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大秦(校对)第1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0/861

  “嗯”秦皇淡淡地应了一声,随即唤来赵高,对着他说道:“传朕旨意,这咸阳宫,朕住腻了,让丞相征召天下百万武者,于长安城外另建新宫,收集美女珠宝充斥其中,以供朕居住。”
  “待武者到齐后,建造宫殿一事由国师主持,其他各府全力配合,不惜代价,务必一年内建成,一年后,朕便要住进去。”
  赵高惊愕,秦皇本不是奢侈铺张之人,却是不知为何突然下此命令,然而跟随秦皇多年的他并没有丝毫迟疑,领命应诺而去。
  赵高跨出殿门的那刻,秦皇的声音接着响起:“那新宫,就叫阿房宫吧。”
  赵高闻言,转身对秦皇微微行礼,表示已知。
  “如此一来,要快一些了吧。”秦皇看着徐福淡淡地说道。
  徐福沉吟了几息,回道:“依老臣看,这天下的宗派世家,还是太多了点。”
  秦皇满意地笑了笑:“朕自会再与赵高说,另外再予你一道特旨,可便宜行事,先去准备吧。”
  徐福躬身行礼退下。
  随后秦皇轻拍一下手掌,一个黑衣人从空中浮现,仿佛从异时空出来一般,出现在秦皇面前。
  秦皇随手从一叠帛书里抽出一张,递给黑衣人说道:“大司命,去查一下,这上面记载的数字可是真实无误。”
  以秦皇的性格,怎么可能别人说什么他就信什么。
  被称为大司命的黑衣人双手接过这张锦书,朝秦皇行了一礼,突尤又消失不见,仿佛从未出现过一般。
  随后秦皇将其他帛书全都丢入火盆,任由这堆足以让世人疯狂的帛书化为灰烬。
  等到所有人离去后,秦皇喃喃自语道:“韩非,按照你的推算,时间越来越接近了呢,给朕留下的时间实在是太少了,如果真的如你所说,这天地即将大变,哪还会给朕时间去安心突破。”
  “可你说了,不到长生之境,在大变之中,终究只是蝼蚁,宗师又如何,不过是大点的蝼蚁罢了,只可惜你不能一直陪着朕。”
  “若你还在,说不定会有更好的办法呢。可你偏偏身为韩国王室,心怀异心,也正是因为你实在是太优秀了,朕不得不杀你啊。”
  说到此处,秦皇不由闪现出一个想法:若有现成的宗师,朕还需要去培养吗?
  这想法一出现,便立刻在秦皇心里扎了根,逐渐长成一棵大树。
  此时走出宫外的徐福,突然打了个寒颤,面带忧虑,或许自己海外找回来这些东西,真的是做错了。
  丞相吕春秋接到赵高传来的秦皇旨意后,当场就脸色就变了。
  大秦总共才多少武者?归属于大秦军队和地方官府的就占了将近一半,剩下的各地世家宗派又占了一大半。
  更何况前几年大秦又是南征,又是北伐,还修建陵墓,已经连续征召了几次武者了,按照大秦律,大秦子民服徭役也是有期限的,一般三年轮换一次,如今这新征战一百万武者从哪里来?
  只见吕春秋冷声说道:“陛下上百年都未建过新宫,却是不知哪个奸人,鼓动的陛下?”
  说完不怒自威地盯着赵高,差点就指着他鼻子说道:是不是你和徐福两个奸人?
  赵高心底恼怒,却不敢冲吕春秋这位大佬发火,反而笑着说道:“相爷多虑了,陛下的心思一向难以猜测,这也确实是陛下的旨意,相爷若有疑惑,尽可与陛下说。”
  暗含的意思就是你在我面前装什么神气啊,有本事你冲“老大”说去。
  吕春秋冷哼了一声,直接说道:“本相倒想去问问陛下,何处还有如此多的武者供我征召?”
  说完拿着圣旨,便朝咸阳宫走去。
  赵高一脸惊诧地看着吕春秋:你丫是真疯了,还敢去质问陛下?
  眼看着吕春秋是真的朝咸阳宫走去,赵高赶紧拦着他劝道:“相爷息怒,有话好好说。陛下交代了,民间武者不够,可从宗派世家中征召。”
  吕春秋停下脚步:“你以为往常各府会放过宗派世家不征召?或者你以为,本相还怕那些个缩头缩尾地世家和宗派?”
  赵高坚决挡在吕春秋面前:“可陛下的旨意大于一切,陛下既然想住新宫,就得住新宫。”
  吕春秋彻底怒了:“难道这大秦江山就是如此被折腾的吗?秦国数代君主,呕心沥血,大秦君臣将士奋勇同心,才打下来的江山,难道不该好好经营吗?”
  赵高脸色一变,也顾不得吕春秋百官之首的身份了,大声说道:“丞相慎言,陛下哪是你能置喙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丞相,莫要自误。”
  说着赵高寒声说道:“这天下乃是陛下的天下,而非陛下是天下的陛下。”
  吕春秋沉默不语,叹息了一声:“此事本相自找机会去说,中书令先回去吧。”
  随后吕春秋只身进入丞相府,关闭丞相府大门,一直走到密室,拿出算筹,仔细算了起来。
  半个时辰后,吕春秋吐出一口鲜血,脸色惨然地看着咸阳宫方向:“原来如此,说不得要成全你这次了。”
第169章
回长安
  赵高回到咸阳宫,将情况对着秦皇如实说了一遍,非是他故意告状,而是这天下只要是秦皇想要去关注的事情,就没有他不知道的。
  更何况今日这事,可不算是小事,赵高哪敢隐瞒不报。
  养心殿,秦皇听完赵高的汇报,脸上地表情没有丝毫变化,淡淡地回了句:“朕知道了,丞相会想明白的。”
  随后不再多言,赵高原本预料到的秦皇会震怒,大秦朝堂会因此震荡的结果并未出现。
  按理说,秦皇可不是个会妥协的主,如今这般作为,连赵高都摸不清头绪,然而他也不敢再多说,再说就显得用心不良了,只得将满心地疑惑放下。
  良久之后,秦皇才开口道:“扶苏和胡亥在外时间也不短了,传朕旨意,让他兄弟俩速速赶回长安。下个月,朕要带他们祭祀祖庙。”
  赵高瞳孔微缩,随后依言退了下去。
  ……
  北地,草原,扶苏坐在一辆战车上,拔出长剑朝远处的胡人部落一指,身后的两万黑色铁骑便如潮水一般涌去,将胡人部落团团围住。
  经历两年多北地的风吹日晒,扶苏原本白皙的脸庞,已略显黑色。
  远处的胡人部落突遇袭击,尖锐的号角声立刻响起,部落里的壮丁纷纷拿着兵器,试图杀死或赶走这群入侵的“魔鬼”。
  然而只有勇气的胡人并没有创造出来奇迹,在大秦铁骑冲杀下,如割麦子一般倒下,几乎变成了一场屠杀。
  扶苏只是冷冷地看着,这不是他第一次带兵出征了,知道自己的仁义该用在何处。
  等到秦军撕碎了所有的反抗,剩余的胡人跪地投降时,扶苏的战车才缓缓向前,对着骑军统领下令道:
  “胡人冒犯我大秦天威,其罪该死,但其子民无辜,去清点一下,所有拿过刀袭击过秦军的胡人都处死,妇孺给他们留点口粮,放他们生路吧。”
  骑军统领微微点头,吩咐下去,他对这种情况早有预料,他并不是扶苏的第一任手下统领,他的前任全都因为“滥杀”,被扶苏公子“退”回给了忠信侯蒙骜。
  是的,这两万大军都是蒙骜调拨给到扶苏,供他行军布阵练手用的,然而扶苏生性不喜军事,故又找蒙骜要了个统领,统领这两万铁骑。
  边军的统兵将军哪个不是杀伐果断,扶苏第一次跟着出征时,亲眼看着那统领下令,将整一个部落,男女老幼,屠杀个干干净净,当场就跟他闹翻了。
  随后在扶苏的要求下,接连换了五个统领,蒙骜最后都有些不耐烦了,直接指定蒙家的一个子弟,告诉他:扶苏公子若对你不满意,直接砍了。
  这才形成了如今的这个局面。
  秦皇派出的信使,一路上换马不换人,在五天时间内将旨意传到了扶苏手上。
  只见圣旨上写着:见旨即出发。
  扶苏接到圣旨后,立刻下令整备军队。
  那传旨的小太监脸色为难地说道:“扶苏公子,陛下的旨意是让您不要管那些军队,直接回长安,您这……”
  只见扶苏冲小太监温和一笑:“公公不必担心,扶苏定不会耽搁太多时间,请公公稍等片刻即可。”
  随后在小太监目瞪口呆下,一支五千人轻甲骑兵不到半刻钟便集合完毕,让他惊叹的不是这支骑兵的集合速度,而是这支骑兵全体都散发着浓烈的气血之力,偶尔几个流动的却是实实在在地真气。
  如此阵容,比起禁军,也不遑多让啊。扶苏公子昔日带五千新兵出长安,竟攒出如此实力。
  小太监本以为到此差不多,可等了几十息,扶苏都未动弹,不由疑惑地看着他。
  扶苏微微一笑:“公公稍等,尚还有些杂事。”
  小太监一脸困惑,然而扶苏说的没错,确实没让他多等,大概有四十多人来到扶苏面前,齐声叫道:“见过扶苏公子。”
  这些人身穿不同服装,有青衣,有锦衣,还有儒生袍。但在小太监的感知中,这些全都是中品境的武者,不由瞳孔微缩,心中不知在想些什么。
  扶苏一边与众人见礼,一边对着小太监说道:“劳烦公公久等了,这些英才全是本公子门下新收的门客,将随同本公子一起回长安,现在可以出发了,公公请。”
  小太监当然不敢当先,恭敬地对着扶苏做了个请的手势:“公子请当先行。”
  扶苏“哈哈”笑道,当仁不让的上马,一马当先,直奔长安方向,心中却留着一个念头:父皇,看到胡亥与我的差距了吗?
  南疆,小太监将圣旨宣读后,随后跟胡亥简要的说了秦皇的意思,并催促胡亥尽快上路。
  胡亥也是同样的疑惑:“那天狼军怎么办。”
  小太监一板一眼地说道:“陛下只是让公子不顾一切尽快回长安,至于天狼军,大军行军缓慢,就请公子安排一二,不必跟随一起了。”
  胡亥并未应答,只是看向林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0/8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