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学神(校对)第1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1/1348


第205章
我怎么就成了还凑合?
  步升关,50名学霸依次排开在小阵法祭坛面前站定,等待片刻,随着禁制光芒闪过,第一小关正式题目也出现在所有人面前。
  苏恒看着身前出现的五株灵植,眼中也闪过一丝兴奋,“金木水火土,五种不同属性的灵植,刚好在狭小的祭坛内形成平衡,而且压制了其相克作用,刚好是一种相生第二种,依次循环,形成了一个完美的平衡!”
  “题目考核内容?是把其中金属性灵植,飞仙藤的最主要效力放大一倍,放大改良后的祭坛上,五种特殊灵植还要形成新的平衡!!”
  步升关第一关,难度就很不浅啊。
  金木水火土即可以相生也可以相克,这上面刚好形成的彼此相生完美循环,所有材料的布局稍微一动,就是全盘崩坏的局势。
  只谈论你动手后,打破平衡带出来的问题,这道题目难度比扶摇关最后的超级拦路虎,琞须果和黎阳花之间的平衡问题还复杂的多。
  当然,这道题内核只是改良放大飞仙藤一种特性,翻倍,这难度就比把琞须果改良成琞灵果,简单不少了。
  因此这一关,含金量不低,但依旧比扶摇关第97关拦路虎容易些,考核的还是学霸们的计算能力,综合布局能力。
  兴奋的闪过一个念头,苏恒的大脑也飞速运转起来。
  “这次破关,我还是要施展极限恢复法,不是为了和斯蒂芬·卡特竞争,而是极限恢复更有利我感悟天地,帮我累积底蕴。”
  之前两天,苏恒不断轮流施展极限恢复和安全恢复,虽然是一种很独特的体验和感悟,但那和一直极限恢复,带出持续性损伤,又是不同的体会。
  为了有希望打破瓶颈,晋升超凡,任何有助于你累积感悟的体验,都需要勇于尝试的,你说扶摇关他试过了?那时候他天赋还没提升呢,当时的感悟清晰度和现在对比,差距也太大了。
  既然,打定主意要继续用极限恢复法,那么从第一关开始,他就不需要太计算最优最佳的合理方案了,并不用太吝啬修为的释放。
  不用吝啬释放?可以第一关就多放几次神术?
  木神术,哪怕是重伤垂死的灵植,你一个木神术砸下去也能让它大幅度好转!
  动手打破第一关的平衡后,最大难题无非是原本的各种灵材会互相冲突,对彼此造成损伤……
  因此苏恒站在第一关,十三分钟,就构思出了一个大致的方案,这方案绝不是解答第一关的最佳选择,真要去选择最优,恐怕会和扶摇关第97关用时差不多,哪怕现在他理论知识储备又提升了,可这里的平衡难度也变大了。
  不用选最优和最佳,对苏恒就容易多了。
  十三分钟后苏恒出手,一次次神术释放搭配各种灵材的填充补充,开局三十五分,50个安静的阵法祭坛上,25号位直接亮起一阵光泽,苏恒,第二关!
  早在破关之前,他已经在修为有损耗后,运行起了极限恢复!
  ……
  “嘶,怎么回事?怎么苏先生又这么早,第一关开局就用起了极限恢复?难道这一关还有强敌,还是他觉得自己没把握闯过步升关?”
  “开什么玩笑,苏恒可是我们东方世界的骄傲,领袖,怎么可能闯不过步升关?我觉得,这是他在为突破超凡累积感悟,毕竟之前休息期,苏先生也经常轮流施展安全恢复和极限恢复的。”
  “说得对,我们都知道他已经服用了提升天赋的灵植,苏先生也早到了灵化五重巅峰,说不定下次见面,他已经是真正的超凡境了呢,哈哈,真是好期待啊!”
  “三十五分钟破题?这第一关的难度似乎不错?连他都用了35分钟,还是极限恢复模式下破关,估计其他人用时有的等了,或许还有会一批第一关就被淘汰!不愧是步升关啊!”
  ……
  随着苏恒的行动,后方殿宇内等待观战的人群,也很快小哗然了,这种哗然主要是针对,第一关内苏恒就开始极限恢复。
  这玩意是修为大幅度损耗后用来恢复修为,增加底蕴的啊,一开始就这样简直小奇葩。
  不过,之前苏恒疗伤修炼的四五天,因为他在扶摇关带出来的风潮,步升关这里也不缺乏行进中用极限恢复法的。
  苏恒,真的带出了一股潮流!
  即便使用极限恢复法的,大部分是没有信心彻底破打通步升关的,想靠这方式刺激的自己状态更猛,能多走几步是几步。那些能打通关的,用极限恢复的就比较少了。
  这里也没人觉得苏恒会无法打通关,不如他的孙武、德里克·罗宾斯等人都纷纷破关了。
  但这样的疑惑,在苏恒前阵子修炼体悟的前提下,也很快被大量身影主动找到了理由原因。在场的都不蠢啊,灵化五重巅峰强者下一步最希望的无非是晋升超凡了,苏恒之前行为也无一不是在为晋升做铺垫。
  小哗然的议论一阵子,整个大殿又变的安静起来。
  直到,开赛40分钟苏恒破解第二关,43分破解第三关,49分破解第四关……
  步升关开赛80多分钟,苏恒已经站在第十关,而且足足停留了10多分钟还没解开关卡的时候,后方殿宇才响起新的哗然。
  “咦,动了,随着苏先生破题后,快一小时了,终于又有人破解了第一关?”
  “29号的家伙是谁?叫什么来着?他竟然是苏先生之后,第二个破开第一关的,即便用了80多分钟才破关,但苏恒也用了30多分钟呢,看来,这家伙实力还凑合?”
  ……
  新的哗然是因为一片安宁中,有人第二个破解第一关,29号祭坛的斯蒂芬·卡特!
  斯蒂芬·卡特,综合评价只是比苏恒低了一分,一分之差,几乎等于没有差别,但两者破第一关时间,翻倍还多?
  当然是苏恒没有选择最佳最有方案,故意在起步阶段浪费修为的原因。
  一个题目,解题思路很多时候都是多种的,你面对超级难题,一个思路分析破解下来,会耗时,继续分析第二个思路,会耗时,最后搞出多个思路和方案,从中选择最优……
  斯蒂芬和苏恒总评分只差1分,但理论知识底蕴?他足足弱了10分。
  10分差距本来就庞大,加上苏恒的刻意浪费,这就造成了苏恒思考只用了13分钟,斯蒂芬却用四十多分钟才思索完毕,动手时苏恒不介意浪费,斯蒂芬却要精打细算,一点点省着来?耗时更加漫长。
  一群大明小弟国学霸们,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大度的点评斯蒂芬还凑合时,斯蒂芬·卡特却看着苏恒前方石壁,第十关的数字,再解开屏蔽听听外界动静?
  “我斯蒂芬·卡特,枫叶骄傲,枫叶之光,怎么就成了还凑合?”
第206章
万万里挑一
  开赛之前信心十足,满心都是激荡感的斯蒂芬·卡特,这时候有些小崩溃,他怎么也接受不了,自己才破开一关的时候,苏恒竟然到了十?
  这差距要不要这么夸张?
  主动解开对外界的屏蔽,收听观战学霸的言辞时,他也清晰听到了很多事,苏恒第一关,十几分钟就动手,比他快了两三倍?对方从第一次动手释放第一道术法后,就展开极限恢复模式?
  “该死,那个家伙又不是无法通关,为什么又来极限恢复,还是第一关开始!”
  “我知道他的理论知识储备,比德里克·罗宾斯都强得多,这在扶摇关已经得到过许多次证明,可他也能比我强那么多?这不科学,难道他没有靠大脑推敲最佳最完美方案?”
  “不然,他不可能那么快!”
  ……
  小崩溃中斯蒂芬·卡特也很无语,一个难题,很多时候都不止一个破题方案,为什么你整理出思路后还要思考第二个,第三个?这无非是为修为考虑了。
  不同的方案中,第一个可能动手释放3级术法五六次,第二种就可能只需要释放3级术法两次,这里面是有着极大落差的。
  足足99小关的关卡,谁也无法保证能靠着修为累积一路横推啊,不能横推,当然要省着来。
  你在思考选择最优方案时,哪怕浪费了一二十分钟,可一二十分钟若能节省好几次3级术法的释放,那么综合来说,依旧是更快的效率。
  只靠修炼功法,运转功法来恢复修为,一二十分钟可恢复不来多少存量。尤其是如第一关这样的难题,能动辄让你思考几十分钟才敢动手的难关,在总关卡数量里也不会多。
  就像扶摇关,含金量比这高一两筹的,只有一关,剩余的关卡难度,那是效率飞起不断释放术法损耗修为的。
  就算步升关难度会提升了,类似难题,出现频率也会加大……但这样的情况,难道不是更应该合理分配修为么?
  斯蒂芬小崩溃里,看着不远处站在第十关忙碌着破关的苏恒,脸色已经又出现虚白,汗水也在不断增多?他恨不得跑到苏恒面前去吐槽了,尼妹啊,你已经带出了血腥破关的风潮,在你之前好多实力不足的都是一路极限恢复,走着走着开始咳血,被淘汰。
  可你明明实力绝对能通关,为什么还这样?
  一和十的差距,让斯蒂芬这个自誉为枫叶之光的学霸,有些太受打击了。
  ……
  25号祭坛,苏恒在全力破题中并不知道自己已经给斯蒂芬造成了成吨的打击伤害,他的身影犹如一道不断闪烁的魅影,在方圆数米的区域跳动游弋。
  无间步!
  之前的每一次破关,小阵法祭坛虽然不大,只有五米直径,但学霸们来回破题的时候,也是要走,要移动的。
  不管来回走动着从土囊里抽取灵材,还是从祭坛边缘的破题材料里找出对应材料,埋入泥土,这都需要动。
  灵木系的灵木师,就算不走武道肉身路线,可随着修为一次次提升进化,体能也都会一步步提升,变强大。
  哪怕是灵化巅峰的灵木师,一拳几百公斤还是没问题的,走动效率也远比普通人快的多,不过,以前他破关只是靠进化后的强大体能,和正常人一样行动,自从在扶摇关得到了入门级无间步后,苏恒才欣喜的发现,这种武技不愧是小距离范围内,最神出鬼没令人防不胜防的身法武技。
  使用无间步破题,他在动手阶段,感受着如风如影随意念闪烁的步伐,这比前两个大关卡里,动手效率都加快了不少。
  当然,破题过程苏恒丝毫没有为这点提升分心,不管难题还是比较容易的题目,分心都是大忌!
  等最后一个动作结束,第十关被正式破开,苏恒才猛地松了一口气,也终于有时间思考题目之外的东西了。
  “真是奇葩,身法武技的施展竟然加快了动手效率,说的也是,有的难关动辄一个多时辰才能破解,思考先不说,就说真正动手……动辄一小时还多的破题过程,哪个不需要来回移动,动手几十几百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1/134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