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大秦(校对)第2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0/861

  若胡亥选择主政一方,一省总督之位,怕是跑不掉,毕竟他的身份和原有的官位摆在那里。
  如此一来,就得好好分析一下,留在长安担任廷尉与出去担任一省总督之间,哪个会更好一些。
  林泽遂开口问道:“不知公子是想留在长安,还是想出去闯荡一番?”随即将自己的推测说了一遍。
  胡亥听了不免有些纠结,按他的性子,是非常想出去玩玩的,可又舍不得留在长安的某些人,最后咬了咬牙道:“林泽,你觉得我是应该留在长安,还是应该出去的比较好?”
  林泽思忖了片刻回道:“若公子未曾冠礼,我建议公子留在长安,如今公子将要冠礼成年,还是离开长安的比较好。”
  胡亥连忙问道:“这是为何?”
  林泽踌躇了一下,方缓缓说道:“未成年的孩子,对家主的地位是没有任何威胁的,成年了的,就不一样了。”随后闭口不言。
  宛如历史上,秦皇为何屡次将深有名望的扶苏赶出咸阳,却愿意将胡亥留在身边?除了胡亥相对比较乖巧外,胡亥年纪小,对皇位没有威胁,才是最主要的原因。
  若是在之前,林泽也不担心威震天下,举世无敌的秦皇会有什么想法,可眼看着一位位宗师消失在世间,林泽不得不做最坏的打算,若是秦皇真的性情大变,对胡亥出手呢?到时候哭都来不及,再说了,出去主政一方,未必就是坏事。
  胡亥摇了摇头表示自己没听懂。
  林泽也不再纠结那点,换个方向说道:“公子可还志在大位?”
  胡亥没好气道:“难不成还拱手让给扶苏不成,如今我们早就将他得罪死了,你不是一直都提醒本公子,一旦失败,下场会极其悲惨吗?那你还问我干什么?”
  林泽苦笑一声,这是怪自己洗脑洗的太彻底吗?
  整理了一下思路,林泽说道:“那我就替公子分析一下利弊。”
  “公子留在长安,担任廷尉,身份尊贵无比,短期之内,几乎可以压制扶苏喘不过气来,在局势未明朗之前,公子都不惧扶苏。”
  “只是再怎么压制,公子也没办法在陛下尚在的情况下,干掉扶苏,永绝后患。”
  “若公子主政一方,看似远离了帝国中心长安,远离了陛下,却有更好的机会去发展实力。”
  说到此处,林泽幽幽地补了一句:“若大位空悬,纵然陛下属意扶苏,公子若实力足够,还怕坐不上那张位子吗?”
  好吧,林泽承认自己后面都是瞎扯的,不管怎么说,胡亥留在秦皇身边,直接继位的机会会大很多。
  只是他宁愿稳妥一点,也不想去冒这个险。
  林泽自认为有一句话说的没错,真要实力足够,秦皇归天,纵然扶苏坐上龙椅,自己也能把他拉下来,将胡亥扶上去。
  胡亥目光灼灼,看着林泽说道:“林泽,你真的觉得主政一方会比留在长安更有希望继承大位?”
  林泽肯定地点了点头:“确定。”
  胡亥果断应道:“好,那就选择主政一方。”
  刹那间,林泽看到了胡亥眼眸中的火热,纵然他说的再淡然,也掩饰不了他内心深处的野望。
  林泽无比确认这是成年人的野望,暗自叹道:昔日少年,终究长大一些了。
第341章
唯有蜀地
  胡亥想了想问道:“可大秦行省三十六之多,本公子当主政何处?”
  林泽淡然回道:“纵观天下,没有比蜀中更适合公子了。”
  胡亥反问道:“这是为何?据本公子所知,天下最繁华的当属齐地数省,资源最丰富的当属楚地数省,武者最凶悍的当属赵地数省,林泽你为何偏偏选择蜀地?”
  林泽微微笑道:“看来公子平常也没少做功课,对天下各地了如指掌啊。”
  胡亥脸色微微一红,转而志得意满地说道:“怎么样,本公子不错吧,昔日父皇说了解自己,当从了解自己敌人开始,随后给了本公子一大堆记载六国的书籍,本公子只花了一个月就背熟了,父皇还夸过本公子来着呢。”
  林泽闻言不禁动容,暗赞一句:到底不愧为千古一帝,连教育儿子都这么独特。
  林泽难得拍一次胡亥的马屁道:“公子威武。”
  胡亥略微有些不好意思道:“还行啦,林泽,你要是再认真一点,努力一点,本公子相信,你也会有这种成就的。”
  林泽轻咳了一声,将话题拉向正轨后说道:“相比公子所说的齐地、楚地和赵地,蜀中才更适合公子。”
  “先说齐地,相比长安而言,齐地实在太过偏远了一些,一旦长安有变,公子根本没办法及时赶到,甚至连消息都来不及传递,就被大局已定了。再者,繁华之地,不太适合皇图霸业。”
  “再说楚地,公子莫非忘了扶苏母亲可是昔日的楚国王室,据我所知,楚地的那些武道世家,几乎全都投靠了扶苏,公子若去了楚地,怕是会举步维艰,那些世家受扶苏之命定然会暗中使绊子,到时别说发展实力,光与人争斗都足够劳神了。”
  “至于赵地,先不说武安君当年一举坑杀赵地四十万武者,赵地半数缟素。当年我大秦攻克邯郸后,陛下亲赴邯郸,原赵国权贵豪族被灭门有三百多家,至今赵地遗民对我大秦心怀怨恨,这样的武者,公子敢用吗?”
  “况且燕赵之地,武者凶悍,但多为私斗,不利于军阵,或可为死士,难以成强军,故不可取也。”
  胡亥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忍不住问了一句:“蜀中就真的那么好?”
  林泽喝了口水润了润喉道:“蜀中有几大好处。”
  “第一,蜀中离长安近,纵然山路难行,以天狼军将士的速度,三日可达长安,若长安有变,公子可快速应对,避免错失良机。”
  “第二,大秦经营蜀中已有数百年,民心依附,公子身为大秦皇室,名正言顺就能获得大批人的支持,可快速掌控蜀中,并借机发展实力。”
  “第三,蜀中外围多山,天材地宝虽不如楚地丰富,却也不差。腹中沃野千里,物产更是极其丰富,正好用来养兵练兵。”
  “放眼天下,没有比之更适合公子发展实力的地方了。”
  其实林泽还有句话没说出口,万一秦皇真的传诏扶苏继位,胡亥大军在手,或可依托蜀中天险自保,以待天下之变。
  胡亥深以为然,满口应道:“本公子回头就跟父皇去说,要做那蜀中总督。”
  林泽微微一笑道:“公子莫急,你离冠礼还有段时日,等陛下再次问起,你再说不迟。”
  胡亥眼珠子转了转回道:“也对,到时候再向父皇哭诉几句,捞点好处,林泽,你教本公子的嘛,本公子可都记得呢。”
  林泽……我有教过吗?我怎么不记得?
  ……
  太尉府,御医为尉缭把完脉后,冲着尉缭微微一笑:“太尉大人并无大碍,只是最近有些劳神罢了,下官给您开个安神的方子,您按时服药,外安心静养几日便可。”
  尉缭中气十足地哈哈一笑:“劳烦陈御医了,老夫不过是一点小毛病,陛下就将陈御医派出来了,陛下大恩大德,老夫没齿难忘啊。”
  陈御医报以微笑道:“太尉大人乃国之栋梁,陛下关爱有加,也是应该的,大人既然无碍,那下官就先行告退了。”
  尉缭连忙说道:“老夫行动不便,就由犬子送陈御医一程,以示敬意,尉武,你替为父送陈御医一程。”
  一个英武的中年男子回道:“孩儿遵命,陈御医请。”
  陈御医微微躬身一礼道:“下官告辞。”
  尉武一直将陈御医送到门口,再塞了颗六品地宝,以作酬劳,陈御医推辞不过,收下便坐马车走了。
  随后,尉武跑到尉缭面前诧异地说道:“陛下也不知道从哪得知父亲身体不适的消息,半年来都派了不下十次御医上门为您诊断了,可次次都没有大碍,这会外面都在传言父亲您身体不适了。
  不如您跟陛下说说,不必再安排御医上门了,来来回回,弄的孩儿都有些心绪不宁的,仿佛父亲真的病重了一般。”
  尉缭长叹一声说道:“痴儿,你到现在都没看出陛下的真实意图吗?”
  尉武满头雾水道:“还有什么真实意图,不就是有些听风就是雨,或者依此表露出父亲圣眷正浓?”
  尉缭摇了摇头,冷笑一声道:“你以为是为父圣眷正浓,才得以御医三天两头往家里跑?”
  尉武摸了摸头,反问一句:“难道不是吗?”
  尉缭满脸失望道:“算了吧,你就当为父圣眷正浓吧,下去吧,为父有些累了,要休息了。”
  尉武虽满心疑惑,但他深知父亲若是不想让自己知道,自己再怎么问,也不会有结果的,随即朝着尉缭行礼拜道:“孩儿告退。”
  待尉武走后,尉缭摇了摇头,喃喃自语道:“痴儿,你怎么就没想过,连外面都在传言为父病重,那么有一天,为父突然病逝,也在情理之中了。陛下倒是下的一手好棋,轻轻松松就将太尉之死的影响力降到最低。”
  “只是,为父不能说啊,或许,你们这样浑浑噩噩的,反而能更好的活下去吧。”
  说到此处,尉缭忍不住多叹了口气。
第342章
太尉“病逝”
  太医院,陈御医从太尉府回来后,照例撰写诊断记录。
  这是太医院的硬性规定,每位御医给人诊断完后,必须将自己看到的情况如实记载下来,以便遇到疑难杂症,自己无法解决,同僚们能更好接手。
  每天都会有值日医官检查有就诊记录的御医是否有撰写看病记录。
  对太医院来说,这可是大事,毕竟能让御医出手看病的,几乎都是太医院惹不起的贵人,无论如何,都得尽量减少失误。
  陈御医将自己今日去太尉府上门为尉缭看病的情况简单记在纸上,如同前面十几次一样,无大碍,休养几日即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0/8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