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大秦(校对)第3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5/861

  此时突然有太监急匆匆跑进来,通报道:“启禀陛下,丞相在宫外求见。”
  胡亥眼睛通红,说道:“传他进来,朕要好好问问,他到底想干嘛?真当朕不敢鱼死网破,灭他全族不成?”
  太监拱手退下。
  胡亥余怒未消,挥舞着短剑,将劈成两半的桌子,劈个粉碎。
  忽然,一张纸从空中缓缓飘了进来,浮在胡亥面前,三息后,跌落在地。
  胡亥看到的第一时间,便瞳孔急缩,脸色大惊道:“是谁?”
  话刚落音,黄伴伴就冲了出去。
  黄伴伴围着养心殿,快速转了一圈,却没看到有半点人影,心里挂念着胡亥安危,又很快退回了养心殿。
  看到胡亥无碍后,黄伴伴才松了口气道:“陛下,微臣无能,没有抓到人。”
  胡亥不以为意道:“来人既然采取这种方式,就不会轻易露出马脚。黄伴伴,你过来看看,这上面有字。”
  黄伴伴凑过头去,赫然发现飘进来的纸上写着一行字:千万不到答应李斯领兵平叛的请求,见信即毁。
  胡亥与黄伴伴面面相觑,脑海里浮现出无数疑问,到底是何人写的这封信?他想要表达什么?
  此刻,殿外传来太监的高呼声:“陛下宣丞相李斯觐见。”
  黄伴伴立刻将纸片拿在手里,真气吞吐,将其震成碎末,一边低声说道:“陛下且静观其变。”
  数息后,李斯踏进养心殿,对着胡亥躬身一礼道:“臣李斯拜见陛下。”
  胡亥死死的盯着李斯,在黄伴伴频频示意下,方强忍着怒气说道:“平身。”
  李斯闻言站直身子说道:“启禀陛下,因微臣判断失误,致使陈贼壮大,山东之地糜烂不堪,为将功补过,臣愿亲自率军平叛,故特来请陛下下旨。”
  嗯?胡亥脸上浮现惊疑不定的神色,自己刚收到神秘纸片,让自己不要答应李斯平叛的请求,这会李斯就进来请旨了?世间有这么巧的巧合?
  此刻又有一个太监走了进来:“启禀陛下,廷尉赵高在宫外求见。”
  胡亥眉头一皱道:“宣。”
  很快,赵高同样来到了养心殿,对着胡亥行了一礼。
  胡亥不由问道:“廷尉大人所来,又是为了何事?”
  赵高一脸严峻地说道:“启禀陛下,黑衣卫传来消息,陈贼声势浩大,需要尽快平叛才行啊。”
  胡亥脸色古怪:“哦,丞相刚刚才说他要亲自出马平叛,廷尉以为如何?”
  赵高脸上浮现喜色道:“那真是太好了,有丞相出马,何愁陈贼不平?”
  看着赵高的笑容,胡亥脑海里浮现那张纸片上写的那句话,忽然觉得浑身冰凉。
  李斯见胡亥久久不应答,不由催促道:“陛下,情势紧急,需早日平叛啊。”
  若在一个月之前,李斯这么积极的请求平叛的话,胡亥定然会立马答应。
  若是没有看到那张纸片,胡亥说不定简单犹豫一下,就答应了。
  此时的胡亥警惕心大增,断然说道:“正所谓杀鸡焉用牛刀,丞相身份尊贵无比,如何是区区陈贼可比,平叛之事,朕自有思量,还请丞相稍安勿躁。”
  李斯一脸着急道:“可若真让陈贼成了气候,我大秦危矣。”
  胡亥挥了挥手,强硬地说道:“此事朕自有思量,丞相回去待命即可,若真的需要丞相出马,朕定然不会犹豫。”
  李斯和赵高相对一眼,无奈退下。
第473章
林泽出山
  待李斯和赵高离开养心殿后,胡亥一脸冷笑道:
  “黄伴伴,你说,朕看起来那么像傻子吗?一张莫名其妙的纸片,就这么轻而易举的出现在戒备森严的宫中,写的内容,以为朕会信吗?”
  “放眼天下,除了宗师境强者,谁还会有这个本事?李斯这是生怕朕不答应他平叛,才会想着出这么一招。”
  黄伴伴疑惑不解道:“陛下怎么会如此想?纸片上分明写着不要答应李斯平叛啊。”
  胡亥嗤笑道:“这就是李斯的高明之处,他这次恐怕是真心想要领兵平叛,又生怕自己主动要求,会让朕起疑心,才会反其道行之。”
  黄伴伴依旧有些不太明白:“陛下为何会笃定李斯是真心想平叛的呢?”
  胡亥幽幽地说道:“因为之前他不想平叛时,朕也拿他无可奈何啊。如果不是真心想带兵平叛,为何要多此一举,特意出个计策,让朕拒绝他呢?”
  黄伴伴这才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
  数息之后,黄伴伴脸色尴尬地说道:“陈贼毕竟是宗师境强者,陛下拒绝了李斯平叛的请求,那陈贼该如何处理?难道陛下打算让廷尉出马?”
  胡亥只是摇了摇头。
  黄伴伴急了,躬身拜道:“陛下,可不能放任不管啊,李斯至少有一句话说的对,若真的放任不管的话,大秦江山危矣。”
  胡亥听后,脸色变幻不定,良久才叹息道:“去拟旨,令少府林泽即刻下山,来长安领命,率军平叛。”
  黄伴伴半是惊喜,半是疑惑道:“陛下原来打算让军师出马,可军师能对付的了陈贼吗?”
  胡亥极其肯定地说道:“虽然朕对他谋害扶苏不满,可朕相信他一定能对付陈贼。”
  说着说着,胡亥一脸垂丧道:“说来真是可悲,满朝文武,除了他,朕真的不知该相信谁。亦或者,在朕眼中,除了他之外,满朝文武俱是李斯和赵高的党羽。”
  “当初朕不该放任李斯和赵高联手打压他,将他逼出长安城的,黄伴伴,你说他会怨朕吗?”
  黄伴伴连忙安慰道:“不会的,军师与陛下相识十数年,看似君臣,实为兄弟,交情非同一般,他一定会理解陛下的。”
  胡亥松了口气,像是在安慰自己:“那就好,那就好。”
  很快,胡亥就恢复了平静,眼中冒出精光道:“你亲自带着旨意上骊山,将事态的严重性,全部告知于他。还有,替朕传话给他,他若能助朕平定叛乱,掌握大权,无论他想要什么,朕给可以他。”
  黄伴伴躬身应道:“诺。”
  一刻钟后,胡亥仔细看过黄伴伴草拟的圣旨,毫不犹豫在上面盖上了传国玉玺大印。
  黄伴伴拿着圣旨,带了几个宫卫,由长安出发,连夜赶路上山,来到少府占据的山头。
  守在门口的侍卫一听,黄伴伴奉胡亥之命,带着圣旨从长安而来,特意来给少府大人传旨的,不敢有半点怠慢,一边请黄伴伴到会客厅就坐,一边派人传信林泽。
  此时林泽还尚未休息,得知有圣旨过来,也没有刻意表现抗拒之色,随意梳洗了一下,换了件衣服,就去了会客厅。
  黄伴伴看到林泽熟悉的身影,远远就起身走到门口,面带喜色道:“军师好久不见,一切安好否?”
  林泽微微一笑道:“托黄公公的福,在下一切安好,只是这么晚了,黄公公带人上山,可是有何要紧之事?”
  黄伴伴看了看门外侯着的几个侍卫,又冲身旁的宫卫说道:“咱家与少府大人私下说几句话,尔等先下去休息吧。”
  林泽立刻会意道:“来人,带几位宫卫大人去客房休息,然后就散了把,没有本官的命令,任何人不得靠近会客厅,违者杀无赦。”
  待宫卫和侍卫们全部离开后,黄伴伴方面色严肃,俯身长拜道:“军师,陛下遇到大麻烦了,还望军师出手相助啊。”
  林泽连忙扶起黄伴伴,劝解道:“黄公公莫急,先跟我说说,到底发生了何事,陛下情况如何,如有需要,我一定不会袖手旁观的。”
  黄伴伴长叹一声道:“军师可知山东之地,有一新晋宗师,犯上作乱,起兵造反一事?”
  林泽点了点头:“略有耳闻。”
  实际上,林泽一直都在关注此事,甚至他的消息,比胡亥知道的,还要快,还要准确一些。
  黄伴伴以快速的语速,将事情述说了一遍,主要包含的内容:陈涉造反,到陈涉称王,山东之地形势败坏,到胡亥想要平叛,却又遭受李斯和赵高的牵掣,未能如愿等等。
  说完后,黄伴伴一脸殷切的看着林泽说道:“满朝文武,俱是李斯党羽,平叛之事,非军师不可。”
  “军师若无疑问的话,明早就与我回长安,陛下会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任命军师为平叛大将军。”
  “对了,陛下说了,只要军师能平定叛乱,和助他掌握大权,无论军师想要什么都可以。”
  林泽差点哑然失笑,你丫的忽悠小孩子呢,想要什么都可以?不被兔死狗烹,鸟尽弓藏,都不错了。
  只见林泽一脸正色地回道:“请黄公公放心,明日一早,我就随你一起回长安,待陛下正式旨意下达后,定会想尽办法平定叛乱。”
  虽然林泽有点反感,如今变得带有功利性的胡亥,可单凭他之前投入那么多,他就不能坐视胡亥倒台。
  胡亥继位后,确实给了林泽一些回报,比如丹方记载的那些天材地宝,可光这些远远不够。
  要知道,大秦拥有的资源,是足够培育出神魂境强者的。
  得了林泽允诺,黄伴伴明显放松了下来,拱手道:“陛下交代我时,曾很自信地说道,军师定然会回来助朕,如今看来,陛下果然圣明。”
  林泽微微一笑道:“公公赶了这么久的路,应该很疲累了吧,天色已晚,不如先去休息,其他事明日再说可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5/8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