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大秦(校对)第2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5/861

  一刻钟后,林泽突然开口道:“怎么样,丹田处的真气,流逝的差不多了吧。”
  没错,林泽哪有那么好心,还让东山总督做个明白鬼,说这么多,不过是为了拖延时间,保证东山总督失去最后翻盘的机会。
  东山总督听后,心中觉得不妙,然而已经晚了,林泽的剑毫无阻碍地切开了他的脖子,断了他的生机。
  随后,林泽用剑斩落东山总督身上一处衣袍,沾着他的血写道:“犯我复国会者,当诛。”
  做完这一切后的林泽,现场都懒得布置,纵身向吴凡等人离去的方向赶去。
第406章
秦皇之怒
  一省总督,带领大军去平定一郡之乱,非但没有快速平定叛乱,反而死的不明不白,消息一出,天下哗然。
  大秦一统天下以来,不是没有出现过叛乱,每隔一段时间都有一些刁民作乱,可俱是一些疥癣之疾,当地官府一出手,就迅速的解决了。
  此次聊城之乱,东山总督可谓在天下丢尽了脸。
  先是多次平叛失败,损兵折将,接着错失良机,在鲁勾践意外身死后,畏首畏尾,导致叛军全数逃脱,最后还利欲熏心,想要杀良冒功,因此中了叛军的埋伏,被伏杀在屠灭的村子旁边。
  种种“事迹”传开,东山总督“荣获”了大秦帝国史上最昏庸的总督称号。
  至于这些事是如何传开的,据说是东山行省自右提督以下,都对这个无能的总督十分不满,甚至聊城之乱,都是东山总督的胡作非为和刚愎自用造成的。
  没错,在得知东山总督身死后,东山行省的其他官员,立刻很默契地将罪过都推给了死去的东山总督身上,极尽所能往他身上泼脏水。
  连东山总督的姻亲齐地田家,也对此事保持了缄默,只是将自家嫡女和外孙接回了田家,任凭原总督夫人、田家嫡女怎么哭诉,也不愿再为东山总督出头。
  毕竟一个死去的总督,不值得田家再花这么大的代价,尤其是与东山其他家族交恶。
  ……
  长安,咸阳宫。
  养心殿,秦皇看完东山行省其他官员联名的奏折,面无表情将之丢在一旁,冷冷地看着躬身站在自己面前,已经有一刻钟的丞相李斯:“丞相就没有什么想说的?”
  李斯直起身又深深地躬下去说道:“微臣失察,请陛下处罚。”
  只听秦皇冷声道:“失察?当初朕许你丞相之位,命你清洗官场,是让你清洗昏庸,不是让你清洗异己的。如此庸才,竟能坐上一省总督之位,丞相,你告诉朕,这仅仅是失察吗?”
  李斯心一紧,背后的冷汗,慢慢渗透了衣裳,秦皇这句话,已经是在指责他结私营党了,一个应对不好的话,恐怕就不只是处罚了,而是灭族了。
  只听李斯对着秦皇行了一礼道:“东山之事,皆因臣识人不明,臣愿自降为东山总督,替陛下扫平六国余孽。”
  听到这句话,秦皇的脸色微微好看了一些,开口道:“那倒不必了,若是对付区区余孽,还需一国宰相出马,那不是说朕养的都是一群饭桶吗?”
  李斯连忙说道:“陛下恕罪,微臣并无此意,只是单纯的想替陛下分忧。”
  秦皇淡然说道:“好了,你的一片拳拳之心,朕知道了,这件事你虽然有些失察,但也不能全怪你。丞相府,廷尉府乃至东山行省的人,俱皆有错,只是你这百官之首,无法推脱罢了。”
  “你告诉朕,东山行省这事,该如何解决?”
  李斯果断地说道:“若奏折属实的话,这东山总督府,恐怕已经完全腐烂了,需从头拔除重建方可彻底解决此事?”
  秦皇淡然道:“哦,这是为何?说于朕听听。”
  李斯行了一礼道:“聊城之乱,东山总督府与当地驻守的黑衣卫竟然无半点察觉,鲁勾践作乱多日,东山总督府才得知消息,完全是渎职。”
  “其二,东山总督带东山正军,竟然几次败于乱军之手,可见东山行省武备松弛,不堪一击。”
  “其三,作为东山总督,行踪和实力向来都属于机密,此次却被六国余孽埋伏,死于余孽之手,可见东山行省官员中出了内奸。”
  “最后,东山总督没死之前,什么不良消息都没传来,他一死,杀良冒功,昏庸无能的事,就立刻被属下呈了上来,代表着这东山行省的官员全是无能之辈,非但不能助上官治理地方,反而抹黑上官,定然是不能用的。”
  李斯说完后,便静静地站在一旁,等待着秦皇的决定。
  良久后,秦皇轻轻点了点头:“丞相分析的不错,就按丞相的意思来吧。赵高何在?”
  听到秦皇召唤,赵高立刻出现在养心殿中,躬身道:“臣在。”
  秦皇脸色平静道:“传朕旨意,命赵高为廷尉府廷尉,即日起上任,整顿黑衣卫,监控天下万民,追索六国余孽。但有发现六国余孽出没,不惜代价,抄家灭族,不可轻饶。”
  赵高微微有些错愕,反应却是极快,躬身回道:“臣遵旨。”
  秦皇继续说道:“东山总督府,自总督以下,具皆无能之辈,将其全部革职,家产充公。至于人,就带着全族去岭南挖矿吧。”
  “另命杨端和派十万大军进驻东山行省,哪怕掘地三尺,也要将之前的叛军以及复国会的人挖出来,一经发现,无需审判,朕不需要什么活口,全部就地处决。”
  李斯与赵高齐声拜道:“臣遵旨。”
  秦皇挥了挥手道:“下去吧。”
  两人缓缓退去,刚到殿门处,秦皇突然说道:“赵高,朕对你期望很大,你可不要辜负了朕的期望。”
  赵高身子一顿,又行了一礼,才离去。
  李斯身子一僵,这句话听在赵高耳里是鼓励,听在他耳里却是警告了,这次他算是让秦皇失望了,若有下次,恐怕后果难料。
  ……
  秦皇旨意下到东山行省后,原本自以为聪明的一众官员,纷纷面如死灰,眼睁睁看了被抄家,全族被充作奴隶。
  紧接着黑衣卫频频出动,如同发了疯的野狗一般,不管谁有嫌疑,都一副追查到底的气势。
  还别说,这种方法确实有效,复国会很多在外面行走的人,做贼心虚下,主动漏了马脚,被围杀了不少人。
  当黑衣卫追查到复国会大型据点后,直接请大军出马,大军围剿下,任复国会多少高手,都饮恨当场。
  短短一个月,复国会损失普通成员一千多人,中品武者三四十余人,其中还包括两位六品,可谓是伤筋动骨。
  因而导致复国会掌权者怨念极大:到底是哪个滚蛋杀了东山总督,嫁祸于复国会?
第407章
蜀地之乱
  得知秦皇大怒,下旨追查复国会的消息后,林泽一点都不惊讶,以秦皇的性格,要是不狠狠打回去,那才奇怪呢。
  林泽转头看了看东山行省的方向,脸上浮现一丝冷笑想道:狗屁的复国会,秦皇不死,尔等终究只是臣子。
  倒是赵高成了廷尉,让林泽有些意外,没想到自己偶然之举,反而帮了赵高一把。
  就是不知道赵高成了廷尉后,还会不会一如既往地支持胡亥,按道理应该会的,毕竟胡亥与他一向亲近,怎么都比扶苏更受他欢迎吧,林泽如是想道。
  无论如何,只有自身实力强大才保险,林泽脸上露出坚定之色,以更快的速度往蜀地赶去。
  ……
  蜀地,自林泽走后,胡亥又长期在外玩乐,陈平作为“在岗”的蜀地最高长官,可谓是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懈怠。
  虽然是与以往一样处理政务,但以往有林泽在后面盯着,陈平总抱着一种想法:就算自己解决不了,还有师叔林泽出马。
  就如后世职场一般,有个领导在上面担着,做起事来,毫无顾忌,当自己成了领导,反而有些束手束脚。
  眼下又临近秋收,陈平更是不敢懈怠,既要合理安排徭役,保证百姓有充足的劳力收粮,又要分派差役,去各地组织征收粮税。
  并且按照林泽之前制订的策略,百姓手中多余的粮草,都要收上来,作为蜀地大军的储备粮用。
  当然,陈平还得兼顾一下胡亥的“私产”,早先从三大世家拿到的数十万亩良田。
  这些良田,林泽除了留下一部分三大世家原本的家世清白的佃农外,其他都是靠俘虏的蛮族之人耕种的。
  作为胡亥手下,陈平自然要安排人盯紧一点上司的收成。
  然而意外还是发生了,安分守己种了三年地的蛮族俘虏,突然间聚众作乱了。
  事情倒回几天之前,蜀地某处田园,稻米逐渐成熟,负责种植的蛮族俘虏,在有经验的佃农指挥下,开始将稻田里的水放出来,以便几天后能更好的收取稻米。
  有一个叫阿骨米的蛮族之人,他属于不幸中的幸运,蜀地大军攻破他的寨子后,大首领被杀,巫师立刻带领其他人投降了,所以阿骨米一家人,完好无损的投降了,不像其他蛮族一样,或多或少有亲友,死在蜀地大军手里。
  做了俘虏后,阿骨米很顺畅的被安排种田,对此自然也没有太大抵触,至少能一家人安安稳稳的活下去。
  直到有个田园管事看上了他的女儿。
  阿骨米的女儿很小,只有六岁,长的水灵灵的,一看就是美人胚子。
  当然那个管事也并非禽兽,并不是想要对阿骨米女儿起了兽心,而是想将他女儿收为小歌姬,培养她,然后在关键时刻送出去,用来获得最大的利益。
  当管事提出要带走阿骨米女儿后,遭遇了阿骨米强烈的反对,管事恼羞成怒离开后,自然给这个蛮族之家,带来了祸患。
  管事用尽了手段,才如愿将阿骨米女儿收到手下,然而阿骨米的女儿年纪虽小,却是个刚烈性子,小小年纪离开父母后,竟然选择了绝食。
  管事用尽办法也没能让阿骨米女儿顺从,最后将饿了四天的小女孩送回了阿骨米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5/8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