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大秦(校对)第2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1/861

  吴凡默然不语,大人可真会开玩笑,五品中阶怎么可能打得过六品?
  “对了,公子带了几个六品护卫?”林泽接着问道。
  吴凡赶紧回道:“加上那四个几乎与公子形影不离的黑衣强者,公子当时总共带了六个六品,还剩两个六品跟着虞子期一起,继续追剿西部的残余蛮族。”
  “那随公子去吧,不必管他了,等他玩够了,自然会想着回来,”林泽挥挥手道,“反正有那么多少人护着,安全没问题就行了。”
  “对了,最近的征兵情况如何了?”
  吴凡如实回道:“回禀大人,自三年前,总督府开始征兵到现在,蜀都附近,几乎能征的都征了,据其余各地反馈来的消息,这个月大概有一千新兵送到蜀都来。”
  “只是属下有些不太理解,公子门下天狼军已有五万之众,府军也有近三万,早在一个月前,蜀地境内的蛮族基本都被平定了,为何大人依旧征兵不停?”
  林泽抬头深深地看了吴凡一眼,看的他心底直发颤,才缓缓说道:“有些事,不该你现在知道的,你最好别问,也别打听,对你没有好处。该你知道的时候,你自然就会知道。”
  吴凡只觉一股无形的压力,朝着自己压来,连忙回道:“属下唐突,请大人恕罪。”
  林泽当然不会因为这点小事去怪罪自己的心腹,只是挥了挥手说道:“没什么事,你就先下去吧。”
  吴凡如释重负,躬身离去。
  待吴凡离去,林泽才露出一脸郁闷的神色,三年多前,他曾预感有大事即将发生,遂不顾一切扩张实力,修炼武道,以应对大变。
  结果,狗屁的预感,都三年多了,除了扶苏又去了北地,秦皇下令再次扩修骊山宫陵外,屁大点的事,都没发生。
  不过这三年,胡亥手下实力确实增长了不少。
  首先,三年来,天狼军在征讨蛮族中,一直都在扩张,从最开始的五千人,已经膨胀到了五万人。
  同时,虞子期原来带领的府军,也扩军到了三万人,不算下属郡县的地方护卫军,胡亥手下就有八万大军了。
  况且,在韩信的训练下,天狼军除了中品战力不如禁军,实际的实力比起禁军,恐怕也不遑多让。
  其次,在总督府的支持下,器宗也由最开始的三个工坊,变成了如今的三十个工坊。
  这些工坊全力运转下,供天狼军和府军的军备所需,乃是绰绰有余,多余也被林泽存在。
  从而导致巴家所有铁矿场挖出来的矿石,都不用外销,直接送到各个工坊即可。
  在取得如此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不是没有付出代价的,当初剿灭三大世家,得到的数万顷良田,种出来的粮食,全部作为军粮,还隐隐不够。
  蜀地的赋税,除了缴纳给帝国的那部分,其他大多数都充作了军费还远远不够,加上胡亥在蜀地的产业收益,才堪堪够。
  为了节省成本,林泽甚至撺掇了胡亥向秦皇提议,蜀地所有的赋税都以金铜的形式上交,其实就是参考了后世明朝时期的做法。
  这时候,秦皇偏爱小儿子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竟然特旨准许了。
  然后胡亥“得寸进尺”,不从蜀地运金铜去往长安,直接将长安产业的收益,换成金铜,送了过去。
  在秦皇没有明确表态下,李斯照样让手下人收了。
  这个法子确实省了好多事,有其他总督想跟着效仿,上了封奏折,表示愿意跟蜀地一样,以金铜的形式,缴纳赋税。
  然而奏折还没送到秦皇面前,那个上奏折的总督,就被御史台的人弹劾,最后直接被免职了。
  ……
  林泽收了收心绪,派人叫来陈平问道:“南云行省有回信吗?”
  陈平摇了摇头,苦笑道:“师叔,按照我们收集来的情报,以南云总督的性格,是不可能答应蜀地的军队,进南云行省征讨蛮族的。”
  林泽不可置否道:“还是试一试的好,毕竟南云行省同样有蛮族作乱,而南云行省又不如我蜀地,兵强马壮,他南云总督就放任不管?”
  没错,一个月前,韩信击溃蜀地南部蛮族部落联军最后一支军队后,宣告着整个蜀地的蛮族彻底被平定。
  眼看着八万大军就要歇着了,林泽不由把目光放向了周边,境内蛮族比蜀地还多的南云行省。
  林泽以蜀地总督的名义,写了一封信送往南云总督府,表明愿意出动蜀地大军,协助南云行省剿灭作乱的蛮族。
  然而这一封信送过去后,如同石沉大海一般,没有半点回音。
  陈平满脸苦笑回道:“恐怕对于南云总督来说,相比接受蜀地大军入南云平定蛮族,让自己显得特别无能而言,区区蛮族作乱,不过是小事尔。”
  林泽如何不知这些当官的想法,只是说道:“再送一封,语气再诚恳点,看能不能说服他。如果实在不行,就等公子回来,找个借口硬上。”
  陈平点头称是。
  末了,林泽幽幽地问了一句“长安那边,可有什么消息传来?”
  陈平赶紧看了看四周,又跑出去看了院子里确实没人,才走到林泽身边,附耳说道:“长安那边,我们一直与黄公公保持着紧密联系,经过一系列隐秘的打探,黄公公通过密码传出消息。”
  “陛下,确实身体有恙,连太医院都有些束手无策,师叔应当早做打算了。”
  林泽听后,瞳孔急缩。
第387章
帝有恙?
  林泽沉声道:“消息可否属实?”
  陈平直接从怀里掏出一纸书信,递给林泽说道:“师叔请看,这是黄公公亲自从宫中传出来的密信。”
  林泽接过密信,简单一看,很快就从脑海里找到相应的密码本,将这段话翻译了过来,浮现在林泽脑海里的,赫然是八个字“陛下有恙,太医无策”。
  没错,为了防止书信被别人截获,导致信息泄露,林泽早就采取了后世谍战片里,常见的加密的手法。
  通过密码本,将要传达的文字,转变成毫不相干的其他文字,没有对应的密码本翻译,书信丢失,也不会造成泄密。
  看完密信内容,林泽倒吸口凉气,秦皇如此绝世强者,真的出了问题了吗?
  三年前,知天命主动示警林泽“天将倾”,林泽除了感觉有大事发生外,并没有获得更具体的信息。
  可那次给林泽带来的不安感觉,实在是太强烈了,而这种不安的感觉,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来上一次,所以林泽忍不住去追查到底发生了什么。
  几次无果后,林泽大胆的推测,若“天”指的并不是真正的天,而是代指某个人的话,很有可能指的就是秦皇,“天将倾”或许指的是指秦皇出问题了。
  随后,林泽暗中交代陈平,联系黄伴伴,安排一些死士,私下打探秦皇的状况。
  没想到,最终得了这么个结果。
  林泽轻轻运转真气,将书信化为面粉,才开口道:“兹事体大,传信黄公公,让他务必确认事情的真伪,我不信,以陛下的武道修为,会轻易出现问题,其中定然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原因。”
  陈平附和道:“师侄接到书信后,就感受到了十分不对劲,来之前我已经让人给黄公公回信,请他务必再认真探查此事。”
  林泽微微点头,转而问道:“扶苏最近情况如何?”
  陈平略微思考了一下回道:“自三年前,扶苏不知在南湖行省受了什么刺激,回到长安就请求陛下将他派往北地,这两年,他的表现却比之以前,好了太多了。”
  “之前我们的人传来消息,扶苏在上个月,已经进阶六品了。扶苏更是趁此机会,彻底的收服了蒙恬,如今征北都督府恐怕已经姓扶苏了。”
  林泽眉头微微一皱,这是他始料未及的,谁都没想到,一直热衷于“替天行道”的扶苏,居然会一朝醒悟,发愤图强起来。
  说起来,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自己苦心孤诣,才拉扯了八万大军。人家扶苏依照着自己的身份,动动嘴皮子,就获得了北地五十万大军的效忠。
  要知道北地的那些军队,可不是地方护卫军,而是真正从尸山血海里厮杀出来的精锐边军。
  想到此处,林泽不得不吐槽两个人。
  一是蒙恬,虽说按照大秦律,全国的军队只归秦皇一人管辖,可蒙骜经营了一生北地,这北地军,多少也算蒙恬他爹给他留下的一点家业,他倒好,崽卖爷田不心疼,直接将其拱手让人了。
  二是秦皇,扶苏都插手边军了,还是五十万,你老人家也不管管。
  然而吐槽归吐槽,林泽对扶苏的警惕心,已经提到的极点,对着陈平说道:“如今扶苏新入主北地军,并且名不正言不顺,定然会有不同的声音存在,哪怕蒙恬都不一定能压的住,你安排几个死士,不惜一切代价,试着挑起扶苏与蒙恬之间的间隙,务必不能让扶苏太过顺利掌控北地大军。”
  陈平微微点头称是。
  林泽微微叹息道:“说到底,胡亥公子的根基,还是太浅了,真要能获得五大边军之一的支持,我也不必这么累了。”
  陈平跟着叹息了两句,自从他跟随林泽以来,林泽一系列的布局和谋划,他是一直都有参与的,只有他才知道,林泽究竟付出了多少心血,才一点点将优势向胡亥这边扳回,然而依旧差了一点。
  叹息过后,林泽恢复平静说道:“继续以胡亥公子的名义,联系中书令赵高,逢年过节,礼物更是不能少了,多余的话不必说,以赵高的老谋深算,他自然会看的清楚。”
  “另外,以我的名义,写封信给李由,告诉他,我愿意与李家和解,希望能与李家做朋友。”
  在扶苏强势的情况下,林泽只能尽可能的去拉拢赵高和李斯,大秦帝国除了秦皇外,剩下的两位宗师。
  只是林泽到现在还没想明白,秦皇为何没对他们两个下手,或许,秦皇是真的身体出了问题。
  赵高不必说,在很久之前,林泽就建议胡亥拜在赵高门下,执弟子之礼待之,一直保持良好的关系到现在,从日常书信问候,到逢年过节,礼物不断,态度这是没得说。
  赵高也会时不时给点回报,比如有时候会主动安排小太监,与胡亥通气。
  李斯那边有些难办,林泽当初找个借口,废掉了李刚不说,还让人私底下结果他的性命,这种事看上去做的天衣无缝,可李斯还是怀疑上了林泽。
  李刚再怎么说,也是李斯族人,林泽这番举动,可谓是将李斯得罪死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1/8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