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大秦(校对)第1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4/861

  赵高对着大殿长鞠一躬,随后缓缓退去,只是心中多了一个不敢深想疑惑:商君,真的会反吗?或者他真的敢反吗?
  ……
  商丘卫家,卫鞅心绪不宁,几番动笔,又感觉无从下手,叹了口气,将笔丢在一旁,想着出去走走。
  刚出门,突然一股神圣威严的气息在后院冲天而起,卫鞅脸色一变,浑身宗师之力闪动,几乎瞬间就赶到了现场。
  后院中,一个少女手上拿着一支发簪,呆呆的看着,有些不知所措。
  紧接着一阵狂喜,没想到自己在市场淘到的一支发簪,竟然是传说中的异宝。
  等卫鞅出现在少女面前时,少女慌忙行礼道:“燕儿见过祖父大人。”
  卫鞅仔细感受了一下气息,发现正是来源于少女手上的发簪,而且还在一点点消散,不由对少女说道:“燕儿,你手上这支发簪是从哪里来的?”
  卫燕儿摇了摇手中的发簪,调皮地说道:“祖父说的是这个吗?这是燕儿前天在市集买的啊,只花了燕儿三金,没想到竟是异宝,将祖父大人都惊动了。看来燕儿赚大了。”
  卫燕儿说完将发簪递给卫鞅说道:“只是燕儿实在不知道这异宝有何奇妙之处,还请祖父大人帮忙看看。”
  卫鞅接过发簪,输入宗师之力,随后里面又爆发了一丝神圣威严的气息。
  随后在两人面前,原本发亮的发簪仿佛突然失去了光芒,一点点黯淡了下去,最后化作了灰烬。
  卫燕儿看着十分着急,试图将发簪拿回,却最终只捞到了一缕烟尘,不由嘴一瘪,一副快哭了样子叫道:“祖父大人,你……”
  卫鞅淡淡地说道:“有什么好伤心的,这根本不是什么异宝,只是一个伪造品,不过是用来骗人的东西罢了。”
  卫燕儿疑惑说道:“祖父大人,可它看的真的像是异宝啊。”
  卫鞅微笑道:“假的就是假的,真的异宝哪有这么容易坏的,好了,别一脸委屈了,回头你去我库房里挑一件宝贝吧。”
  卫燕儿大喜:“谢谢祖父大人。”
  卫鞅笑了笑离去,只是不知为何,心绪越发的不宁起来。
  卫鞅在南湖边散步,慢悠悠的转了一个时辰,都没能缓解过来。
  突然在他感知中,一股熟悉的气息出现,抬头看去,只见赵高浮在卫府门前空中,声音远远散发四处:“赵高求见商君,请商君上来一叙。”
  卫鞅虽有疑惑,但还是腾空而起,来到赵高面前,笑着说道:“中书令,这么快又见面了。不知找老夫何事啊?”
  赵高微微叹息:“商君将豫州鼎交出来吧,陛下震怒,恐对商君不利啊。”
  卫鞅将笑容敛去,淡淡地说道:“中书令何出此言?你不也看到了,那不过是个假的,再说,假的你不也带走了吗?”
  赵高正色道:“可真的还在卫府不是吗?”
  卫鞅反问道:“哪来的真的?中书令又是从何得知,豫州鼎在卫府?”
  “商君这是在装傻吗?难道刚刚那股气息,商君没感受到吗?如我预料没错的话,就是在商丘卫府吧”
  卫鞅晒然一笑:“那不过是我孙女在市集上买的一个发簪,被错认为是异宝,不知是谁做的,能发出那样的气息出来。”
  “那发簪呢?可否让在下一观?”
  卫鞅闻言一滞,如实说道:“爆发奇特的气息后,就化作了灰烬,我还真拿不出来。”
  赵高……
  良久之后,赵高深深地叹息了一声说道:“商君,陛下的为人你是知道的,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左右不过一个鼎,还只是九鼎之一,何必要为此恶了陛下呢?”
  卫鞅脸色不变地说道:“老夫要那九鼎又有何用?如有,献给陛下又何妨,可没有,老夫也变不出来啊。”
  赵高彻底忍不住了:“商君,你可知道,陛下让我带何话给你吗?”
  “哦”卫鞅诧异道:“陛下有口谕传下吗?中书令为何不早说?”随后笑了笑:“现在说也行。”
  只听赵高一字一顿地说道:“陛下让我问你:卿欲反乎?”
  卫鞅如遇雷击,他终于知道自己的不安处来自哪里了,原来是上天给他的警示吗?
  赵高看他默然不语劝道:“商君,难道你真的想拿九鼎作为社稷神器,立国称王吗?为何不愿意放手。”
  卫鞅冷冷说道:“老夫说过没有就是没有,陛下圣明,自有决断。”
  赵高神色复杂看了卫鞅一眼:“既然如此,您多加注意吧,言尽于此,告辞。”
  说完掉头就走,直奔长安而去。
  ……
  养心殿,赵高将自己在商丘的经历,完完整整地汇报给了秦皇。
  秦皇脸上没有半点表情,淡淡地说道:“看来他是一意孤行,铁了心要造反了。”
  赵高神色复杂,欲言又止,最后只是心中叹息一声,终究没敢再劝。
  “来人,传朕旨意,卫鞅谋反,命武安君公孙起带兵讨之,务必将卫鞅生擒,押回长安受审。”
  “朕要让天下人,都看到,忤逆朕的,都没有好下场。”
第214章
微臣有恙
  武安君府,传旨太监带着圣旨来到大门口,对着门子高呼道:“陛下有旨,请武安君接旨。”
  门子慌忙入府通报,随后武安君府正大门被打开,众仆人一阵忙活,有人将传旨太监迎入府内大堂,有人大堂中摆好香案,用以宣旨。
  一身白袍的公孙起站在大堂正中间,对着圣旨微微行礼后。传旨太监打开圣旨念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有秦臣卫鞅,私藏社稷神器,意图谋反,实为罪大恶极。武安君公孙起,勇武出众,用兵如神。故朕特令你带兵讨之,将卫鞅缉拿回长安,接受审判,钦此。”
  武安君公孙起听后,满脸震惊的看着小太监,也顾不得是否合乎于礼节,一把夺过圣旨,打开一看。
  只见上面句句都如小太监所念丝毫不差,甚至落款处,印章的痕迹也格外鲜明时,真当是心情复杂,思绪万千,感到特别的失落。
  连圣旨从手中滑落都不知觉。
  那小太监看到圣旨被丢在地上,不由急了,神色尴尬地说道:“武安君,您……”
  公孙起才缓过神来,直接瞪了小太监一眼,将他要说的话吓了回去,才冷冷说道:“究竟是谁蒙蔽了陛下,才让陛下下此旨意?李斯还是赵高?或者是徐福那老神棍?”
  小太监脸涨的通红,不敢回话。
  公孙起自知小太监给不了自己答案,对着自家仆人说道:“来人,招待一下这位公公,本君去见陛下。”
  说完整个人消失在武安君府。
  ……
  养心殿,公孙起对着秦皇躬身行礼到:“臣拜见陛下。”
  秦皇将手中奏折放下:“武安君可是为讨伐逆贼卫鞅而来?”
  公孙起立即回道:“陛下圣明,以微臣所知,商君一向公心为国,曾为大秦立下了不世之功,却是不知为何成了逆贼?”
  “微臣以为或有奸佞陷害商君,请陛下圣断,彻查此事,求得真相,还商君一个清白。”
  秦皇冷哼了一声说道:“没有人要陷害他,朕给你的旨意里不是说了吗?卫鞅私藏社稷神器,意图谋反。这就是你要的真相。”
  公孙起犹自不肯相信,说道:“可商君为何要谋反?他本来就生性淡泊,连相位都不曾争过,更不用说窥视社稷神器了。”
  秦皇寒声说道:“依你之意,是朕在说谎?”
  公孙起连忙行礼道:“微臣不敢,只是此事疑点重重,陛下需当心提防小人,不要被人迷惑。”
  秦皇怒道:“公孙起,你放肆。你是在说朕是昏君,宠信小人?”
  公孙起……
  眼见公孙起还欲开口,秦皇打断道:“你不必再替他说话了,听朕旨意,将人带回来,让他跟朕当面解释吧。”
  公孙起可不傻,回道:“陛下何必多此一举,若要商君来解释,陛下一纸圣旨,便可传召而来,何必耗费军力,让臣生擒他?”
  秦皇闻言,直起身子,一步一步走向公孙起,“咚咚咚”的脚步声,回响在大殿,又重重击在公孙起心头上。
  公孙起咬紧牙关,生生受了,不发一言,可秦皇的威压哪里就这么简单,只见公孙起嘴角腥甜,抑制不住的流出一丝血丝。
  秦皇走在公孙起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说道:“听清楚了,朕不是在与你商量,哪容得你讨价还价?你只需接旨,听命行事即可。”
  “需要多少兵马和器械,你列个单出来,朕会让太尉府全力配合你,你只需记住一点,替朕将商君生擒带回来。”
  说完后气势节节攀升,公孙起被逼的节节后退,一直退到殿门口。
  公孙起只得长叹一声,无奈退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4/8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