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学神(校对)第2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1/1348

  十几分钟,苏恒惊讶的发现,这次暴露后过来的人数,对比第二次第三次,少了几倍。
  第二次第三次动辄短时间来往二三十个不同身影,这次十几分钟后,才有三四个修炼者边搜索边飞掠过他所在区域。
  “看来经过两个小时的搜寻,我的隐匿能力也被不少人认可了,知道靠着一般的感应功法来找我,完全是无用功,已经有不少人打算放弃了,不在我这里突破了?”
  这是一个好消息,另一个好消息是,他在斩杀想靠交易骗局骗他的布兰登·莱文之后,得到了1级五帝杀拳奖励。
  超级学神系统:宿主苏恒。
  灵木系进化方向,木灵体(天地亲和),武道肉身进化方向。
  修为:超凡三重
  功法:步凡经(8品)
  术法:木神术5级入门,育灵术5级普通、飞藤术4级入门、花神术4级入门,无间步4级入门,八极战体5级入门,庄周梦蝶5级普通,极阳遁4级入门,移花经4级入门,宗御万法身5级入门,天合功2级普通,修罗心经3级入门,洞明功2级普通,镇魂锁2级入门,命运转轮0级入门,四季交替1级入门,掌生经0级入门,五帝杀拳1级入门。
  灵植培育学5级精通。
  灵植改良学4级精通。
  灵植学等级4级精通。
  土壤学等级4级精通。
  辅灵学等级4级精通。
  ……
  综合评价:理论知识5级19分,实践能力5级41分。
  武道术法学5级入门。
  武道灵器学5级入门。
  武道战斗学5级入门。
  武道阵法学5级入门。
  武道辅助学4级入门。
  综合评价:理论知识5级03分,实践能力6级27分。
  又是十来分钟过去,洞明功感知下方圆五六十里再无他人,苏恒才略带着小欣喜,一边继续隐匿,一边在空中摆开了一个拳架。
  五帝杀拳青帝拳掌吉凶。
  虽然是1级的拳法,但1级也算大学生毕业时期都能算优秀的水准了,哪怕这是指的被海量二本三本大学生拉低了平均值,可1级终归是成年人该有的,不错的资格。
  “不清楚1级的青帝杀拳能带来多少吉运,但在这样的杀生路秘境,好运这东西谁会嫌多?多来一点是一点,有时候轻微一点点好运,也可能起到极为微妙的效果。”
  斩杀布兰登·莱文,那家伙总评分还不如苏恒,理论知识5级十几分,理论只比苏恒高12分,实践上布兰登才5级70多,差距巨大,这次苏恒没有额外指定的奖励了,但1级五帝杀拳还是很不错的。
  拳架一展,苏恒本就处于天合功和洞明功齐齐施展,和天地接近合一,高强度融入天地的身影,一下子变得更加缥缈,仿佛整个人都要彻底消散,似乎风一吹就要烟消云散。
  等一拳打在虚空,这不是攻伐,也不是御敌,随着这一拳打出,苏恒整个人都仿佛化为一滴水,天地就是汪洋,一拳拳势下他整个人都失去了一切痕迹。
  水滴汪洋,沙入大漠。
  五帝杀拳,本就是一个很追求高度归于自然,掌控天地的顶尖拳法,就像掌盛衰的炎帝拳,别人受伤是服用丹药,靠丹药药力爆发去恢复,而丹药来源?
  是灵植宝药集天地灵力于一身,十几年几十年生长壮大中不断汲取自然养分,凝练自然精华,在被炼丹师炼制成丹,变得更有利于人类修炼者服用,然后才能恢复针对性伤势。
  五帝杀拳的炎帝拳,直接跳过了灵植宝药生长过程,汲取天地自然精华的时间过程,跳过了炼丹师炼药过程,直接从天地自然汲取针对性恢复你身上所带有伤势的天地灵力。
  跳过一切过程,还能比很多丹药恢复性都高,都强大,这只能证明,炎帝拳对于归于自然,掌控自然的程度,强大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苏恒的天合功,就是在追求天人合一,洞明功,一样是追求天人合一,两种功法主发展路线是一样的。
  此刻他运行中的五帝杀拳,主路线提升一样如此。
  不过这一套拳法除了要天人合一,更有一个在合一后,掌控号令天地自然的后续!
  苏恒原本是见猎心喜,得到五帝杀拳后想靠着演练,给自己增加一点点好运吉运,但从他第一拳打出,身躯彻底溃散后,伴随着后续拳法施展,一拳拳贯穿飘舞,他立身之地,短短时间就像是出现一缕旋风,不断在空中游动飘荡。
  这一缕风潮初期还很小,几个呼吸后,风潮越来越大,仿佛卷起了一串连锁反应,从几厘米高下的小旋风,一步步演化为几十厘米,几米高下。
  直到几十个呼吸后,一股强横的螺旋风暴,横贯长空!
  ……
  “咦?那不是之前我搜索过的地方么,怎么那里有一股龙卷风?”
  “不对,那里本来就有龙卷风吧,是的,一定是本来就有,是我大惊小怪了,肯定是想搜索出苏恒下落的心情太迫切,忽略了天地间的一些自然天象。”
  “不管了,苏恒,那家伙隐匿能力真是变态啊,竟然连我这么久都没搜出来,继续!”
  ……
  恐怖的龙卷风暴席卷天地,也不是在原地一动不动,而是很快就挪移起来,向西方漫无目的的席卷,埋葬一切。
  这样的大动静,当然瞒不过其他修炼者,一个是被苏恒第四次暴露气机吸引过来,对自己感知能力超级自信的西方修炼者,察觉后就惊了一番,但惊讶后这修炼者却愕然醒悟,那龙卷风似乎他之前搜掠时就存在,本就存在,只是他搜索苏恒下落时太专注才忽略了。
  所以管这些杀生路秘境内自然天象变化做什么?还是尽快努力,把那个藏头露尾,隐藏能力几乎让人抓狂的灵木师找出来,才是正道。
  而这一刻,有类似反应的不是这西方修炼者一个,附近数十上百里区域,不管是专门来搜查苏恒下落的,还是意外路过这里一带的,察觉到这一幕后,几乎都是差不多的反应。
  只有一道身影,突然在百里外停下身子,静静扩散感知几个呼吸,才惊疑不定的压抑低呼,“悟道?”
  “连我都差点误以为那是本就存在的自然天象,可,这绝对是悟道的现象,和我五帝杀拳悟道时,有类似,但又有着极大区别!”
第394章
凌乱的小崩溃
  察觉到百里外的龙卷风暴,即便再怎么像自然诞生的天象变化,可实际上,其内却蕴含着一股修炼者悟道的痕迹,停下身子惊呼的身影脸色变幻不定,精彩到了极点。
  他怎么也没想到,在这杀生路秘境里,竟然会有人没有疲于奔命,没有奔波着或是追杀他人,或者被追杀,又或者奔波着寻找散落各地的灵植宝药和屋大维那法武双神的传承,竟然在悟道??
  这样的事,连他这个见多识广的人,都有些凌乱。
  这身影正是大明帝国第一通缉犯,横压凶榜名震全球的第一凶,东王丁文启。
  丁文启能发现远处龙卷风是有人悟道,不只是因为他实力高强,更因为他本身就有过一次悟道经历,而且远处的龙卷风里那一波微妙气息,还和他当初有那么一点点类似,他才能察觉出来。
  什么是悟道?
  修炼者不管如何修炼变强,其变强的路线大致是一样的,打破自身生命枷锁,打破天地施加在人类这个种族上的各种先天限制,比如不能飞,比如大部分寿元只有一百年左右,比如不能一拳碎山,不能一步数里等等。
  这种强大,初期是吸引天地间的各种有益元素有利灵力入体,成为你变强的助力催化剂,一步步从平凡迈向超脱,这是灵化境。
  随后追求的是在自身变强的同时,还能借力外界的天地自然,借来天地之力让你施展发挥,这是超凡境,等到了神通境,就是有前两个境界所追求的内容时,还讲一个掌控和号令。
  悟道,就是悟的自然天地,自然星宇法则和规律。
  这不是说你一步就从凡人境界感悟到了创世与毁灭世界的终极规则律令,而是说,在低境界一下子进入下一个大境界才能拥有的力量,在提前跨大境界感悟该境界的一切。
  灵化境不能借助天地之力,只能靠自身储存的力量发挥实力,悟道时就是一瞬间变得可以轻松借助,调动天地之力,这一刻,就是你高度融于天地自然,本身境界资格不足,天道法则在帮你提升,感悟。
  那种感悟由天道法则助推,比很多超凡境本身施展术法武技,感悟来的深刻可怕。
  超凡境悟道也是一样的,一瞬间跨越大境界,拥有了神通境才能爆发的掌控号令天地威能,也是自身累积不足底蕴不足,却机缘巧合触摸到了什么,深度沟通天地法则,由天道法则帮你补齐了一切,深入感悟。
  这样的悟道绝对是可遇而不可求,一个修炼者一辈子能不能遇到一次,都不好说,至于说你遇到了,也度过了这个阶段?最后会得到什么?
  丁文启这辈子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武道,是那次面对二十多个超凡境,修为和他一样或者比他还高的修炼者围杀,一身伤痕累累,不断施展五帝杀拳浴血搏杀,他一次次觉得自己快死了,一次次靠着炎帝拳的疗伤能力,险死还生,一次次修为枯竭又靠着白帝拳恢复一点点反击之力。
  如此循环下去,突然间悟道。
  事后,丁文启的五帝杀拳直接从4级精通进入5级,一身伤势全部被天道法则恢复到巅峰,巅峰,修为突破一个小境界,从超凡二重进入三重,轻松横扫所有敌人,完成完美的反杀。
  那一战,就是丁文启荣登十凶榜领袖,荣登第一凶宝座的称王之战。
  因为所有的围杀者都死了,外界只知道丁文启,超凡二重面对二十多个二重三重四重超凡境围杀,还能反杀所有,事后毫发无伤……对他的恐怖深感惊悚。
  但他自己清楚,若不是一次次险死还生,无数次垂死又靠五帝杀拳养出来反扑一击,他真的早就撑不下去,死翘翘了。
  这一刻东王阁下超级好奇,会是谁,哪个幸运儿,竟然会在这杀生路秘境,无数人都在搜寻感知各种机缘,寻找通关玉简的时候,竟然奇葩的进入了悟道境界。
  丁文启出现在这一带,也不是感知到苏恒在这里,想过来抢玉简,他本身就有一张玉简。
  他持有玉简,这么长时间还已经暴露六次,但六次了,都没有谁去挑战挑衅他手里的通关玉简,反正闲着也是无聊,就四处游荡着寻找其他机缘,恰好搜索到这一带而已。
  察觉到远处有人在悟道,自身经历飘飞几息,丁文启不急着走了,静静立身虚空等着想旁观,想看看是那个幸运儿究竟是谁。
  你说现在去打破对方悟道机缘?别逗了,现在过去,即便对方悟道中是处于半清醒半模糊姿态,因为一半的心神,都被天道法则补出来的感悟影响,并不能绝对清醒。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1/134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