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学神(校对)第11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49/1348

  丁永志最大的幸运,是有个好爹,上一代刘王就是能把破灭边缘的王朝,给中兴成盛世的暴君。
  因此丁永志即便是中人之姿,只算个守成之君,这几十年干的也不错,但丁永志另一大幸运,生了一堆儿子后,靠着传统的养狼策略,他麾下好几个儿子都是凶名远扬。
  九殿下丁振武,就是其一,这位九殿下最光辉的一战,就是四年前率领数十艘大船,两万海军,一战就干死了文特拉三万海军,对方几乎全军覆没,而九殿下麾下,只折损一成人马。
  这个时代的海战,往往还是大家隔着几百米,你轰我我轰你,炮兵水平不行,可能轰上半天,战果寥寥的时代。
  也就上次萧家商队,靠着从大商借来的一群炮王打了一个大胜,刘国可没有那么多大商帝国里都算顶尖的炮兵啊,能干出来那样的一次战役,真的足以轰传天下了。
第1926章
一屋不平何以平天下
  几个月前萧家商队大干了一把文特拉,让那边损失惨重,靠的是技术压制,手下炮兵实力太牛,各个都是炮王级别的存在。
  几年前丁振武做下的那一场战役,却是靠的脑子了,是他自身军事才华打出来的硬仗,就是虚虚实实,示敌以弱,再用诈败引得文特拉公国的海军进入陷阱。
  那是一场围绕着几个小型群岛进行的海战,近海战时靠各种兵法,把文特拉船队拉入了一片暗礁地,大量文特拉战船触礁,才有了九殿下那一场辉煌的胜利。
  千万不要小看一战灭敌三万的威力,文特拉也只是一个小公国,举国才一百多万人口,能成型的精锐军队,无非是十万左右,其他都是老弱妇孺了。
  一战死三万,相当于三成青壮尽灭,一旦刘国再大兵压境,打几次大胜仗,文特拉几乎就会有灭国危险的,无非是其他罗马后裔组成的王国,公国之类,不会坐视文特拉灭国,给与了文特拉一定的军事支援,才保住了几年前文特拉那次灭国危机。
  这几年,四年而已,远不足以让文特拉公国的少年孩童成长为合格战兵,文特拉却快速恢复了军力?甚至敢伪装海盗对萧家商队下手?
  那就是周边的罗马后裔组成的王国、公国之类,驱赶了境内一批贱民青壮,海盗囚犯之类,打包丢给了文特拉大公帮助他回血。
  至于那些王国失了人口后怎么补充?罗马啊,罗马里最底层的贱民,囚犯等等,不就是一代代向海外赶,或者主动逃亡海外,才有了目前好几个的海洋王国、公国存在么。
  就是齐、赵、鲁等等华夏王国,先祖们也都是两大帝国活不下去的人主动逃亡,或者囚犯被流放……
  所以,季从游开口说自己仰慕九殿下久已,还真不是胡扯,他四年前就对这位也有着名将之才的九殿下,很仰慕向往了,甚至私下里对比过,不知道这位九殿下和曾经的百年名帅杨定远,到底谁更有军事才华,谁才是更牛的名帅。
  或许现在的九殿下,还比不上当年的杨定远,可年龄呢?杨定远战死时都27岁了,这位九殿下当年一战灭三万敌军时,才26周岁。
  不是文特拉背后有庞大的支撑力量,这位九殿下,未必不是一位能灭国的大牛。
  他是真没想到,安全部外事司刘国处,梁处长所言的刘国海商,竟然是这位名帅啊。
  随着季从游的惊喜言辞,丁振武也露出了灿笑,不过笑容里,总是蕴含着一丝难以遮掩的奇妙滋味,“大王太客气了,外臣区区小名何足挂齿,尤其是现在的大王……”
  顿了一下,丁振武再次开口,“既然大王有元书先生支持,要在曲阜境内废弃所有卖身契,恢复所有奴仆自由身,我自然要为此善举添一份助力。”
  “外臣这次来,本就是和萧家做交易,也有一批奴隶在手,大王若是愿意接纳,就全部送给大王处置了。”
  “……”
  季从游瞬间有点尴尬,还有些不知所措,他当然知道丁振武手中的奴隶都是什么,流淌着罗马帝国血脉的女人们,估计还都是妙龄。
  只有妙龄女子,才算是刘国能拿出来卖高价的优质资源,以往这些都是流入世家豪门之中当异域风情的。
  或者……也没有或者了,换了其他刘国商人来谈业务,肯定有一批姿色普通的女子,但让堂堂九殿下亲自出马?绝对都是妙龄优质资源,这些,若是恢复其自由身,让她们和鲁国曲阜百姓一样享受各种待遇?那他以后,还怎么给手下的兵发媳妇,发小妾?
  可若是不解放的话?
  几个呼吸后季从游就笑着开口,“殿下虽然高义,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鲁国不喜欢其他国家插手我国事务,自然也不会强令贵国做出有大损失的事。”
  “贵国毕竟是用将士性命打下来的战利品,我愿意用以往的商业渠道去购买。”
  目前的鲁国,还处于千头万绪,各州府大业刚刚展开的起步阶段,他连自己的国民子民,都还没全部拯救他们出苦海呢,怎么可能优先善待外国子民?季从游又没吃撑。
  丁振武立刻眼前一亮,“大王此举没事?”
  其实,哪里是什么外事司刘国处的梁处长,急速发现了丁振武这一伙大海商,还探明了一些目的?这是丁振武亲眼旁观了曲阜巨变后,主动冒头,来试探来了。
  他试探的就是一个,李元书那个得了仙缘的家伙,对罗马人组成的国家,那些国民,姿态如何。
  若是李元书,也让文特拉之类国家,全国都过上齐国水准的好生活,那就只能代表,刘国坚持了二百多年的国策,必须要全盘改写了,以后再也不能用去劫掠外敌,否则,任你凡俗兵马有多么雄壮威武,任你胸中有多少兵势韬略,都要放下武器,和和气气老老实实去种田,谁也不可能扛得住李元书那种跨时代的仙法打击。
  他主动走出来,接触刚建起的安全部外事司人员,就是想用为善举增添一份助力的手段,试探下在李元书心目中,那些外族人的地位。
  若对方收下了,还全部恢复自由身,让她们和曲阜百姓一样,都过上优越的自由生活,他就必须马上回刘国,和父王商议未来的大业该如何掉头了。
  对方若不收,还是和以往的萧氏等士绅豪强一样,继续做这样的生意?这才证明刘国不止不用去改变国策,甚至可以更进取一些。
  毕竟,目前为止他也只听说李元书这样的华夏苗裔掌了仙术仙法,罗马那边可从没有例子传出来的。
  华夏苗裔有仙人大腿后台,罗马后裔没有?哈哈哈,丁振武扪心自问,那些在鲁国境内,习惯了各种发快财,劫掠的山贼海匪,不老实的地痞流氓,估计都会逃亡,刘国明显就是一个很合适他们发展的地盘。
  有了这样的心态,丁振武才会在季从游表态后,隐晦的点明问题,季从游脸色有些发烫,但还是点头,“一屋不平何以平天下,我华夏苗裔还有无数人在等着拯救,自然没有不顾同族,先优待外族的道理。”
  不要忘了,天语星的传承史,很齐全的,天语星的华夏苗裔没有什么匈奴、突厥之类的外族入侵威胁……可史书却写满了惨剧了,再则千年以来,大体和平环境下,临近王国间,华夏与罗马,也是打的很激烈的。
第1927章
满脸的意气风发
  几天后,刘国九殿下丁振武的船队扬帆出海时,站在旗舰甲板上,这位三十岁的名帅,满脸的意气风发。
  主要是这一次贸易,他们刘国真是赚大了,超大。
  以往虽然他也能和萧广所在萧家,其他王家、林家等交易,但那种交易也就是不赔不赚,往往最大的利益,还是被那些世家赚走了,这次不一样,新上台的鲁王季从游,几乎是大放送似的,给了丁振武极大的优惠。
  就说那些装满青铜炮的千吨大船,萧家商队里真正的大舰,五折优惠!
  其他刀枪盔甲,炮弹也是五折大放送。
  当时对方开出价格后,丁振武都惊得不知所措,以为对方在忽悠他呢。但季从游一句话就让他放心了。
  季从游的原话,“丁兄,我刘国如今有了李元书坐镇,还需要那么多强大的凡俗武装么?”
  对啊,那边都有李元书了,凡俗世人装备的刀枪盔甲,甚至火枪火炮,还玩个屁啊,只要李元书那个威慑性武力坐在鲁国,还有谁敢随意对鲁国乱下手?
  所以日后,若非大规模出口,或者为自己民间保留一点点象征性的武器装备,这些东西都没必要生产了。
  但鲁国不需要,他们刘国需要啊,甚至他都开始考虑,以后要不要从鲁国招募一批雇佣兵了,他甚至还试探性和季从游提了提,那边态度也可以,有机会,合作不是问题。
  就算你要把所有基层子民的生活水准全部提升到齐国标准,可齐国的平民百姓,和官员勋贵的生活条件对比,也是有差距的啊,吃饱穿暖,免费读书,免费医疗等等,只是保证一个人生活最基础最基层的事。
  只要有上进心,谁不想在做到那些之后,赚取更多财富或者功名,享受更好的生活环境?所以,若真有一批批子民,成年壮丁,不想安心种田或者打工赚稳定钱,想投身杀场搏一把富贵,这,季从游也没必要拒绝啊。
  这次鲁国大改革之前,那些已经习惯了偷鸡摸狗,打家劫舍,甚至欺压普通人的民众怎么办?怎么处理?一刀杀了?不合适,全抓紧牢房关着?那也有个刑期啊。
  这类人,若是刘国愿意招收……其实鲁国卡着不放,非要关在监牢里改造他们,也是一个大工程,大麻烦。
  季从游在和丁振武初次接触试探这个话题时,也是略一犹豫就有答应下来的趋势。
  有过这样的接触,丁振武怎么能不兴奋?站在甲板上登高望远一番后,抽出一根雪茄点燃,每每的狠抽了几口,雪茄这玩意,也是从罗马那边的国度里流传到刘国的,常年行走在军伍之中,丁振武还是颇为嗜好此物。
  不过,就在丁振武一根雪茄抽了一半时,突然就眼神一变,他发现旗手在挥舞传达一些旗语。
  几分钟过去,甲板上就跑来一个壮汉,恭敬行礼,“殿下,旗手发现远方有飞梭船,是我刘国的旗帜……似乎还是处于万里加急状态。看情况,似乎是从修岩州出发的。”
  飞梭船类似于飞剪船,这类船只就是海上国家之间,跑的最快的家伙了,一般一小时能有14节左右的速度,一节3.6里,等于一小时狂奔五十里!
  十小时五百里左右!所以说真有飞梭船出没,这种船只航行速度是很快的,若日照时间长、也顺风顺流的话,陆地上的八百里加急,是轻松维持的数剧。
  所以,海洋之上,紧急军情或其他重大情报传递,开启的万里加急姿态,何为万里加急?不指望你一天跑万里,是说在这样的紧急军情下,夜晚继续航行,遇到大型风浪,哪怕明知道有船沉了,一船人都要葬身大海的风险,你也得迎头继续上。
  大海大洋上的危险,可比陆地跑死马的风险大多了,一旦出动万里加急的情况,一次出动一艘飞梭船根本不够。而每一艘登船的水手,其实上船出发之前,都已经领了安家费,写好了遗书的,当然,类似船只上,美酒、美食之类也会堆满了。
  毋庸置疑,身为距离刘国比较近,也是其重要物资补充地之一,青州、云州、修岩州三座大岛上,都有刘国安排下去的探马在,不止暗地里有各种探子耳目,表面上,那也有刘国开在三州的使馆在。
  暗地里的探子耳目,不可能一次出动多艘飞梭船,使馆就有这样的能力了。
  早在曲阜城内,还没公开亮相时,刘国在曲阜的使馆,也已经召集了足够的死士,安排多艘飞梭船开启万里加急状态回刘国了。
  现在,他们才从曲阜外的内陆河沿河驶入大海,又见到了修岩州出发的飞梭船?万里加急?
  情绪震撼了几个呼吸,丁振武立刻开口,“打旗语,让飞梭船来船队见我。”
  这一个庞大的商队,从曲阜外码头出发时,已经全部悬挂上了刘国的国旗,包括他丁振武的帅旗,只要那边飞梭船上的船长不傻,就会听命令吩咐的。
  吩咐下去后,他就开始推测到底修岩州发生了什么大事,也会连派万里加急船。
  没过多久,也就半个时辰左右,等丁振武肉眼都能看见飞梭船的船只,渐渐更能看到对面甲板上的人影时,……
  “参见九殿下!殿下千岁!”
  飞梭船上走出几道身影,刚一上了旗舰就快速对着丁振武跪拜行礼,更是各个都充满了死里逃生的惊喜感。
  毕竟他们被这位殿下征召的话,就不需要再冒着九死一生的风险继续回刘国了。
  更别说,这位九殿下丁振武,就凭四年前一战干死文特拉三万海军,其在刘国的威望,已经几乎无人可比,说是军神也不为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49/134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