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学神(校对)第10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51/1348

  伴随着某位议员问出扬州许继民的话题,整个密室倒是猛地一静,不管是张副议长,还是郭尚书、许议员等等,全都沉默了,几个呼吸后,张副议长才开口道,“这件事九成九是以讹传讹,说许继民能操控一条十几丈长,能自由飞舞穿刺的藤蔓,而且刀剑难伤,这太扯了,我说九成九是以讹传讹,剩下那一分……就是因为事情传开后,扬州的王议员,反应有点奇怪。”
  扬州虽然没有冀州接近越国,可以大发战争财的地理便利,但扬州靠海,人家海贸也是玩的飞起。
  天语星海洋面积也是占据星球四成疆域的,大海中也有的是岛国,外加上这里巨船大舰技术发达,海贸搞起来,利润丝毫不比冀州的战争财来的小。
  甚至会更大。
  身为扬州资本家领袖的王议员,站在张副议长面前,也不会嘘他。
  张副议长召集众多议员,包括郭尚书这样的高官,谋划弑君、甚至想狠狠逼迫新皇李盛一把,最低小目的是免商税,对全天下的豪商都有着巨大的利益。
  理论上,王议员也是被邀请在内的。
  意外得是,他私下里联络那位时,那位竟然不感兴趣,而且从长安出发,返回老家扬州了。
  这不合理,也不合逻辑!
  王议员也是要交税的,哪怕对方会玩走私,走私还玩的超级溜,明面上的产业,明面上也有大把的生意是要交税的,二十税一啊,多么丧心病狂的商税?!
  听说大商以及罗马,甚至是十税一。
  如果能趁着这次新皇登基威望不足的时候,玩一把大的,先把商税给全免掉,以后帝国税收只对那些泥腿子下手,这对王议员怎么可能没吸引力?怎么可能让他不感兴趣?
  现实就是,他去私下联络,那位一句要回扬州老家,就走了。
  他还不是一个人离开,而是王家里能力强的,全走了。
  就是王议员这样的行为,才让张副议长觉得,许继民那么夸张不合逻辑的传闻,有那么一丢丢的可能,会是真的。
  只有那位掌握了正常人类不该拥有的力量,才会让王议员放弃弑君这样的大密谋,跑回老家去找许继民??
  接下去,张副议长也没藏着掖着,“王议员回扬州真的有点奇怪,其实我也在听了那传闻后,想派人去把许继民抓来,亲自看一看的,但扬州,那是王议员的地盘。”
  已经对许继民动过手的会稽郡吴家,是整个会稽郡最大的粮商之一,在会稽郡名望超凡,曾经的一员岛海匪首领,接了吴家的事就激动的引以为荣?
  吴家那个体量,放在王议员那里连提鞋都不配的,毕竟粮商只是百业中的一个行业罢了,谈商业,多得是比粮商更赚钱更暴利的行业。人家王议员可是私下里的银矿,金矿都有好几座的。
  比如派一只船队,到了海外某小小的岛国上,直接抢了小岛国的金银宝石矿脉自己挖,这都是沿海豪商的基础操作。
  随着张副议长的话,一群大人物也再次沉默了。
  郭尚书也诧异的开口,“如此盛事,那位竟然不感兴趣,急急回了扬州,看来许继民一事,有可能不像我们想的那么简单。”
  “当然,这也不是绝对,或许是王家的确出了大事呢?他在海外霸占得到金银矿脉,又不是没有对手在觊觎。扬州海商众多,可在我大唐,扬州又不是唯一一个靠海的州。”
  “再说,大商、罗马帝国内,也不是没有垂涎那些地盘的。”
  “万一是那些金矿银矿出了问题,乐子就大了,他急着回去处理也可以理解。”
  其实天语星本身,并不存在什么金矿银矿和地球人熟悉的顶级宝石,还是赵政那一票千年前的星主神通境强者,抵达了这里后,知道这里就是他们的新家了。
  而且后人会一代代的衰弱下去,再也难以踏足修炼之道,那为了后人考虑,他们会在一个个大陆上开凿山河,那顺手再转化来一批金银矿脉,当做后人通用的货币,也是很正常的小事。
  随便一个超凡境强者,修炼石之力,或者金属之力,只要到了一定层次就可以自由转化普通的矿石矿脉了。
  他们会转化出金矿银矿还有一些宝石矿,无非是大家都出自地球,习惯了用这些当做货币。
  这里的生态体系也是如此,牛马猪狗之类牲畜,即便在不同的环境下,千年过去也演变出了天语星特色,可是对比地球……至少大体上是一样的。
  感慨过后,郭尚书才再次道,“还是不提这件小事了,就算许继民可能有点异常,王议员回去是对付他的,事后,他难道还想独吞什么?”
  “凭我们的能力,王议员不管发现了什么,都不可能独吞。”
  “现在还是要等宫里的消息。”
  宫里的消息才是最重要的。
  然而他们丝毫不知道,就在他们商谈中,原本被他们期待着已经落水重伤的太上皇李归,已经走到了张宅之外。
  此刻的李归,就是孤身一个,一个亲随都没有带,他也不知道元凶就是张副议长等人,李归只是觉得,他已经成了修炼者,修炼者则是有灵识,可以感知外放的存在。
  哪怕李归的实力,只能聆听身边百米左右的一切,这也很恐怖了啊!
  太上皇李归知道,李盛已经派遣了皇明司、监察厅的大部分力量去查探弑君一事的幕后黑手,可他自己觉得,伪装一下外观,在皇城权贵云集的一些城区,在大街上走几圈,一次次覆盖聆听,说不定就会有收获,收获效率甚至比皇明司、监察厅更大更快。
  站在张宅之外感知外放,他只能侵入张宅五十米左右,一个感知洒落后,李归才郁闷的在心下低骂,“才几十米位置,全是聆听的外宅信息,这群家伙,一个个宅院都修的太深太高大了。”
  暂时聆听不到什么,因为张副议长的家占地太大?没关系,这无非是让李归沿着宅院多走几圈。
  再不行,那就翻墙进去走一走,千万不要以为冰系术法只有把人冻成冰棍的能力啊。
  他也不是怀疑张副议长,是怀疑每一个高官显贵,资本新贵,在抵达张宅附近前,他已经排查了两三个权贵家园了。
第1754章
大事成已?
  片刻后,绕着张宅走了一圈还是没有聆听到宅院深处核心地,李归无奈吐槽一下,就闪身翻过一处外墙,进了院子里。
  他是只修炼冰系术法,但每一次修为提升,也会带动肉身变得更灵活更健壮,他的肉身远远无法和供奉们对比,但经过修炼的进化,也比正常青壮年还好一些。
  感知力辐射直径上百米,足以让李归轻松避让开一个个丫鬟家丁,不被人发现。
  再说了,他还有冰镜术。
  冰系术法不是只有冻人成冰棍的能力的,冰镜术就是类似于光学原理那样,通过凝聚阳光,扭曲光线等等,使得李归进入隐身状态,这种隐身不是他真的消失了。
  只是用光学原理,让远处的人,肉眼无法观看到他。
  就是借助这些能力,太上皇阁下才能在之前,已经轻松打穿了另外两个深宅大院的,出入一圈,始终都没惊动任何人。
  迈着轻快的步伐深入张宅,才走了一炷香不到的时间,李归就脸色一变,“供奉级高手,似乎在戒备什么?”
  “这里有大鱼!”
  感知到前方另一个院子里,有一个生命层次超越普通人的供奉,在警戒戒备,他就确定这次有大鱼了。
  皇室养得起供奉,资本新贵当然也有能力供养,可平时没有大事的时候,谁会调动供奉去站岗?
  张副议长和郭尚书等人的谋划,既然是弑君,就不可能不防备什么,他们密谋的时候,自然会派遣供奉级高手守卫,为的就是防备供奉级高手。
  当然,供奉级高手,虽然听力视力等远比普通人强得多,却也强的有限,还做不到在密封措施很好的密室里,隔着墙壁聆听他们的商谈,这就是警戒一下外部。
  感知力进一步扩散,深入,李归很快就笑了,“建立在地下的密室?张尧申、郭云光、许京……一个个都也算顶尖的士绅或资本新贵了,这么多人聚在一起?”
  他的感知能力可比供奉强大多了。
  轻易感知到地下密室的情况,哪怕此刻的密室内,众多大人物已经没有再交谈,都在静坐着喝茶等消息,还是……一下子让李归有八成把握确定,这次落水就是这群家伙搞起来的。
  大白天的一大群议员或尚书这样的高官,竟然藏在地下密室等待什么?说他们没有大谋划,都不合理。
  片刻后,等李归见到一个青年快速跑进那个小院,和供奉说了什么后就继续进屋?他再次眼前一亮。
  ……
  “老爷,出事了,太极宫突然封锁,只许进不许出,连新皇也进了太极宫……那边肯定是有了结果。”
  这个新进入密室的,也是张副议长、张家的一个家生子,几代人都是长在张家。忠诚度自然是不用怀疑的。
  张副议长一直在等消息,就算他没办法直接去皇宫查看,但只从大动作上,也能推断出什么。
  其实,太极宫封锁只许进不许出,外加李盛入太极宫已经发生了一阵子了,时间也过去不短了。张家现在才接到消息?那是他刻意的,没有派遣人在太极宫附近盯着。
  毕竟太上皇落水一事,必然引发大轰动,这个时候,你提前派人守在太极宫等第一手消息,就很容易在事后露出马脚。
  还不如像是不知情一样,让消息自然扩散中,扩散到张家这里,才更安全。因为这样,张家才会现在才知道这些情况。
  随着家生子的汇报,张尧申放声大笑,“哈哈,诸位,成了!既然太极宫只许进不许出,连李盛都进去了……必然是大事成已。”
  郭尚书都松了一口气,“那边动静越大,代表太上皇的情况就越恶劣,若非老皇帝很多真正的亲信,都还在被新皇重用,新皇也没有急着拉起自己的班底,咱们想收买小川子那群新晋升的太监,还真没那么容易,哈哈~”
  一朝天子一朝臣是必然?不,李盛就表示,我懒得折腾那些,还不如继续用李归的那票亲信来的合适。
  反正皇位什么的,对他吸引力本就没那么大了,至于李盛的亲信?可以提拔到其他位置啊。但那件事也不用急,慢慢等就是了。
  真正亲信都在大明宫,但李归所在太极宫,也有他众多的妃嫔以及幼年皇子皇女,这都需要大量人手去伺候,这就造就了一大批刚被提拔起来的太监宫女。
  小人物初掌权柄,理论上是对李归感激感恩的,架不住那只是理论,有太多外在条件,可以去影响他们没办法尽忠了。
  以在场众多高官新贵的力量,抓住小川子等人的亲族去威胁,那些在族灭的风险下,不想做事也难。
  许京也是大笑,“大事成已,我们该联络更多人,去投靠隋亲王了,把亲王的野心更进一步培养的更大,在吩咐下面的人,搞几场大动静的民乱。”
  “安排外面州府的武将们,平叛一定要慢,拖得越狼狈越好,如果真能让李盛把禁军调出去平叛,那咱们就真有希望,推隋亲王上位。”
  “哈哈,李归、李盛两代都可称得上明主又如何,他们李家,是挡不住这涛涛大势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51/134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