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大秦(校对)第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861

  刚说完黄伴伴就恍然一悟,一滴冷汗浮出额头,差点办了坏事。林泽却是没管他,继续往下说去。
  “首先,扶苏年长,公子年幼,扶苏背后几乎全是大秦的权贵在支持,而公子除了我们几个,支持者寥寥无几,哪怕借着陛下的喜爱,可一时与之争锋,反而却更加为扶苏等人仇视,甚至除公子外我们都有生命危险,大位之争,对方可不会留情。”
  “而长期以往,我们终究还是争不过对方,又何必浪费心思呢。再者,我们可以避而不争,扶苏可以吗?他背后那些人能答应吗?而我们不与他争,最后他只能跟陛下去争。”
  说到此处林泽的声音突然变成幽幽的声音:“跟陛下相争,就算他争赢了,得到储位,那又能如何,恶了陛下,就算有那么多人支持他,储位他就做的稳吗?”
  林泽所说的,跟历史上的大秦何其相像,历史上那位扶苏公子内有儒家、法家文官支持,外有蒙恬、王离武将支持,最终却落得个被赐死的下场,反倒是一直跟着秦始皇身边毫无作为的胡亥得了天下。
  虽然历史上一直都说是赵高伙同李斯假传秦始皇圣旨弄的,但未必就没有其他因素。
  黄伴伴一脸庆幸的看着林泽,心里狂喜:这下是真赚到宝了,难怪外面都传林泽早慧,观其言行,果然不虚啊,由他辅助公子,未来未必就没有希望,嗯,得好好拉拢他。
  倒是胡亥还是一脸茫然,完全不懂林泽说这些干嘛,不由问道:“说了半天,就是啥都不做吗?黄伴伴,之前你们不是告诉我,储位很重要吗?就这样任由扶苏哥哥去夺得储位。”
  林泽随即反驳:“当然不是什么都不做,公子你需要做到两点:第一,勤修武道,自身强了,比什么都重要,你若是突破到宗师,扶苏公子如何与你相争呢?第二,多去请安,讨陛下喜欢,陛下的心意可比与扶苏公子之间的输赢强多了。”
  黄伴伴也点头称是劝导胡亥:“公子,林公子所言,句句为真谛啊,你若想从中胜出,一定要照着他说的去做,假以时日,未必没有获得储位的机会。”胡亥虽然还是个孩子,也有些任性却还算比较听话,连忙点头称是。
  旁边的林泽倒是有些无语,还惦记储位干嘛,对方有十位宗师默认支持,你就算上去了,有秦皇保着你,你就能坐的稳当吗?说了那么多,还有些幻想,局限性还是太大了啊。
  旁边的胡亥却是突然想起来什么:“我知道了,黄伴伴,你不要相信他,章邯和李信刚刚跟我说,他跟扶苏近卫的两个人有兄弟关系,还收了人家的好处来劝我们放弃的。”
  林泽一脸白痴的看着,随即笑了笑:“能让他们给我资源,还放下对公子的戒备,这种好事任谁看到都欢喜的不得了,也就章邯、李信两个白痴才不懂,公子不会不懂吧,他们俩也就守守大门有点用了。”
  胡亥被他这么一说,讪讪地说道:“我才不是那两个白痴呢,连我都打不过。”
  倒是黄伴伴详细的问了几句更加满意了,这林泽果然是天才,一来就埋下了伏笔,等着对面上钩,看来公子的机会越来越大了。
  赶紧交待了胡亥几句,胡亥听后先是皱了皱眉,然后笑呵呵的跑出去,带着一群人去找秦皇去了。
  而林泽这边受到了更好的待遇,在黄伴伴的命令下,肉干、药汤源源不断的被送上来,林泽一边吃着一边炼化,身体素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提升着,不由越发的开心起来。
  另外一边,胡亥拜见问候了秦皇,十分乖巧的帮秦皇捏肩捶背,开口说道:“父皇安排的几个陪武的真的挺好玩,但父皇不要叫他们跟扶苏哥哥作对好不好,儿臣平常都没有玩伴,有他们在真的很开心,至于储位什么,儿臣也不想去争,有父皇疼爱就够了。”
  秦皇皱眉:“怎么会这样想,发生什么了吗?”
  胡亥:“没有了,儿臣跟林泽他们都玩的很开心,只是怕他们触怒扶苏哥哥和他的近卫们,章邯和李信据说都被他们吓哭了呢,父皇,儿臣请求您,别让他们去争什么好吗?”
  秦皇脸色一阵难看,知道胡亥说的是早上林泽他们被围一事,自己都给过他们暗示了,没想到还是有人不以为意,摸了摸胡亥的头安抚道:“胡亥你不用担心,他们就是陪你一起练武玩耍的,不会有生命危险的,你回头告诉他们,不用担心。”心里却重重的哼了一声。
第16章
林父出海
  在甘泉宫的日子,是林泽来到这个世界以来过的最逍遥快活的日子,虽然他满打满算到这个世界才两个月,已经过上了封建社会权贵的奢华生活,沉迷其中,堕落的无法自拔。
  每天都有宫女太监替他准备丰富多样的各种妖兽肉、市面上难得一见的奇异水果以及口感非常棒的药材滋补汤,什么?你说那些都是胡亥的,大家都是兄弟一场,吃吃喝喝的有必要分那么清吗?美中不足的就是两次回林府都被强行喂了饱饱的人间至品——狗粮。
  而胡亥也在林泽和黄伴伴的怂恿下天天去秦皇那里卖乖,呸,不对,是在林泽精心教导下,深刻领会到了父慈子孝的人间真谛,父子俩其乐融融享受天伦之乐。
  林泽在甘泉宫还有个主要任务就殴打小朋友,呸,不是,是认真教育胡亥、章邯和李信三个小朋友修习武道,培养三个人的武道实战能力,当然林泽也真的不是单纯的揍他们,在小进的指点下,指正了不少三人练错的武道架势。
  要知道练武其实风险还是很大的,很多没有名师指导的武者最后自己摸索,最终把自己练残废的都有,林泽想到这,还不忘夸一下自己“我真是个好人,学雷锋做好事不留名。”
  胡亥还好,总归有个六品的武道老师帮忙看着,章邯和李信可没有,人家武道老师也看不上他们这种普通的官宦子弟。人家叶师傅品级比他们家最大那个要高,武道修为也比他们家大人高,两人的长辈,都不被看着眼里更何况两个只是有点天赋的小孩。
  至于天赋良好在他们这种武道有成的武者眼中只是个笑话,每年大秦都有无数个天赋好的孩子出生,但最终每年能进阶中品的又有几个,然而自大秦一统天下以来,数十年,宗师却是连一个都没有过。
  胡亥老是隔三岔五的就挑衅林泽,却又打不过他,每次都被林泽胖揍一顿,对林泽是恨的牙痒痒却又无可奈何,只能转过头欺负比他差一截的章邯和李信,每次都打他们俩来出气,所以宫里经常能看到三个鼻青脸肿的小孩在哼哼哈嘿的练着武道。
  说来也是让林泽郁闷,这章邯、李信两个人都是一根筋,非但不怪殴打他们的胡亥,反而和胡亥统一战线,视林泽为“大魔王”,天天叫嚣的要打败他,甚至凭借大量资源的培养和自身努力修炼,十天就突破成了武道一品。
  两个傻子,在胡亥的怂恿下,认为之前打不过林泽,是因为林泽是武道一品,他们不是,品级的差距导致自己被欺负,突破之后两人合计了一下,觉得两个人偷袭林泽应该没有问题,立马就有些变得膨胀起来的,最后被林泽一挑二狠狠胖揍了一顿,直接打的他们两个怀疑人生,最后才老实起来。
  只是时不时两个人看着林泽,眼睛冒着凶光,林泽一看着他们,他们又老老实实的露出一脸无辜的样子,弄的林泽一阵头皮发麻,心火一起,将他们俩也纳入日常一揍的生活中,让他们充分感受并学会该如何低调做人。
  黄伴伴对此却是乐见其成,在他看来:胡亥未来是要争大位的,现在以胡亥为核心打造小班底,林泽在这个班底里属于智者,可以为团队出谋划策、指引方向;章邯和李信这种二愣子是团队的骨干成员,打手,武道天赋也好,对胡亥也是言听计从,忠心耿耿。
  最主要的是智者跟打手不合,胡亥作为主公才能平衡双方,把双方纳入为自己所用。就是这个智者现在的武力值偏高了一点,主公和打手都拿他没办法,让黄伴伴有些牙疼。
  后来想了想安慰自己:等到后期就不是什么问题了,据说这家伙天赋一般,修炼的功法也只是天阶中等,说不定到了二品,公子就能慢慢超过他了,三品后就能压制他呢。
  最让黄伴伴欣赏林泽的是每次林泽揍他们都是随随便便的毫不在意的样子,哪怕章邯、李信对他龇牙咧嘴的,林泽也是一脸微笑,云淡风轻。
  黄伴伴觉得这种才跟国师和丞相他们那样的智者很像,每次陛下对他们咆哮如雷的时候,他们都能淡然处之,换做自己,陛下语气严厉一点,自己腿都软了。
  林泽要是知道了黄伴伴的想法,肯定会笑出声来,他好歹也是个青年人思想,揍几个熊孩子还能有啥心里负担不成。
  胡亥自从得了黄伴伴的叮嘱,慢慢的减少了挑衅林泽的次数,就是有几次实在忍不住,被揍之后又暗暗在心里发狠:“等我超过你突破二品,再找你算账”。
  早上,林泽修炼完,在脑海里沟通了小进查看了自己的身体情况:综合素质:72.1(75.1),嗯,进步神速,最近在甘泉宫蹭吃喝的好处显而易见,同时连身高体重都增加了许多,慢慢的像个大孩子了。
  而今日,却是林父跟随国师徐福出海寻仙的日子的时候,林泽早就跟胡亥和黄伴伴打了招呼,告了个假,借了辆马车赶回林府为林父送行。
  林父早早的便起来了,穿上了他禁卫军统领的铠甲带上他专属的大枪,公孙月一边安排着仆人替他准备着其他的生活用品,一边拉着他好像说不完的话。等到林泽到达林府的时候,两人已经在门口磨蹭了半小时了。
  林父一看到林泽,先是暗地松了口气,立马板着脸就训了起来:“怎么这么晚才过来,不知道为父和你大母在这里等你吗?而且你大母还有着身孕,你这不孝子太不像话了。”
  林泽一脸懵逼,我怎么知道你们在门口等我,也没人跟我说啊,但嘴上还是回应:“泽错了,请父亲与大母原谅则个。”没办法啊,眼前的林父已经一脸不高兴,左手握拳欲举的样子都被林泽看在眼里,不服软那肯定是要挨揍的节奏啊,我才不跟胡亥那三个脑袋有坑的学呢。
  好在还有公孙月出来打圆场:“好了,林郎别生气了,泽儿还小,又不太懂,不用如此责怪他。”
  林父这才哼哼哈哈的来了句:“算你走运,还不谢过你大母,另外时候不早了,我也要准备出发了。”林泽慌忙对公孙月笑嘻嘻谢过,跟随公孙月上了马车。
  林父骑着马,带着包袱往集合地赶去,公孙月则带着林泽坐着马车跟在后面,一路上,公孙月都在痴痴的看着林父,林父也时不时回头看了看公孙月,本来林泽觉得还挺感伤的,后面就基本一脸无语了。
  到了集合地点后发现过来送行的士兵家属朋友和袍泽太多了,形成了一个小的人山人海,一般能到禁军任职,武道修为和家境都不会差到那里去,林父虽然作为本次随行的三位统领之一,却不急着进到临时搭建的军营内,自有各级小军官负责列队。
  大秦禁卫军号称20万,其实是分宫卫和城卫,其中宫卫12支、城卫8支,每一支编制一万人,分别驻守咸阳宫和长安城。
  每一支都独立成军,最高长官品阶为正三品中郎令,俗称是禁卫军大统领,直接对秦皇负责,归秦皇管辖。
  而随着中书令赵高愈受秦皇信任,这些年都是由他来安排宫中宿卫,故宫卫有时又归他管辖,这也是大家默认的,但要他们像现在这样出征作战,却只能由秦皇下令才行。
  而城卫名义上归太尉府管辖,但实际也是只有安排宿卫权,他们的职责是守护长安城,其他的任务也只有秦皇才有资格安排他们。
  禁卫军20位大统领都是武道六品巅峰,每位大统领往下配两位副大统领,官衔是四品郎将,武道修为都是六品,再往下就是林父这个级别十位统领,官衔为五品郎官,至少都是武道五品。
  再下就是百夫长又称六品营将,只要武道四品即可,理论上算来一支完整的禁卫军,中品就有一百多位,这也是秦皇镇压天下底气之一,其他群雄也只有俯首称臣的份。
  临走之际,林父抱着公孙月交代她:“我没在长安,你就回武安君府养胎吧,有岳父照应,我也放心一点。林泽你也不用去管他,他现在跟着胡亥公子待在甘泉宫资源不愁,安全性也有保证,也不用你在贴自己的嫁妆来养这臭小子。”
  旁边的林泽听着却是无语,合着老婆是亲的,儿子是抱养的对吧。
  公孙月的双手紧紧的抓住林父的手臂,不愿放开:“我会好好照顾自己,安安全全的把宝宝生下来,但是你也一定要安安全全的回来,你知道我不在乎你能否建功立业,我想要的是和你一家人安安稳稳的过日子。”
  林父连忙点头称是,热泪盈眶。
  而后林父转向林泽,眼神复杂,最开始知道他有这个孩子的时候,他其实是非常反感的,林泽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他和公孙月的感情,最后随着时间的过去,开始慢慢的接受了这个事实,最终不惜和公孙家闹翻,说服公孙月把他接到长安培养。
  也不知道对他来说是对是错,原本只想林泽好好的修行武道,却不想阴差阳错下让他一脚踏进夺嫡的漩涡,那时候他甚至有点痛恨自己的武道和权势还不够。
  但没想到,林泽在宫中还颇受公子胡亥的看中,甚至胡亥公子贴身黄门令黄景还专门派人对他说虎父无犬子,生了个好儿子之类的话语。
  林父岂不知在夺嫡里面牵涉的越深,最后下场就越凄惨吗?也不知道最后自己能不能替他抗下来,最终叹了叹气:“泽儿,我知你年少而早慧,但小聪明毕竟不是王道,还需多放心思到武道上,为父此次出门良久难归,你在宫中当差却要多多思虑,不要遗祸己身和家里。另外,不管是你弟弟还是妹妹出生,出生后你都有责任去照顾他们,你知道吗?”
  说到这,又怕林泽听不明白,语气突然严厉:“夺嫡之事,牵涉甚广,若你日后会祸及你大母和弟弟妹妹,让必不饶你。”
  林泽有点懵了,我去,我干嘛了,说的这么严重,但看着林父一脸严肃,大有不答应就翻脸的样子,没好气的回应:“知道了,我林泽又不是狼心狗肺的人,您放心的去征战吧。”
  得到林泽回应的林父,再抱了抱公孙月,上马朝军营奔腾而去,再也没有回头过。
  公孙月痴痴的看了好久,直到最后国师徐福降临,大军开拔离开长安城。按照计划,徐福将带着他们先走陆路到最东边的东山行省,然后在那里的港口换马上船,出海寻找仙岛。
  徐福踏入马车之前,转头回首看了眼长安城,长声一叹却不知为何,突然看到了站在马车上跟着公孙月眺望车队的林泽,不由惊奇的叫了一声:“奇之怪哉,世上竟还有人是活人死相的面相。”
  耳边响起的鼓声和鸣笛声,却是没给他太多时间再去想这些,挥手让前面的骑士开道,钻进马车内,心里却还在寻思:“或许是人即将要死了,才会露出一脸死相吧,那好像是公孙家的马车,等我几年之后回来,如果人还没死,那就找到那个人仔细看看。”
第17章
修炼武技,金刚不坏
  林父随国师出海后的第二天,公孙月就带着刘姨、吴伯收拾行李搬到了武安君府,临走还交代林泽所有事去武安君府找他,末了还给了林泽两间店铺的地契和一万金的金票,两间地铺其中一间是公孙战当初送给他的酒楼。
  另外一张却是公孙月从嫁妆里抽出来的一间粮铺,大体的意思就是林泽没啥大事也不要去找她。
  林泽本想推辞,就后来实在拗不过就先收下了,想着以后再报答她。
  林泽也顺着将一些衣物搬到甘泉宫偏院,打算长期在甘泉宫安家了,不然他一个几岁的小孩纵然有一品武道修为在身也难以独自在外面生活。
  安顿了下来后,林泽按部就班的锤炼武道,练习武技,经半个月之后,林泽已经达到9千5百斤气力,然而到了这个程度,哪怕林泽吃的再多,吸收更多的能量,每天能增长的再也不像以前一样动辄上百斤了,只能十几斤缓慢的增长着。
  在小进的提示下,林泽才知道自己在慢慢进去武道一品的极限,如果想快速提升的话,就只有突破到武道二品了,但是那样的话,林泽就没办法在三品巅峰达到自己能达到6万斤气力的极限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8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