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学神(校对)第13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36/1348

第2254章
扶明派
  这艘排水量五万吨的跨国游轮上,不管是以吴船长为首的保守派,还是以许亚飞为首的激进派,其实也有一个统一的称谓,那就是搞到钱粮建根据地,自强自立的自立党。
  他们目前两个团队加起来,才600人左右,只是占了整艘游轮一半人数。
  剩余的六七百人呢?里面就有数十人,以另一个名叫李维贤的中年为首,这是扶明派。
  李维贤的主张,是带着大家去投奔崇祯,重新中兴大明,按他的原话,目前才崇祯二年11月,刚刚经历己巳之变的大明,还是有救的,赢面还很大。
  甚至,即便现在是崇祯11年,13年什么的,只要能说服崇祯南迁,稳住南都朝廷未必就不能划江而治。
  这个时期,带着一定的宝物财富去投明,以崇祯初期用人不疑的性格,绝对大有可为。想想袁崇焕在己巳之变之前的受信任程度,以及待遇,诺大的皇明朝廷户部钱粮、工部军械、吏部文官任免升迁、并不兵将调动,全部配合袁崇焕。
  就算袁督师无旨擅杀毛文龙都没有被追究,这样的初期崇祯,绝对是个值得依靠的大佬。
  只要他们能取得崇祯信任,获得权力,那么以大明一方疆土为根基,施展各方手段策略,才是最容易崛起的。
  当然,李维贤的扶明党,不是封建士大夫愚忠式的扶明,两手准备也要做,一边得到崇祯支持的情况下,大力去扶明挽救大明,另一手也要调教起来一支听他们命令的军队,一旦事不可为了,在带着军队自立。
  理论上讲扶明党当然有自己的优势,这唯一难题是他们一群外来者,如何能得到初期崇祯皇帝的信任。袁崇焕虽然是靠吹牛获得了信任,得到了无边权利和支持。
  但人家是妥妥的明朝士大夫之一,在这里根正面红。
  他们呢?谁在大明有户籍身份?海外来客?崇祯皇帝和大明文武,凭什么相信你们一票没有跟脚的外来人?
  若不是李维贤暂时还没想到如何完美解决这个问题,估计扶明党也会飞速壮大,远不止于只有几十人。
  有扶明党,这里就有投清党……话说刚确认穿越事实后,最逗比的一幕就是几个女孩子欢呼雀跃,可以去找黄台吉了,甚至等着日后的顺治什么的出现。
  这个现代位面也有自己的清穿剧潮流,以及换珠格格什么的,因为哪怕苏见、杨云飞之类穿越客大导演,不喜欢那些片子,架不住前朝遗脉在影视圈人太多了。
  那些人会自发美化他们的祖先。
  被一些影视洗脑的无知少女,真以为清宫戏很帅,不只是一些女孩子,就是一些男性,也不乏想烧冷灶,抱后金大腿准备躺赢的。
  还是几位熟知史书的人站出来,告诉他们,哪怕是后金时代,最受黄台吉宠信的汉臣范文程,都经常被多铎光明正大的去你家睡你媳妇,打你孩子,范文程却只能视而不见……
  这信息一出,多个人力证这是事实,那些想抱后金大腿准备躺赢的立刻瞎眼了。
  对什么抱后金大腿躺赢的事,再也绝口不提。
  现在,投清派基本绝迹了。
  自强自立的激进派保守派,扶明党以及逐渐灭绝的投清派之外,一千多人里还有想远遁海外建国的,比如想远遁澳洲、北美等地,那些地方都是地广人稀,还没那么多乱七八糟的势力。
  他们去了几乎是轻松自立,一千多人带着现代化游轮和设备,难不成还不如五月花号?
  只要日后的十几年,打造一条稳定的远洋航线,不断从大明收集难民去澳洲或北美,绝对可以无风险建国。然后坐山观虎斗,等发展一二十年他们足够壮大了,在轻松杀回来收拾残局。
  不过这个党派人数很少,只有一二十个。
  没毛病,这个年代远洋风险太大了,哪怕有现代化游轮,再从殖民各地的欧罗巴诸国殖民者手中抢到17世纪初叶的航海图,去澳洲或北美建国,也太特么慢了。
  在剩下的几百人,就是纯粹的随大流,不抱团也没有自己的主张只等着跟随大部队做事。
  就在吴船长思索着如何去劝说许亚飞别那么激进,让他放弃直接立足舟山的想法时,还没开口,他就见到了远方甲板上,扶明党里的李维贤,一脸激动的向着这里走来。
  吴船长顿时蛋疼了。
  更让他蛋疼的是,李维贤是一头长发,梳着明代发髻,还穿着大明士子服,头戴四方平定巾,猛一看还真像大明士人。
  这家伙在现代是一个衣食无忧的文二代,母亲都985名校的老教授,父亲是名校副校长,他日常间,热爱古文化,都能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
  繁体字同样不再话下,你让他以八股文格式去考科举,都未必没机会考个秀才出来。
  他的明代士子装,也是自己准备出来的,现代人穿汉服?除了在校的小姐姐小哥哥之外,蹦出来一个文化界中年二代也不奇怪啊。
  “吴船长,小梁、小许你们都在啊,哈哈,我想到了,我想到该怎么完美融入大明了,可以有我亲自出面,带一些人,伪装成明成祖朱棣时代,郑和下西洋,留在西洋的大明文官和锦衣卫后裔。”
  “这个点子还是不错的,史书上多有争议,郑和下西洋就是朱棣为了寻找建文帝朱允炆,那么几次下西洋无果后,派一批大明文官锦衣卫,留在外洋世代寻找,也合理啊。”
  “我们这些后裔,虽然身在外洋,可死忠于大明的心却不曾变过,只要编造一些文书,编造一些族谱家谱什么的,就算目前的朱由检,可能找不到对应的历史资料,那也能解释。”
  “连全书一万一千多册的永乐大典,都被烧毁了不少,少了三千多册,那么几百年传承,遗失一些和我们相关的资料,太正常了,以我的古文化造诣,考什么进士举人当然是扯淡和做梦,没资格,但让我考秀才还是有把握的。”
  “只要这样的古文造诣亮出来,还怕没法融入大明么?你们从今天起逐渐留长发,学一些繁体字……认字却不懂书写都无所谓,大明本身就是没多少读书人的。”
  “我还是那句话,扶明不等于愚忠,去献上高倍数望远镜和红外线望远镜这样的军国重器当至宝,就能取信,得到一个官方允许的地盘了。”
  吴船长和许亚飞等人面面相觑,都有些无语,因为他们发现,李维贤这中年大叔,说的貌似有一定可行性。
第2255章
那个十八岁的高中生
  几个小时后,等衣袂飘飘的李维贤带着几十个青壮年,开着游轮上配置的几艘救生艇从琼州码头驶出,站在他身侧的激进派领袖许亚飞都忍不住佩服的道,“可以啊老李,你还真能和琼州知府搭上线?看样子谈的还不错。”
  “对方都答应替你报备信息,向朝廷通报了。”
  李维贤忍不住大笑,“那是,抛开划时代的科技代差,古人当然也很聪明,可是,科技代差外还有信息代差啊,我随便给小庞安了一个庞英的先祖,那就是明成祖朱棣时代,锦衣卫镇抚使,跟着纪纲混的先祖。”
  “再有一连串家谱,这信息差根本不是一个普通知府能分辨出真假的。”
  “只要他怀疑小庞真是庞英一脉的锦衣卫后人,还是成祖时代远封的海外世袭锦衣卫千户,一个知府能怎么办?他只能半信半疑,却在大明朝廷还有着充足公信力的情况下,表面上相信我们。”
  想要以明成祖朱棣委任的海外寻找建文帝朱允炆差遣的遗脉人士登场,需要伪造的各种文书太多了,多的不是一天半天能搞定的。
  可他们刚刚接触到海南岛,一个琼州府而已,需要亮出来太多假文书么??
  李维贤这个文二代,对明朝各个时期的圣旨规格样式都有研究,这在路上慢慢搞就行,现在只是拿出几个临时编写出来的李家、庞家族谱,足以糊弄到不少人了。
  有一点你无法否认,李维贤是真的有大明时代秀才之才的读书人。包括这个时间段各种文人礼节风俗他也门清,除了语言沟通上有一定障碍,那和大明士子交流起来,问题真不大,能轻易让对方认可你读书人身份。
  有了这第一份认可,其他事就好说了,慢慢来就是。
  这次上岸,他们是去补充粮食菜肴之类食物的,就是拿了几个女游客的化妆盒,卖了上千两银子,琼州府大肆采购一番,足以采购到游轮上一千多人,饱食一阵子的食物了。
  游轮,现在为了节省燃料,不是必要的都不会开船,只是停靠在海南岛一个偏僻之处的深水港附近,船上的电力,那些柴油发电机,也不是时时刻刻运转的。
  “节省能源很有必要,搞到原油之前不能随意开动,可我们以这个时代的风帆船航行,也能凑合。”
  “若我能一定程度上取信崇祯,那个十八岁的高中生……最好再能得到一块官方认可的地盘去经营,这可比你们直接自力更生快多了。”
  在李维贤话语下,许亚飞若有所思,一旁的小庞,庞隆生则是苦笑道,“我倒是不介意多一个便宜先祖,毕竟隔着几百年呢,但锦衣卫方面的各种规矩我不懂啊。”
  李维贤大笑,“没事,我教你,现在距离京城还远呢,多练一阵子你就什么都懂了。”
  庞隆生也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李叔你真牛。”
  庞隆生就是结婚蜜月游,才舍得坐一次豪华游轮出国游玩一下,谁会想到一下子穿越了,还一下子变成大明朝的锦衣卫千户了?这个虎皮若真是扯上来,伪装成功了,那一下子就是高官级别了啊。
  这对于小县城出身,背着房贷的打工族而言,简直不敢想象。
  李维贤还是笑,“人嘛,都有自己的爱好,就像是小许在创业之余,喜欢格斗健身,户外游,我就是受老爷子影响最喜欢读史书了,尤其是喜欢明代。”
  “这是一个华夏五千年历史,得国之正无出其右者的皇明啊,若不是明末的天灾人祸,我们华夏又怎么会有近代的几百年沉沦屈辱史。”
  “我这人一辈子吃喝不愁,也没什么奋斗奔头,就喜欢玩了。有关大明的小说我写过,有关大明的电视剧我跟过组,谈明史我绝对是专业的,别看我只有考一个秀才的实力。”
  “但你要是让我和那些朝堂大佬谈明史,我也能轻松侃的他们眼冒金星。”
  父亲是现代位面985名校之一的副校长,是副校长不是高校名下某院之副院长。
  这不是贵二代富二代,可文二代一样能吃喝不愁啊。谈人脉关系,多少政坛显贵或者商界富豪,都是他校友,是他父亲学生?
  李维贤活到43岁,这辈子就是养尊处优吃喝玩乐,玩不起太高档次的欢乐,可是也足以让无数996们羡慕到死了。
  “不是我吹,让我爹来,哪怕他只是爱好国学,直接上考场拿个进士,绝对不难。”
  “有了这样的身份掩护,咱们甚至可以从陆路直上京师了,挑几个能打的保安队成员装成家丁,在挑一些机灵的沿途从商还是做其他事,都不会有多大困难。”
  为什么李维贤会有走陆路的心思?抛开他们那艘大游轮之外,他们海洋战力还是很弱的,这年代郑志龙被诏安了,可佛郎机人,大海盗刘香依旧在活跃着。
  走海路,那就要让大游轮继续开到福建一带了。
  还不如从陆路从广州直上京师。
  许亚飞巴咂一下嘴,有些无话可说,反而突然多了个锦衣卫镇抚使先祖的庞隆生好奇道,“跟着李叔有饭吃,我对你们有信心,不过我倒是好奇,那几个和咱们一起穿越的大富豪,开顶级私人游艇,还带着一船人玩cosplay或者拍电影的那些家伙,现在怎么样了?”
  “他们好像是直接北上了吧?那不也是类似于许总你这样的激进派么?”
  “你说他们北上后会做什么,会不会影响到现在正在爆发的己巳之变,给后金带去一定麻烦的伤害?”
  正兴致勃勃的李维贤傻眼了,许亚飞都呆了一下,才失笑道,“你不说,我都快忘了他们了。那群家伙刚穿越就直接北上,还不知道怎么搞的和郑芝虎混在一起,能让那位大海盗直接下了自己的坐舰,跟他们一起上游艇,或许,他们真会给己巳之变带来一定变数。”
  李维贤皱眉,“己巳之变,几个人或者几百人,只要没带现代化火器,还是成建制的,不可能影响到大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36/134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