递回项籍道:“陈涉想联合一起灭秦,籍儿,对此你怎么看?”
  项籍粗略的瞄了一眼,想了想,笑道:“叔父,这是好事啊,大家一同出兵灭秦,何愁秦国不灭。”
  项梁点了点头,当即说道:“那到时侯叔父亲自带大军走一趟。”
第494章
大战将起
  函谷关,气氛越来越凝重,每天都有无数斥候出关往东而去,亦有无数人带着消息归来。
  与此相应的是,有无数马车由西面长安而来,满载兵甲器械,进入关内。
  离林泽许诺的两个月,已剩下不到十日,一种名为紧张的情绪,压在除林泽以外,关内百万人的心头上。
  此刻的关内,除了归林泽所属的七十万大军外,以及二十万民夫外,尚有近五十万各家拼凑的私军。
  为了分得平叛成功后一杯羹,以孟西白为首的权贵们,可算是为此拼尽了全力,纵横八百里长安地界,除了禁军外,几乎所有的杂牌军,全部他们收拢了过来。
  这还是因为两个月时间相对少了点,不然这帮权贵可不介意将手伸的再长一点。
  比如边军。
  放在秦皇在位时,他们自然没有这个胆子,可秦皇归天了,原本掌控军队的那帮宗师,又大多死于非命,如今,可没人压制他们。
  李斯赵高虽为宗师,地位高崇,可在论军中影响力,堪称没有,所以才会任由他们胡作非为。
  权贵们如此卖力,自然被林泽看在眼里,索性大家现在都在一个阵营,所以林泽大手一挥,在函谷关划出一片营地,供其驻扎。
  当然,这种驻扎并非没有代价,林泽可是明码标价,收取两成物资。
  也就是每一次私军运粮草入关,都需在城门口留下两成。
  权贵们对此非但没有意见,反而乐意至极,左右不过一些普通的物资,对于家大业大的他们来说,不值得一提。
  略过这些事不提,林泽对手下大军的训练,可算是极为用心,下达的操练任务,是一天比一天重。
  为了避免士兵承受不住,导致身体奔溃伤残,林泽专门交代乾元,每天都用大量的肉食草药熬制汤药,给士兵们滋补。
  若不是有胡亥支持,和整个秦国的底蕴支撑,断断是做不到这点的。
  不过这也到极限了,胡亥还专门派了太监过来传达口谕,国库差不多被耗尽了。
  且因为陈涉造反,除了函谷关以西的几个行省尚在缴纳赋税,其他各地的赋税早就断了,国库可谓是入不敷出。
  好在耗费了这么资源,也不是没有收获,比之训练之前,七十万青壮,体格至少壮了一圈,浑身煞气满满。
  只差来几场鲜血浇灌,就能与当初周市带的那十万老兵比肩了。
  打仗,仅仅靠人,是远远不够的,铠甲,战马,兵器,弓弩,以及各类机关毒药等等,都是必不可少的辅助物。
  于普通武者而言,这些才是决定生死的东西。
  在大秦内,管理和研发这些的,有一个专门机构,名为将作监。
  而将作监正好归少府管辖。
  林泽身为少府,将作监内有多少好东西,只要他开了口,就有无数清单摆在他面前。
  然后林泽大笔一挥,但凡能在战场上用的,全部都被征调了过来。
  士兵有了,装备有了,林泽抬头看了看北方,他要等的人也快到了。
  正当林泽沉思之际,有士兵通报道:“启禀大帅,关外新来了一支大军,约六七万之众,自称是奉大帅之命而来,石将军不知真假,不敢轻易将其放入,特命小的过来请示大帅。”
  林泽闻言,脸上露出一丝微笑之色,丝毫不拖泥带水的起身,快速闪出院子,声音遥遥传来:“本帅亲自过去一趟。”
  传信士兵面色恭敬,缓缓退出林泽府邸。
  林泽一路飞快来到城墙上,朝城外那支寂静无声的大军看去,待看到前面三道熟悉的身影后,果断下令道:“打开城门,放他们进来,派人通知乾元,让他好生安置这支大军。”
  得令的守将,立刻安排传令兵向城墙下打出旗号,接着巨大的铁门,被一群士兵缓缓推开。
  城外大军站在最前面那名长相英武的武将,转身对着身后的副将说道:“你带大军入城,自会有人安排,本将需去拜会一位大人物,回头再来寻你。”
  副将有些不知所措说道:“那另外两位将军?”
  英武武将轻描淡写道:“他们要随本将一同过去。”
  随意的解释了一句,英武武将便不再理会副将,转而对着另外两名年轻武将道:“走吧,随我去见军师。”
  说完纵身而起,一直拔高,最后缓缓落在城墙上。
  另外两名年轻武将相视点了点头,跟着一起飞向城墙。
  很显然,这三人俱是六品境武者,凝练了穴道,方能飞跃。
  三人落到林泽面前,具皆躬身一拜,齐声说道:“属下韩信(章邯李信)拜见军师。”
  林泽看着三人连连点头道:“不错,一个六品高阶,两个六品初阶,不枉本军师给你们提供那么多高级资源,没让我失望。”
  李信脸上露出自得之色,第一个抢先回道:“嘿嘿,那是自然,军师天纵奇才,我等也不差不是。”
  韩信则是回道:“一切全赖军师栽培,韩信感激不尽。”
  这句话,韩信是发自内腑的,若不是当年林泽在陈郡“捡”到他,收在麾下,一直信任有加,委以重任。
  别说他能依靠秘法,花费不过十来年,就将武道提升至六品高阶,恐怕会如他那逝去的老师一般,劳碌一生,止步于四品,然后悄无声息的死去。
  林泽挥了挥手说道:“有些事,你们心里有数就行,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随本军师回府吧。”
  说完率先往自己办公居住的院子走去,三人紧跟其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2/8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