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学神(校对)第10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72/1348

  以往的几百年,商贸不那么发达,航海技术也没那么出众,坐在陆地上的众多士绅贵族,也就难以把利益碰触到海外岛屿上,可随着最近两三百年商贸发达,科技兴替,全球也有着大航海时代的风貌。
  卫国群岛,就是大唐南部荆州士绅豪商的自留地,岛屿上产出的众多粮食,或者金银宝石矿脉,渔猎资源,都被荆州豪强士绅和大资本家霸占的八八九九。
  大唐荆州对南海,扬州王议员那类情况,则是针对大唐的东海,而大唐东方茫茫海疆,相连的是罗马所在大陆,其间不只有华夏苗裔建立的岛国,也不乏一些罗马白人流浪而出形成的王国。
  卫国现在的情况,和大齐建立之前的应国差不多,所有国民包括王国内的贵族士绅,都是大唐剥削下的自留地,后花园。
  不过卫国想要独立,想要像齐国曾经的老祖姜仁美那样打出一片新天地,就太难了……
  其他什么都不提,只说一点,以现在的交通条件,大唐荆州豪强士绅,派一支私家舰队杀到卫国,最快只需要十多天,但是来齐国?至少两三个月,这还是海路顺畅,有季风的辅助下,才能那么快。
  若是赶上逆风逆流航行,半年能抵达就不错了。
  这还是现在的航海技术,换成几十年前应国覆灭,齐国建立那时代,时间还会拉长许多。
  这样的地利,导致了当年的大唐士绅贵族们,虽然手下有着大量私家舰队商船等等,甚至可以借调大唐海军来搞事,但路途太远了……依旧被姜仁美那个雄主,利用这种时间差,屡屡能在弱势下,摆脱天大压力,一步步崛起。
  卫国就不行了,它距离大唐荆州太近了,不止海军或者船队能快速往来,就是搞一票运输舰队,运送大量陆军投放在卫国最大岛屿上,一样轻松的很。
  但因为卫国距离大唐很近,这个国度,总地盘很小,不足齐国十分之一,人口却更稠密,拥有九百多万人口。
  一代代在大唐活不下去的平民渔民,扬帆出海寻找新希望,九成九是先抵达卫国。
  虽然目前卫国被剥削的很严重,实际上在海贸不发达的时候,他们小日子也是过得不错的,再以人类的繁衍能力而言,十几代人下来,人口暴起来很容易。
  齐王国若想北上,取李唐而代之,卫国本就是要一定拿下的,必经之路,占领卫国才能更方便向荆州暴兵等等,在姜慧说出这番话之前,齐国上下就不止一次想过吞并卫国了。
  无非是要顾忌影响,主要是三大帝国的影响,他们才没急着走,真想去实施?以齐国目前十五万海军,五万精锐陆军的实力,一口气,几个月就能搞定卫国上下。
  天地可鉴,他们要打卫国,最难的不是卫国本身,卫国上下只有不到一万的海军,陆军也只有几千,你敢想象这是拥有九百多万人口的一国军力?
  但卫国是荆州一周豪强士绅的自留地,卫国王室再怎么想发展,都会被限制打压,根本发展不起来,卫国众多高官士绅都是跪唐派,王室只是傀儡。
  齐国想吞卫,最棘手的是大唐荆州的反应。
  卫国在北,周国就是在齐国之西,周国也是一串群岛组成,最大的岛屿总面积,就是地球上弯弯岛的三倍,十万平方公里的体量,是齐国蓬莱岛的二十分之一。
  周国是距离大商最近的群岛国度,那里举国上下情况和卫国差不多,八百多万人口,全国加起来两万多军队,是大商王朝两个靠海行省里,所有士绅贵族的自留地后花园。
  齐王室上下都很清楚,他们和卫国、周国乃至大商、大唐,其实都是一个祖先,一个民族,华夏苗裔,真发起国战鲸吞王国,那么齐国最大的缺陷,人口不足,一下子就能解决了。
  齐、卫、周加起来就两千多万人口,还都是同出一族,并没有什么被异族人统治的扭曲感。
  他们百分百肯定,只要吞并了卫、周的数百岛屿后,对待原本的卫、周百姓,给与他们齐国百姓一样的待遇……那么,两国子民都会疯狂支持齐王室的。
  谁愿意自己辛辛苦苦种的地,粮食丰收了,被商唐里的豪族以吐血价买走?谁愿意不远处一座金山,原本是你们的……却被外来的商唐豪族霸占,还要驱使你去挖矿?挖出来的全被那些家伙运走?
  以前应国子民就是受不了那样的待遇,才在姜仁美崛起,喊出要让应国人民站起来时,响应着无数。
  哪怕反抗初期,姜仁美缕经败仗,可只要姓姜的还活着,大旗不倒,一出山就是追随着无数。
  齐王室都确定,只要按照当年老祖的套路去玩,照搬就行,能轻松打下卫国、周国,狂澜上千万子民。
  他们是忌惮商唐的后续反应。
  沉默片刻,齐王世子姜秀才开口道,“父王,打下卫、周不难,难的是大唐的荆州高层,还有大唐两省豪强的反应。”
  “这里面,卫最轻松,虽然荆州豪强不会轻易放弃,但我们可以游说大唐其他州的资本贵族,去给荆州拖后腿,那些资本新贵卖起国来,绝对不会手软。”
  “周就不好说了,商帝威望正隆,尤其是还传出他修仙的消息,一旦两省豪强说动了商帝……大商全力扶植周国,我大齐海军,未必就能讨得好处。”
第1788章
林炬就是个弟中弟
  随着姜秀的话,二王子姜林也开口道,“先易后难,吞下吴国后发展一段时间,我们就可以暴兵。”
  “现在我大齐不止兵强马壮,财富也多,只要在吴国领地拉起来十万强军,就能打的大唐荆州豪强士绅满头包。”
  “荆州豪强肯定会指挥那些傀儡君臣,以藩国名义向大唐求援,可咱们撒出去的那些财富,也能喂饱一群家伙的,大唐冀州的资本新贵们,为了利益能让越国一次次入侵,我们在大唐之外动手,怕什么。”
  “唐皇肯定是无力调集军马去帮卫国的,这件事不管怎么想,都不会太难。”
  ……
  齐国上下多的是鹰派,但他们对比当初想取李唐而代之的越国国主林炬而言,这种强硬根本不在一个档次。
  林炬算什么?无非是大唐士绅豪强,为了赚取海量利益,给林炬送刀枪盔甲,送粮食等等。
  说白了,那就是冀州士绅和资本新贵,养的打手,性质和扬州外三仙岛海匪一样,无非是越国人更多,军事力量更强,有了一定自主权和尊严的打手。
  齐国是自力更生,不止国富民强,各种火炮火枪和盔甲、大舰等铸造工艺,都是归属自己掌握的。
  一个是靠大唐高层的剥削者去养,才养出来十几万大军,一个是自力更生什么都能自己做,还能随时拉起更庞大的军队。
  还掌控商唐之间的海路,从海贸利润中发了无数横财。
  对比齐国上下,林炬就是个弟中弟。
  无非是齐国在大唐南海之外,几千里外,越国是在大唐最北疆,几乎靠近这颗星球的北极圈,两者距离远的太夸张,才导致彼此只是闻名,鲜有直接交流。
  姜林话语落地,三王子姜潮却突然道,“为什么非要对准卫或者周,为什么不从任国下手?我知道,卫和周好打,人口也多……但动了那两边,必然惊动大唐、大商。”
  “商唐和我等同出一脉,后续动静不管怎么搞,都不会小。”
  “我反倒觉得,对任国下手,再从任国向东扩张,一路杀到人洲大陆,取代罗马也不是不可行?至少罗马全是白人,和我华夏苗裔截然不同,我们动罗马……商唐未必会帮罗马。”
  “依我之见,三大帝国若有谁最容易被取代,还是罗马。”
  地洲大陆在北半球,大商所在的天洲大陆就在南半球了,不过,这里的南半球阳光直射远不如地球上的非洲,甚至阳光照射程度比南美洲都轻微。
  千年以来,大商和大唐以及各海洋诸国,华夏苗裔的外观并没有多大变化。
  卫、周靠近唐、商,动了他们引起的动静太大,而任国,就是在齐国以东上千海里外,一连串群岛组成,那片群岛不止体量不大,数量也不如卫、周两国,整个任国加起来,岛屿不过百,总人口才一百多万。
  夺下任国,继续向东北扩张,就是和大唐扬州海外接近的海疆了。
  一路直向东,就会遇到唐、罗马之间的一个个海洋国度。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哪怕五代十国时期,赵政一票强者就带着天语星的先祖们离开地球了,这句话,他们也没有听过,可道理谁不懂?
  齐国的兵强马壮,只要商唐两大帝国的皇帝,不是傻子,就都肯定知道一些具体情况。
  那不管他们夺了卫国,还是周国,几乎都杀到大唐、大商的边陲之地了,靠着现代海贸,最快十几天就能登录商唐领土。
  这比越国主林炬,率兵从越国都出发进入辽东郡还要更快!
  你动了那边,不管怎么派遣纵横家子弟游说,不管怎么去收买大唐那边的卖国派,后患都可能很大,甚至可能引发两大帝国一起出面调停海洋中的诸国争霸。
  一旦齐国吞了卫或周,体量规模都会暴增,整个天语星才一亿多人口,商唐和罗马,也就各自三四、四五千万子民罢了。
  要是齐国体量也直奔两三千万,那成为第四帝国几乎是眨眼就成了的,加上齐国上下一片欣欣向荣,越来越强的姿态,大唐却是深陷泥潭,有一种皇室迟早药丸的概况。
  他们对卫、周下手,真不好说。
  三王子姜潮,真心觉得吞下任国,一百多万人口小国寡民,而且任国距离商唐都很远……他们再一路向东杀向人洲大陆,才是正道。
  “这些年,我也了解过罗马不少概况,他看起来是君主集权,比大唐要好一些,罗马帝王也能随时拉出来几十万精锐,但实际上国度内,平民困苦不堪,民不聊生……不然,也不会有越来也多的平民扬帆出海去寻找新希望了。”
  “罗马那边,算是帝王与贵族共治天下,分封到骑士一级的贵族,对底层盘剥根本毫无下限,他的战争力量看似很强大,可民心民望,还远不如李氏在大唐的名望。”
  “而且我大唐、大商,有一代代墨家墨者在为理想奉献一切,也积攒了无数名望,但罗马,可没有多少墨家子弟。”
  华夏苗裔在先秦时代,就有诸子百家争鸣的文化盛事,西方罗马呢?他们的先祖从被地球带出时,还是一神教与各种异端的争执征讨中。
  文艺复兴都还要在他们先祖离开地球几百年后才开始……
  那个时期的西方文明也有辉煌的罗马帝国,可是,一个个阶级基本都在教会控制下。
  神权、君权等联合对子民的压迫,是极为残酷的。
  即便当年一起离开地球的东西方强者,关系还不错,可谈到信仰冲突?这就没得改,你改了就是异端。
  就算东方世界的百家争鸣,也在逐渐远传后,给那边带去了不少新思想,但这些新思想往往就是异端的标签。
  一神教有多强大?罗马帝王对上教会高层,权威也大不到哪去。
  就算,罗马帝王远远不需要被教皇加冕才能掌握权力,可君权也会被分割不少。
  前车之鉴、后车之覆。
  大唐被君主立宪后,李唐皇室有多么憋屈困顿,这就给大商和罗马树立了典型,搞得大商和罗马境内,资本力量苦不堪言。
  但罗马那边教会的权利大的能一直和皇权争锋,其实也让商唐,乃至东方诸王国,对一神教,甚至境内佛道,千年来一直警惕到极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72/134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