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学神(校对)第11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18/1348

第1869章
恶性扩散
  管家苦笑着解说了安广县永业镇发生的事情后,在场一个个大粮商,也都脸色大变。
  张亦文黑着脸道,“我们联手出兵去平叛的事,要缓一缓了。永业镇出了这样的例子,而且韩剑舟的队伍,在打下镇子后,还真的上演对付当初大元乡何、梁、古三家的事,给那群刁民完成了承诺,这就不再是一例,是两例了。”
  这件事的关键,是韩剑舟打下永业镇后,又多了几百个兵么?不,韩剑舟就算从永业镇抓起来一千多新兵,也没什么意义。
  关键在于,他重新上演了大元乡烧卖身契,烧欠条等手段!
  不管是卖身契还是欠条,当然不可能像后世普通的合约一样,一式多份,还能随时复印的。
  卖身契这玩意就那么独一份,被主人掌握在手里,然后奴仆逃了,或者被你打死了,就算官府得知,你亮一亮卖身契,就能去抓人或者没事。
  这玩意就是官方主流,承认谁是主人谁是奴仆的凭据,不管谁也不可能签很多张的。
  举个例子,对奴仆甲来说,老爷掌握着他的生死大权,掌握一切,然后老爷有一件很难办的事让甲去办,九死一生的过程,若能成功,他就会奖励甲,恢复自由身。
  这是主人,为了办大事,重要事关键事的时候,刺激奴隶去拼命时,很常规的刺激手段,鼓舞士气嘛。
  结果事后甲办成了,你也给了对方卖身契,甲欢天喜地烧了……改天你突然又拿出了另一份?甲傻不傻,疯不疯?
  这类事,基本不存在副本,就是卖身为奴的奴仆,也不会再随便签第二张第三张。
  老爷们也不可能随意准备第二张第三张,你真要是玩出了这样的骚操作,以后名气还要不要了?简单的名望降低不可怕,而是你那么多家仆家奴,大家都看着呢。
  你敢骚操作瞎玩,玩一次,估计事后就不会再有第二个奴隶,为了获得自由身的奖励,为你办那些九死一生的事了,一旦所有奴仆都那样没士气,你瞎不瞎?
  你要那么做了,其他士绅也会看你不对劲的,觉得你是异类,你不能因为你的贪心,搞出多张卖身契去骗奴仆赴死办事玩,从而让我们众多家奴,也以为他们的老爷,和你一样坏啊?
  大家的奴仆办事都不出力了,老爷们的财运权势也会大幅度缩水的。
  欠条更是如此的。
  你借给对方十两高利贷,拼的对方家破人亡卖身为奴才还清,还清了刚烧了欠条,你又拿出一个副本说你还没还?信不信草民也得和你拼命?拼不过打不了直接逃亡,逃离这座城市。
  一个例子,会让所有从你这借钱的,打算借钱的,对你绝望,让你市场信誉崩塌。
  其他高利贷也会敌视你,你这是坏全行业口碑啊。
  这些玩意,一旦被烧,哪怕只烧一份,也是真没了。
  没了字据欠条,你就是去官府,草民也敢和你打官司,他们家人也敢和你对抗。
  张亦文再次黑着脸开口,“事情一旦传播开,就会形成新的恶性扩散,安广、平辉二县,那些士绅豪强已经因为韩、张二贼的免费发粮,搞得不得不提高手下壮丁的待遇。”
  “可他们在提高,也不可能平白烧了卖身契、欠条之类字据,恐怕目前的两县,已经开始人心慌乱了。”
  “我们各家能拉出来的队伍,也不安全了。”
  你以为张家、王家等凑出来几千青壮私兵,靠的是什么?打仗是会死人的,若不是很多人本就是他们家奴,或者被他们掌控对方未来的财富……
  谁会轻易上战场?
  你这次拉兵团去平叛,消息一扩散,卧槽,我们要打的那个贼头,原来只要被他们打败,就可以平白帮我们烧了卖身契,高利贷借据?
  这和一段时间内,能吃饱,家人也能吃饱,有对比性么?没有,就算他们作战期间吃饱了,家人也没挨饿,过了这阵子,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
  该被老爷们指挥做各种事,各种盘剥,还是那样子。
  但只要败上一次,他们平叛的对象,会主动烧了他们的卖身契,高利贷借据啊。
  大家都不傻,这仗怎么打还用说么?反正对面乱兵也不会随意杀人,相反,他们对加入他们的败军,也是很好的。
  真要是在这情况下,张、王等大粮商大士绅们,凑出几千青壮去打仗,还没到地方,要么逃兵几成,要么坚持到和贼寇面对面了,己方也就是放了几枪几炮,其他猪队友哗啦一下直接投降了。
  张亦文可以肯定,他们凑出来的军队,不会全部投降,至少高层和中基层不会。就算高层和中基层管理着,也是奴仆,那也是依附张王等世家,可以食利的食肉者了。
  就说王尧的管家,也是王家家奴,但这位管家是什么层次?别说吃穿不愁是小儿科,他能享受到的,比很多王家庶出子孙都富贵多了。
  这是摆在他们面前,最坑的地方。
  王尧也头大起来,“第一次我还以为这韩贼能打下大元乡,只是为了发泄,才敢做那样的事,他竟然还做了第二次?他不怕把我们所有人都得罪到死么?”
  有些事做一次,可能是随性,也可能是报复发泄,很快又第二次做了……那就很难不出现第三次第四次了。
  他觉得起势至今快二十天了,韩剑舟这贼子,绝对是有脑子,有城府的,不然不会拉出来这么大架势。
  他难道不懂?烧掉卖身契和高利贷借据之类,会让他彻底被大中小所有地主士绅,都给得罪死?
  这事一出,谁都不可能在事后留他了。
  当然,王老爷不可能想到,若非还有层层考虑,从第一天起,韩剑舟都会直接烧田契,然后给队伍里所有青壮分田地了。
  连这样的事都考虑过,韩剑舟怎么可能不懂烧卖身契是什么威力?他没有在大元乡烧田契,分田地,除了是这些事要留给老大卫文广做之外,还有就是,那天他若烧了,分了地……
  不止安广县,就连修岩府唐氏、沈氏那类修岩州最强豪门,都会第一时间,拿出十成功夫去对付他,围杀他。
  就算唐氏、沈氏等豪门,最大利益链条早就从田地上抽了出来,也不会放任那种贼寇在他们身边浪,分田地的威力太大的,轻松会把一府一州之地,彻底打成碎片。
第1870章
打起仗来绝对会疯
  安广县永业镇,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之上,看了眼身后绵延的军旅队伍,韩剑舟放声大笑。
  他笑声下,身后上千队伍里,也多的是喜意不断的兵卒,老兵,是韩剑舟一千亲兵,全部披甲执锐被屯长、队率、什长们层层管控,士气高昂。
  新兵,就是永业镇里刚投奔他的几百青壮了,而在永业镇之外,隔壁乡也还有三千多青壮辅兵,甚至可以称为民夫的团队在等着他。
  庞大的队伍里,也夹杂着绵延不绝的牛马猪羊之类牲畜,和装满粮食的大车,他的队伍早不是刚开张时的寒酸模样了,这是一支真正有了不俗威胁力的军队。
  威胁力?其实一千兵甲齐全的亲兵团,威力都远不如他帮海量佃农或平民,免费烧欠条,烧卖身契来的有力。
  烧卖身契和欠条借据等等,才是真正的核武器。
  老大卫文广早就说了,他们的队伍操作得当,撑过一二十天不难,拉起四五千青壮也不难。
  难就难在,规模到了这个阶段后,就算县兵不敢出战,府城一旦拉出来一支枪炮齐上阵的军队……轻松能打崩他们。
  府城的老爷们,只要吞下规模近万的青壮,还有青壮们的家属,已经算是大丰收了,值得他们亲自下手了。
  这个时期,必须要有新动作,才能威胁府城的狗大户。
  所以,在韩剑舟率领军队离开永业镇之前,他其实留下来了不少探子,主动去接触镇所里那些青壮的。
  操作多天,来往多日的部署,才能做到一夜拿下永业,做出早就有过的承诺,同时把这种承诺,变成对县城、府城所有大户的威慑。
  距离他在大元乡做下这件事,已经过去十多天,这其实也是一个有利的传播期,封建时代,信息传递没那么发达,但之前十来天,早就能让大元乡乡所里的事,传播一县一府了。
  这个时期,本就会有无数各地百姓,羡慕大元乡那些突然恢复自由身的奴仆,羡慕那些突然没了高利贷压力的百姓,他在突然搞出第二次,去前后印证?
  这时候再等几天,让永业镇的消息,也在安广县继续扩散一下,那韩剑舟就是率领大军去攻打有火炮守城的县城,也不是太难了。
  火炮怎么了?操控火炮的难道就不是人了?操控火炮火枪的,依旧是中下层百姓,平民和士绅家丁占大多数。
  把守城墙的更是那些人物。
  当着士绅豪强,精英狗腿子的面,他们不可能明着反抗,但放炮的时候偏移一下,让本就不精准的火炮,变得更不准。
  让本就不想守的城墙,变得更容易被攻破,演演戏磨磨工谁不会?就算韩剑舟队伍里没有炮兵,更没有火枪兵,只要拿下县城,就可以补充这类兵种了。
  从开始造反到现在,韩剑舟的队伍不管怎么扩张,一直不缺粮不缺肉,靠的是什么?不就是一路洗劫地主士绅的仓库么。
  那些地主士绅的仓库,能堆得几乎放不下,靠的不就是长年以来,持续压榨剥削百姓么?有了常年盘剥,他们才能囤积无数财货,现在韩剑舟拿下来,发放给自己的军队,发放给军属,其实等于把地主士绅以往年月,对百姓盘剥的结果,重新送给军队和军属。
  “是时候打安广了,打下县城,补充到一定的火枪兵和炮兵,才是抵抗府城豪门的最坚实力量。”
  “一旦我和三弟连连打下两座县城,全服轰动……大哥那边军武力量还会壮大。府城想剿灭我们,也会更困难,随便对峙几个月,大哥手中的新兵就被操练成一只精锐了。”
  分田地的事,要留给卫文广,除了是祭出这一招后,会让发招的人一下子名闻百里,成为名望最响的那个反贼,更重要还是,你得有足够的强大力量,才能在发招后,不被一巴掌打死。
  有了一万精兵,加上县城防守之利,就算唐氏、沈氏、刘氏等调集几万大军回归,也没那么容易搞定。
  卫文广敢把民团副总教练的职位给上喜县的士绅豪强子弟,甚至敢把他们的手下,也甩进中层,除了是因为几百名什长队率,随时可以架空他们,甩开他们。
  更重要的是,分田地的大招一出,一万新兵立刻就会成为他的死忠追随者。
  当然,分田地,也不是胡乱推行的,卫文广的计划,是所有新兵,两亩田,从这里开始,再推行上古时期大秦一统天下的那套军功授田,授爵,细节会有更改,但大局不会变。
  两亩田,远远不够养新兵的,更别说养他们家属了。
  但有了这两亩作为实例刺激,再配合立了功,打赢了仗,新田就会一亩或五亩十亩的,不断向你家里搬……那样的军队,打起仗来绝对会疯。
  卫文广挑选的兵卒,毫无疑问,一万兵全是失地的佃农出身,并且都是有家有口的青壮。
  这样的兵团配合合适的制度,战斗力绝对爆炸。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18/134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