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大秦(校对)第2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8/861

  张意一脸茫然地摇了摇头,随即又点了点头:“大人所说,先人也曾研究过原因,大抵不外乎,弟子天赋不佳,以及武道资源欠缺,才会导致如此。”
  林泽不可置否地问道:“那天师就不曾想过如何让天师道更强,将先祖基业发扬光大吗?比如一代强过一代,毕竟先祖张道陵当年的天师道,可算是威震天下,赫赫有名,这么多年过去了,天师道依旧困守于蜀地,天师就甘心吗?”
  张意听了有些微微愕然,转而又有些丧气道:“可那又如何?先祖留下祖训,后人当以传承道统为先,其他的,倒没怎么要求过。”
  林泽有点不死心地问道:“那天师就真的没有半点光大道统的想法?”
  张意摇了摇头,老实说道:“没有,天师道历代天师,都只擅长守成,不太擅长进取。再说了,历代天师只有百年时间在尘世悟道,过了百年,就必须回道陵山潜修,何必把有限的悟道时间,浪费在毫无意义的扩张上呢?”
  “天师道上有道宫护佑,下有十万弟子,与蜀地百姓支持,中有一心为天师道的长老和精英弟子,自保有余,何必徒添烦恼呢?”
  林泽……我去,真的一点野心都没有?我能说不愧是道家宗派吗?
  可是,你天师道一点野心都没有,那还怎么安心替我卖力气啊?
  林泽眼珠子转了转,开口说道:“天师你就不没想过突破宗师境吗?又或者不想天师道弟子在武道上走的更远吗?”
  张意很实诚地说道:“想到是想,可想也没用啊,毕竟先祖去世后,每百年就有一任天师,其中天赋异禀的也不是没有,可宗师却一个都没出过。”
  “民间都有传言,说先祖为了保证家族的延续,以后人无限的天赋为代价,化为了有限的成就,故每任天师都是武道六品,但也仅仅是武道六品。所以大人说的宗师,小道真的没指望。”
  林泽……
  “那天师道的弟子呢?难道都不想武道之路走的更远点?”林泽轻咳一声问道。
  张意想了想:“那肯定想啊,谁不想自己武道之路走的更远一点呢?”
  林泽松了口气道:“那天师记得告诉门下,在征讨蛮族之战中,表现优异者,顶尖功法,珍稀资源,都有可能赐下,让他们认真对待。”
  “当然,若有懈怠者,按大秦律,当斩。”林泽又补了一句道。
  果然听了奖赏,张意脸上无动于衷,说到惩罚,立刻变了颜色。
  倒让林泽一阵无语,真是犯贱,好好的不知道珍惜,非得用坏的吓住。
  林泽整了整心情,说道:“既然事情已定,天师就可以回去发动弟子了,无论如何,一个月内,本官要看到足够的人,出现在蜀都待命。”
  “当然,天师也可以拖延,只是别忘了做好搬家的准备。”
  张意一阵无语。
  林泽不再去管他,反正在他看来,天师道已是砧板上的肉,就看自己怎么吃了,用心配合自己练兵也就罢了,自己也懒得算计他。
  若是不配合,既然蛮族可以作为练兵的对象,那么天师道的十万之众,也差不多。林泽并不介意,天狼军将士的刀上,多沾点血。
  林泽看了张意一眼,轻声说道:“玄明长老难得出来一趟,我倒是有些私话想与长老说,不知长老可有空闲?”
  玄明默然不语地看着张意。
  张意一愣,望了望林泽,又看了看玄明,纵然他再傻,也明白该怎么做了,主动开口道:“大人若无其他事的话,小道想去蜀都城内逛逛,许久未来,想看看有什么变化没有。”
  林泽微微一笑道:“天师自便。”
  张意也不拖泥带水,直接站起身拱手一礼道:“那小道就先行告退了。”说完在林泽含笑示意下,大步离去。
  张意一走,玄明立刻说道:“不知先贤要与贫道说些什么?”
  林泽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对着周边服侍的下人挥挥手说道:“尔等下去吧,未得本官召唤,不得进来,再留两个人,替本官守住外面的门口,任何人都不准放进来。”
  那群下人闻言,齐齐停手,对了林泽行了一礼道:“小的遵命。”说完急匆匆离去。
  玄明微微挑眉道:“事情这般严重吗?”
  林泽长叹一声道:“玄明长老,你不该轻易出道宫的。”
  玄明摸了摸后脑勺,不解道:“先贤为何突然这么说?”
  林泽脸上露出神秘的光芒,沉声道:“玄明长老,你信命吗?”
  “呃”,玄明只觉额头上的冷汗都快掉下来了,忍不住说道:“先贤,咱也交情不浅了,有什么话,您还是明说的好,您这样一惊一乍的,贫道有点受不了。”
  只见林泽长叹一声道:“随着修为的恢复,我脑海突然多出来不少前世的秘法,其中有一门,便是看相,方才一见到玄明长老,就觉得有些不对劲,后来仔细一琢磨,可不得了啊。”
  玄明立即慌神了:“先贤,您到底看到了什么,赶紧说啊,您这样说一半留一半的,贫道真的心慌。若真有什么不对,就凭您跟道宫,跟贫道之间的渊源,您也不能袖手不管呐。”
  林泽点了点头说道:“那我就明说了,从你的面向来看,一旦你离开道宫,在外面久留的话,恐有血光之灾。故我才说,你不该下山的。”
  “此事也不难化解,只要你现在立刻赶回道宫,无论如何,都不要下山,自然可保自己无忧。”
  玄明脸上浮现复杂之色:“先贤,贫道不会就这样被困在道宫,终身不得下山吧?”
  林泽摇了摇头道:“那倒不至于,等危险期过了,自然能下山。”
  玄明连忙追问道:“那到底需要多久?”
  林泽踌躇了一下,说道:“时间上,是没有定数的,不过我大致推断出,除非天下出现了大的变故,你方有出山的机会。所以你只需多让道宫在外行走的弟子们,多留意这天下的大事即可。”
  玄明默然。
  林泽见玄明一脸犹豫不决,轻声说道:“当然,玄明长老若是不信我,那尽管自便,毕竟我不过是个五品的武者罢了,宗师的事,还不是我能随意置喙的。”
  玄明连忙说道:“先贤言重了,先贤的为人,贫道再清楚不过了,所以先贤的话,贫道是坚信不疑的,那贫道就此告退,立刻回昆仑山。”
  林泽点头道:“虽然我也很想留你,但我真的不想害你,玄明长老,来日再见。你走吧,越快越好。”
  玄明重重地点了点头,纵身一跃,直上天空,消失不见。
  林泽望着玄明的背影,长长的松了口气,喃喃道:“毕竟后面还能用的着,可不能随意就让秦皇把你收拾了,那样对我来说,就损失大了。毕竟一个宗师强者,我哪有那么好的运气,再遇到一个这么贴心的?”
  没错,林泽说的什么面相都是假的,唯有秦皇狩猎天下宗师的事是真的,林泽当然不会跟玄明明言,所以就临时编了个谎言,将他骗走了事。
  其实林泽话也没说错,玄明下山行走,若是让秦皇得知了有宗师落单的话,玄明还跑的了吗?
  那可不是血光之灾吗?
  ……
第383章
好自为之
  “父皇亲启:
  自儿臣入蜀以来,先上剑阁,晓以大义,将剑阁归为己用,再有樊、郑、谭世家作乱,儿臣亲率军讨之,诛灭不臣。
  于征讨中,儿臣发觉蜀地之军,士兵羸弱,军备松弛,难堪大用,故令天狼军就地征兵,淘汰军中老弱残废,一个月后,方见初效。
  蜀地与长安两地,虽只相距不过数百里,但山路崎岖,车队难行,军中器械难以从长安运转蜀地,且耗费巨大,故儿臣斗胆邀器宗宗主,以薄利诱之,建工坊三座,打造器械自用。
  儿臣听闻历年以来,蜀地多有假意归顺的蛮族作乱,欺我大秦子民,以致蜀地百姓人人自危,儿臣身为蜀地总督,护佑一方子民,责无旁贷,故儿臣打算整顿军备,拨乱反正,还蜀地太平无忧,还望父皇恩准。
  儿臣离宫多日,久不见父皇,心中甚是想念,奈何儿臣身为蜀地总督,未敢擅离职守,回长安看望父皇,心中甚是遗憾,也望父皇莫要怪罪。
  儿臣祝父皇千秋万载,威临天下。
  胡亥拜上。”
  胡亥写完将笔丢下,嘟囔道:“林泽,你让我写这些东西干嘛?之前都写过那么多,也没见父皇回复啊,说不定父皇太忙了,根本就不会看的。”
  林泽摇了摇头道:“陛下可以不看,但公子你不得不写,而且在陛下回复之前,征讨蛮族一事,都得押后。”
  胡亥脸上浮现不满道:“为啥啊,灭掉那些世家的时候,也没听你说要等父皇回复啊,本公子身为蜀地总督,难道还不能决定了?再说了,本公子早就等着去教训那群不听话的蛮族了。”
  林泽只是微微一笑,然后笑容收敛,一脸认真地说道:“请公子务必记住一点,无论公子想做什么,不管多离谱,多幼稚,或者多么可笑,只要公子在做之前跟陛下说过一声,得到了陛下的默许,无论结果如何,公子都不必担心。
  须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陛下乃大秦帝国唯一的至尊,有陛下为公子背书,天下便无人敢为难公子。
  就如征讨蛮族一事,陛下若是默许了,别说征讨不利,就算蜀地就此大乱,陷入不可收拾的境地,公子拍拍屁股,也就走了,我保公子无恙。”
  没错,以秦皇的性格,不一定会在意子嗣们会不会犯错,但绝对会在意有人擅作主张。
  胡亥听了,不由翻了翻白眼,没好气地说道:“说到底,你就是怕出现意外。”
  林泽只是笑而不语,自己会担心区区蛮族吗?有韩信领军,有大秦无敌天下的强弩等装备,有锦衣卫情报司打探军情,要是这样都输了,还争什么大位?林泽不如回家睡觉去。
  林泽要的只是秦皇的心意。
  就如后世经常灌输的一个鸡汤,老虎追赶的时候,你无需一定要跑的多快,你只需跑赢其他人就够了。
  所以胡亥不一定非得表现多优秀,只要比扶苏强就行了。
  杀伐果断,机智多谋,还知道孝顺父母,只要胡亥给秦皇留下了这些好印象,林泽基本能笃定胡亥必然能争过扶苏。
  故林泽对着胡亥幽幽地说了一句:“公子日后能不能登上帝位,最关键的还得看陛下的心意。所以公子做任何事,还是跟陛下说一声的好。”
  胡亥满不在乎地说道:“行了,行了,信本公子已按照你的意思写好了,你派人送过去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8/8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